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2)
- 2023(10295)
- 2022(8427)
- 2021(7613)
- 2020(6491)
- 2019(14086)
- 2018(13805)
- 2017(26967)
- 2016(14499)
- 2015(15524)
- 2014(14904)
- 2013(15005)
- 2012(13338)
- 2011(11389)
- 2010(11323)
- 2009(10881)
- 2008(11219)
- 2007(9996)
- 2006(8846)
- 2005(8101)
- 学科
- 业(79752)
- 企(74712)
- 企业(74712)
- 济(62557)
- 经济(62477)
- 管理(61858)
- 财(28927)
- 方法(27950)
- 业经(26621)
- 农(22692)
- 税(22000)
- 务(21391)
- 财务(21388)
- 财务管理(21376)
- 税收(20542)
- 数学(20419)
- 收(20372)
- 数学方法(20330)
- 企业财务(20140)
- 农业(17035)
- 技术(15949)
- 策(13285)
- 划(13114)
- 制(12920)
- 中国(12774)
- 和(12427)
- 贸(12033)
- 贸易(12028)
- 企业经济(12013)
- 易(11730)
- 机构
- 学院(209054)
- 大学(201467)
- 济(91257)
- 经济(89932)
- 管理(87506)
- 理学(76133)
- 理学院(75485)
- 管理学(74719)
- 管理学院(74356)
- 研究(61522)
- 中国(49808)
- 财(48345)
- 农(41080)
- 京(40264)
- 财经(37432)
- 科学(37009)
- 经(34116)
- 业大(33040)
- 农业(32688)
- 江(31778)
- 所(30975)
- 中心(27822)
- 研究所(27702)
- 财经大学(27530)
- 经济学(27352)
- 商学(26335)
- 商学院(26118)
- 经济学院(25103)
- 经济管理(24883)
- 北京(24474)
- 基金
- 项目(137882)
- 科学(110302)
- 基金(103667)
- 研究(97075)
- 家(91221)
- 国家(90371)
- 科学基金(79428)
- 社会(65581)
- 社会科(62468)
- 社会科学(62450)
- 基金项目(55645)
- 省(54339)
- 自然(52437)
- 自然科(51345)
- 自然科学(51328)
- 自然科学基金(50555)
- 划(44368)
- 教育(41918)
- 资助(40873)
- 编号(37023)
- 业(36720)
- 创(32866)
- 重点(30222)
- 部(29923)
- 创新(29781)
- 发(29150)
- 国家社会(28098)
- 制(27437)
- 成果(27221)
- 科研(26828)
共检索到304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玉华 孙茂竹
从避税代理观和成本的避税效应角度,运用2012~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避税活动和成本粘性的联立方程模型,考察避税活动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避税程度与营业成本粘性显著正相关,而与销售费用粘性、管理费用粘性和销管费用粘性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税收规避 代理成本 避税效应 成本粘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行 叶康涛
文章考察了企业避税活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避税活动往往会加剧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且会扭曲激励契约而引发代理问题;而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是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预期企业的避税程度越高,投资效率越低。采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1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企业的避税程度与非效率投资额显著正相关,且这种正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避税引发了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抑制避税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结论补充和拓展了新近关于避税代理观的研究,也对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税务部门的征管工作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避税 投资效率 代理理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艳秋 董奕 秦汶鑫
上市公司实施的避税活动会导致投资者提高预期资本回报率,并且通过降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现金流及经营业绩预期的渠道效应来实现。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政府监督均可以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税收风险,并对避税活动的契约效应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应当顺应国家税收政策导向,在审慎权衡避税收益和税务稽查成本、财务报告成本、代理成本等诸多税收或非税成本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纳税筹划,将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税务部门可以通过对不同程度的避税行为实施有区别的监管政策,引导企业采取合理的税务筹划方式,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避税 权益资本成本 LLV模型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北国 杨孝安
以往的研究表明,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因素是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避税活动不仅会加大信息不对称程度,也会在企业中产生代理问题,从而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为证实避税会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负效应,本文选取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避税程度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程度正相关。这一研究结论既丰富了代理理论领域关于避税的研究,又有利于企业和相关的税收征管部门制定合理的税收决策和征管政策。
关键词:
税收规避 投资效率 信息不对称 代理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袁国方 宁一帆 蔺全录
选择2009—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基于企业避税视角,为缓释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一是政府应加大反避税措施,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遏制企业激进避税行为,也应对税收负担过重的企业适当减轻税负的,将税负征收强度划定合理阈值,保证企业不因税负过重而影响正常的生存和经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债务问题的关注,并加快对金融市场制度的完善,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效率,有效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信贷成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防范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产生;三是企业自身应关注公司内部控制,并提高治理水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信东 张亚男
基于2008-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企业避税角度实证检验零杠杆现象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与国际市场类似,我国资本市场也存在零杠杆现象,且企业避税程度越大,公司采取极端债务融资决策的可能性越高;而税收征管水平越强,零杠杆现象发生的概率越低。进一步分析发现税收征管可以显著地抑制企业避税与其零杠杆决策间的正向关系,而上述研究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研究结论不仅对股东及债权人的投资决策具有参考意义,更重要的是为税务部门等国家政府机关有效地发挥税务征管外部治理效应及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实证支撑。
关键词:
企业避税 税收征管 零杠杆 债务融资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兰云 侯春丽 曹志鹏
本文选取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企业避税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且从生命周期视角研究比较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避税行为对其企业价值的影响的差异,进一步比较了不同产权性质对企业避税行为的价值效应。研究发现,避税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呈倒"U"型,不同生命周期和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避税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也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对企业纳税和避税行为的选择有一定的启示,丰富了对企业避税活动的研究。
关键词:
避税 企业价值 生命周期 产权性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耀淞 徐翊琬
异地商会作为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异地商会对企业避税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参加异地商会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异地商会主要发挥服务会员和服务社会职能,通过缓解外源融资约束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两条路径削弱会员企业的避税动机,进而降低企业避税程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异地商会对于企业避税的抑制效果主要体现在税收征管力度较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和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这说明在治理企业避税方面,参加异地商会与税务部门征管、机构投资者监督和分析师跟踪存在叠加效应,即异地商会能否发挥税收治理效应取决于政府和市场机制是否有效。本文从企业避税视角丰富了异地商会的治理效应研究,从社会组织视角拓展了企业避税的影响因素文献,为促进异地商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实践、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异地商会 避税程度 融资约束 社会责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然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气候风险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气候风险的增加,企业避税程度也会加深。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的内生性和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气候风险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融资约束从而加剧企业进行避税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重污染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成本转嫁能力较低的企业中,气候风险与企业避税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
关键词:
气候风险 企业避税 经营风险 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丹 郭祥
本文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媒体关注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进一步地,基于外部市场机制完善程度检验发现,在市场化进程低的地区,由于市场监督机制不完善,此时外部媒体关注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最后,本文从企业风险水平来分析媒体关注下抑制避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表明,媒体关注带来的避税抑制能够降低企业的风险水平,使得企业业绩表现更加稳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郑晶晶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采用沪深两市2008-2013年的8329个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避税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管理层持股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避税程度越大,债务成本越高;当管理层持股时,对企业避税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即当债权人识别到管理层持股水平较高时,企业避税与债务成本之间的正向关系将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郑晶晶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采用沪深两市2008-2013年的8329个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避税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管理层持股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企业避税程度越大,债务成本越高;当管理层持股时,对企业避税与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即当债权人识别到管理层持股水平较高时,企业避税与债务成本之间的正向关系将减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海燕 刘青青
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避税程度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避税程度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即避税程度越高,资本结构越低,企业避税与债务融资存在着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务资本成本对企业避税与资本结构的负向关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随着债务资本成本的提高,企业避税与债务融资的替代效应越强。本研究对现有的关于企业避税经济后果的研究进行了拓展,也为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海燕 刘青青
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避税程度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避税程度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即避税程度越高,资本结构越低,企业避税与债务融资存在着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务资本成本对企业避税与资本结构的负向关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随着债务资本成本的提高,企业避税与债务融资的替代效应越强。本研究对现有的关于企业避税经济后果的研究进行了拓展,也为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婷如 卜华
本文以2010-2015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纳税筹划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将企业内外部监督力量纳入两者之间以探究其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经营绩效越好的企业纳税筹划程度越高深,且国有控股企业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更明显;而提高内外部监督机制能有效制约这种正相关关系,且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比国有企业更显著。
关键词:
纳税筹划 经营绩效 监督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