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3)
2023(11149)
2022(9450)
2021(8940)
2020(7077)
2019(15667)
2018(15766)
2017(29247)
2016(15965)
2015(18044)
2014(17803)
2013(17209)
2012(15635)
2011(14289)
2010(14722)
2009(13720)
2008(13443)
2007(12613)
2006(11470)
2005(10310)
作者
(43303)
(36423)
(36074)
(34393)
(22477)
(17597)
(16285)
(13952)
(13798)
(13113)
(12421)
(12229)
(11456)
(11101)
(10993)
(10985)
(10935)
(10417)
(10396)
(10350)
(9067)
(9013)
(8773)
(8734)
(8427)
(8186)
(8132)
(8001)
(7411)
(7320)
学科
(65759)
经济(65601)
(49615)
(44733)
管理(37975)
农业(33177)
(25327)
企业(25327)
业经(22359)
中国(20398)
地方(20097)
方法(18138)
(14777)
(13996)
数学(13191)
数学方法(12938)
(12735)
理论(12650)
农业经济(12569)
(12310)
教育(11907)
(11238)
发展(10305)
(10281)
(10280)
贸易(10271)
(10051)
(10032)
银行(10026)
(9926)
机构
学院(220121)
大学(210214)
(85041)
经济(82840)
管理(79205)
研究(73565)
理学(66478)
理学院(65713)
管理学(64413)
管理学院(64013)
中国(59570)
(52269)
(44706)
科学(44629)
(39841)
农业(39214)
(37719)
(37001)
中心(36312)
业大(35488)
(33323)
师范(33107)
研究所(32563)
(30210)
财经(29713)
北京(27897)
(27198)
(26536)
(25678)
师范大学(25442)
基金
项目(136853)
研究(110659)
科学(107038)
基金(93690)
(79641)
国家(78705)
社会(69819)
科学基金(67069)
社会科(64467)
社会科学(64449)
(57723)
编号(50713)
教育(50523)
基金项目(49387)
(45962)
成果(41924)
自然(38811)
自然科(37782)
自然科学(37777)
自然科学基金(37042)
资助(35946)
课题(35020)
(32470)
重点(30877)
(30454)
(29990)
(29399)
(28845)
(28281)
项目编号(27244)
期刊
(114907)
经济(114907)
研究(67208)
(58173)
中国(56196)
农业(39241)
教育(35985)
学报(31289)
(30873)
科学(29872)
管理(25920)
业经(25864)
大学(25125)
(24066)
金融(24066)
学学(23060)
技术(20968)
(17851)
问题(15711)
农业经济(15194)
农村(15047)
(15047)
经济研究(14466)
财经(14044)
(13688)
图书(13444)
(12209)
经济问题(11634)
职业(11616)
资源(11463)
共检索到356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娟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新观点、新看法、新主张,构建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彰显个人智慧的农民思想。邓小平农民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农民思想的基本内涵为逻辑起点,在明确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邓小平农民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大全  
在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之际,我们有必要重温邓小平同志“三农”思想: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脚踏实地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体现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是难以通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来实现的,必须通过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率更高,因此,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首先,要优化地方政府制度安排的导向功能;其次,要强化地方政府对基础农业的投资功能;第三,要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投资的监督机制;第四,要发挥地方政府典型示范的引导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宏昌  郑玉刚  
本文以村民自治的科学内涵为逻辑起点,在简要回顾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比较详尽地论证村民自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当代价值。即村民自治构建了当代中国农村新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机制,创设了当代中国基层民主新的游戏规则和操作程序,确立了当代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现代化新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当代中国基层政治文明建设新的逻辑生长点,从而阐明在社会需要中应运而生的村民自治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肇军  龙前朋  
贵州经济落后但生态良好,新农村建设给贵州的脱贫致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生态文明建设为贵州指明了发展方向。贵州需要从观念、基础设施、特色农业多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用完善的长效机制作保障,开创一条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建设共同发展之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裕富  万自成  
拥有良好合作能力的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农民的合作基础已经从传统的“关系型”转向“利益型”。基于利益纽带而形成的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创造良好和宽松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既为培育农民合作能力提供有效载体,也能保障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余斌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推进,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农村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秦凤翔  张景辉  
一、当前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随着公共财政向农村延伸,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总量加大,特别是投入的范围扩大、支持内容增多,投入结构逐步优化,支持重点得到加强。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原来的资金运行渠道和管理模式的一些弊端突显出来,虽然问题集中体现在县一级的层面上,但问题的根源错综复杂。从宏观层面上看,涉农管理机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云海  
传统民本思想以其客观上的民主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务实性,也可而且应该成为当下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拟以此为视角,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取向、根本目的、中心任务等进行尝试性的认知和解读,希望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深化和丰富人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认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旧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某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业地位仍然薄弱,农民增收依旧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势在必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协同。目前,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清晰地界定产权关系,因而"搭便车"和机会主义便成为该组织运行的常态。基于其约束条件刚性下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必须从农民的内在需求出发,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逐步明晰其产权关系。在微观层面上,必须大力促进农民选择合理和有效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撑载体,并根据比较优势确立其合作形式以及应该给予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应的法律地位以及明晰其权利、责任和义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柴海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重以下几方面: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业内外部的增收空间与渠道,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宏益  潘焕学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面临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民增收机制不健全和新农村建设成效不显著等问题。通过探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出要素扩张法、科技推动法、结构优化法、专业合作法、特色取胜法、产业提升法、功能调动法和机制完善法等若干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松仁  
农民休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民休闲有助于促进农民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但传统价值观念、农村现有科技水平、农民生活质量以及农村特有文化背景对当前农民休闲带来了困扰。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新农村教育的深化、地方各级组织的渗透、农民休闲福利制度的实施、劳动本质意义的升华又能够使农民休闲在未来走向更大更多的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