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6)
- 2023(4881)
- 2022(4461)
- 2021(4087)
- 2020(3754)
- 2019(8984)
- 2018(8917)
- 2017(18141)
- 2016(10148)
- 2015(11687)
- 2014(11927)
- 2013(12209)
- 2012(11514)
- 2011(10429)
- 2010(10558)
- 2009(10025)
- 2008(10318)
- 2007(9584)
- 2006(8235)
- 2005(7422)
- 学科
- 济(42945)
- 经济(42905)
- 管理(27294)
- 业(26647)
- 方法(22637)
- 税(21730)
- 企(21096)
- 企业(21096)
- 数学(20491)
- 数学方法(20344)
- 税收(20285)
- 收(20117)
- 财(15661)
- 农(11788)
- 中国(9903)
- 学(8844)
- 贸(8840)
- 贸易(8839)
- 易(8575)
- 地方(8341)
- 务(8255)
- 财务(8242)
- 财务管理(8221)
- 企业财务(7724)
- 制(7621)
- 业经(7491)
- 农业(7486)
- 和(7456)
- 财政(6182)
- 银(5885)
- 机构
- 大学(149859)
- 学院(149127)
- 济(62357)
- 经济(61035)
- 管理(55654)
- 研究(49204)
- 理学(47833)
- 理学院(47300)
- 管理学(46532)
- 管理学院(46248)
- 中国(37372)
- 财(34668)
- 京(31109)
- 科学(30961)
- 农(27040)
- 所(26202)
- 财经(26200)
- 经(23545)
- 研究所(23491)
- 江(23396)
- 业大(22814)
- 中心(22728)
- 农业(21559)
- 经济学(19837)
- 北京(19746)
- 财经大学(19109)
- 经济学院(18260)
- 范(18172)
- 州(18160)
- 师范(17989)
- 基金
- 项目(93612)
- 科学(72046)
- 研究(67820)
- 基金(67021)
- 家(58245)
- 国家(57794)
- 科学基金(48360)
- 社会(41863)
- 社会科(39668)
- 社会科学(39651)
- 省(36463)
- 基金项目(35720)
- 自然(30938)
- 划(30880)
- 教育(30870)
- 自然科(30176)
- 自然科学(30164)
- 自然科学基金(29629)
- 编号(28918)
- 资助(28183)
- 成果(24365)
- 部(21121)
- 重点(21054)
- 发(20096)
- 创(19074)
- 课题(18991)
- 科研(18459)
- 性(18364)
- 创新(17934)
- 大学(17826)
共检索到221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盖地
避税违法吗?这是文章伊始提出的问题。文章从法律规避的角度分析避税行为,认为凡是有法规的领域,就有法规规避行为的存在。避税就是一种法规规避行为,旨在利用合法的形式避开法律所规定的不利后果。避税遵循的是"凡法律未禁止的,都是允许的"现代法治原则。真正意义上的避税虽不违法,但现实中,黑白并非总是分明,加之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纳税人避税面临风险:一是可能被界定为逃税,那就从不违法变成违法;二是可能被认定为不合理避税,那就面临特别纳税调整。作为经济人的企业,为最大化自己的税收利益而进行避税,这是正常的经济行为;但同时作为社会人,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并将其视为一种精神、一种风度、一种文明,这是每个现代人必...
关键词:
避税 税收规避 法理分析 特别纳税调整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晓晨
子公司和分公司在税法上的待遇不同,如《企业所得税法》实行的是法人所得税制,非法人营业机构要由企业法人登记注册地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由此,子公司作为法人公司是基本纳税单位,独立计算并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饶立新 刘芹 郭勋才
本文在简要介绍关联企业避税的基本方法、性质和反避税基本法规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建立了两个简单模型,并对关联企业的避税与反避税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景
本文认为把避税行为认定为有效或无效的传统观点是私人权力本位至上和国家权力本位至上在法律上的体现 ,也是由谁来承担法律和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风险问题在法律上的表现。根据社会权力本位和税收法规以及反避税实务 ,笔者认为应把避税行为认定为可撤销性法律行为才与现实相符 ,也才能具有理论上的解释力。
关键词:
有效说 无效说 可撤销性法律行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剑文 丁一
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法律上,避税都是一个较为复杂、认识不一的问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避税愈演愈烈,各国日益重视反避税的国内立法并加强相互之间的国际合作。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从法理上对避税进行深入探讨,澄清避税的概念及其法律性质,明确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立法评价的选择等问题,以便为我国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对避税进行适当的立法评价提供理论给养。
关键词:
避税 脱法行为 法律评价 立法选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避税的成因及其实质违法性 避税的产生有其主客观原因。 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避税产生的主观原因是纳税人受利益驱动,有力图减轻直至排除其税收负担的本能欲望。税收毕竟是对纳税人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强制性的移转,且无直接的、显现的对待给付,受税痛感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在不直接违反税法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曲顺兰 郑华章
理性的纳税人不仅通过少报收入来进行逃税,而且可以进行减少逃税风险的投资。因此建议一是提高查获率和罚款的比例;二是适当降低税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孔晓莉
本文认为 ,避税具有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 ,并通过案例分析 ,揭示了避税手段的复杂性、隐蔽性及危害。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反避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国税收立法 :( 1)完善我国反避税立法 ;( 2 )加强税收征收管理 ,减少避税空间 ,巩固反避税成果 ;( 3 )成立反避税的组织机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由于金融危机下全球信贷紧缩压力的加剧,那些昔日依托低税率或者零税率以及客户保密制度从而吸引世界诸国大量资金的避税天堂如今更加清晰地进入到了国际社会警惕与声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沈肇章
企业避税行为是企业与外部税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企业避税行为动机一定的情况下,企业避税行为决策取决于其行为空间的大小。本文试图通过避税与反避税的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探索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空间的各种因素,讨论抑制企业避税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避税行为空间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晓玲
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日益扩大,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日益成为国际税收关系中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焦点。一、国际避税的形成原因国际避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制度上和法律上的差异以及沉重的税负造成的。跨国纳税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推动下,千方百计地寻找这些差异所形成的机会,不仅维护了他们的既得经济利益,而且为他们躲避跨国纳税找到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具体分析如下: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旭 孙耀东
本文通过对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软件企业利润率水平和关联交易情况进行分析,指出软件行业的涉税风险,进而提出应优化纳税服务保障政策落地,强化税收优惠的后期审核,加强重点企业管理,注重关联交易及关联申报的审核,进一步加强软件企业税收监管。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庆萍 毛美英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避税已成为各国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纳税人避税行为决策若干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了纳税人避税行为和政府反避税措施,探求政府反避税的有效途径和政策制度。
关键词:
避税 反避税 跨国纳税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丰国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是跨国公司的重要经营方式,而跨国公司在进行内部贸易时又广泛采用了转移定价策略。通过转移定价,跨国公司达到了避税及其它目的,但也造成了东道国税收的大量流失及其它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针对跨国公司转移价格中的避税行为展开反避税,就成为了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转移定价 避税 反避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