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1)
- 2023(13397)
- 2022(10919)
- 2021(9950)
- 2020(8233)
- 2019(18635)
- 2018(18302)
- 2017(35222)
- 2016(18927)
- 2015(21180)
- 2014(21199)
- 2013(21140)
- 2012(19686)
- 2011(17860)
- 2010(18487)
- 2009(17441)
- 2008(17476)
- 2007(15931)
- 2006(14564)
- 2005(13430)
- 学科
- 济(95182)
- 经济(95083)
- 业(88301)
- 企(70075)
- 企业(70075)
- 管理(64263)
- 农(47307)
- 方法(36177)
- 农业(31808)
- 业经(31409)
- 数学(28112)
- 数学方法(27744)
- 中国(25660)
- 财(24833)
- 地方(24167)
- 技术(18390)
- 制(18352)
- 务(17804)
- 财务(17773)
- 财务管理(17755)
- 企业财务(16794)
- 策(16355)
- 贸(15856)
- 贸易(15838)
- 和(15572)
- 易(15333)
- 发(14692)
- 理论(14677)
- 划(14561)
- 体(14075)
- 机构
- 学院(284333)
- 大学(273192)
- 济(123690)
- 经济(121421)
- 管理(114057)
- 理学(97556)
- 理学院(96575)
- 研究(95419)
- 管理学(94965)
- 管理学院(94452)
- 中国(76255)
- 农(61259)
- 京(57562)
- 科学(56718)
- 财(54846)
- 所(48485)
- 农业(46563)
- 江(45697)
- 业大(45497)
- 中心(44341)
- 研究所(43394)
- 财经(42717)
- 经(38591)
- 州(36124)
- 北京(36123)
- 经济学(35845)
- 范(34943)
- 师范(34631)
- 院(33633)
- 经济管理(33285)
- 基金
- 项目(182691)
- 科学(145794)
- 研究(135784)
- 基金(132308)
- 家(114237)
- 国家(113072)
- 科学基金(98599)
- 社会(88873)
- 社会科(83967)
- 社会科学(83943)
- 省(75255)
- 基金项目(69748)
- 自然(62270)
- 自然科(60818)
- 自然科学(60805)
- 教育(60187)
- 划(60124)
- 自然科学基金(59722)
- 编号(55675)
- 资助(53592)
- 发(45276)
- 成果(43050)
- 重点(40753)
- 创(40727)
- 业(39969)
- 部(39882)
- 课题(38131)
- 创新(37264)
- 发展(36919)
- 国家社会(36404)
- 期刊
- 济(151939)
- 经济(151939)
- 研究(82457)
- 农(63730)
- 中国(60284)
- 管理(45013)
- 农业(43059)
- 财(42963)
- 科学(40500)
- 学报(39689)
- 业经(31817)
- 大学(31634)
- 学学(30472)
- 融(30472)
- 金融(30472)
- 技术(27125)
- 教育(25518)
- 业(22496)
- 经济研究(21730)
- 财经(20948)
- 问题(20422)
- 经(18062)
- 技术经济(17182)
- 世界(15455)
- 农村(15082)
- 村(15082)
- 农业经济(14801)
- 统计(14441)
- 资源(14410)
- 现代(14305)
共检索到442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文红 陈少洲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它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鄱阳湖区具有发展农林牧渔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热基本同期,无霜期近300天,适合水稻等多种高产作物生长。鄱阳湖区自古以来号称“鱼米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佩钦 仇少君
围湖垦殖形成了洞庭湖区湖垸农业形式,湖垸农业的形成加速了湖区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压力也促进了围垦。不断的围湖垦殖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湖泊面积减少,湖垸农业处于外洪内涝的环境中。归纳了洞庭湖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大;水面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土壤退化和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等。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了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调整湖垸农业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模式:避灾、减灾模式、水生经济植物模式、工业原料作物模式、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湖洲草地草食畜禽模式、麻基(油菜)渔塘农业模式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明辉 魏晓
要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必须对其发展现状进行识别与判定,其次在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度的基础上,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度数学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型对环洞庭湖区1998—2006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最后得出结论:1998年农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余各年洞庭湖区农业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并针对今后环洞庭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小梅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三峡库区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库区发展生态农业必要性的基础之上 ,剖析了生态农业建设的种种优势和制约条件 ,最后指出了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
高效生态农业 三峡库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志刚 王凯荣 谢小立 关欣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其农业发展与格局建设也必将适应生态型转变。利用区位商法,对研究区域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生态经济区内各区县的优势产业,并对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根据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态势,对农业格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大产业区的农业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尹昌斌 程磊磊 杨晓梅 赵俊伟
该文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产品数量与质量需求双重提升、农业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挑战,基于"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益型的集约农业、资源节约型的循环农业、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产品安全型的绿色农业等四个特征,探讨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型农业新型生产模式的路径选择,指出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建设重点为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利用、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实施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等,并提出加强生态补偿等制度安排,对于探索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 循环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毅
人口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周毅就中国而言,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等问题主要在农村,人口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主体之一。(一)实现人口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最早的门类,也是人类对自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戴晓春 周承早 于爱芝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江 陆红生
分析了洪涝胁迫下灾区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并以湖北嘉鱼县为例 ,提出了洪涝胁迫与可持续发展导向双重制约下的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永钦 熊雪 傅春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的双赢。应用DEA方法以评价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采用农业生产的生态足迹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在此基础上,为同时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构造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指数,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投入冗余、粮食单产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耕地足迹和牧草地足迹所占比重偏大等问题,为此必须在推广猪-沼-粮的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猪(牛)-沼-果(渔)等循环农业模式,进而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荣芳
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密不可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宁夏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过度依赖掠夺农业资源实现发展,不仅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也极大地制约了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宁夏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宁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福 张建民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源于农业的生产效益 ,农业效益的产生 ,取决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而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必须实现向生态农业的跨越。山西农业生产和效益水平都很低 ,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是山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效益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保初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选择冯保初(山东大学学报编辑部)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农业是关键。当今世界由于经济增长和人口剧增,掠夺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来了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