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7)
- 2023(7725)
- 2022(6410)
- 2021(5787)
- 2020(4843)
- 2019(10596)
- 2018(10125)
- 2017(19554)
- 2016(10723)
- 2015(11219)
- 2014(10930)
- 2013(10678)
- 2012(9793)
- 2011(8755)
- 2010(8481)
- 2009(7556)
- 2008(7426)
- 2007(6423)
- 2006(5336)
- 2005(4599)
- 学科
- 济(42221)
- 经济(42176)
- 业(31114)
- 管理(30096)
- 企(24911)
- 企业(24911)
- 方法(21274)
- 数学(19209)
- 数学方法(19060)
- 财(12726)
- 农(11143)
- 学(10815)
- 中国(10420)
- 贸(9300)
- 贸易(9299)
- 易(9087)
- 业经(9040)
- 制(8622)
- 务(8468)
- 财务(8463)
- 财务管理(8449)
- 企业财务(8197)
- 农业(7587)
- 技术(7369)
- 产业(7328)
- 银(7121)
- 银行(7078)
- 地方(6938)
- 融(6901)
- 金融(6901)
- 机构
- 大学(154496)
- 学院(152933)
- 济(63289)
- 经济(62272)
- 管理(57363)
- 研究(53926)
- 理学(51492)
- 理学院(50858)
- 管理学(49902)
- 管理学院(49631)
- 中国(38185)
- 科学(36657)
- 农(36081)
- 京(31144)
- 业大(29731)
- 农业(29173)
- 所(28490)
- 财(27538)
- 研究所(26752)
- 中心(23747)
- 财经(23250)
- 经(21461)
- 江(21086)
- 经济学(20516)
- 农业大学(19554)
- 院(19425)
- 经济学院(18852)
- 北京(18580)
- 范(17868)
- 财经大学(17780)
- 基金
- 项目(114828)
- 科学(90399)
- 基金(86651)
- 家(80118)
- 国家(79512)
- 研究(73296)
- 科学基金(66936)
- 社会(49531)
- 社会科(47256)
- 社会科学(47242)
- 基金项目(46589)
- 自然(46452)
- 自然科(45480)
- 自然科学(45461)
- 自然科学基金(44726)
- 省(44154)
- 划(38365)
- 资助(34761)
- 教育(33195)
- 重点(26585)
- 部(25359)
- 编号(25296)
- 创(24298)
- 计划(24213)
- 发(23956)
- 科研(23260)
- 创新(22868)
- 国家社会(21778)
- 业(21728)
- 科技(21246)
共检索到203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柱 张正 于海秋 赵新华 南镇武 孟维伟 谢立勇 万书波
明确花生植株形态和叶片结构可塑性对不同程度遮荫的适应性,以期为缓解作物遮荫胁迫和黄河下游间套作栽培质效提升提供参考依据。以花育36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无遮荫(CK)、中度遮荫(S1,遮光40%)和重度遮荫(S2,遮光80%)下花生植株形态与叶片结构的可塑性。结果表明:S1和S2较CK显著提高主茎高度(30.59%和51.87%)、第一对侧枝长度(21.83%和36.40%)和比叶面积(32.86%和59.22%),显著降低分枝数(19.81%和47.17%)、单株叶面积(20.87%和41.52%)、产量(39.06%和66.95%)、生物量(36.45%和59.25%)和叶片气孔密度(9.19%和18.53%),但对主茎节数无显著影响;S1和S2处理花生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低于CK,且表现出S2
关键词:
花生 遮荫 可塑性 植株形态 叶片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正超 刘俊祥 李振坚 钱永强
菖蒲为典型的湿生植物,探索其在不同淹水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可为湿地水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菖蒲为材料,研究了静水条件下不同水深梯度(0、30、60 cm)对株高、根状茎长度以及分蘖能力、总生物量、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等生长和表型可塑性影响。结果表明,淹水深度及淹水时间显著影响根状茎延长、分蘖的形成以及总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不同淹水条件下根状茎和分蘖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均呈"S"形异速生长趋势,但同期相比,浅水条件下植株分蘖数大于对照及深水条件下形成的分蘖数;总生物量与根冠比随淹水深度增加而减小。说明淹水条件下,植株通过增加地上部分的相对生物量和减少地下部分的相对生物量增强对淹...
关键词:
菖蒲 淹水 形态可塑性 生物量分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慧英 郑月茂 曹鸿国 温叶飞 张涌
传统观念认为,成体干细胞只能分化成其自身来源组织的细胞类型。但近年大量的研究表明,成体干细胞可跨系甚至跨胚层分化成在发育上与之无关的其他组织的细胞类型,即具有可塑性。文章对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的研究结果、分化机制、应用前景及需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成体干细胞 可塑性 细胞分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林龙 李清河 徐军 薛海霞 江泽平
[目的]为研究沙埋对白刺形态、生物量分配及光合特性的表型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对扦插白刺,进行0、5、10、15 cm沙埋处理,待生长季结束后,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1)株高、15 cm基径呈减小趋势,不定根长与不定根直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沙埋深度为0、5、10、15 cm时,植株的株高依次为62.82、55.90、52.38、49.24 cm,15 cm处基茎依次为2.79、2.48、2.39、2.07 mm,叶面积依次为477.81、214.38、247.90、112.91 cm~2,叶片数依次为700.2、334.40、344.00、216.2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航江 宗人旭 刘金平 游明鸿 苟蓉
为探究亚高山雌雄异株草本植物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对生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对不同坡位乳白香青种群组成、个体构件性状、生物量结构及水分含量测定,研究坡位对乳白香青种群特征及雌雄株形态可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坡位对乳白香青种群特征参数有显著影响(P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种群数>分布系数>种群面积;坡底种群特征参数显著大于坡顶和坡腰,坡位越低种群衰退越慢而雌雄比更大。坡位显著影响构件性状(P<0.05),随坡位降低叶数减少,而叶长、叶宽和叶厚增加,株高和茎长显著增加,根长变长而根径变细;坡位对雌株叶数、叶长、叶宽、茎长、茎径、根长、花序数、花序宽、小花数及苞片宽的影响大于雄株,对雄株叶厚、根径、苞片层数影响大于雌株。坡位显著影响生物量结构(P<0.05),坡位对雌株根、茎、叶及花生物量分配有显著影响(P<0.05),对雄株根和茎分配有显著影响,对叶和花分配影响较小。乳白香青雌、雄株均可通过形态可塑性适应生境,使种群具有与坡位适应的性比、密度、年龄结构及分布系数等种群特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贵宾 钟浩 潘雁红 叶晓丹 袁娜 徐旻昱
对覆盖当年、3、6、9、12 a雷竹林地下茎和地上克隆分株形态可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林覆盖低于9 a时,总土层地下茎分枝强度随覆盖年限增长显著增大,然而覆盖12 a时,却显著减小;竹林总土层地下茎分枝角度在覆盖3、6 a时显著减小;竹林覆盖3 a后,竹鞭总长度随覆盖年限增长显著减小;竹林鞭径、鞭节长度无显著差异,但鞭节长度随覆盖年限增长总体有逐渐减小趋势;竹林根冠比随覆盖年限增长,先增大后减小,覆盖12 a时显著减小;竹林总立竹叶柄长度,在覆盖6 a后显著减小;总立竹枝秆夹角基本无显著差异,但呈现随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的趋势;竹林覆盖6 a后,立竹枝下高显著增大;竹秆高度、竹节间长度、...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金平 任瑞芬 尹大芳 郭芳 杨秀云
本研究采用1年龄金边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幼苗为试验材料,以自然光照作为对照处理,设置25%、50%和75%遮光处理梯度,分别于处理0、7、14、24、44d时测定其叶部、根部的生理和形态指标,以期为芳香地被植物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处理14d时干物质分配发生了改变,通过增加叶重比、降低根重比来平衡不同光环境下植株体内的养分累积。2)50%的光照处理显著促进了叶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增加了根部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抑制了植株内丙二醛(MDA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白乌云 侯向阳 武自念 任卫波 赵青山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典型根茎型禾草,可通过根茎克隆形态可塑性来适应不同逆境。本文分析总结了盐碱胁迫、土壤、水分等环境因子和群落环境、草地利用方式等生态学因子对羊草根茎克隆形态可塑性的影响,并就该领域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羊草通过增加间隔子长度,以迅速逃离盐碱胁迫斑块;贫瘠的土壤环境中,羊草节间距缩短,根茎节数增加,以增加须根来获取养分;疏松的土壤和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羊草生长和克隆繁殖;群落环境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产生复杂影响;长期过度放牧不利于羊草克隆繁殖,表现为根茎长度指标降低,芽和分株减少;刈割时间和频次也有影响。羊草等草地根茎型植物未来研究中,应简化研究指标;重点研究群落环境和扰动的影响;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来揭示其通过根茎可塑性来适应逆境的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邬荣领 胡建军 韩一凡 刘红霞
作为一组固生生物 ,树木具备一种独特的生存能力来适应在漫长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环境变化。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树木的许多生物学特性 ,如分枝习性与树冠结构 ,代表了树木的生长“蓝图”或基因型与其生长环境及历史的互作关系。遗传因子通过突变 ,染色体重组、基因重复 ,易位与互换等过程形成树木发育成固定的结构。早期形态学家已认识到 ,树木存着大量的形态与发育方面的重复 ,利用这些重复的分化 ,许多热带树种可以被划分成少数几组形态。类似的工作已用在温带树木的结构分析上。但是 ,尽管发展这样的一个分类机制是很容易的 ,然而实际的应用却非常困难 ,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树木类别内 ,甚至在相同树种内 ,存在着巨大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殷梦雅 童佳鸣 刘昌来 赵福泽 王福升 刘国华
【目的】探究钩梢对金佛山方竹分枝结构的影响,明确钩梢作用下金佛山方竹在枝条可塑性方面的策略,为金佛山方竹高效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顶箐山金佛山方竹为材料,使用不同钩梢强度(未钩梢、1/4钩梢、1/3钩梢和1/2钩梢)处理,通过测量并分析立竹枝条生物量、冠型特征(全高、枝下高、枝盘数、隐芽数)和冠形结构因子(枝分角、枝夹角、枝长和枝径)等指标,评价不同钩梢强度的作用效果,并运用Richards方程对枝条生长数据进行拟合,构建时间-发育预测模型。【结果】1)钩梢明显降低了金佛山方竹枝条的生物量,并且随着钩梢强度的增加,枝条总生物量降低越明显,其中对一级枝条生物量的影响最显著,对二级枝条生物量影响较弱。2)钩梢降低了金佛山方竹总株高、枝下高、枝盘数和隐芽数,钩梢强度越强影响效果越明显。3)对金佛山方竹施加较高强度(1/3和1/2钩梢)钩梢后,立竹下层枝条长度显著增加。4)金佛山方竹可塑性指数受到钩梢影响最大的性状为枝夹角,枝长。5)钩梢强度对立竹中下层枝条生长速率影响最大为1/2钩梢处理,但是1/3和1/4钩梢处理可以明显使立竹下层枝条的发育时间提前。【结论】钩梢处理降低了金佛山方竹的全株高度、枝盘数,枝下高以及一级分枝的生物量,但是钩梢处理却增加枝条的最大长度,减少了枝夹角,同时增加了枝条的生长速率,使枝条更快生长。钩梢明显改变了金佛山方竹枝条的可塑性,影响了枝条的动态生长。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钩梢 枝条 可塑性 动态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世龙 欧芷阳 申文辉 郝海坤 彭玉华
以3年生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4个水分处理梯度,模拟研究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蚬木幼苗生长和形态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蚬木幼苗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地下部分;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蚬木幼苗地上部分形态指标均呈下降的趋势,而地下部分根系先升高后降低,在中度胁迫处理条件下达到峰值;各组分生物量积累显著降低,其中,叶生物量对干旱胁迫的反应更为敏感,变化的幅度最大,茎次之,根最小;干旱胁迫下,植株将更多的同化物分配到根系,根生物量比增加
关键词:
蚬木 生物量 干旱胁迫 表型可塑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霖 周玫 李苹 孙广鹏 史双龙 徐程扬
形态可塑性与植物生长对策及资源利用能力紧密相联,是植物在特定环境下生存策略的重要表现。研究有限资源土壤中根系形态可塑性与植物生态对策的关系,对深入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栌1年生播种苗为研究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5个不同梯度养分供给水平,对黄栌幼苗根系功能性状(比根长、比表面积、根组织密度、根细度、根尖密度、分枝密度等)和不同径级细根的功能性状(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养分供给环境中黄栌幼苗根系形态的可塑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养分供给处理对黄栌幼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芳 陈双林 李迎春 郭子武 杨清平
竹子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对逆境会做出生理上的响应和适应。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竹子形成了相应的保护机制和生态适应对策,其中,生理可塑性是对环境影响反应的最直接表现。环境胁迫包括温度、水分和土壤盐碱、养分、重金属和大气污染等。从活性氧代谢、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系统和光合生理等方面对竹子生理可塑性的环境胁迫效应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竹子环境胁迫的生理适应与响应机制、基于生理可塑性多因子综合评价的抗逆竹种筛选、环境胁迫对竹子分布区域和碳平衡等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环境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竹林适应性经营对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勇江 杨学义 窦忠英
对有关干细胞可塑性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概述,并关注了干细胞潜能和细胞表型多样性传统观点上的争议,讨论了在当前公认动物模型上观察到的干细胞可塑性现象,并对分化细胞发生细胞表型转变的试验性观察结果进行了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