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5)
2023(5079)
2022(4369)
2021(4121)
2020(3604)
2019(8075)
2018(8045)
2017(14626)
2016(8420)
2015(9659)
2014(9463)
2013(9297)
2012(9101)
2011(8262)
2010(8518)
2009(7883)
2008(8151)
2007(7683)
2006(7053)
2005(6347)
作者
(28729)
(24066)
(23755)
(22617)
(15306)
(11788)
(10813)
(9404)
(9327)
(8794)
(8406)
(8222)
(7906)
(7811)
(7751)
(7448)
(7264)
(7122)
(6995)
(6988)
(6094)
(6045)
(5974)
(5567)
(5531)
(5418)
(5374)
(5316)
(5080)
(5002)
学科
(31706)
经济(31660)
管理(22251)
(19200)
(15709)
企业(15709)
方法(14478)
数学(12051)
数学方法(11590)
(11291)
(8607)
中国(8503)
(8060)
地方(7237)
(6677)
理论(6674)
业经(6251)
农业(5764)
(5236)
(4768)
金融(4766)
(4726)
(4702)
贸易(4695)
银行(4694)
(4605)
(4544)
财务(4523)
(4510)
财务管理(4503)
机构
大学(124650)
学院(121807)
研究(48711)
(41824)
管理(40775)
经济(40536)
中国(37222)
科学(34606)
理学(34264)
理学院(33703)
管理学(32410)
管理学院(32195)
(30342)
(29513)
(27362)
研究所(24860)
农业(23554)
业大(23512)
中心(22413)
(21122)
(19721)
北京(19660)
(18587)
(18455)
(16917)
师范(16589)
(16178)
技术(15922)
(14967)
农业大学(14902)
基金
项目(79992)
科学(60555)
基金(56763)
(53322)
国家(52901)
研究(51367)
科学基金(43064)
自然(31518)
(31197)
自然科(30811)
自然科学(30795)
自然科学基金(30187)
社会(29219)
基金项目(28600)
(28051)
社会科(27485)
社会科学(27475)
资助(25762)
教育(23886)
编号(19764)
重点(18840)
计划(17855)
成果(17037)
(16729)
(16561)
科技(16258)
科研(16010)
(15331)
课题(14995)
创新(14504)
期刊
(50836)
经济(50836)
研究(36307)
中国(31423)
学报(29372)
(26535)
科学(24124)
大学(21191)
学学(19961)
农业(17937)
管理(17104)
教育(16337)
(16334)
技术(11486)
(10117)
金融(10117)
(10063)
业大(8893)
(8228)
统计(8125)
图书(7985)
业经(7683)
林业(7475)
财经(7475)
经济研究(7436)
农业大学(7202)
问题(6681)
(6545)
(6536)
科技(6258)
共检索到199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宪文  张淑娟  陆显祥  
林业区划是按照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我国现行的县级林业区划虽然考虑了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经营习惯,但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的影响。为使区划工作尽可能符合客观实际,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定量方法,以数量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划。聚类分析的因子不仅包括自然条件,也包括社会经济条件,部分因子能从航空象片上直接判读获得,较迅速地取得最新资料,并可避免或减轻大量而繁重的地面调查。试验区设在广东省龙门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同英  
以福建省沙县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 ,首先应用灰色理论对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灰关联分析 ,在此基础上 ,运用“星座”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县级气候区域划分问题。结果表明 :运用“星座”聚类法对县级气候进行区划与实际自然环境相吻合 ,并把沙县气候划分为 3个类型区 ,从而为指导林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超  黄清麟  张晓红  涂年旺  
提出了基于G IS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框架;建立了永安市林业区划因素体系,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各因子进行了提取;探讨了基于G IS建模技术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模型、判别分析、确定合理分区个数和清除细小多边形等过程,最终得到的区划结果能够将各相对优势区域合理分开,分区林业生产状况统计数据能较清晰地反映各分区的资源状况和相对优势,林业建设发展方向较为明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红伟  陈仲新  刘佳  
[目的]准确估算作物的面积和分布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相比,深度学习具有多种优势,如端到端训练、可迁移性。为有效利用高时空数据进行作物识别提供了新的机遇。已有多种模型被应用于作物分类任务中,针对不同的分类任务,如何有效地选择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和使用已成为关键问题。[方法]文章回顾了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作物分类的主要研究。N维卷积神经网络(N-D CNN)(N=1、2、3)和递归神经网络(RNN)已被有效用于作物分类任务。长短期记忆RNN(LSTM RNN)和门控循环单元RNN(GRU RNN)是RNN的变体,解决了随着时间序列增加RNN出现的梯度消失或爆炸问题。此外,还有研究使用CNN和RNN(我们称为RCNN)的混合模型对作物进行分类。该文首先阐述了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作物制图的背景和意义,并介绍了CNN和RNN模型结构。然后回顾了一些典型的研究,包括模型的结构、遥感数据源、数据处理方法和分类精度。最后,总结了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作物分类的挑战以及现有解决方案的局限性。[结果](1)1-D CNN可用于提取时间特征,或时间+光谱特征,分类效果良好;2-D CNN已被广泛应用于单时相数据的空间特征提取,分类精度依赖于数据源;3-D CNN应用较少,但具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时间+空间维度的特征提取;(2)相同条件下(架构、数据源、研究区域、类别),LSTM RNN和GRU RNN分类效果通常高于普通RNN,而前两者的效果差距不大,但GRU RNN训练时间较短;(3)CNN+RNN混合模型(RCNN)用RNN比3-D CNN更适合提取时间特征。这主要是由于RNN建立了对序列数据的长期依赖,而3-D CNN卷积核是局部计算的。[结论]通过分析,认为深度学习技术是作物遥感分类的有效工具。此外,与其他模型相比,RCNN, 3-D CNN和GUR RNN具有更大的潜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春争  冯益明  舒清态  李增元  武红敢  车腾腾  
小班区划是森林资源调查中最主要的任务。为了减少小班区划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证小班区划的一致性,从功能需求角度,设计了一种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林业小班区划的系统,并对系统各部分功能进行较为详细的设计与说明。开发并实现了遥感数据处理、多尺度分割和面向对象分类等关键技术,借助该系统,可以实现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林业小班边界的内业自动生成,小班区划精度符合林业实际生产需求。目前,该系统已在重庆和海南等地推广应用。图8表1参1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艳  吴学敏  何颖  于婧  于雷  姜艳  周勇  
为了实现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质优、集中并重的目标,以鹤峰县为例,结合产能核算、空间聚类、景观破碎度指数等方法探讨构建了一种基本农田划定的新方法。首先基于耕地地形条件、水利设施、产能状况、建设占用可能性和规划约束构建了5个因素12个因子的指标体系和域值型、空间扩散型的指标属性标准化方法以表征研究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然后结合空间距离邻近度和景观破碎度指数修正K均值空间聚类法的空间距离和分类数两个参数,通过分析各分类数和耕地破碎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耕地破碎度指数变化率与图斑最小面积的关系确定最佳分类数和最小剔除图斑面积;经K均值空间聚类再结合上级下达鹤峰县基本农田指标确定入选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16...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平  魏兆珍  李建柱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1956—2005年的年降雨量和水面蒸发资料、DEM、土地利用、土壤和植被覆盖遥感图,提取了反映下垫面条件和气候特征的物理因子,并以此作为分区指标,以子流域为划分单元,依据下垫面条件和气候因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将海河流域内1 399个子流域划分7类水文类型分区(HTR),并分析了各水文类型分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产汇流机制。其中HTR1、HTR2和HTR4位于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其他水文类型分区位于山区和丘陵区。HTR1耕地面积比例最大;HTR2土壤透水性最差,易产生超渗地表径流;HTR3土壤透水性最好,易产生地下径流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华国  
林业遥感经历了航片判读、卫片目视解译、蓄积量定量估测阶段后,已经进入参数定量反演阶段。在林业对遥感业务化监测和精度提升的强烈需求下,定量遥感逐步与林业遥感交叉融合,林业遥感定量化研究的人才队伍、理论模型、数据源和应用方法逐渐成熟。本文提出了林业定量遥感的概念和框架,指出了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1)如何使遥感解译、建模和反演适应复杂的森林状况;(2)如何提高参数反演的准确度;(3)如何丰富林业遥感数据源;(3)如何发展更为智能化的遥感数据自动化算法。在介绍适合林业的定量遥感模型和通用反演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高光谱、热红外、激光雷达和微波遥感数据源的林业应用方法。未来林业定量遥感将在全波段数据统一建模和信息融合机制、机理模型反演、大数据融合等方面进行突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孝成  赵紫阳  周志跃  陈瑜琦  刘科  
研究目的:CORS系统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相结合,开展村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底图。研究方法:以重庆市江津区燕坝村为研究区域,利用CORS系统测量像控点,对无人机航测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和检验。研究结果:CORS系统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相结合,是一种便捷的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技术方法。研究结论:该方法方便了局部区域大比例尺高精度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军山  王欣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县级旅游区划的程序、内容和方法。认为县级旅游区划适宜于用“旅游目的地区域确定法”进行分区,旅游发展战略决策的关键是合理地调整旅游资源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包盈智  袁凯先  赵宪文  曹发骥  
探讨了用在TM数据中与地面对应的样点上测得的密度值和波段比,并加上定性因子与地面样地中分别测得的蓄积量进行多元回归,从而估测森林二类调查中所需的林业局、场、林班之蓄积量的方法。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为遥感在二类调查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颜亮东  殷青军  张海珍  闵庆文  吴素霞  伏洋  
利用EOS/MODIS、NOAA/AVHRR卫星遥感监测的植被指数(NDVI)、地面定点监测的实际地上牧草产量资料,依据卫星遥感监测原理,在点和面上研究、建立了植被指数与牧草产量之间的关系模式,给出了草地资源卫星遥感监测和评价方法。监测和评价结果显示:2004年青海省草地资源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递减,产量最高区处于黄南州南部和果洛州东南部,最低区处于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近20年来天然草地资源的分布规律没有发生变化,但草地生产力在逐步下降,草地资源在逐年减少,仅果洛州全州平均牧草产量比1986年下降了4.04%,牧草总量减少85.10×104t,理论载畜量减少了63.11×104只绵羊单位;暖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凤魁   王化军   王祥国   于远俊   辛家佶   顾汉龙  
区域尺度的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依据。遥感数据同化应用极大提高了作物估产的时效性和精度。为及时、准确地实现县级尺度粮食产量的估测,以及提升产量估测的精度,以辽宁省铁岭县为研究区,采用WOFOST(world food studies)模型与遥感同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铁岭县玉米进行估产研究。通过采用扩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算法(exten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敏感性分析方法实现玉米估产敏感性参数的分析,以及本地化;通过采用参数自动率定程序PEST(parameter estimation)实现参数的优化,验证结果为采样点产量的平均误差为852.39 kg·hm~(-2),模型模拟的精度达到92.82%。为进一步提高和优化模型估产精度,将遥感反演得到的叶面积指数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与模型模拟的叶面积指数进行数据同化,平均误差从同化前的852.39 kg·hm~(-2)降低为435.01 kg·hm~(-2),估产精度从92.82%提高到96.33%,有效提高了WOFOST模型估产的精度。结果表明:水分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限制并不大,其产量形成主要受光温影响,对温度、光能利用效率和最大同化速率有关的参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优化后的模型能够较好模拟铁岭县玉米生长发育情况,产量验证表明优化后的模型模拟的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误差;比值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的相关性最高,反演模型精度较好,反演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在抽雄吐丝期差距较大,而在成熟期的差距不大;经过作物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之后,估产的精度得到明显提高,说明遥感与作物模型同化是一种有效地提高作物估产和产量预测精度的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晓岚  汪小钦  
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综合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互补,提高地物的识别精度。本文以福建省漳浦县为研究区域,利用SPOT5、ASTER和CBERS等多源遥感数据对植被的识别和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专题信息提取流程。首先设计了基于不同植被专题信息自动提取的专家库,对单一遥感数据进行专题提取,然后基于专家知识进行决策级植被信息融合。多源遥感数据所提供的信息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将不同传感器的光谱信息和时相特征进行互补,利用不同植被在不同遥感数据上的特征和专家知识,建立隶属度函数,判别每个像元的归属,完成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专题提取。结果表明,与单一传感器数据的结果相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华生  黄敬峰  李波  王红说  
【目的】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农作物信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中国的水稻生长地域跨度大,各地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十分复杂,水稻的生长环境、生长季节和耕作制度在不同的区域差异很大,所以利用遥感方法获取水稻信息在不同区域有较大差别。为提高利用遥感方法获取水稻信息的精度而对全国的水稻种植区域进行合理的区划。【方法】以全国水稻种植区为对象,通过分析并选取对遥感技术信息获取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如耕作制度、地形因素、种植结构和大气噪声(云覆盖)等,采用恰当的区划指标,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区划。【结果】根据耕作制度的差异把全国分为4个水稻遥感信息获取区,然后又根据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