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7)
- 2023(5672)
- 2022(4723)
- 2021(4778)
- 2020(3881)
- 2019(9355)
- 2018(8823)
- 2017(17785)
- 2016(9158)
- 2015(10929)
- 2014(10612)
- 2013(10920)
- 2012(10452)
- 2011(9499)
- 2010(9417)
- 2009(8911)
- 2008(8804)
- 2007(7476)
- 2006(6921)
- 2005(6672)
- 学科
- 济(40574)
- 经济(40532)
- 管理(20174)
- 方法(19048)
- 银(18759)
- 银行(18614)
- 业(18420)
- 行(17418)
- 数学(17318)
- 数学方法(17251)
- 制(16651)
- 中国(16240)
- 财(15948)
- 企(13568)
- 企业(13568)
- 融(12591)
- 金融(12591)
- 贸(12566)
- 贸易(12554)
- 易(12429)
- 度(11258)
- 制度(11254)
- 财政(11007)
- 业务(9882)
- 农(9622)
- 政(9311)
- 出(8594)
- 银行制(8362)
- 体(7855)
- 体制(6973)
- 机构
- 大学(133260)
- 学院(127664)
- 济(69560)
- 经济(68641)
- 研究(52038)
- 中国(50332)
- 管理(46537)
- 理学(38830)
- 理学院(38423)
- 管理学(38177)
- 管理学院(37922)
- 财(36848)
- 京(29086)
- 财经(26876)
- 所(25881)
- 科学(25531)
- 经(24857)
- 经济学(24738)
- 中心(23601)
- 研究所(23191)
- 经济学院(22377)
- 银(21966)
- 银行(21087)
- 财经大学(20530)
- 行(19614)
- 北京(19585)
- 农(18696)
- 融(18264)
- 金融(18053)
- 院(18007)
- 基金
- 项目(78546)
- 科学(62736)
- 基金(61412)
- 研究(59374)
- 家(53115)
- 国家(52785)
- 科学基金(44526)
- 社会(41449)
- 社会科(39638)
- 社会科学(39631)
- 基金项目(30802)
- 资助(26942)
- 教育(26695)
- 自然(25696)
- 自然科(25143)
- 自然科学(25138)
- 自然科学基金(24745)
- 省(24324)
- 划(22407)
- 编号(21236)
- 中国(20570)
- 部(20548)
- 国家社会(19363)
- 成果(18783)
- 教育部(18359)
- 重点(17973)
- 发(16818)
- 人文(16665)
- 性(16476)
- 社科(16354)
共检索到218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储蓄银行分为一般储蓄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最早的储蓄银行起源于18世纪的意大利,到19世纪初英、美、法等国都相继建立了储蓄银行。传统储蓄银行是一种半企业、半政策型的金融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后,储蓄银行的传统性质也在逐渐演变。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应采取两步走战略:近期定位应侧重其政策性;远期定位则应商业化。
关键词:
邮政体制改革 邮政储蓄 邮政储蓄银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培
1986年以来,我国邮政金融经历了特殊的发展之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获准营业,标示着我国邮政体制及邮政金融改革终于有了一个方向性的重大成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基于既有优势,借鉴邮政金融的国际经验,坚持平民化的经营风格,实行同质化和差异化并重的竞争策略,构建体现邮政金融特色的经营体系,提升对外合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性质 优势 经营 合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正耀 彭琦 田苗
从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角度入手分析邮政储蓄改革的进程,以邮政储蓄改革的变迁为主线,对我国20年来的邮政储蓄问题进行重新梳理,认为,虽然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符合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思路,但由于缺乏全面考虑邮政储蓄改革的基础条件和没有认识到政府因素的介入,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并非是邮政储蓄改革一劳永逸的方案,邮政储蓄改革未来的发展道路仍然很漫长。
关键词:
邮政储蓄银行 两难悖论 邮政金融业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贵新
我国的邮政金融已走过了 13年 ,在 2 0 0 0年伊始 ,面对加入WTO的背景 ,国务院决定建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它的出现无疑会对我国的金融体制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来说 ,继续保持并发扬自身的优势 ,认清自身的差距 ,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颖辉 彭建刚
我国邮储银行在成立初期,具有其他银行不可复制的"高覆盖、低成本"、触角广的范围经济效应等核心竞争力优势。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的情况下,邮储银行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为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服务的同时也促进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邮储银行 核心竞争力 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安市分行于2008年1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全市200个现代化网点及12个直属营业部,提供居民储蓄存款、代理保险、代销基金理财、对公存款及结算、各类贷款等涵盖负债业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安市分行于2008年1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现有在岗职工691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人员达51.5%。全市212个现代化网点,提供居民储蓄存款、代理保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化州市支行成立于2007年12月29日,辖下共有25个网点(?)遍布化州市城乡各镇区,是化州市城乡居民办理金融业务的主渠道之一。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化州市支行致力于"服务三农、服务大众",积极支持地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冯爱林
邮政储蓄实现银行化定位,是当前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历史性选择。同时,邮政储蓄银行的定位也面临一系列棘手问题,本文以孝感市为例,对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的现状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体制 邮政储蓄 定位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吉乐
邮政储蓄银行首先需要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银行机制,然后再逐步进行体制改革我在中国生活了8年,一直负责德国与中国相关方面的合作事宜。应该说,德国与中国这两个国家的邮储银行有很多共同点。德国邮政银行的改革历程德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德国邮政银行)的改革经历了多次变迁。第一次改革是在25年前,即1989年东德、西德统一后,德国进行了邮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浙江银监局课题组
为理顺邮政储蓄管理体制,规范邮政金融发展,有效防化风险,国家已结合邮政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总体改革方向。明确银行机构的功能定位,有利于形成合理的金融布局,发挥银行机构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明确银行机构的风险特征,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风险,促进银行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合理选择和设计未来邮政储蓄银行的功能定位,则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平
2005年7月20日,国务院第99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2006年6月23日,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批准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筹建工作正在紧张有续地进行中。邮政储蓄银行挂牌后如何发挥其比较优势,科学、合理地设置县及以下邮政储蓄机构,是当前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牛艳梅
邮政储蓄银行作为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其改革发展不仅直接决定了中国邮政改革发展的成败,同时也势必对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如何在确保邮政储蓄银行改革进程的不断稳步推进的前提下,针对自身特点对邮政储蓄银行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同时采取有效策略加快发展,全面提升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问题。
关键词:
邮政储蓄银行 SWOT分析 市场定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魏革军: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近年来,邮储银行坚持走特色银行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4年6月,在国际最权威的金融媒体英国《银行家》杂志"2014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榜单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总资产排名第28位,发展很快。首先请您介绍一下邮储银行发生的显著变化。吕家进:中国不缺银行,尤其不缺大银行,但是缺有特色的银行。邮储银行成立以来,依托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自觉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