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7)
- 2023(8571)
- 2022(7282)
- 2021(6895)
- 2020(5840)
- 2019(13392)
- 2018(13166)
- 2017(25445)
- 2016(13454)
- 2015(14912)
- 2014(14617)
- 2013(14078)
- 2012(12671)
- 2011(11086)
- 2010(10697)
- 2009(9482)
- 2008(9223)
- 2007(7718)
- 2006(6215)
- 2005(5219)
- 学科
- 济(55104)
- 经济(55044)
- 管理(40559)
- 业(38811)
- 企(34101)
- 企业(34101)
- 方法(30320)
- 数学(26303)
- 数学方法(25950)
- 财(15198)
- 农(13004)
- 业经(12308)
- 中国(12173)
- 学(10474)
- 理论(10241)
- 务(10206)
- 财务(10172)
- 财务管理(10152)
- 贸(10022)
- 贸易(10021)
- 易(9762)
- 企业财务(9701)
- 制(8714)
- 农业(8702)
- 和(8618)
- 地方(8352)
- 技术(8338)
- 划(7693)
- 环境(7536)
- 银(7156)
- 机构
- 大学(184862)
- 学院(184285)
- 济(77197)
- 管理(76754)
- 经济(75801)
- 理学(67962)
- 理学院(67279)
- 管理学(66110)
- 管理学院(65768)
- 研究(54504)
- 中国(39971)
- 京(36516)
- 财(34772)
- 科学(32772)
- 财经(28931)
- 农(28327)
- 业大(27831)
- 经(26635)
- 中心(26176)
- 所(25228)
- 江(25134)
- 经济学(24560)
- 研究所(23244)
- 农业(22314)
- 经济学院(22298)
- 范(22157)
- 财经大学(22099)
- 师范(21918)
- 北京(21563)
- 商学(20596)
- 基金
- 项目(133910)
- 科学(107305)
- 基金(100322)
- 研究(96450)
- 家(87471)
- 国家(86804)
- 科学基金(76251)
- 社会(63389)
- 社会科(60274)
- 社会科学(60257)
- 基金项目(53499)
- 省(51557)
- 自然(50246)
- 自然科(49163)
- 自然科学(49144)
- 自然科学基金(48256)
- 教育(45310)
- 划(43693)
- 资助(40336)
- 编号(37849)
- 部(30523)
- 重点(30050)
- 成果(28810)
- 创(28719)
- 发(27824)
- 国家社会(26961)
- 创新(26860)
- 教育部(26788)
- 科研(26393)
- 人文(26227)
共检索到247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郁 李娟 徐彬
基于"挫折—侵犯"理论,以湖北省多个垃圾处理设施周围利益群众心理感知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心理感知各要素间的关系及诸要素对非理性抗争参与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益群众的环境、健康风险感知及公平感知显著影响其非理性抗争参与,且挫折感知在风险感知、公平感知—非理性抗争参与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利益群众的年龄、住所及家中是否有婴幼童等对其抗争参与存在一定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以下对策:优化设施建设技术、强化设施运行监管,从而弱化利益群众的风险感知;加大选址、风险评估等决策信息公开的力度,强化利益群众参与,弱化其公平感知;构建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直面邻避设施周围利益群众的诉求,关注其负面情绪所带来的挫折感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鑫豪 茹伊丽
快速城市化对城市公共设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近年来公众基于环境利益进行的抗争持续出现。从主客体两方面分析了邻避冲突在我国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典型事件总结其内外部特征,发现当前邻避冲突的根源在于中国城市政治的"悬浮"状态,政府对"邻避性"的认识不足导致邻避冲突的"非邻避化处理",应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真正有效地解决。
关键词:
邻避冲突 原因 特征 中国城市政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程敏 刘亚群 王洪强
以我国19个邻避设施PPP项目为研究样本,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邻避设施PPP项目风险。通过数据收集和编码,构建关键风险体系,并对风险间的关联性进行阐释,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风险防范启示:强化政府契约意识、完善论证评估机制;考虑多元利益诉求,构建动态调整机制;重视公众参与,引入绩效评价机制。
关键词:
邻避设施 PPP项目 风险识别 扎根理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霜
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存在着深刻的利益背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利益权衡下的结果。法网的相对严密并不意味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就可以得到有效制止,控制这种犯罪行为的制度设计,应当是能促使市场主体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理性地选择尊重知识产权。从本源上控制犯罪的发生,保证在侵权后犯罪人能够受到法律迅疾且严厉的惩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经济利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岩 文锦
邻避设施的兴建带来了一场以社区居民为主导力量的"不要在我家后院"的环境保护运动。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及政治开放性的增强,公众基于环境利益进行的抗争将会持续地出现。解决邻避冲突可以从建立起一种协商性的公共事务审议机制、一个合理而有效的邻避受害者补偿机制以及缩减冲突的范围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邻避运动 不要在我家后院 审议民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晶
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邻避抗争已经成为中国区域治理中一个亟待关注的议题。文章在分析"邻避抗争"四个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式"邻避抗争的特征和集体行动类型,进而阐述在作为"次政治"和"新社会运动"的邻避抗争中,公民的集体行动而不是非政府组织的行动成为公民参与区域治理的主要方式。同时,公民在这种集体行动中不断地进行着社会学习,对以邻避设施为代表的环境问题进行集体反思。这种带有协商和审议特征的邻避抗争运动显示了民众参与区域治理的积极性。在现实中,民众已经开始借助邻避抗争行动尝试与地方政府建立一种沟通机制来促进邻避问题的解决。区域公民社会与地方政府之间良好的协商机制必将有助于多元区域治理结构的实...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劲松 张严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立志
目前在中国,公司内部控制人通过不正当关联交易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由于97刑法未能涵盖现实生活中全部的不正当关联交易行为,《刑法修正案》(六)第9条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立法填补。但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法条竞合,同时进一步扩大刑法对不正当关联交易的调控范围,有必要在刑法中构建公司企业人员背信罪。
关键词:
不正当关联交易 刑法修正案(六) 背信罪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惠伶
馆际互借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之一,因多种原因,不可避免的发生版权侵权行为。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界对馆际互借与版权问题的观点,并提出如何避免侵犯版权的办法。
关键词:
馆际互借 版权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许新全 王雨欣 席猛
数字时代,广泛收集员工各类信息是组织进行数字化管理实践的必然要求,而这很大程度上导致对员工信息隐私的侵犯,进而可能对员工的工作体验如工作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员工信息隐私侵犯感知是否以及如何破坏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认为,信息隐私侵犯感知增强员工工作压力,进而降低员工工作幸福感,而员工工作自主性能够弱化这一负面效应。通过收集346份三阶段的员工调查数据,本研究发现:(1)信息隐私侵犯感知显著负向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2)工作压力在信息隐私侵犯感知与员工工作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员工工作自主性显著弱化信息隐私侵犯感知通过工作压力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感的间接效应,即员工工作自主性越高,信息隐私侵犯感知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间接影响越弱;反之,越强。本研究的发现促进了我们对于信息隐私侵犯负面结果的理解,为组织利用数字技术收集员工信息隐私进行数字化管理提供了一定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嵩 孙鑫玥 陈昊
[目的/意义]APP侵犯用户隐私事件频发使得APP服务商陷入用户信任危机,服务商如何修复受损信任从而重新赢得用户至关重要。研究基于公平理论构建“信任修复策略—感知公平—修复后信任”多重中介模型,探讨APP隐私侵犯场景下的用户信任修复机制。[方法/过程]采用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分别针对三类信任修复策略收集问卷数据,并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检验。[结果/结论 ]结果发现,信息修复通过互动公平、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间接影响修复后信任;情感修复通过互动公平和程序公平间接影响修复后信任;功能修复仅通过互动公平间接影响修复后信任;信息修复策略模型和情感修复策略模型中不同公平产生的中介效应差异不显著;违规收集和违规使用两种隐私侵犯类型对修复策略和公平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扩展了信任修复研究与公平理论的应用范畴,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在隐私侵犯背景下修复用户信任提供实践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帆 彭彦琴
挫折教育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缺少必要的心理理论作指导 ,出现了很多的教育误区 ,使得青少年对现行的挫折教育多有抵触 ,挫折教育要走出当前的困境 ,就必须从心理学微观层次去探讨挫折教育的教学目的 ,使挫折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知、情、意三方面的心理学特点为依据 ,最终使其成为以提高青少年挫折承受力为终极目标的教育
关键词:
挫折教育 心理 认知 情绪 意志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晓艳 周二华
本文从顾客视角研究服务人员的离职问题,探讨顾客言语侵犯对服务人员离职意愿的影响,并引入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进行调节。通过对呼叫中心客服代表的深度访谈和大规模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回归等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顾客言语侵犯对服务人员的离职意愿有显著的预测力;(2)服务人员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调节顾客言语侵犯与其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拥有高水平心理资本的员工在遭受顾客言语侵犯时产生离职意愿的可能性小;(3)组织支持感在顾客言语侵犯与服务人员的离职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员工感受到的组织支持越强,顾客言语侵犯对其离职意愿的影响就越小。这些结论启示服务型企业:在探讨员工离职问题时要关注来自顾客方面的影响;甄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