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4)
2023(8037)
2022(6655)
2021(5889)
2020(4895)
2019(10952)
2018(10303)
2017(18860)
2016(10626)
2015(11557)
2014(10983)
2013(10774)
2012(9991)
2011(8990)
2010(8879)
2009(8097)
2008(7751)
2007(6955)
2006(6156)
2005(5266)
作者
(35602)
(29653)
(29629)
(27754)
(18669)
(14432)
(13075)
(11628)
(11441)
(10343)
(10211)
(9947)
(9769)
(9545)
(9388)
(9223)
(9149)
(8909)
(8639)
(8620)
(7777)
(7323)
(7085)
(6832)
(6799)
(6579)
(6515)
(6358)
(6072)
(6070)
学科
(40435)
经济(40385)
管理(29449)
(28167)
(22083)
企业(22083)
方法(19193)
数学(17237)
数学方法(17047)
(11852)
(11067)
(10892)
中国(10496)
业经(9294)
(9218)
贸易(9217)
(8993)
农业(8239)
(7261)
技术(6834)
环境(6695)
(6546)
财务(6543)
财务管理(6528)
地方(6517)
企业财务(6216)
(6105)
银行(6045)
(5899)
金融(5899)
机构
大学(153597)
学院(151390)
(60736)
经济(59604)
研究(58444)
管理(54756)
理学(48129)
理学院(47535)
管理学(46511)
管理学院(46285)
中国(41818)
科学(40863)
(40709)
农业(33059)
(32928)
(32188)
业大(32109)
研究所(30070)
中心(25658)
(25576)
(22812)
农业大学(21806)
(21618)
财经(20657)
北京(20270)
(20260)
(19056)
经济学(18796)
(18572)
科学院(18567)
基金
项目(112448)
科学(86878)
基金(82693)
(78324)
国家(77721)
研究(70674)
科学基金(63877)
自然(45412)
社会(45375)
自然科(44405)
自然科学(44386)
基金项目(43867)
(43757)
自然科学基金(43666)
社会科(43084)
社会科学(43069)
(38773)
资助(33598)
教育(31986)
重点(26480)
计划(25259)
编号(24907)
(24159)
(23838)
(23639)
科研(22968)
科技(22720)
创新(22237)
(21718)
国家社会(19668)
期刊
(60631)
经济(60631)
研究(39975)
学报(38346)
(35293)
科学(31170)
中国(30528)
大学(27219)
学学(26283)
农业(24038)
管理(19287)
(19111)
(13500)
教育(12449)
(11878)
金融(11878)
业大(11677)
经济研究(11055)
技术(10407)
财经(10205)
农业大学(9832)
业经(9603)
(9495)
(8798)
科技(8640)
林业(8243)
问题(8162)
中国农业(7225)
技术经济(7103)
(7047)
共检索到218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邓波  燕李鹏  刘桂华  徐梦媛  
【目的】探索遮光和施肥对桢楠Phoebe zhennan苗期生长和氮素积累的影响,可为其苗期生长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裂式裂区试验设计,设置全光(A_1,遮光率0%)、1层遮光(A_2,遮光率54.5%)、2层遮光(A_3,遮光率85.3%)等3个遮光水平和不施肥(B_1)、中度施肥(B_2,施复合肥3.3 g·株-1)、大量施肥(B_3,施复合肥6.7 g·株-1)等3个施肥水平,分析遮光、施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1年生桢楠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遮光、施肥和两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桢楠的生长和氮素积累(P<0.05),其中A_2B_2处理下桢楠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比其他处理平均高77.2%、30.3%和62.1%。同样氮素积累量在A_2B_2处理下达最大值,比其他处理平均高68.3%。然而,桢楠苗氮质量分数在A_3B_3处理下达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中等强度的遮光和施肥可提高桢楠幼苗氮素的积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但过度的遮光和施肥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生长。图3表4参2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欢  王超琦  吴家森  郭联华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中国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培育优质无性系苗木是杉木造林成功的关键。探讨了氮素指数施肥对杉木幼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为杉木苗木培育提供基础。以1年生无性系杉木幼苗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方法,设定不施肥(对照)、常规施肥(CF)和指数施肥(EF1,EF2,EF3)共5个处理,纯氮施用总量分别为0,0.5,0.5,1.0,2.0 g·株(-1),共施氮20次,间隔为10 d。至生长结束后,分别测定杉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氮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施肥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春  杨敏  周齐齐  刘希伟  李彦生  张敏  蔡瑞国  
为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120,240 kg/hm~2)和花后弱光(不遮光和遮去自然光照的60%)对冬小麦植株各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济麦22和济核916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总干质量与干物质转运总量,而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遮光降低小麦总干质量和干物质转运总量;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2个小麦品种总干物质积累最适施氮量均为120 kg/hm~2,施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茎、叶和鞘中氮素积累量,并可显著提高济核916在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氮素积累总量,而相同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条件下,遮光降低2个小麦品种氮素积累总量;施氮显著提高济核916在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氮素转运总量,而在相同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条件下遮光降低济麦22氮素转运总量,提高其氮素转运总量。施氮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在正常光照和弱光条件下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遮光条件下济麦22氮素转运总量;施氮主要影响2个小麦品种成穗数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遮光主要降低2个小麦品种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但在遮光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均能提高小麦产量,说明施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遮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遮光和施氮均能显著提高2个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磊  刘美玲  李铁华  张心艺  胡胜男  罗亦伶  李阳宁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1年生细叶桢楠容器苗生长与光合的影响,以期找出适合1年生细叶桢楠容器苗生长的施肥方案。【方法】以1年生细叶桢楠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配置T1(N0P2K)、T2(N2P0K)、T3(N1P1K)、T4(N2P2K)、T5(N3P3K)常规施肥组,以T4配方及施肥总量设置氮素指数施肥组T6,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对1年生细叶桢楠容器苗生长(苗高、地径、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和苗木质量指数)、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本试验中,在促进苗木生长的作用上氮肥效果高于磷肥,在相同施肥浓度下(1.6 g/株),添加氮肥不加磷肥的T2处理组长势优于添加磷肥不加氮肥的T1处理组,T2苗木质量指数和隶属函数综合排序均比T1高;合理的N、P配比施肥能改善细叶桢楠容器苗光合能力,有效提高叶绿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光合能力较强的T6和T4在生长季平均叶绿素含量比光合能力最差的T1和CK分别高出了15.26%、13.47%和14.47%、12.69%,平均净光合速率分别高出了33.94%、39.51%和37.75%、43.48%;适宜的N、P年施肥浓度(T4、T6)为1.6 g/株,较低(T3:0.8 g/株)和较高(T5:2.4 g/株)的N、P年施肥浓度均不利于1年生细叶桢楠容器苗的生长;在施肥配方及年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指数施肥(T6)比常规施肥(T4)更能促进1年生细叶桢楠容器苗的生长,使其苗木质量更好。【结论】采用合适的配方,运用合理的施肥方法能够显著促进1年生细叶桢楠容器苗的生长,提高其光合能力和苗木质量,本试验中最适施肥配方为:N2P2K(N:1.6/P:1.6/K:0.9),指数施肥的效果优于常规施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海东  唐湘如  赵烈  田华  莫钊文  段美洋  潘圣刚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氮素积累与转移及其产量的影响,以天优998和玉香油占为试材,通过设计4个不同的施肥深度,分别为4,8,12,16 cm,依次记为T1、T2、T3、T4,以不施肥为对照(T0),试验采用木箱种植法。结果表明,T2处理水稻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叶片及茎鞘氮素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总量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T0和T4处理,氮素积累总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在成熟期达到最高;T2处理在水稻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氮素阶段性积累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蘖期至拔节期氮素阶段性积累量在4个生育阶段中最高,2个品种表现一致;T2处理与T0和T1比较还显著增加了水稻灌浆期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飞  李清华  何春梅  游燕玲  黄毅斌  
【目的】氮是南方黏瘦型中低产田重要的限制因子。研究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团聚体中氮素累积及有机氮组成的影响,为合理培肥及土壤氮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黄泥田36年定位试验中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牛粪(NPKM)、化肥+全量稻秸还田(NPKS)4种处理耕层土壤,采用湿筛和Bremner有机氮分级方法,分析团聚体氮素累积与有机氮组分含量及分配的变化。【结果】施肥处理>2 mm团聚体全氮含量较CK显著增加12.7%—51.9%(P2 mm团聚体对原土全氮累积贡献率较CK分别显著提高24.7与20.0个百分点(P2 mm团聚体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含量分别较CK增加10.1%—36.3%与20.7%—100.5%,并相应提高两组分对原土全氮累积贡献率,NPKM与NPKS处理增加尤为明显。对于>2 mm团聚体,施肥处理酸解铵态氮含量较CK显著增加17.2%—40.4%(P<0.05),以NPKM处理增加最为明显;酸解氨基酸态氮与酸解未知态氮含量分别以NPKS与NPKM处理增加最为明显,分别较CK显著提高24.0%与52.1%(P2 mm与0.25—2 mm团聚体的非酸解性氮及酸解铵态氮与相应粒级团聚体中的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2 mm团聚体非酸解性氮的累积。配施牛粪对提高>2 mm团聚体酸解铵态氮、酸解未知态氮含量与对原土全氮累积贡献率最为明显,配合稻秸还田则对提高酸解氨基酸态氮含量及对原土全氮累积贡献最为明显。冗余分析表明,水稻氮吸收量受>2 mm与0.25—2 mm团聚体非酸解性氮组分影响较大,NPKM和NPKS处理水稻氮吸收量受土壤有机氮组分影响高于NPK与CK处理。【结论】长期施肥增加了黄泥田耕层土壤>2 mm团聚体全氮含量及对原土全氮累积贡献率,有机无机肥配施尤为明显。>2 mm团聚体中非酸解性氮、酸解性氮及酸解铵态氮含量与该团聚体中碱解氮含量以及水稻氮吸收量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有效氮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大川  胡红玲  陈洪  胡庭兴  张健  铁得祥  张成浩  刘喜建  
【目的】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有利于桢楠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方法】采用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遮阴率50%、75%和87.5%4个水平),分析桢楠幼苗形态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1)随遮阴程度的增强,桢楠幼苗的株高生长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地径生长量逐渐减小;(2)遮阴造成桢楠幼苗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均随遮阴程度的增强而先升后降,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_d、光呼吸速率R_p均逐渐降低;(3)遮阴下PSⅡ潜在活性F_v/F_0、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光化学耗散比例P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天线热耗散比例D下降。轻度遮阴能够提高桢楠幼苗光合性能,促进其生长发育,而重度遮阴下虽然其光捕获能力、光能利用效率较高,但光能的严重缺乏限制了其生长发育。【结论】桢楠幼苗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其最适遮阴率为5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新华  桂尚上  厉月桥  肖智勇  
为了探讨不同遮光环境对油茶苗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国家审定的4个长林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2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苗期遮光对不同无性系油茶苗木生长、光合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遮光处理能够促进油茶苗木的苗高、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和全株叶面积的生长以及叶绿素的合成;经过2个月的遮光处理,50%全光、25%全光和12.5%全光处理植株的苗高、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全株叶面积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全光CK植株;50%全光、25%全光和12.5%全光处理植株的基径生长量均低于CK植株;在一定的检测光照强度下,4个无性系油茶的净光合速率均随着遮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加,50%全光、2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天芳  姜静  王雷  祝泽兵  穆怀志  杨传平  刘桂丰  
选择7个白桦半同胞家系种子分别播种育苗,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配制T1、T2、T33种配方的氮磷钾混合营养液定期进行叶面施肥,系统地研究配方施肥对白桦不同家系苗期生长的影响对每个家系内3种施肥处理与非施肥处理的苗木苗高、高径比、茎根比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各个家系的最佳施肥配方。结果为:家系1、家系3、家系4和家系5的最佳施肥配方均是T2,该施肥处理能够使白桦苗高提高13.43%~35.74%;家系6和家系7的最佳施肥配方均是T3,该施肥处理能够使白桦苗高提高24.93%和26.46%;家系2的最佳施肥配方是T1。3种施肥配方均能改善白桦苗期的生长,对7个家系总体而言,T2为最佳施肥配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永胜  胡跃高  曾昭海  钱欣  任长忠  郭来春  王春龙  
本文研究了生物菌肥对裸燕麦光合生理、氮素积累的影响及适宜的生物菌肥喷施时期,为裸燕麦的高效施肥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在吉林白城以裸燕麦(白燕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R1(不拌种)为对照、R2(菌肥拌种)、R3(菌肥拌种+菌肥三叶期喷施)、R4(菌肥拌种+菌肥孕穗期喷施)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可以提高裸燕麦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有助于裸燕麦茎、叶、穗中全氮含量的积累,三叶期喷施,穗中积累氮素最多,孕穗期喷施,茎和叶中含量较高;生物菌肥可以提高裸燕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瞬时光能利用效率(LUE);菌肥拌种结...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  王樱琳  韦小丽  吴高殷  
【目的】确定闽楠Phoebe bournei幼苗培育的最适指数施氮量,对丰富高质量闽楠苗木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6个水平指数施氮量(0、1、2、3、4、5 g·株~(-1))处理下闽楠幼苗生长生理及养分积累状况。【结果】闽楠苗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根系活力随指数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3 g·株~(-1)时达到最大;苗木氮、磷、钾素积累量在最高指数施氮量处理中最大;苗木生物量、氮素质量分数、株含量以及施氮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施氮量为3~5 g·株~(-1)时,幼苗养分吸收表现为奢侈消耗;临界值法表明:闽楠苗叶片氮钾的最适质量分数临界范围分别16.88~20.58和9.78~11.38 mg·g~(-1),最适施氮量为3~4 g·株~(-1)。【结论】综合闽楠苗生长生理以及养分积累表现,建议闽楠苗期培育以指数施氮量4 g·株~(-1)为宜。图3表4参3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绍敏  宝德俊  皇甫湘荣  张夫道  徐明岗  介晓磊  
目的探讨小麦-玉米轮作方式下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潮土土壤磷素积累与利用。方法采用14年28季长期肥料试验。结果不施磷肥土壤每年接收外源P2.4~3.1kg·ha-1,作物带走P16.7~21.6kg·ha-1,每年亏缺P14.3~18.5kg·ha-1;施磷肥处理除每年无机磷肥带进78kg·ha-1和107kg·ha-1(1.5MNPK)外,有机肥、秸秆、雨水及灌溉水和种子带进土壤P2.7~134kg·ha-1,其中9.2%~38.3%被小麦、玉米吸收利用,14年小麦的磷素累积利用率在4.4%~51%之间,高低顺序为:NPK>NP>SNPK>MNPK>1.5MNPK>PK;玉米在13.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群英  李孝良  陈世勇  汪建飞  
以温室、大棚和菜粮轮作3种不同类型菜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菜地土壤全磷、有机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土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菜地土壤磷素积累量大、积累速度快,10年左右的温室菜地和大棚菜地土耕层全磷含量增加1 000 mg/kg左右,积累速度约100 mg/kg年,菜粮轮作土壤磷素积累数量相对较少。菜地土壤积累的磷主要是无机磷,0~20 cm土层中无机磷含量占土壤磷素总量的90%以上,菜地土壤有机磷积累数量较少,其含量为130~170 mg/kg。菜地土壤磷素主要分布于0~20 cm耕作层中,其含量一般为0~80 cm土体磷素总量的50%。与母质土壤相比,菜地土壤中下部土层也有磷素积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冉  何茜  丁晓纲  李吉跃  张方秋  朱报著  苏艳  
设置每株0、1000、2000、3000、4000、5000mg6个施肥量处理(编号为Ⅰ~Ⅵ),进行珍贵树种马来沉香与土沉香苗期N素指数施肥试验,探究不同N素供应水平对其苗期生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N素对马来沉香、土沉香生长及光合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地径、苗高以及生物量随着N素浓度增加而增大,至N施用量每株>3000mg后其生长表现和生物量趋于稳定。马来沉香(1995.33cm2)与土沉香(1366.57cm2)处理Ⅳ整株叶面积最大,在苗期生长季内的比叶质量变化趋势是生长初期和末期低,而中期比较高,马来沉香对照(处理Ⅰ)与土沉香指数施肥处理Ⅰ~Ⅴ的比叶质量季节变化曲线是双峰式。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小俊  次仁德吉  吴雪莲  张一帆  郝治华  张唐伟  
【目的】土壤铅(Pb)、砷(As)复合污染严重,二者的交互作用可影响青稞苗期的生长及彼此间的移动性。采用盆栽实验,研究Pb、As复合污染条件下,Pb-As交互作用对青稞出苗时间、出苗率、分蘖数、铅砷富集等的影响,对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防治和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青稞为供试作物,设置不同浓度单因素Pb(0、480、720、960、1200、1440mg·kg~(-1))、As(0、30、60、90、120、140mg·kg~(-1))以及Pb(480、720、960、1200mg·kg~(-1))、As(30、60、90、120mg·kg~(-1))交互处理(共计27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Pb-As 交互作用对青稞生长及其苗期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铅、砷交互作用对青稞出苗时间、出苗率、分蘖数、抽穗时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即和空白相比,铅、砷对青稞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青稞幼苗对铅的积累能力强于砷,青稞对铅的耐受力更强,砷浓度过高时青稞将停止生长甚至枯死。当铅添加浓度为480、720和1200 mg·kg~(-1)与砷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铅积累量砷与铅表现为拮抗作用。当铅添加浓度为960 mg·kg~(-1)与砷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铅积累量砷与铅作用不明显。当砷添加浓度为30、120 mg·kg~(-1)与铅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砷积累量砷与铅表现为拮抗作用。当砷添加浓度为60、90 mg·kg~(-1)与铅交互作用时,青稞幼苗砷积累量砷与铅作用不明显。【结论】铅、砷交互作用对青稞苗期生长产生了影响,高质量分数铅、砷交互作用显著抑制青稞苗期的生长。主要表现为高浓度铅、砷交互作用下青稞出苗率、分蘖数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出苗时间、抽穗时间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增加。铅、砷交互作用青稞幼苗铅砷积累量砷与铅均表现为拮抗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