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04)
- 2023(2761)
- 2022(2390)
- 2021(2157)
- 2019(4251)
- 2018(4263)
- 2017(7340)
- 2016(4482)
- 2015(5030)
- 2014(5138)
- 2013(5165)
- 2012(5137)
- 2011(4767)
- 2010(5173)
- 2009(5082)
- 2008(5190)
- 2007(5009)
- 2006(4752)
- 2005(4539)
- 2004(4166)
- 学科
- 济(18967)
- 经济(18938)
- 管理(13150)
- 业(11551)
- 企(9445)
- 企业(9445)
- 地方(7530)
- 中国(6405)
- 农(6222)
- 学(6201)
- 制(5497)
- 教育(4973)
- 方法(4772)
- 业经(4735)
- 理论(4718)
- 财(4627)
- 农业(4128)
- 银(3789)
- 银行(3789)
- 地方经济(3711)
- 行(3646)
- 体(3483)
- 融(3477)
- 金融(3475)
- 和(3384)
- 数学(3194)
- 环境(3087)
- 数学方法(3071)
- 度(2918)
- 制度(2916)
- 机构
- 大学(70213)
- 学院(68451)
- 研究(24817)
- 济(24082)
- 经济(23418)
- 管理(22496)
- 江(20981)
- 中国(19491)
- 理学(17619)
- 理学院(17315)
- 管理学(16967)
- 管理学院(16815)
- 京(16617)
- 科学(15245)
- 财(14432)
- 所(13035)
- 范(12869)
- 师范(12759)
- 中心(11974)
- 州(11605)
- 省(11480)
- 研究所(11446)
- 农(10718)
- 财经(10379)
- 师范大学(10206)
- 北京(9447)
- 经(8980)
- 业大(8752)
- 院(8598)
- 教育(8442)
- 基金
- 项目(37581)
- 研究(29941)
- 科学(29436)
- 基金(25734)
- 家(21830)
- 国家(21563)
- 社会(18504)
- 科学基金(18180)
- 社会科(17349)
- 社会科学(17344)
- 省(16711)
- 教育(14510)
- 基金项目(13057)
- 划(12914)
- 编号(12801)
- 成果(12453)
- 自然(10857)
- 江(10714)
- 自然科(10537)
- 自然科学(10535)
- 资助(10470)
- 课题(10358)
- 自然科学基金(10339)
- 重点(9073)
- 年(8554)
- 发(8412)
- 部(8300)
- 性(8049)
- 规划(7855)
- 项目编号(7301)
共检索到125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饶益波 孙先英
《南江札记》是邵晋涵的读书笔记,由其子邵秉华辑录而成,其中《仪礼正误》34条历来被人称道。通过将《南江札记》中的《仪礼正误》与元儒敖继公的《仪礼集说》一一对比可以发现,《南江札记》中的《仪礼正误》34条全部来源于敖继公的《仪礼集说》,不能视为邵晋涵的观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俊
理学由于是富具价值论题的哲学型态,因此其知识探求的方式一直缺乏讨论,而清代考证学的崛起所标示的汉学与宋学对立,致使理学的知识探求被彰显为不可靠的空疏风格。《仪礼》的复原工作由于极具纯形式的知识考古,因而能够成为理解理学的知识探求方式的重要对象。本文以宋末元初理学成熟时期的《仪礼》代表性成果敖继公的《仪礼集说》为中心,分析其复原《仪礼》的工作过程,以及敖门相关的经学研究,以呈现理学的知识考古。
关键词:
敖继公 《仪礼》 知识考古 理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功文
《仪礼正义》的撰著应包括始撰、重疏之时间,胡培翚所著之篇章,胡、杨二人的补编,《仪礼正义》的最终成书时间四个方面。一直以来,学界缺少对《仪礼正义》的撰著进行研究,对胡培翚重疏《仪礼》的时间及胡、杨二人的补编情况也存有争议。结合有关材料,对该书的撰著进行考论,以补此方面的研究之不足,同时对相关争论予以辨正与厘清。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樊秀丽
人从生命的诞生至生命的终止是要经历一系列的通过仪礼,作为人生最后的通过仪礼——丧葬仪礼——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其对生者所具有的人间形成的影响可以说波及影响民族性格的形成。通过对大凉山彝族地区的田野调查,特别是其中丧葬仪礼中所涉及的三魂、三大丧葬仪礼、《指路经》中《送灵经》、《招魂经》和祖界兹兹普乌的考察,从中分析大凉山彝族丧葬仪礼所表现的豁达的生死观。这种站在生的反面立场死,来强调生的意义、对生者进行历史教育和生存教育的独特方式,反映了大凉山彝族丧葬仪礼对生者的人间形成,从而肯定生与死教育的必要性。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蒋鹏翔
清儒张惠言编绘的《仪礼图》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在研读《仪礼》时主要倚仗的读本之一。湖南图书馆藏有曾国藩手批《仪礼图》清嘉庆刊本一部,所载批识凡二十余条,考辨精细,识见通达,极有益于《仪礼》学之研究。本文在识读迻录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其文献价值:其一,曾批本率先补正了张氏《仪礼图》的各种疏误,与同类著述相比,其内容亦最具针对性;其二,曾批本有助于印证《仪礼图》清嘉庆刊本的刻版缺陷;其三,曾批本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其对《仪礼图》的看法;其四,利用曾批本与其日记对读,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其研治礼学的原则、过程及心态等。
关键词:
仪礼图 曾国藩 手批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少鹏
《仪礼经传通解》是朱熹临终前10年左右时间内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部著作,对东亚朱子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于元明时期传入朝鲜半岛,1570年前后在奇大升的倡导下曾进行过一次刊行,但并未引起太大反响。1654年前后,由金集、宋时烈、宋浚吉三人的提倡,朝鲜用铜活字第二次刊印《通解》和杨复《仪礼图》。此书印行后在朝鲜王朝掀起了深入学习朱熹礼学的高潮,且出现了专门补充此书的《仪礼经传通解补》。就在此书印毕不久,日本向朝鲜索求此书,其后日本据朝鲜本刊印了和刻本。和刻本于民国时期传入中国,成为此后《通解》的重要参校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伟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职生礼仪文化教育的现状与特征,进而提出了开辟礼仪文化融入高职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如礼仪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融入校园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以提高学生的礼仪道德涵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礼仪文化 高职生 核心价值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苏叶兰 詹莎
在涉外商务中,商务礼仪起着重要的润滑和促进作用。要卓有成效地开展涉外商务活动,必须掌握涉外礼仪知识,遵循礼仪规范,注重规避不合礼仪的言行,而交谈礼仪和馈赠礼仪是涉外礼仪的重要方面。娴熟的谈话技巧、适度的礼仪馈赠,有助于涉外商务活动取得成功。本文主要对商务礼仪中的交谈与馈赠礼仪及商务礼仪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论述:首先,商务礼仪的交谈应注意交谈的态度、称呼的使用与内容的选择。其次,商务礼仪中的馈赠礼仪要注意礼品的挑选、馈赠的方法以及礼品的接受。
关键词:
商务礼仪 交谈 馈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凤娟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文章从礼仪、沟通、情商与成功之间的关系着手,论述了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三个因素:即礼仪、沟通、情商。
关键词:
礼仪 沟通 情商 成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华
金融礼仪修养是指金融行业员工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要求,结合金融行业特性,在礼仪品德、意识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也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为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中焕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形象素质、主动服务意识和健康心理素质。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礼仪教育,加强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道德素质、服务意识的提高;提升了学生个人素质,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完善了学生的服务技能,塑造了健康的心理素质。礼仪教育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礼仪教育 高职 旅游专业 学生培养 功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佳
教师礼仪作为教师内在道德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体,是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塑造良好师表形象的重要途径,是加强优质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优质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从教师礼仪素养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入手,分析了现代教师礼仪素养的认知偏失与教育缺位,提出了提升教师礼仪素养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教师礼仪 职业素养 优质校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