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
2023(85)
2022(72)
2021(67)
2020(70)
2019(125)
2018(121)
2017(180)
2016(88)
2015(106)
2014(116)
2013(116)
2012(82)
2011(79)
2010(62)
2009(68)
2008(58)
2007(70)
2006(43)
2005(42)
作者
(285)
(225)
(225)
(213)
(125)
(108)
(88)
(82)
(76)
(75)
(74)
(71)
(70)
(67)
(67)
(63)
(58)
(56)
(54)
(53)
(52)
(50)
(50)
(50)
(49)
(48)
(45)
(44)
(44)
(43)
学科
研究(577)
工作(526)
科学(502)
科学研究(471)
研究工作(454)
管理(281)
中国(114)
(114)
经济(114)
教育(111)
(110)
(108)
技术(103)
(103)
(97)
学校(86)
(78)
企业(78)
理法(77)
管理法(77)
法令(76)
组织(68)
教学(63)
研究生(62)
技术管理(57)
理论(56)
读者(49)
情报(48)
(46)
金融(46)
机构
大学(1373)
学院(1097)
研究(446)
管理(415)
理学(345)
理学院(343)
管理学(339)
管理学院(337)
(297)
中国(294)
科学(291)
(272)
经济(263)
教育(239)
(229)
师范(227)
北京(212)
(203)
(201)
科技(199)
业大(194)
(189)
(186)
(179)
中心(165)
师范大学(165)
技术(160)
研究所(155)
图书(148)
研究院(147)
基金
项目(823)
研究(748)
科学(639)
基金(466)
教育(396)
(386)
成果(369)
社会(360)
社会科(345)
社会科学(345)
(336)
国家(334)
科学基金(325)
(316)
科研(311)
编号(308)
高校(307)
(289)
创新(268)
课题(259)
基金项目(257)
研究成果(237)
项目编号(231)
(216)
(215)
大学(202)
(196)
科学研究(193)
规划(191)
(188)
期刊
研究(523)
中国(500)
教育(445)
科技(276)
(275)
经济(275)
管理(233)
图书(176)
(164)
高等(142)
会计(140)
(137)
论坛(137)
大学(131)
科技管理(129)
学报(126)
教研(123)
高教(123)
高等教育(120)
技术(117)
书馆(115)
图书馆(115)
情报(114)
之友(106)
科学(98)
(84)
职业(80)
学学(78)
财会(76)
(69)
共检索到2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其发展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兴旺。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是高校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和应该承载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在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一系列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对学校科研工作再谋划、再推动,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光  
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的大力倡导下,本刊于去年3月以来开设了“高校社科创新论坛”专栏。大半年以来,已发表了一批颇有影响力的论文,受到读者欢迎。适应发展需要,本刊今年继续开辟该专栏,并进一步明确本论坛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论坛目标是: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有系统的创新研究阵地,部分研究成果能够获得现实转化,推动观念变革、制度创新。论坛内容大致分两个方面:一是就社科创新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二是就某一学科的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文伟  李延平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院校体制、规模、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办学条件等都得到很大提高,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布局不均衡、同质化现象严重、适应性不强、投资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这种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黎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岩  
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速度不断增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各国不断强化沟通和交流,产生更丰富多元的文化形式,具备传承特征和创造文化特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到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点课题。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聂启元  
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理论创新发展的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在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深刻总结"三进"工作的基本经验,对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切实增强"三进"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德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号角,也对包括科技评价在内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对我国高校的科技评价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总体部署。通过对国外典型创新型国家高校科技评价制度的学习、梳理和借鉴,结合我国高校科技发展定位和科技评价工作实际,我们认为,我国在改革优化高校科技评价和学科评估制度中应始终坚持成果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0余次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或批示,内容关涉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地位作用、总体目标、政策促进、指导服务、困难帮扶、观念引导、创新创业、长效机制等各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最好地诠释了党和政府"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创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与基本遵循。1.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芳  
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已经成为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要确立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目标要求、构建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引导高校发挥贯通式培养模式的累积优势效应,推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实践。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保平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而要加快结构调整就必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因此在"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发展服务业,采取体制创新及相关措施释放服务业的潜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陶平生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亟须加强与国际规则的"软联通"。本文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的相关理论,系统评估在债务与融资、绿色发展、包容性发展、透明与反腐败、第三方市场合作等领域共建"一带一路"国际规则的现状、成效及挑战,全面梳理和分析国际社会针对"一带一路"对接国际规则的关切,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规则遵循、完善和创新的原则、思路,以及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的重要批示,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职业教育的基本遵循。如何更准确、更完整、更全面、更科学地把握习总书记批示的精神实质,值得深入思考。需要牢记一个使命,履好两大职责,确立三个地位,构建四合机制,弘扬五大风尚,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雪梅  
教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发展力量,在教育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经过长期的发展,教师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教学水平提高和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高校教师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原因在于高校重视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忽略了道德伦理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积极转变思路,将伦理准则作为高校教师管理制度设计的重要标准,完善高校教师考核体系,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昫光  杜昊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其培育、引导及走向建立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体现于青年大学生择业观。因此,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赋能乡村人才振兴,进而优化青年大学生择业观、汇聚人才活水反哺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既是紧迫的现实需要,也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晨  王屹  陈业淼  
“职教高考”制度创建是国家着眼推动职业教育领域“大变革”下的制度创新,本质在于在类型定位下打通当前职业院校招生中的症结,以建构契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招生制度。作为一项公共性制度,其产生动力源自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关联动力和外部动力三维动力的推动;逻辑层次表现为探究本体的学理逻辑、指向核心的政策逻辑和建构基础的实践逻辑,此三者相互贯通,彼此综合。相关动因和逻辑在实现“职教高考”制度深化改革的同时,也为制度实践提供了方法论的观照。基于此,促进“职教高考”的高质量创建应立足逻辑起点,凸显类型之“志”以保障各生源群体“考之有道”;坚持横纵相联,完善系统之“制”以确保利益主体“招之有径”;力行实践创新,更新理念之“治”以实现制度运行“行之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