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6)
2023(3728)
2022(3037)
2021(2862)
2020(2428)
2019(5300)
2018(5485)
2017(9622)
2016(5494)
2015(6393)
2014(6797)
2013(6201)
2012(5854)
2011(5281)
2010(5343)
2009(4835)
2008(4721)
2007(4446)
2006(3832)
2005(3438)
作者
(16927)
(14078)
(13772)
(13075)
(8753)
(6533)
(6434)
(5571)
(5366)
(5017)
(4760)
(4741)
(4564)
(4476)
(4462)
(4167)
(4167)
(4152)
(4132)
(3823)
(3734)
(3562)
(3443)
(3324)
(3261)
(3204)
(3103)
(3085)
(2945)
(2939)
学科
(15891)
经济(15861)
管理(15146)
(11355)
(11104)
企业(11104)
(7114)
理论(6810)
中国(6027)
方法(5780)
教育(5777)
(5344)
业经(5178)
(5165)
(4924)
(4903)
技术(4235)
地方(3998)
(3936)
文化(3786)
教学(3406)
(3390)
(3377)
银行(3370)
(3292)
(3241)
金融(3234)
数学(3056)
(3016)
产业(2990)
机构
大学(76998)
学院(76751)
研究(28177)
管理(26486)
(23215)
经济(22387)
理学(21987)
理学院(21663)
管理学(21168)
管理学院(21008)
中国(19830)
科学(18876)
(17418)
(14990)
(14935)
研究所(13650)
(13237)
(13161)
师范(12987)
中心(12615)
业大(12312)
(11969)
农业(11879)
技术(11073)
北京(10771)
(10458)
(10300)
师范大学(10286)
(9602)
教育(8936)
基金
项目(51102)
科学(39047)
研究(39045)
基金(34211)
(30632)
国家(30307)
科学基金(24707)
社会(22591)
社会科(21183)
社会科学(21181)
(21093)
教育(18390)
基金项目(17919)
编号(17880)
(17868)
成果(16562)
自然(15298)
自然科(14934)
自然科学(14924)
自然科学基金(14653)
资助(13232)
课题(12620)
项目编号(11517)
重点(11484)
(10853)
(10745)
(10558)
(10536)
(10418)
创新(9860)
期刊
(29903)
经济(29903)
研究(22833)
中国(20445)
教育(16728)
学报(16109)
(14214)
科学(13096)
大学(11653)
学学(10643)
管理(10482)
(9681)
农业(9351)
图书(7881)
技术(7098)
书馆(5571)
图书馆(5571)
(5566)
金融(5566)
业经(5438)
(4954)
(4896)
(4869)
论坛(4869)
职业(4804)
情报(4757)
科技(4597)
财经(4563)
业大(4292)
经济研究(4212)
共检索到123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红梅  额尔敦巴根  
蒙古族那达慕绝不仅仅是一个娱乐活动或游戏,而是一个非常典型有效的民族文化传承场和获得本土文化知识建构的校外教育情境。由于古老的游牧文化和原始萨满教孕育了那达慕深厚的传统底蕴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因此800年来不仅行使着传承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使命,而且建构着蒙古人丰富的文化知识体系,弥补着民族学校对本土知识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不足。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胜生  
从“地理”是描写世界或大地法则、规律的本义出发,该文论证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类创造的、建立在自然世界基础之上的人文世界,指出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应该围绕回答人文世界是什么、在哪里、在何时、为什么、怎么样等“5W”的哲学之问来组织;每个哲学问题的回答都有一个基础理论支撑,人地系统耦合理论、地理空间组织理论、人地协同进化理论、人地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分别回答这些哲学之问的基础理论;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存在的理论依据各不相同,对应于“5W”,它们可分为基于要素的、空间的、时间的、机制的、优化的5大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余逊达  
学术体系的形式主要是理论,理论的载体是知识。知识是人类总结归纳出的以经验、符号、概念、命题、范式和操作方法、程序、技能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具有真实性和文明导向性的人的认识;理论则是为证明、回答或解决特定问题依据一定的逻辑而建构起来的体系化的知识。因此检验一种学术体系发展的成效,基础是评判这一学术体系赖以建构的知识体系的状况;而任何一种促进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卫华  
指出在公共管理的教学中,我国公共政策分析的知识体系建构不甚完善,尤其体现在教材体系中;提出了知识体系的建构问题,认为公共政策分析知识不能是一种平面的知识,而应是一种立体的知识结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郭玉婷  
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深受时代特征影响的动态过程,它不仅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结果,也是历时性与共时性互动的产物。在时代特征背景下,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视角阐明了其中的复杂性,提出了重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包括辩证处理知识体系的时代性与超前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工具性与思想性、模仿性与自主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明辉   王扬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整体论述精神,建构具有主体性、原创性及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自主知识体系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归纳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审计理论研究基本成就、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探讨了中国自主审计知识体系的建构价值、理论品质、内容框架和建构原则、目标及路径。研究指出,从长期看中国自主审计知识体系的建构目标是建构一套中国自主、体系完备、切合时情、融合贯通、支撑实践的高水平审计知识体系,建构路径包括中国传统审计文化的学理化发展、中国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学术挖掘、中国审计经验的理论解释和中国审计制度文本的学理研究等十个方面。
[期刊] 求索  [作者] 熊金武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第二个结合”的应有之义,是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以民生为特质的经济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稳固的伦理基础。民生思想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硬核”,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民生奇迹”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实践基础,建构以民生为特质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具有文化根基和实践逻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红梅  
教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并在生活中进行。生活的教育性和教育的生活性之间固有的重叠性和水乳交融的关联性,在一些民族地区的教育生活中得到鲜活的融通和展现。本文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青少年学生参加那达慕大会的经常性和广泛性现象的田野调查,从教育学视角对其内在价值进行分析和阐释,旨在使人们更全面地理解真实生活的教育价值,反思学校教育回归生活的本质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瑞  
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具有强烈的本土性、政治性与发展性特征,在高等教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发展经历了创建、重构和升华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也存在明显不足。以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宏观理论创新,应正确处理三个重大关系,进一步深化党的百年教育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研究,加强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的协同攻关,优化宏观理论研究的体制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越  
四卷本《会计规则的由来》为建构中国自主会计审计知识体系提供了有益尝试。本文从历史研究、本土构建和未来展望三个维度阐述该书所拥有的可贵品质:一是在历史研究维度,作者运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勾画会计规则的演化轨迹与规律;二是在本土构建维度,作者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的会计审计知识体系,涉及根据法律事实记账、建立以信息真实性为基础的证券监管制度、创建公共会计师为政府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关提供委托审计的新模式、论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不可能性、强调在增强会计立法自主性前提下建立稳定合理的“法律遵从型”会计制度以及提出完善我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可行路径;三是在未来展望维度,作者基于学科交叉的历史研究和辩证分析为建构自主会计审计知识体系提供了方法论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海平  齐小英  符鹏  陈月梅  
[目的/意义]立足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深入剖析南海维权领域的知识内涵与特征,探索南海维权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方法/过程]从知识输入、知识搭建、知识对比、知识延伸、知识实践5个环节阐述并剖析南海维权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体系建构路径。其中,知识输入的目标知识包括南海维权的诉讼标的、法律争点、事实争点、证据争点;知识搭建方法包括知识分类、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关联、知识发现、知识评估;知识对比主要解决南海维权多模态知识的语义融合与关联问题;知识延伸以证据链法理分析、历史证据识别、南海空间分析、智能证据链构建为学科交叉知识边界;知识实践包括证据知识元框架与知识元标引、证据知识元抽取与表示、证据知识元融合与关联以及证据链智库建设。[结果/结论]南海维权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国家战略”自主性与“南海维权”功能性的有机统一,有规则地串联起南海维权信息资源,深入地塑造理解南海维权的思维模式,可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累宝贵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连志英  
[目的/意义]通过对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及其建构的理论研究,深化学界对此知识体系的认识,并推动其建构。[方法/过程]阐释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和构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解析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当代意义,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探究。[结果/结论 ]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基于特定的逻辑基础和方法论,围绕本学科的元问题,扎根本土实践开展研究所形成的知识系列,它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的知识。建构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档案学人的学科自觉及理论建构在新时代的延续和深化,也是中国档案学人打破西方档案学中心主义、建构档案天下大同的学科使命。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做到本土化和国际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构雄  戴光全  
文章基于旅游视角,英文以1974—2016年间5种国际事件权威学术期刊和3大国际旅游学术期刊共1146篇事件研究文献,中文以1988—2016年间4种旅游学术期刊和12种刊载旅游文献的核心期刊共541篇事件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比较研究方法,借助Cite Space、Excel等计量、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中英文事件研究知识体系。主要结论包括:首先,建构并对比了中英文事件研究知识体系,英文体系中的6个范畴、3个主轴,中文体系中的7个范畴、4个主轴均指向由"旅游"(to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思洛   吴丽娟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亟需走出一条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特色之路。文章结合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现状、时代环境和使命担当,分析其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基础和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把握关键特征、坚守建构原则、明晰建构路径的三步策略,尝试回答该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何必要”“以何基础”“有何挑战”“如何推进”四大关键问题,助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加快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晨   杨满福   季益龙  
建构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突出人民性、民族性、适应性、开放性的理论品质。实践过程中,应立足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知识属性,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的知识面向,以凸显文化自觉为使命的知识根基。在自主化、类型化发展的背景下,建构职业教育自主知识体系需要聚焦职业教育实践的“元”问题,服务职业教育实践,锚定知识体系宏观方位,实现守正创新与自信自立、自主发展与社会适应、知识创新与内外融通相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