- 年份
- 2024(2599)
- 2023(4022)
- 2022(3397)
- 2021(3353)
- 2020(2755)
- 2019(6449)
- 2018(5978)
- 2017(11360)
- 2016(6359)
- 2015(7019)
- 2014(6944)
- 2013(6869)
- 2012(6372)
- 2011(5219)
- 2010(5571)
- 2009(5048)
- 2008(5275)
- 2007(4736)
- 2006(4036)
- 2005(3662)
- 学科
- 管理(25545)
- 财(23802)
- 济(22930)
- 经济(22903)
- 业(20313)
- 企(18635)
- 企业(18635)
- 财政(14317)
- 出(13295)
- 政(11807)
- 贸(11038)
- 贸易(11038)
- 易(10944)
- 方法(10927)
- 数学(9339)
- 数学方法(9292)
- 务(9107)
- 财务(9103)
- 财务管理(9047)
- 企业财务(8611)
- 中国(7919)
- 口(7859)
- 出口(7858)
- 出口贸易(7858)
- 制(7306)
- 家(6924)
- 国家(6700)
- 地方(6131)
- 农(5661)
- 体(5327)
- 机构
- 大学(82414)
- 学院(81626)
- 济(38460)
- 经济(37818)
- 管理(32876)
- 财(29299)
- 理学(28258)
- 理学院(28043)
- 管理学(27814)
- 管理学院(27652)
- 研究(25656)
- 中国(20645)
- 财经(18551)
- 经(16905)
- 京(16334)
- 财经大学(13544)
- 经济学(13273)
- 科学(13040)
- 江(12819)
- 所(12211)
- 经济学院(12210)
- 中心(11693)
- 财政(10386)
- 研究所(10289)
- 北京(9965)
- 商学(9327)
- 政(9287)
- 州(9283)
- 院(9260)
- 商学院(9235)
- 基金
- 项目(51854)
- 科学(41426)
- 研究(40004)
- 基金(39229)
- 家(32773)
- 国家(32538)
- 科学基金(28843)
- 社会(27216)
- 社会科(26079)
- 社会科学(26073)
- 基金项目(20214)
- 省(19048)
- 教育(18102)
- 自然(17005)
- 自然科(16691)
- 自然科学(16686)
- 资助(16503)
- 自然科学基金(16411)
- 编号(15666)
- 划(15277)
- 成果(13793)
- 部(12406)
- 国家社会(12079)
- 教育部(11302)
- 性(11267)
- 重点(11182)
- 制(11126)
- 人文(11049)
- 创(10740)
- 项目编号(10619)
共检索到133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小勇
笔者通过构造地理空间权重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1985年~2006年间中国省级财政分权、邻里竞争对财政支出偏向政策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省级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支出比重无显著影响,而对社会发展性支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邻地区GDP增长率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而降低社会发展性支出比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邻里竞争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小勇 丁焕峰
通过利用空间面板Durbi n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省及省以下财政分权对财政支出偏向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省级财政分权促使地方政府增加了基本建设性支出比重,而减少了社会发展性支出的比重,省以下财政分权对财政支出结构效应则正好相反。相邻地区GDP增长率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基本建设性支出比重,而降低社会发展性支出比重。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竞争上同时出现了攀比效应和逐底竞争效应。因此,纠正地方政府支出偏向政策,必须推动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叶 邱磊 刘小兵
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2008—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偏向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超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2)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建设是财政支出偏向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可能渠道;(3)基于土地出让行为能放松地方政府预算约束这一基本事实,进一步检验了土地出让在财政支出偏向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土地出让行为减弱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4)考虑空间因素可能给估计结果带来的影响,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存在策略性互动行为,且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的策略性互动行为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红琼
本文在假定地方政府是"仁慈型"政府的前提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支出存在结构偏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轻科教文卫等支出。接着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激励合同出发,分析在"经济人"假设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受激励机制的影响,从追求"社会合意"型向追求"中央合意"转变。而这一转变带来的则是公共品供给效率损失,某些公共品提供不足,而某些公共品供给过度等后果。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支出结构 偏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丹 唐善永
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严重扭曲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追根溯源,财政体制和政治考核体制是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根本原因,财政分权、政治晋升锦标赛下的财政竞争、财政体制改革、贪污腐败等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着手,也要从政治体制着手。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中国式分权 政府竞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开 张磊
本文以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为出发点,基于2009—2017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审视财政压力、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政府竞争而言,财政压力才是降低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偏向的主要原因。财政压力对政府竞争具有调节作用,政府竞争对民生支出偏向的反向作用程度显著依赖于财政压力。具体而言,政府竞争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偏向不具有直接效应,但在财政压力的调节作用下显著影响上述三项支出。本文进一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政府竞争与民生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越不显著;地方政府在执行多任务导向型的中央决策时,具有较为明显的自我选择倾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才国伟 钱金保
现有文献大都讨论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竞争,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财政效率竞争,以及两者之间竞争模式的差异。本文首先使用数据包络法测算了我国209个地级市的财政效率,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分析了财政支出和财政效率的空间竞争模式。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效率都存在竞争,但是两者的竞争模式截然不同。总体上,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竞争中采用直接竞争模式,而财政效率竞争表现为间接竞争模式,本文对此现象做出了解释。为了提高政府的财政效率,需要确保"用脚投票"机制产生作用,并将财政效率纳入考核标准,促使地方官员不能忽视财政效率的空间对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尚植
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在本质上表现为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相结合,所以中国式标尺竞争就表现为"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锦标赛。论文基于政治委托代理的研究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来研究地方官员的行为逻辑,研究表明:一方面,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地方政府官员必然追求本届政府或个人任职期限的短期政绩最大化;另一方面,为了能使自己在政治锦标赛中获胜,各个地方政府在配置财政资源时会竞相模仿从而使财政支出出现"结构趋同",这种趋同性会随着政治锦标赛的升级而一直处于锁定状态。所以,地方官员自利行为是导致财政支出结构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勇 张晏
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紧密结合是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本文在此背景下讨论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的激励根源,并通过构造财政分权指标和政府竞争指标、利用1994 ̄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的推断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结论是:中国的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政府竞争,造就了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重基本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明显扭曲;并且,政府竞争会加剧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的扭曲,竞争对支出结构的最终影响则取决于分权程度,而1994年之后包括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在内的现行重大政策并没有缓解这种状况。这意味着,中国式分权在推动市场化和激发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同时,与之伴随的...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中国式分权 政府竞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军
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行政区域的独立性使得地方政府之间表现出经济总量的竞争。而这种竞争需要工具手段,从而进一步表现为发挥财政功能的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其中对于税收竞争,已经有了较多的论述,而对于财政支出竞争,在很多方面还是一个新问题。并且这种竞争在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外部动力时,也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财政支出竞争产生的动因,以期为后期解决财政支出竞争所带来的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竞争 动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皓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核心内容是财政支出竞争,政府竞争目标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竞争实现的。广东数据的分析结论表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出竞争效益综合水平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支出竞争效益水平类型在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显示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从财政支出竞争效益水平的各市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来看,各个经济区域内部各市之间的差异大于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冲 汤二子
分权体制框架下地级市政府在制定医疗卫生支出决策时往往会受到相邻城市相关策略的影响,从而引发城市间政府卫生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文章选取了2007-2013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分权体制下地市级政府卫生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并揭示出财政分权及其城市间空间策略互动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市级政府在政府卫生支出上存在显著的互补型策略互动,这种效应在地理距离相近的同省区城市间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政府卫生服务供给;而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地市级政府间财政分权的策略互动对政府卫生支出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较好地解释了政府卫生支出比重徘徊不前的原因。由此,积极利用竞争、激励机制以及实现财政体制安排的优化变革来引导政府的卫生服务供给将是重要的政策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张磊
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是科学划分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本文以地方政府间权责安排为视角,收集并整理286个地级市层面2015—201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分析财政分权程度省际差异下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方上下级政府间权责关系基本协调、匹配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不会显著影响其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但当地方上下级政府间存在权责错配时,财政压力的增加则会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偏向。因此,在确保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基本协调和一一对应的基础上,省级政府应逐级下放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至县级政府,或者上收部分财权、事权与支出责任来维持省级与县级政府在承担事权与支出责任上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分权程度 支出偏向 权责安排 财政压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文骏 刘晔
从预算结构出发,首次基于款级科目对1997-2009年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的省级数据进行分类调整,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但从预算结构来看,生产性支出偏向主要来自政府性基金支出,公共财政支出不具备明显的生产性支出偏向,而是更多地表现出支出刚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支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政府性基金筹集专项建设资金的作用,完善转移支付结构,彻底取消预算外支出,加大经济开放程度,从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