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3)
- 2023(5606)
- 2022(4598)
- 2021(4082)
- 2020(3367)
- 2019(7406)
- 2018(7050)
- 2017(12941)
- 2016(7192)
- 2015(7502)
- 2014(7105)
- 2013(6966)
- 2012(6254)
- 2011(5594)
- 2010(5251)
- 2009(4703)
- 2008(4589)
- 2007(3761)
- 2006(3128)
- 2005(2533)
- 学科
- 济(25751)
- 经济(25721)
- 管理(19728)
- 业(19574)
- 企(15029)
- 企业(15029)
- 方法(13069)
- 数学(12024)
- 数学方法(11931)
- 农(7619)
- 学(7425)
- 财(7406)
- 贸(6931)
- 贸易(6930)
- 易(6761)
- 中国(6395)
- 业经(5823)
- 农业(5410)
- 环境(4799)
- 技术(4770)
- 务(4744)
- 财务(4737)
- 财务管理(4733)
- 企业财务(4526)
- 制(4113)
- 地方(3947)
- 产业(3941)
- 划(3815)
- 出(3713)
- 银(3641)
- 机构
- 大学(101691)
- 学院(100873)
- 济(39710)
- 经济(39122)
- 管理(37674)
- 研究(36824)
- 理学(34137)
- 理学院(33720)
- 管理学(32930)
- 管理学院(32777)
- 农(28029)
- 科学(26919)
- 中国(25786)
- 业大(22767)
- 农业(22759)
- 京(20769)
- 所(20083)
- 研究所(19126)
- 中心(16177)
- 财(15860)
- 农业大学(15515)
- 江(13642)
- 财经(13629)
- 院(13596)
- 室(12690)
- 经(12621)
- 省(12428)
- 北京(12372)
- 经济学(12323)
- 实验(12130)
- 基金
- 项目(79784)
- 科学(61692)
- 基金(59585)
- 家(56649)
- 国家(56223)
- 研究(47892)
- 科学基金(46586)
- 自然(33717)
- 自然科(32982)
- 自然科学(32966)
- 自然科学基金(32422)
- 基金项目(32397)
- 社会(31809)
- 省(30965)
- 社会科(30295)
- 社会科学(30287)
- 划(27106)
- 资助(23426)
- 教育(21091)
- 重点(18574)
- 计划(18207)
- 创(16947)
- 部(16793)
- 科技(16668)
- 科研(16604)
- 发(16550)
- 编号(16148)
- 创新(15963)
- 业(15631)
- 专项(13952)
共检索到131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章志远 丁兴萃 崔逢欣 蔡函江
[目的]探讨不同避光处理对麻竹笋苦涩味强度及单宁含量、形态与分布影响的机理。[方法]运用感官评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透射技术和磷钨酸-钨酸钠比色法,采用覆土(EP)、双层不透光套袋(CLPB)和自然生长(CK)3种不同处理,对麻竹鲜笋的口感品质进行感官评定,分析测定麻竹笋笋体单宁物质含量、形态和分布。[结果](1)不同处理的麻竹鲜笋的口感不仅均呈苦涩味,且苦涩味强度均表现为由麻竹笋的基部到笋尖逐渐增强的趋势,其苦涩味强度整体大小顺序为:CK>CLPB>EP。(2)麻竹竹笋壁中含有单宁物质的细胞(CWT)可被2%氯化亚铁溶液染成黑色,与不含单宁物质的细胞区别明显。(3)单宁大量分布在薄壁细胞...
关键词:
麻竹笋 避光处理 单宁 苦涩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罗煦钦 王俊奇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含量(质量分数)现状,探讨施肥和竹笋重金属含量的关系,采集了浙江省雷竹主产区70个样点的竹笋样品进行测定,布置了肥料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镉(Cd)、铅(Pb)、锌(Zn)、铬(Cr)、铜(Cu)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 009mg·kg-1,0 093mg·kg-1,8 780mg·kg-1,0 026mg·kg-1和0 830mg·kg-1,对照我国蔬菜卫生标准,研究区雷竹笋均未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相关分析显示,竹笋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之间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定位试验表明,不同施肥量处理间竹笋重金属含量均无...
关键词:
雷竹 竹笋 重金属 土壤 化肥 有机厩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叶正钱 姜培坤 俞益武
为了解实施覆盖促成栽培雷竹笋营养元素状况,采样分析了竹笋和营养元素含量,并和自然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覆盖促成栽培竹园雷竹笋氮、磷、钾、钙、镁、铁和锰的含量分别为(4 30±0 40)g·kg-1,(0 70±0 10)g·kg-1,(2 98±0 66)g·kg-1,(28 76±25 71)mg·kg-1,(99 14±37 79)mg·kg-1,(5 10±2 80)mg·kg-1和(4 61±2 11)mg·kg-1。同是3月中旬采集的2类竹笋,自然笋竹园竹笋氮、磷、钾含量分别是覆盖促成栽培竹笋的1 32,1 77和1 50倍,差异达显著水平。覆盖促成栽培竹笋钙和镁含量与土壤交换性钙...
关键词:
雷竹 竹笋 营养成分 土壤成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林竹笋硝酸盐含量现状,探讨施肥和竹笋硝酸盐含量关系,采集了浙江省雷竹主产区70个样点的竹笋样品,布置了肥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雷竹笋硝酸盐含量为(745 24±358 11)mg·kg-1,变异系数为48 05%,70个样点中有48个样点竹笋硝酸盐含量超过WHO/FAO卫生标准,以竹笋煮、炒煮后硝酸盐含量下降70%计,有11 43%的雷竹笋属于严重污染。肥料试验表明,随着全年施肥量的增加,雷竹笋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可显著减少竹笋硝酸盐积累,综合产量和硝酸盐含量,以年施肥量为尿素487 5kg·hm-2,复合肥750 0...
关键词:
蔬菜园艺 雷竹 竹笋 硝酸盐 施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匡盈 方凤满 姚有如 林跃胜 吴明宏 武慧君 王月
以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探讨鸟类排泄物对河流底泥重金属全量及形态的影响。选取有鸟粪区域底泥和无鸟粪区域底泥样品,用元素分析仪测定C、N、H、S含量,ICP-OES测定重金属Cr、Ni、Cu、Zn和Co含量,运用Tessier五步法提取可交换态(F1)、碳酸盐结合态(F2)、铁锰氧化态(F3)、有机物结合态(F4)和残渣态(F5),并对两区域底泥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N、H、S含量在两区域无显著差异,但有鸟粪区域变异系数高于无鸟粪区域。Cr、Ni和Co均呈现有鸟粪区域显著高于无鸟粪区域(P=0.017,0.004,0.001<0.05)。同里湿地底泥重金属形态以残渣态为主,但有鸟粪区域底泥重金属有效态占比高于无鸟粪区域。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同里湿地底泥中5种重金属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和综合潜在风险值均较低,但有鸟粪区域值较高,其潜在生态风险大于无鸟粪区域。综上,有鸟粪区域底泥的重金属含量以及生态风险高于无鸟粪区域,所以对该湿地鸟粪的清理很有必要。
关键词:
湿地 底泥 重金属 鸟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逢欣 丁兴萃 李露双 章志远 蔡函江
[目的]对3种类型毛竹笋进行品尝和分析,探索毛竹笋辛辣味的呈味物质,为提高毛竹笋食用品质和经济价值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运用感官评定、气质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出土毛竹笋(AS)、未出土毛竹笋(US)和毛竹鞭笋(RS)3种新鲜竹笋及AS竹笋水煮后的笋渣、笋汤进行感官评定、成分分析,开展呈味物质含量与相应滋味强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经感官评定,AS和US 2种类型毛竹笋辛辣味均表现为从笋基部到笋尖依次增强的趋势,而AS竹笋从笋基部到笋尖辛辣味强度值为2.0 9.5,明
关键词:
毛竹笋 呈味物质 辛辣味 相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倩葳 于水强 曹雨婷 邵慧妹 王维枫
[目的]研究添加外源养分对麻栎细根生长特征、形态特征和养分特征的影响,探讨细根在不同富养斑块的觅养特征,为研究细根养分捕获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林龄约30年的麻栎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根系生长袋法,设置对照(CK)、氮添加(N)、磷添加(P)、多养分添加(NPK)、凋落物添加(F)共5个处理,探究细根生长特征(细根生物量、总根长)和形态特征(平均直径、比根长、组织密度、比表面积、分枝比、分枝强度)以及细根中N、P含量对养分添加的响应规律。[结果](1)与CK相比,NPK处理麻栎1~3级细根的总根长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2)不同外源养分对麻栎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与CK相比,P、NPK、F处理总体使麻栎细根直径减小,而N处理使3级根直径显著增加(P0.05),但N处理使2~3级细根的分枝比和分枝强度显著增加(P0.05),但NPK和P处理细根的P含量均较CK显著增加(P<0.05),其中以NPK处理最高,较CK的增幅为128.8%。[结论]同时增加土壤N、P养分时,麻栎通过增殖根长和细根生物量来获取更多的养分,而将N、P肥单独作为外源养分添加时,麻栎则通过改变细根形态特征来提高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添加凋落物对麻栎细根生长形态特征无明显影响,可知麻栎对不同类型外源养分具有不同的吸收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晓丽 顾小平 苏梦云 岳晋军
研究了离体后毛竹笋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笋体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从笋尖到笋基部逐渐增加;PAL、POD活性笋尖明显高于笋基部。离体后贮藏的竹笋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前5d纤维素的增加速度极快,在后5d增加速度明显趋缓,但木质素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基本呈匀速态势增加;POD、PAL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活性均显著增加。对离体竹笋进行低温处理(4℃)可显著降低竹笋的PAL、POD活性,减少木质素和纤维素合成,低温对纤维素的影响高于木质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微 赵同科 王丽英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灌水量情况下土壤中硝态氮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硝态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施氮量水平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递减。在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中,拔节期的追肥灌水有助于硝态氮向土壤深处移动,甚至有可能淋洗出根层,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 硝态氮 含量 分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凇 张晓昱 王宏勋
在获得 1株高产γ- 亚麻酸 (gammalinolenicacid,GLA)的刺孢小克银汉霉菌 (Cunninghamellaechinu lata)的基础上,观察了影响其菌体形态和GLA的各个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始pH、装液量、离子的类型和浓度、接种体类型等对刺孢小克银汉霉菌的形态影响很大。起始为pH 5,装液量 (500mL三角瓶 )为 50 ~100mL以及适当的离子浓度有利于刺孢小克银汉霉菌体保持分散的形态,并且可以大幅度提高GLA的含量。利用纯孢子液接种始终造成刺孢小克银汉霉菌体形态成为球形,GLA含量较低,处于 10%以下,而菌块接种形态成絮状,GLA含量较高,可达 13%...
关键词:
刺孢小克银汉霉菌 菌体形态 γ-亚麻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吕翔 杨子祥 邵淑霞 李杨
采用皮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我国五倍子主产区14个产地角倍的单宁酸和没食子酸含量,分析角倍单宁酸和没食子酸含量与倍子性状及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4个产地角倍的单宁酸含量为61.59%68.30%,平均含量64.49%;没食子酸含量为70.35%77.61%,平均含量73.92%;倍壁厚度为1.552.01 mm,倍子密度为0.16 0.33 g.mL-1。方差分析表明不同产地角倍的单宁酸含量、没食子酸含量、倍壁厚度和倍子密度差异显著。相关分析结果:单宁酸含量与没食子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单宁酸和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与4—8月的月均温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倍壁厚度、倍子密度及经纬度、海拔...
关键词:
角倍 单宁酸 没食子酸 产地 环境因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邓雅楠 严俊鑫 杨慧颖 许凌欣
开展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诱导植物抗性研究,可为东北玉簪(Hosta ensata)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通过喷施不同浓度MeSA,研究其对东北玉簪单宁含量及抗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1、0.1、1.0、1.5mmol·L~(-1) MeSA处理对东北玉簪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单宁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甲酯对东北玉簪抵御害虫危害和适应逆境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浓度依赖性和时间持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子豪 丁帅 陈硕 张帅 敖俊华 文炯 哈雪姣 陈清
探究长期施用粪肥对3种地带性土壤中水分散性磷含量及形态分布的影响,为磷素流失风险评价提供参考。于2021年5—8月,按五点采样法分别采集北京大兴(潮土)、湖南岳阳(红壤)和广东湛江(砖红壤)3种农田的表层(0~20 cm)土壤,对土壤中水分散性磷的含量、形态分布及矿物含量等特征进行研究。与不施粪肥的处理相比,长期施用粪肥的大兴、岳阳和湛江3种地带性土壤中水分散性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15,1.32,14.00倍。长期施用粪肥使不同形态水分散性磷在土壤总水分散性磷中的分布比例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大兴和岳阳土壤中颗粒态磷占比分别显著降低30.22,14.68百分点,而真溶态磷占比分别显著增加29.83,28.06百分点;岳阳土壤中胶体态磷占比显著降低13.37百分点;湛江土壤中真溶态磷占比显著增加8.24百分点。长期施用粪肥显著改变土壤水分散性矿物含量,与不施粪肥处理相比,大兴、岳阳和湛江土壤中水分散性钙含量分别显著增加0.55,1.66,4.15倍;水分散性镁含量分别显著增加0.66,1.46,8.39倍。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CEC、DOC以及水分散性矿物组成(Fe/Al/Ca/Mg)是影响土壤中水分散性磷含量及形态分布的主要因子。长期施用粪肥显著提升了3种地带性土壤中水分散性磷含量并影响其形态转化,加剧了磷素流失风险。长期施用粪肥可促进岳阳和湛江土壤中颗粒态磷和胶体态磷以及大兴土壤中颗粒态磷向真溶态磷转化。长期施用粪肥主要通过促进颗粒态磷向真溶态磷转化进而影响土壤水分散性磷形态。
关键词:
粪肥 水分散性磷 地带性土壤 流失风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桂娟 韩瑞宏 王俊梅 佘婷婷 李志丹
铺地黍(Panicum repens)因其较强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净化能力和适应极端干旱-水淹能力,具有污染河岸消涨带的生态修复优势。通过三种不同铅处理的盆栽试验(T1:水培+400mg·L-1 Pb;T2:水培+800mg·L-1 Pb;T3:泥土栽培+400mg·L-1 Pb),研究铺地黍根茎叶分别在处理5、15和25d的Pb亚细胞和化学态分布特征,旨在探明铺地黍在不同浓度Pb胁迫和不同栽培方式下的重金属耐受机制与动态迁移转运规律。结果显示,随着Pb处理浓度的增加(T1→ T2)和泥土栽培向水培的转变(T1→T3),铺地黍根部向地上部的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而随处理时间延长显著增加(P<0.05)。其中,T1,T2和T3处理下的根Pb平均含量(3次时间测定的均值)分别为5148.56,6721.51和257.73 mg.kg-1,相应的茎/根比率分别为1.37%,1.44%和26.42%。铺地黍主要通过细胞壁的固定解毒Pb伤害(其平均最高占比达69.10%-T1,73.13%-T2和66.55%-T3),其次是细胞器固定,而可溶性组分含量最低,各组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器官的细胞壁Pb含量表现为T2>T1>T3。根和茎的化学态Pb主要分布在活性较低的HAc和HCL态,叶的各化学态Pb提取率趋于均衡(11.49%~23.81%之间)。根Pb总量在15d出现拐点(T1和T3),即5d→15d显著上升(P<0.05),而15d→25d缓慢下降(P>0.05),说明低浓度Pb胁迫下的铺地黍根吸收浓度在15d达到极限,这很可能是铺地黍在根部启动了某种逃避机制。总体上,铺地黍在纯水培条件下的根Pb富集能力显著大于泥土栽培,用于污染河岸带深水区的净化优势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丽 李合生 伍素辉
光质对农垦58s黄化苗形态建成、色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刘清丽,李合生,伍素辉(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武汉430070)关键词农垦58s;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光形态建成;蛋白质;光波长THEEFFECTOFDIFF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