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9)
2023(7090)
2022(6067)
2021(6001)
2020(5013)
2019(11701)
2018(11354)
2017(21516)
2016(11728)
2015(13670)
2014(13321)
2013(13783)
2012(13069)
2011(12155)
2010(12263)
2009(11625)
2008(11911)
2007(10432)
2006(9600)
2005(9219)
作者
(36217)
(30229)
(29968)
(28860)
(19425)
(14563)
(13461)
(11759)
(11712)
(10810)
(10675)
(10148)
(9934)
(9927)
(9877)
(9452)
(9002)
(8801)
(8775)
(8438)
(7794)
(7532)
(7462)
(7052)
(6783)
(6753)
(6674)
(6443)
(6327)
(6136)
学科
(53993)
经济(53923)
管理(32182)
(29554)
(23827)
企业(23827)
方法(22947)
数学(19848)
数学方法(19558)
中国(18557)
(13836)
(13266)
贸易(13258)
(13045)
(12916)
(12244)
(12079)
业经(10943)
(9449)
银行(9421)
(9088)
农业(8736)
(8598)
金融(8598)
(8291)
(8064)
地方(7809)
(7696)
理论(7469)
环境(7341)
机构
大学(181623)
学院(175268)
(81760)
经济(80313)
研究(72376)
管理(61735)
中国(57239)
理学(51588)
理学院(50928)
管理学(50025)
管理学院(49702)
科学(42015)
(41034)
(38375)
(37856)
研究所(34464)
(32153)
中心(31178)
财经(29395)
北京(27387)
(26896)
经济学(26801)
(26726)
(25726)
农业(25290)
业大(24684)
经济学院(23922)
(23077)
师范(22800)
科学院(21977)
基金
项目(109888)
科学(86243)
基金(82505)
研究(78295)
(74372)
国家(73854)
科学基金(60833)
社会(51454)
社会科(48773)
社会科学(48761)
基金项目(41502)
自然(38546)
(38053)
自然科(37670)
自然科学(37654)
自然科学基金(37013)
资助(36104)
教育(35506)
(34559)
编号(28503)
(26487)
成果(25664)
重点(25654)
中国(24254)
(23862)
国家社会(22931)
教育部(22542)
(21944)
科研(21304)
课题(21258)
期刊
(92934)
经济(92934)
研究(60985)
中国(40417)
学报(31058)
(29558)
(28870)
科学(28532)
管理(25663)
大学(23411)
学学(21792)
农业(20082)
(19052)
金融(19052)
教育(18749)
财经(16130)
经济研究(15829)
(14135)
(13865)
技术(13273)
问题(13106)
国际(12700)
世界(12204)
(11771)
业经(11715)
技术经济(8803)
统计(8436)
(8199)
图书(8016)
理论(7820)
共检索到288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史际春  
在市场化改革中,竞争法作为市场经济乃至社会的高级行为规范,已悄然在中国崛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来看,至少有滥用实力、附加不公平交易条件、不当奖售、通谋招投标等几种行为,依国际惯例应属于反垄断法或反对限制竞争法所调整的对象。同时,反垄断法呼之欲出。为此法学家和立法者对有关垄断、限制竞争行为及其立法进行研究,提出诸如“行政性”垄断,“经济性”垄断等概念和相关的一些观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平  
中国的竞争法及其研究一直强调公平和社会正义,利用市场机制达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这一效率目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应充分发挥经济学在竞争法立法和执法方面的作用。竞争法保护的是竞争机制,而不是竞争者。中国应当尽快建立真正符合竞争政策精神的思维方式,摈弃与“看不见的手”不相符的词汇和逻辑。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竞争政策不应作为保护和扶持国内企业,限制国外竞争者的工具,竞争政策不是产业政策的替代品。中国政府应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建立和展示对市场机制的信任,让竞争发挥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建立独立的有单一职责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不仅是消除行政垄断的必要,也是保证竞争法的实施不受产业政策左右的重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价格司  
最近,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曹长庆同志应邀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的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法"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贯彻落实《反垄断法》促进公平公正竞争"的主旨发言,重点就价格主管部门在反垄断工作中承担的职责任务以及当前应抓好的几项工作进行了阐述。现将曹司长的发言刊发,供读者参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晔  
近期,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参与2001-2006年国际卡特尔联盟的六家生产液晶面板跨国公司进行了处罚,提高了中国反垄断法的效力和威慑力。本文认为,价格卡特尔是反垄断法的重中之重,中国反垄断法对各类企业有一体适用的效力。这个案件的查处有助于中国反垄断法的完善,提高中国反垄断法的地位和权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创新与垄断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界争议最多的课题之一,但以往的实证研究结果一直莫衷一是。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创新和产量竞争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创新与垄断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从长远看,创新与垄断正相关,熊彼特假说成立。垄断势力可以是创新和产量竞争的市场内生结果,创新竞争导致垄断内生。而且,这种市场内生的垄断与社会总福利、消费者剩余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是产业发展的社会合意结果。据此,本文提出:企业因合法经营和技术创新而获得的垄断势力是合法的,垄断是否市场内生可以作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裁判"合法垄断"和"非法垄断"的根本性司法准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史际春  王先林  
目前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反垄断法”。立法过程中需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对作为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限制竞争暨垄断行为作出恰当、合理的规定,是核心及最具实质意义的问题。 在反垄断法中,垄断的含义本来就是对竞争的限制,无论是促成垄断的扩张和联合过程,还是垄断形成的后果,都表现为对竞争的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炜  
对行政垄断的规制是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实践情况看,我国现有的反垄断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立法中加以完善。例如:对滥用行政权要件的具体解释、对第36条中强制行政垄断的强制性的具体解释、对行政垄断的帮助行为需要立法创新、对具有经营者性质的公共组织的规制应依照对经济垄断行为的规制条款等。对此,日本的反垄断法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内容。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德霖  
制定反垄断法塑造公平竞争机制张德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也就是建立公有制条件下的竞争性市场体制。但这种竞争必须是有规则的竞争,即依法开展公平有效的竞争。相应地,就需要制定并实施旨在制止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以通过法律来实现各种竞争政策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  
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需要在协调的基础上共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在产生根源和具体目标、作用对象、实现目标的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两者在经济理论基础、追求的最终目标以及互相支持与补充方面的一致性给予了协调的可能性。为协调两者冲突、发挥其一致性,反垄断法可在豁免制度完善和执法机构调整两个内在制度方面作出努力,在不损害竞争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功能,实现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共同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本文从近年来中国市场出现的若干价格联盟入手,阐述了市场机制中价格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反垄断法关注价格的理由及其对价格问题的洞察和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和法律环境的特征,讨论了反垄断法视野中的价格问题,旨在澄清人们在价格问题上一些认识的误区.为《反垄断法》的正式实施做准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反垄断法》实施三年多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反价格垄断立法和执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不仅仅表现在2010年底完成了两部反垄断配套规章的制定,为反价格垄断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还突出表现在《反垄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余应敏  王楠  
有"经济宪法"之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反垄断法》旨在保护公平竞争,明令禁止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或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滥用知识产权或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垄断市场行为,它的实施对于依法保护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构建公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廷涛  
反垄断法对价格歧视行为规制的核心要件是竞争损害,竞争损害根据受害竞争者所在市场的不同划分为一线竞争损害和二线竞争损害。对于二线竞争损害的认定,美国反垄断司法实践已基本废弃竞争者保护方法,采用市场损害认定,使竞争损害评价的法学与经济学理论趋于一致,而欧盟反垄断司法实践仍适用形式方法的本身违法规则,以竞争者损害代替竞争损害,不仅在理论上致使法学与经济学的割裂,在实践中也多有缺陷。我国执法与司法实践应借鉴美国反垄断法竞争损害认定的经济效率基础,克服欧盟法律形式主义的弊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廷涛  
反垄断法对价格歧视行为规制的核心要件是竞争损害。竞争损害因竞争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区分为一线竞争与二线竞争。欧盟反垄断法理论及欧盟委员会指南虽肯定价格歧视的竞争损害适用经济效率标准,但欧盟法院未能践行以经济效率为基础的合理规则的适用,仍适用形式的准本身违法规则,体现了经济学的经济效率与法学对话的分离。我国司法实践应扬弃欧盟反垄断法形式主义保护竞争者的弊端,借鉴欧盟反垄断法指南及学者关于竞争损害认定所依据的经济效率理论,从而在价格歧视的反垄断法适用上恢复经济学与法学的对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雅洁   孙伟增   高雅  
《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基本保障。本文基于2007—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反垄断法》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区域性的行政垄断程度和市场垄断程度,改善了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营业成本以及扩大商业信用规模等途径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对不享有政府政策偏向的小微企业、所属行业市场垄断程度更高及产品可贸易性较低的小微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地区创业活跃度,增加了小微企业对地区的税收贡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面理解竞争政策的经济效应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提供了政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