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8)
- 2023(11835)
- 2022(9765)
- 2021(9104)
- 2020(7604)
- 2019(17144)
- 2018(16757)
- 2017(33331)
- 2016(18084)
- 2015(19821)
- 2014(19790)
- 2013(19553)
- 2012(18087)
- 2011(15878)
- 2010(16100)
- 2009(15102)
- 2008(15366)
- 2007(13971)
- 2006(12572)
- 2005(11730)
- 学科
- 业(83066)
- 企(76721)
- 企业(76721)
- 济(74746)
- 经济(74657)
- 管理(67486)
- 方法(30972)
- 业经(28146)
- 财(27110)
- 农(26439)
- 制(23558)
- 数学(23026)
- 数学方法(22764)
- 务(20768)
- 银(20747)
- 财务(20743)
- 财务管理(20725)
- 银行(20602)
- 企业财务(19658)
- 行(19267)
- 农业(19134)
- 中国(17736)
- 策(17719)
- 技术(17470)
- 理论(14388)
- 划(14246)
- 地方(14023)
- 融(13978)
- 金融(13976)
- 体(13814)
- 机构
- 学院(254099)
- 大学(246225)
- 济(107404)
- 经济(105176)
- 管理(103229)
- 理学(87394)
- 理学院(86528)
- 管理学(85489)
- 管理学院(84987)
- 研究(79658)
- 中国(70720)
- 财(54331)
- 京(51622)
- 科学(45727)
- 农(43221)
- 财经(42014)
- 江(41365)
- 所(39431)
- 中心(38467)
- 经(38084)
- 研究所(35084)
- 业大(34722)
- 农业(33885)
- 州(33149)
- 北京(32066)
- 经济学(31823)
- 财经大学(30849)
- 范(29733)
- 师范(29491)
- 商学(29410)
- 基金
- 项目(159938)
- 科学(128241)
- 研究(120471)
- 基金(117288)
- 家(99972)
- 国家(98986)
- 科学基金(87469)
- 社会(77168)
- 社会科(73216)
- 社会科学(73200)
- 省(63958)
- 基金项目(61774)
- 自然(56539)
- 自然科(55260)
- 自然科学(55246)
- 教育(54565)
- 自然科学基金(54324)
- 划(52108)
- 编号(49039)
- 资助(47685)
- 成果(39044)
- 创(36409)
- 业(36275)
- 部(35388)
- 重点(35193)
- 发(34727)
- 课题(33571)
- 创新(33106)
- 性(32693)
- 制(31595)
- 期刊
- 济(125824)
- 经济(125824)
- 研究(78692)
- 中国(50209)
- 财(46219)
- 管理(43178)
- 农(40821)
- 融(40372)
- 金融(40372)
- 科学(32844)
- 学报(31501)
- 农业(26916)
- 大学(24745)
- 学学(23609)
- 技术(23571)
- 教育(23514)
- 业经(22872)
- 财经(21379)
- 经济研究(19183)
- 经(18374)
- 业(16752)
- 问题(15999)
- 技术经济(14342)
- 现代(13979)
- 财会(13792)
- 贸(12935)
- 商业(11966)
- 世界(11947)
- 国际(11850)
- 理论(11606)
共检索到397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明华
基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效是中小企业融资产生"双缺口"的根本原因。作者认为,邮政储蓄银行不应肩负政策性和商业性双重身份,而应定位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以疏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享清 赵昂阳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交易成本和高风险,金融结构,特别是大银行,一般都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因此,借鉴国外德国、日本等国的经验,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政策性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叶莉 胡雪娇 陈立文
本文以2007~2014年创业板上市中小企业数据及上市银行数据,检验政策性担保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实践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担保期间内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未有明显提升,而滞后期企业的整体贷款可得性显著增强,表明政策性担保有效弥补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口;参与政策性担保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担保期还是滞后期其经营业绩恶化,表明政策性担保存在潜在道德性风险。
关键词:
政策性担保 中小企业 担保机构 企业贷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超英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中又强调指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并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效果依然不够明显,一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春力
我国政策性银行面临的挑战1994年,国家为了实现国有专业银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离,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承担了相应的政策性业务。三家政策性银行以国家信用作为保障,弥补了市场信用在某些领域难以配置金融资源的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环境的变化,政策性银行变革的呼声日益强烈。从外部经营环境来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过去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春力
我国政策性银行面临的挑战1994年,国家为了实现国有专业银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离,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承担了相应的政策性业务。三家政策性银行以国家信用作为保障,弥补了市场信用在某些领域难以配置金融资源的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环境的变化,政策性银行变革的呼声日益强烈。从外部经营环境来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过去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全延兰
十年金融改革,基本上是以建立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机制和重塑微观金融基础为主线展开的.随着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制的逐步形成,这一主思路已日渐清晰.但是,我们的中央银行并不具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我们的专业银行也不具备对市场信号反映敏锐的灵活性.问题出自何处?讨论的焦点日趋集中于专业银行的企业化与政策性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银行业务主要为实现政府的产业开发政策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服务,经营政策性信贷业务活动的专业银行称为政策性银行(Policy Bank)。政策性银行也可以说是政府为指导和干预国家经济而设置的专业信用机构。如日本的开发银行是日本政府全资设立的银行,其业务发展宗旨,是向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重点发展的产业提供优惠贷款,并对民间金融机构贷款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进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柯敬 杜惠芬 朱剑锋
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明显成效,但必须逐步退出。明智的选择是逐步弱化使之淡出,并预先研究淡出后的接续政策。在后积极财政政策选择中,政策性银行的财政化定位,是政府弥补市场金融资源配置缺口的重要途径;邮政储蓄的财政化定位,可以校正全社会资金异动,使政策性银行取得稳定的信贷资金来源。二者改由财政部主管,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采取内部定价方式转给政策性银行,严格按政府政策意图贷给服务对象。政策性银行经营中的政策性亏损或预算的财政贴息项目,由财政及时弥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邵利洪
目前,中央提出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已经出台了一些重要政策措施。人民银行要求民生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在支持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其它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要按照有关规定,积极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毕文胜 石琴
中小企业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对于我国经济体制而言,它不仅具有发展意义,更具有改革意义。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到2006年底在全国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4000万中小企业创造了60%的GDP、50%的税收、75%的就业,实践证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相对于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度,金融机构对其的金融支持存在明显不足。如何消除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歧视行为,缓解其融资难困境,对于我国经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莉 杨宜
大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需要效率、成本及对风险的控制,贷款外包或许是一个解决之道。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中小企业贷款外包可以帮助大银行专注于中小企业信贷的核心业务、降低贷款成本、提高贷款的规模效益和信贷效率、优化信贷流程和分散大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从而使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保持商业可持续性。中小企业贷款外包为大银行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给大银行带来外包风险,认识并有效控制这些风险是做好贷款外包的关键。目前,已有一些金融服务外包商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链的某些环节上与银行合作,共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创新。
关键词:
贷款外包 中小企业 国有大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