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8)
- 2023(8349)
- 2022(6911)
- 2021(6689)
- 2020(5517)
- 2019(12949)
- 2018(12976)
- 2017(23217)
- 2016(12942)
- 2015(14777)
- 2014(14514)
- 2013(14338)
- 2012(13812)
- 2011(13022)
- 2010(12929)
- 2009(11931)
- 2008(12054)
- 2007(10729)
- 2006(9895)
- 2005(9168)
- 学科
- 济(52084)
- 经济(52011)
- 管理(29990)
- 业(24950)
- 企(20355)
- 企业(20355)
- 中国(20230)
- 方法(19727)
- 数学(16823)
- 数学方法(16615)
- 制(13688)
- 农(13558)
- 学(12821)
- 财(12415)
- 贸(11467)
- 贸易(11459)
- 易(11246)
- 业经(10948)
- 体(9919)
- 教育(9900)
- 银(9870)
- 银行(9839)
- 融(9719)
- 金融(9716)
- 行(9624)
- 理论(9154)
- 地方(8627)
- 和(8304)
- 农业(8279)
- 体制(8229)
- 机构
- 大学(186515)
- 学院(179008)
- 济(80041)
- 经济(78550)
- 研究(76823)
- 中国(59468)
- 管理(59136)
- 理学(48951)
- 理学院(48230)
- 管理学(47366)
- 管理学院(47041)
- 科学(44982)
- 京(43381)
- 所(40378)
- 财(38671)
- 研究所(36413)
- 农(33069)
- 中心(32820)
- 北京(29089)
- 财经(28783)
- 江(28325)
- 院(27376)
- 范(27189)
- 师范(26857)
- 经(26569)
- 经济学(26462)
- 农业(26001)
- 业大(24783)
- 经济学院(23427)
- 科学院(22947)
- 基金
- 项目(112162)
- 科学(87546)
- 研究(83153)
- 基金(81565)
- 家(73299)
- 国家(72712)
- 科学基金(59557)
- 社会(52442)
- 社会科(49374)
- 社会科学(49362)
- 基金项目(41180)
- 教育(40241)
- 省(39662)
- 自然(37311)
- 划(36458)
- 自然科(36407)
- 自然科学(36393)
- 自然科学基金(35794)
- 资助(34364)
- 编号(32138)
- 成果(29393)
- 部(27074)
- 重点(26856)
- 课题(25016)
- 中国(24747)
- 发(24570)
- 教育部(23207)
- 创(22872)
- 国家社会(22756)
- 大学(22366)
共检索到307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涛
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依据当时经济和政治条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现时的具体情况,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工作,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和文化都已取得了巨大成绩。下面仅就邓小平关于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论述作点理论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冯雅新 王强
民主集中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党的自身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在社会主义时期多次论述民主集中制问题,提出了执政的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民主集中制要制度化;坚持民主集中制要切实搞好党的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等重要思想。邓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新贡献。
关键词:
民主集中制 马克思主义 建党理论 邓小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学海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指明了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国定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萍
中国革命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这个理论形态的创造包括三个维度的内容:一是研究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革命,确立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观,这是世界革命的维度;二是研究和吸收第二国际的唯物史观的思想成果,建构中国的革命史观,这是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时代维度;三是以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范式,这是中国史观变革的维度。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正是在这三个维度的张力中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唯物史观,进而推进了中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史学革命,为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之毅
值此纪念严中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我深切怀念我的老同事、新中国经济史奠基人之一严中平同志。中平同志生前因获悉我曾阅读美国中国近代史学者费正清所著《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嘱我结合费书评述他的学术观点。老友遗言,岂敢违命,因不揣久疏经济研究,就严中平同志几部近著,草此书评,以慰中平同志在天之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成凤皋,张飞飞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自创立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世界上的人口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总数由当时十亿多增加到现在的四十五亿。但是,不论人口现状如何复杂,人口发展模式如何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分析和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指导思想。我们建国三十多年来在人口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也充分证明要解决社会主义中国的人口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本文就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二重性(即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研究方法问题,简单谈点认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纯元
邓小平人口思想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人口思想较前人有重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宝库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就其主要论点来说至少有如下一些:贡献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要实行节制生育的思想;贡献了人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与作用的思想;贡献了人口过多利弊分析两点论中的重点论思想;贡献了人口科技素质和思想素质在人口素质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的思想;贡献了衡量综合国力主要尺度──人均标识的思想;贡献了计划生育是战略性的大政策和基本国策的思想;贡献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人口问题基本途径的思想;贡献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生育最终目的的思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董玉梅 祝福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奔腾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概述□马奔腾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经济学界的最突出变化是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入中国并得以迅速普及。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得以传入和普及。这是和当时的国际国内历史...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改革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我们既不能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找到现成答案,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条、复制西方的模式,而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理论创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成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为此,必须要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要建立新型的政商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钟成勋
邓小平关于投资建设论述的重要指导作用钟成勋邓小平同志关于投资建设的论述,散见于许多篇讲话和文章中,话虽不多,但精辟有力,作用很大。深入学习和认真研究邓小平关于投资建设的重要论述,并身体力行,对于经济建设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实为头等要务。邓小平关于中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尊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需要有主观条件。邓小平个人的主观因素在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主观因素主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宽阔的胸怀和世界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以及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等等。学习邓小平的理论创新,深刻领会这些主观要素,对于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理论创新 主观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卫平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走共同富裕之路,达到全面小康。这要求在实践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创造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发展是在全新的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生转换时提出的,建设一个有诚信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任何改革都必须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设计方案,以科学发展观评判结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它的阶级性、科学性、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伟大意义
博士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的一些探索
“两种生产革命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更好概括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货币思想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视角
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生产方式演进——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读
论毛泽东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以大革命时期为对象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论述——答汤在新教授
促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学科建设上新台阶——教育部社科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会议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简述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探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传播的内生性逻辑研究——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考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