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2)
2023(5262)
2022(4120)
2021(3722)
2020(3004)
2019(6625)
2018(6352)
2017(12309)
2016(6472)
2015(7151)
2014(7000)
2013(7083)
2012(6446)
2011(5385)
2010(5281)
2009(4893)
2008(5316)
2007(4561)
2006(4011)
2005(3533)
作者
(17385)
(14746)
(14539)
(13980)
(9148)
(6919)
(6607)
(5539)
(5443)
(5437)
(4841)
(4762)
(4668)
(4649)
(4464)
(4437)
(4380)
(4294)
(4177)
(4003)
(3532)
(3520)
(3312)
(3286)
(3261)
(3256)
(3161)
(3110)
(2977)
(2889)
学科
管理(32067)
(26401)
(25155)
(24597)
经济(24570)
(22904)
企业(22904)
(13277)
财务(13267)
财务管理(13224)
企业财务(12767)
财政(12346)
方法(12004)
数学(10465)
数学方法(10359)
(9892)
中国(7725)
(6904)
业经(6380)
环境(6253)
(5740)
信息(5148)
地方(5086)
(5076)
(5070)
(5042)
(4851)
税收(4753)
(4737)
(4620)
机构
大学(90551)
学院(89773)
(37763)
管理(37686)
经济(37102)
理学(32709)
理学院(32452)
管理学(32008)
管理学院(31845)
(29885)
研究(25544)
中国(20342)
财经(19733)
(17888)
(17285)
科学(14504)
财经大学(14438)
(13204)
中心(12849)
经济学(12390)
(12108)
经济学院(11447)
商学(10853)
商学院(10745)
业大(10712)
北京(10525)
(10501)
研究所(10383)
(10306)
(9716)
基金
项目(59862)
科学(48176)
基金(45960)
研究(43790)
(39247)
国家(38940)
科学基金(35092)
社会(30409)
社会科(29109)
社会科学(29098)
基金项目(24314)
(22531)
自然(21788)
自然科(21381)
自然科学(21378)
自然科学基金(21030)
教育(19019)
资助(18185)
(17983)
编号(17156)
成果(14713)
国家社会(13760)
(13165)
重点(12687)
项目编号(12327)
(12277)
(11978)
人文(11957)
教育部(11865)
科研(11604)
期刊
(37597)
经济(37597)
(30515)
研究(28363)
中国(16576)
学报(13871)
管理(12135)
财经(10417)
大学(10287)
科学(10140)
学学(9582)
(8803)
财会(8764)
会计(8456)
(8152)
(7784)
金融(7784)
图书(7688)
经济研究(7637)
(7009)
财政(7009)
通讯(5967)
会通(5953)
(5851)
情报(5767)
技术(5597)
农业(5452)
理论(5139)
书馆(5092)
图书馆(5092)
共检索到136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雄元   胡彩霞  
价值相关性越来越高的非财务信息是否具有薪酬辩护效应?既有文献仅在文本可读性上找到了证据。本文基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文本,从文本相似度角度探讨非财务信息的薪酬辩护效应。研究发现:(1)存在超额薪酬时,公司会提高MD&A文本相似度,即公司对普遍存在的超额薪酬采取了“避而不谈”的辩护策略,而且这种策略更可能发生在业绩辩护手段匮乏的情形下,会减少风险、人力资源以及薪酬主题的信息披露。(2)但当超额薪酬较极端时,公司会降低MD&A文本相似度,“巧言令色”地为其辩护,而且这种策略更可能发生在业绩辩护手段较为有效的情形下,会增加风险、人力资源以及薪酬主题的信息披露。这些结论有助于从非财务信息文本操纵角度丰富薪酬辩护假说,以及从薪酬披露角度丰富非财务信息文本操纵的经济后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昆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从同业参照效应的视角,通过考察其对高管超额薪酬增长以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检验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制定高管薪酬契约时采用了同业参照效应,并由此导致超额薪酬的增长;高管通过提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己的租金攫取行为进行辩护,说明高管薪酬契约制定中同业参照效应的采用既存在寻租动机也有辩护动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高管更可能采用同业参照效应获得超额薪酬的增长,且薪酬辩护动机更强;与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高管更可能采用同业参照效应获得超额薪酬的增长,且薪酬辩护动机更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新生  刘建梅  陈靖涵  
本文研究了高管在获得超额薪酬时是否披露了更多的战略信息,并进一步检验了此时战略信息披露动机符合管理者才能信号假说还是薪酬辩护假说。结果表明,战略信息披露与超额薪酬正相关,且在国企尤其是央企中、薪酬业绩敏感性较低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中两者正相关性更强,这表明两者的关系符合薪酬辩护假说,即高管在获得超额薪酬时,为了提高薪酬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会披露较多的战略信息来展现自己的才能。本文从高管薪酬辩护视角考察了信息披露的动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制度背景下丰富了有关信息披露动机的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宏  黄敏  周大伟  刘宝华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考察政府补助这一外生变量对高管超额薪酬以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检验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经理人利用政府补助获得超额薪酬,谋取私利;并且经理人还通过提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为其超额薪酬进行结果正当性辩护,以掩盖其自利的行为。上述研究显示,简单地将薪酬与业绩挂钩的契约会受到业绩噪音的影响,降低契约激励经理人努力的效应,这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薪酬契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缪毅  胡奕明  
基于薪酬辩护的假说,本文以2003-2012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收入差距对高管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相对过大时,高管人员会做出种种薪酬辩护行为,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对业绩进行调整,也可能会在薪酬契约中增加较好业绩指标的权重。进一步研究证实,在内部收入差距相对过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高管的辩护动机更强,其辩护行为也更加明显,同时权力较小的管理者往往通过盈余管理虚构业绩的方式来进行薪酬辩护,而权力较大的管理者往往通过增加有利业绩指标权重的方式来进行薪酬辩护。本文从业绩指标的调整和选择两方面对管理者的薪酬辩护行为进行检验,考察了在不同环境下管理者实施薪酬辩护的具...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礼平  彭正龙  
薪酬从内涵上看,就是一系列信息和沟通的语言,是企业的信号系统,直接影响着对企业最核心的资源——人才的管理。本文从薪酬设计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薪酬体系如何传递信息,传递着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是如何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来实现薪酬管理的目标:吸引、保持和激励人才,供企业薪酬设计时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黄楠  
本文以2011-2015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基于"薪酬辩护假说"及"高层梯队理论",探讨了薪酬辩护需求对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别依据产权性质以及高管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薪酬辩护需求时,高管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调节业绩进行薪酬辩护,掩饰自身的自利行为,而且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中更加明显。同时,年轻高管以及任期较短的高管更容易这么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黄楠  
本文以2011-2015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基于"薪酬辩护假说"及"高层梯队理论",探讨了薪酬辩护需求对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别依据产权性质以及高管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薪酬辩护需求时,高管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调节业绩进行薪酬辩护,掩饰自身的自利行为,而且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中更加明显。同时,年轻高管以及任期较短的高管更容易这么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东清  刘艳辉  
以2011~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薪酬辩护的视角,考察管理层权力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监督约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高管利用手中权力获取超额薪酬、谋取私利的同时,会通过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身薪酬进行辩护,形成薪酬契约合理有效的表象;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高管的薪酬辩护行为,降低管理层权力对薪酬契约的影响和扭曲。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辉  
本文以2004~2010年我国909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分行业的相对业绩指标回归模型计量了薪酬"外部不公平"程度,结合薪酬内部差距,实证分析了薪酬"外部不公平"对企业绩效以及对内部薪酬差距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正向外部不公平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负向外部不公平则恰好相反;对正向外部不公平企业,外部不公平程度显著降低内部薪酬差距的正向激励效果;对正向外部不公平企业,外部不公平程度与内部薪酬差距的激励效果存在替代关系。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社会比较理论在薪酬激励方面的研究,也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设计薪酬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诗思  
本文选取我国A股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薪酬外部不公平性对高管现金持有自利动机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产权性质对薪酬外部不公平性与现金持有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向额外薪酬没有显著降低管理层自立性现金持有量,但是在国有企业中负向额外薪酬却会增加高管现金持有自利动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梦捷  柳志南  
探讨民营企业金字塔结构对底层企业高管超额薪酬与薪酬辩护的影响,成为揭开金字塔结构对企业集团薪酬影响中不可或缺的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利用2004-2015年中国A股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层级的延长显著增加了底层企业高管的超额薪酬,底层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在上述层级延长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且层级的延长显著加重了底层企业高管实施"结果正当性"的薪酬辩护行为。本文弥补了现有高管薪酬与金字塔结构理论研究的不足,对民营企业集团的高管薪酬管理与相关监管部门促进社会公平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正  张慧  
本文以2016-2020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CAM)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发现,独立董事获得的薪酬越高,CAM的披露水平越高。而且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独立董事来自异地、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较低的情况下,独立董事薪酬对CAM披露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独立董事薪酬高于年度行业中位数而且CAM披露高于年度行业中位数的企业中,大股东掏空程度减弱,从而验证了才能信号假说的成立。本文首次将独立董事薪酬纳入才能信号传递研究框架,并提供了相应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柳志南  
本文以2004—2015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Stata13.0统计软件,采用多元OLS回归方法,考察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对超额薪酬及薪酬辩护的影响,并探讨产权性质在上述影响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层级的延长显著加剧了底层企业高管的超额薪酬及"结果正当性"的薪酬辩护;在相关薪酬政策的约束下,国有产权性质在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对超额薪酬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但其在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对薪酬辩护的影响中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文从企业集团的视角,丰富了超额薪酬及薪酬辩护的理论研究,且为企业集团及相关监管机构抑制超额薪酬与薪酬辩护提供了来自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歆  黄国良  
在薪酬体制异化的现实背景和高管权力假说盛行的理论背景下,基于嫉妒心理学研究成果,研究高管薪酬外部不公平性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外部不公平性促使高管产生黑色嫉妒心理,进而增加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个体特征对两者相关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高管年龄、女性高管比例削弱了薪酬外部不公平性与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高管任期、过度自信则增强了薪酬外部不公平性与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高管任期增强了薪酬外部不公平性与投资不足的正相关关系,女性高管比例、乐观主义则削弱了薪酬外部不公平性与投资不足的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