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5)
- 2023(13976)
- 2022(11962)
- 2021(11199)
- 2020(9545)
- 2019(21764)
- 2018(21516)
- 2017(42113)
- 2016(22983)
- 2015(25607)
- 2014(25486)
- 2013(25417)
- 2012(23114)
- 2011(20387)
- 2010(20533)
- 2009(19162)
- 2008(19147)
- 2007(17047)
- 2006(15174)
- 2005(13697)
- 学科
- 济(95432)
- 经济(95296)
- 业(92817)
- 企(84637)
- 企业(84637)
- 管理(83739)
- 方法(42713)
- 数学(33320)
- 数学方法(32875)
- 财(32395)
- 业经(31349)
- 农(30348)
- 务(23049)
- 财务(22959)
- 财务管理(22925)
- 中国(22768)
- 企业财务(21704)
- 农业(21285)
- 制(19731)
- 技术(19730)
- 理论(18213)
- 和(18065)
- 地方(17459)
- 划(17047)
- 学(16687)
- 策(16338)
- 贸(15922)
- 贸易(15916)
- 易(15440)
- 体(14666)
- 机构
- 学院(328548)
- 大学(324763)
- 管理(137379)
- 济(131598)
- 经济(128748)
- 理学(118048)
- 理学院(116880)
- 管理学(115146)
- 管理学院(114558)
- 研究(102520)
- 中国(80114)
- 京(69336)
- 财(63823)
- 科学(62798)
- 农(52388)
- 所(51105)
- 财经(50140)
- 江(49184)
- 业大(47602)
- 中心(46861)
- 研究所(45829)
- 经(45452)
- 北京(43915)
- 农业(40712)
- 范(40270)
- 州(39994)
- 师范(39967)
- 经济学(37907)
- 院(37103)
- 财经大学(36936)
- 基金
- 项目(217148)
- 科学(171691)
- 研究(161907)
- 基金(157703)
- 家(135336)
- 国家(134095)
- 科学基金(117243)
- 社会(101623)
- 社会科(96235)
- 社会科学(96208)
- 省(85926)
- 基金项目(84028)
- 自然(76230)
- 自然科(74486)
- 自然科学(74471)
- 自然科学基金(73149)
- 教育(72970)
- 划(70471)
- 编号(66891)
- 资助(64792)
- 成果(53673)
- 重点(47377)
- 部(47293)
- 创(47267)
- 发(45877)
- 课题(44879)
- 创新(43391)
- 业(42351)
- 项目编号(41995)
- 科研(41115)
- 期刊
- 济(151799)
- 经济(151799)
- 研究(98095)
- 中国(59522)
- 管理(55026)
- 财(52770)
- 农(49289)
- 学报(46569)
- 科学(44501)
- 大学(36101)
- 农业(34196)
- 学学(34074)
- 教育(33195)
- 技术(30343)
- 融(28769)
- 金融(28769)
- 业经(27122)
- 财经(24698)
- 经济研究(22698)
- 经(21111)
- 问题(19773)
- 业(19196)
- 技术经济(18162)
- 现代(16652)
- 理论(16293)
- 财会(16069)
- 图书(16014)
- 科技(15777)
- 商业(15187)
- 实践(14664)
共检索到487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琰 祁明亮 赵红 张旭升
应急避难场所是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发生后人员安置的重要场所。用于救灾的生活物资如食品、饮用水等既是应急资源,同时也是日用消费品,在一定保质期内需要定期更新,因此这种特殊应急资源储备需同时兼顾应急供应保障度和日常管理成本。文章以应急避难场所的一个存储周期为研究对象,将避难所及其周围的超市作为可选存储地点,避难所自行储备的供应保障度高,但日常管理成本较大,周边超市则相反,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选择周边超市和避难所一同存储一定数量的生活物资,在满足政府预算的条件下,使得应急状态下物资保障程度最大化。文章设计了启发式算法,最后给出算例说明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艾云飞 吕靖 王军 张丽丽
针对一些应急物资,采用政府企业联合储备方式储备,可以降低政府储备成本,企业也可以从中获益。本文研究政企联合实物储备的合作机理,分析了联盟参与人之间的博弈关系,建立了联盟收益模型,运用shapley值解决合作的联盟收益分配问题,最后分析了联盟的稳定性。算例分析显示在政企合作联盟中政府和企业关系类似"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当企业获得的收益小于其机会成本时,企业不愿意加入联盟,这时政府需对企业进行交叉补贴来维持联盟稳定。缺货成本低于政府储备成本时,政府会考虑与企业联合储备或者选择缺货;缺货成本低于企业储备成本时,政府选择缺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勇 汪贻生 肖骅 张立
为降低受灾群众的痛苦感受,引入剥夺成本来度量受灾群众的痛苦程度,以经济成本与剥夺成本之和的社会成本为决策目标,构建了基于社会成本的应急物资政企协同预置储备优化模型,并将该模型与现有只考虑经济成本的优化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只需零增加或小幅增加经济成本,就可以降低受灾群众的痛苦感受,实现经济代价与心理代价的有效平衡,并有效提高应急救援的时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自立 李向阳 王桂森
一般市场供应很难满足突发事件对应急物资的巨大需求,生产能力储备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企业平时生产能力储备与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量之间差距较大,政府通过补贴促使协议企业拓展生产能力储备。而随储备水平的升高协议企业要求的补贴程度增大,在应急经费约束下,政府应适时选择其它的物资储备形式或生产能力储备企业,提升应急经费支出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刚 付江月 何美玲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将面临选择启用哪些应急避难场所供居民避难的决策。与其它设施选址不同,处于有限理性状态下的居民可选择是否去避难以及去哪个避难所避难。为使未被服务的居民数量最小化,考虑居民的有限理性选择行为至关重要。为此,考虑居民避难距离及避难所吸引力等因素,基于竞争选址理论构建避难所对居民的效用函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刻画居民的有限理性选择行为,建立基于有限理性选择行为的选址模型,并与基于效用最优选择行为和基于系统最优原则的选址模型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为了高效地求解模型,设计了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两种启发式算法。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揭示了居民理性程度、选址个数及财政预算均对选址结果有重要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磊
在储备定额测算的基础上,根据石油管道企业管理的层级情况以及定额的大小,设定聚类个数,进行聚类算法分析,划分了若干聚类区域,然后以设备数量以及消耗数量为权重,利用重心法求得聚类区域的重心位置,再求解最靠近重心位置的库存地点,最后对储备定额的数量进行了分配,求得了每个备件的储备定额在不同地点应该存放的数量,在较大程度上优化了现有流程,提高了石油管道企业备件采购计划生成的效率和物资管理的效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波 丘飞鹏 黄嘉颖
韧性城市将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安全结合起来,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尝试用文献计量法和GIS和Netdraw等可视化软件,首先从时间阶段、学科分布、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研究机构等方面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然后从概念内涵、空间布局和方法技术三个角度剖析了当前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重点;最后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未来趋势提出展望:提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地位、加快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管理、关注乡村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
关键词:
韧性城市 应急避难场所 进展 中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少丽 陆玉麒 顾小平 裴友法 刘涛
应急避难场所是保障城市安全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其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为市民提供服务的效果。以徐州市为例,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构建了五个指标分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布局相对合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重叠率偏高;各组团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服务范围大致相当,服务人口的数量有较大差异;分区尺度上,居民接近应急避难场所的机会相对均等,需要调整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分区较少。相关结论可为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调整与优化及新建设施提供可靠的布局参考。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布局 网络分析 合理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波 丘飞鹏 黄嘉颖
韧性城市将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安全结合起来,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尝试用文献计量法和GIS和Netdraw等可视化软件,首先从时间阶段、学科分布、研究区域空间分布、研究机构等方面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总结;然后从概念内涵、空间布局和方法技术三个角度剖析了当前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重点;最后对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的未来趋势提出展望:提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地位、加快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管理、关注乡村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
关键词:
韧性城市 应急避难场所 进展 中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施益军 王培茗 刀认
为研究山地小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优化问题,以出行成本和建设成本最小化以及覆盖范围最大化为目标,对不同等级的应急避难场所构建不同的选址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托GIS技术和数学模型划分各应急避难场所的服务范围,并结合实际的城市用地和建设情况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将模型应用于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的实际研究中,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和模型为其他山地小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优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模型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明洁 吕飞
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建设韧性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灾民安置设施,其布局直接影响到城市防灾能力与效果,特别对城市古城区来说,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尤为关键与重要。研究以苏州古城区为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建立现状应急避难场所之间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发现其网络的稳定性、脆弱性以及均衡性均一般,亟待提升优化。针对分析结果,研究建议在原有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上新增23个应急避难场所,在明确各自主导者、深入者等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划分应急避难场所的等级。在震后城市受阻道路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之间的通道联络系统,以优化苏州古城区应急避难场所整体社会网络系统,提高苏州古城区综合防灾治理能力,并为其他历史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优化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德勇 朱文博 王班班 丁海
防止企业污染转移,鼓励企业通过污染治理实现减排,对于中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手工整理的企业集团数据,对企业集团内部的污染转移现象及其方式、特征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集团内部存在"污染避难所",即当企业集团内部不同的企业面对不同排污费率时,位于高排污费标准地区的企业会将生产,特别是污染密集型的生产,转移至低排污费标准地区的企业中,进而导致企业集团内部的污染转移。企业集团内部的污染转移呈现就近转移、向低劳动力成本地区转移以及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等一系列低成本转移的特征。企业集团内部的污染转移会弱化企业实施污染治理的激励,从而不利于企业长远的绿色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最终控制人控制链更短、最终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控股、多元化经营程度更低以及成员企业间规模差异较小的企业集团更可能进行污染转移。进一步的政策分析表明,提高政府对污染转移问题的关注度和规制力度以及公众的环境参与程度,有助于抑制企业集团内部的污染转移行为。本文的研究不仅为解释中国的污染转移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区域性环境规制差异对企业策略性行为的影响,为中国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及区域联防联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污染转移 环境规制 企业集团 排污费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夏方舟 陈伊凝 黄怿 李宇萌 孔彤彤 朱烨煌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储备融资政策“贷转债”和“债转禁”两次改革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现实影响,探讨土地储备融资政策的可能改革方向。研究方法:针对2012—2021年7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开展时间断点回归、随机效应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注意力分配理论,构建了土地储备融资政策变化影响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理论框架;(2)短期层面,土地储备“贷转债”(-190.579)和“债转禁”(-280.515)变化对土地出让面积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长期层面,土地储备“贷转债”负向影响土地出让面积(-0.352),“债转禁”正向影响土地出让均价(0.428)。研究结论:土地储备融资政策变化可能将在各个维度上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造成未来土地出让面积的持续下降和土地出让均价的持续上升,因而应当审慎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发展用地诉求,以“保障公益、适当弹性、引导分配、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土地储备融资政策改革,保障土地储备项目可持续运作和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青
为了加快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2017年7月28日,财政部制定印发了《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以下简称"新准则"),本文将新准则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现行制度")从政府储备物资的定义、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披露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新准则对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推进作用,同时也探讨其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郑朝阳
应急物资储备是现代应急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财政管理的一个特定领域。随着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在制度、运行、管理上都显示出许多不适应现代应急管理需要、不符合公共财政管理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财政管理的视角,深入分析我国应急物资储备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财政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应急物资储备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