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4)
2023(7102)
2022(5955)
2021(5705)
2020(4669)
2019(10594)
2018(10194)
2017(20266)
2016(11076)
2015(11778)
2014(11775)
2013(11574)
2012(10907)
2011(9723)
2010(10076)
2009(9271)
2008(9454)
2007(8447)
2006(7727)
2005(6995)
作者
(30732)
(25693)
(25282)
(24768)
(16449)
(12270)
(11634)
(9827)
(9555)
(9518)
(8941)
(8568)
(8429)
(8355)
(8301)
(7952)
(7652)
(7457)
(7396)
(7325)
(6418)
(6387)
(6156)
(5950)
(5868)
(5848)
(5784)
(5694)
(5225)
(5095)
学科
(36163)
经济(36119)
管理(32579)
(31507)
(24931)
企业(24931)
(21827)
税收(20375)
(20202)
(17039)
方法(14113)
(12628)
数学(12256)
数学方法(12022)
中国(10813)
(9342)
财务(9321)
财务管理(9308)
(9109)
(9092)
企业财务(8914)
(8890)
(8311)
贸易(8308)
农业(8169)
(8142)
业经(7878)
(7391)
银行(7384)
地方(7098)
机构
学院(150340)
大学(148023)
(60614)
经济(59204)
管理(55561)
研究(53264)
理学(47085)
理学院(46545)
管理学(45803)
管理学院(45496)
中国(41478)
(37756)
科学(31885)
(30709)
(27456)
财经(27431)
(25458)
(24843)
(24495)
研究所(24279)
中心(24055)
业大(20877)
财经大学(20139)
农业(19878)
北京(19531)
(19446)
(19189)
(19037)
师范(19022)
经济学(18457)
基金
项目(95758)
科学(75601)
研究(70818)
基金(70132)
(61890)
国家(61368)
科学基金(51943)
社会(44524)
社会科(42280)
社会科学(42272)
(35894)
基金项目(35850)
自然(33646)
自然科(32861)
自然科学(32851)
自然科学基金(32293)
教育(31867)
(31271)
资助(29323)
编号(28894)
成果(25103)
重点(21591)
(21541)
(21486)
(20330)
课题(20207)
(19660)
国家社会(18682)
(18582)
创新(18484)
期刊
(68226)
经济(68226)
研究(51503)
中国(30689)
(29376)
学报(23338)
(23262)
科学(21054)
管理(19776)
大学(17212)
(17121)
金融(17121)
学学(16376)
教育(15926)
(15818)
农业(15607)
(15555)
税务(13797)
财经(12915)
经济研究(11519)
(10973)
技术(10885)
业经(10613)
(8653)
问题(8549)
国际(8515)
(8166)
财会(7113)
(7097)
会计(7007)
共检索到238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佳琪  
实质性活动标准的立法化是避税地二十多年来在税制改革领域的重要进步,标志着自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有害税收竞争:一个新兴的全球性问题》报告中提出实质性活动标准之后,第一次将该标准真正体现在避税地立法中。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发布的《经济实质法案》规定,相关实体从事相关业务时必须满足相应经济实质要求,致力于实现税收与经济实质性创造活动相匹配目标,防止离岸企业通过在避税地设立无实质性经营活动实体从而逃避居民国税收。与此同时,《经济实质法案》与实质性活动标准所希望达成的立法目标及立法价值仍存在一定距离。面对《经济实质法案》的生效和实施,中国“走出去”企业应积极应对,审慎评估商业影响,尽量满足经济实质要求;在完善国内税法时,可以合理借鉴《经济实质法案》对于实质性活动的认定思路和判断标准,与《经济实质法案》的实施进行有效联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宋雁  
近期,有害税收实践论坛(FHTP)重新启用了对低税地进行实质性经营活动的审核标准,本文通过分析重启的背景和原因,梳理了审核标准中关于无形资产和非无形资产收入的范围、要求和遵从机制,并总结出该标准对于我国国际税收管理实践的可借鉴之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荣  
损害认定是反倾销法中的重要因素,而损害认定中实质性阻碍国内产业建立标准,对于还存在大量未建立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重要。除了分析美国反倾销法中实质性阻碍标准立法发展之外,还需考察其在其他进口经济法律中的规定,以期为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肖太寿  
避税是指企业或跨国企业人为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异常安排以达到少缴纳税收目的的一种经济行为。避税法律属性的定位既是治理国际避税的基石又是难点。本文在对避税法律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避税具有形式上合法、实质上违法的特性,因此,应对其加以规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安徽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胡道新  杨宪彭  
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这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利用避税地避税也将表现出新的动向。本文借鉴国际反避税经验,研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企业利用避税地避税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并提出我国针对避税地避税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郑紫衡   田夫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的差别,采取各种公开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国际纳税义务的现象和行为。国际避税的最大特征就是其合法性,更准确地说是非违法性。世界经济发展的日益国际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国际避税行为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动向。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梁若莲  
防范非居民企业避税,是《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实施后税务机关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按照不同的所得类型,通过举例对非居民企业常用的避税手法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罗强  张广本  
"实质性"要求是与国际税收征管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实践,对强化"实质性"对于跨国公司保持纳税居民地位,保障税务利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以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为代表的国际避税岛纷纷出台经济实质性相关法规,各个国家和地区掀起了新一轮的强化税务"实质性"的行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苏玲  姜铮  陶振华  
本文阐述了避税地的避税方式和手段,介绍了我国在消除避税地避税危害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力图从避税地避税的根源出发,提出了我国加强对避税地管理和控制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太寿  
国际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世界各国税法间的差异或税法上的漏洞,人为地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异常安排,以达到少缴纳税收目的的经济行为。在理论界,对国际避税进行治理已成共识,而国际避税法律属性的定位既是治理国际避税的基石又是难点。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从法律角度对避税进行法理分析,其次对国际避税法律属性的定位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国际避税治理的对象是狭义上的国际避税,而不是广义上的国际避税的结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文玲  
图书馆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贫乏,因此高校图书馆对社会读者开放极具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调查国内较著名的4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复旦大学)的社会开放现状发现,内地高校图书馆根本没有实质性地对社会开放。其原因在于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经费不足、管理跟不上。高校图书馆应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对社会实质性开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勇  
实质性替代标准是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种重要判断路径,在探究该标准内涵时,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中的实质性替代标准可以与其进行词源比对,二者存在共同点,也因语境不同而存在差异。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盗用成果行为的规定与实质性替代标准具有保护对象、保护方式和保护原则的相似性,可以为实质性替代标准的适用提供框架参照。在适用结构上,对实质性替代标准的判断包括权益基础、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三方面内容。首先,被替代的数据集合必须具备权益基础,这要求数据收集者对相关数据集合进行了实质性的劳动投入和资金投入,数据集合包含实质性数量的数据条目,而无需考察数据收集者收集行为的合法性以及对数据集合是否采取保护措施;其次,替代行为具有不正当性,在区分数据使用行为和数据获取行为的基础上,可以分别考察数据使用行为是否缺乏实质性创新,是否未遵守比例原则中的适当性原则和必要性原则,是否不符合职业者的正常行为标准;最后,替代结果产生竞争损害,既损害了数据收集者的核心竞争力,对关涉其生存的关键业务和商业模式造成威胁,也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减弱了市场的创新激励作用,违背了效能竞争原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碧贤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仙花  
(一)跨国公司避税地避税的手法随着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其国际避税活动也愈加巧妙和活跃。利用避税地避税便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避税方式的主要手法有:1.建立基地公司。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辑  
根据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与东道国税务机关反避税调查博弈分析的结论,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环境下,我国有效应对外商投资企业转移定价避税的措施是:提高避税的处罚率,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滥用转移定价避税的处罚力度;通过完善税务操作规程与细则,增大外商投资企业利用转移定价避税的成本;推广预约定价制度,严格控制税务机关对转移定价进行反避税的调查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