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7)
- 2023(6507)
- 2022(5529)
- 2021(5274)
- 2020(4494)
- 2019(10699)
- 2018(10674)
- 2017(20184)
- 2016(11043)
- 2015(12347)
- 2014(12002)
- 2013(11456)
- 2012(10193)
- 2011(8981)
- 2010(9232)
- 2009(8269)
- 2008(8097)
- 2007(7029)
- 2006(6045)
- 2005(5255)
- 学科
- 济(46256)
- 经济(46233)
- 管理(29163)
- 业(28372)
- 方法(26101)
- 数学(23654)
- 数学方法(23093)
- 企(22340)
- 企业(22340)
- 农(11845)
- 中国(10224)
- 业经(9861)
- 学(9205)
- 财(8243)
- 理论(8175)
- 农业(8103)
- 贸(7902)
- 贸易(7893)
- 易(7698)
- 地方(7456)
- 技术(7037)
- 环境(6637)
- 和(6302)
- 划(5971)
- 制(5853)
- 土地(5819)
- 资源(5782)
- 教学(5675)
- 银(5297)
- 银行(5292)
- 机构
- 学院(149978)
- 大学(148144)
- 管理(60754)
- 济(59578)
- 经济(58406)
- 理学(53145)
- 理学院(52577)
- 管理学(51117)
- 管理学院(50881)
- 研究(48266)
- 中国(36769)
- 科学(32109)
- 京(32064)
- 农(27738)
- 业大(25506)
- 所(24422)
- 财(24106)
- 中心(22953)
- 研究所(22644)
- 农业(21967)
- 江(21792)
- 财经(19847)
- 北京(19734)
- 范(18665)
- 师范(18472)
- 经济学(18287)
- 经(18171)
- 院(17737)
- 州(17362)
- 技术(17246)
- 基金
- 项目(108005)
- 科学(85229)
- 基金(78521)
- 研究(75770)
- 家(70272)
- 国家(69766)
- 科学基金(60036)
- 社会(47344)
- 社会科(45104)
- 社会科学(45094)
- 省(42776)
- 基金项目(41084)
- 自然(40683)
- 自然科(39838)
- 自然科学(39833)
- 自然科学基金(39065)
- 划(36114)
- 教育(35486)
- 资助(33298)
- 编号(30916)
- 重点(24632)
- 部(23136)
- 成果(23066)
- 发(22941)
- 创(22797)
- 创新(21295)
- 科研(20899)
- 课题(20729)
- 计划(20624)
- 国家社会(20173)
共检索到209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文彬 江东 杨小唤
采用传统的潜力递减法模型,在GIS空间建模技术支持下,分别计算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和耕地生产潜力。本研究以遥感数据驱动模型构建:首先,通过日本的静止气象卫星GMS-5数据反演每日的实际蒸散、相对蒸散,用以计算气候生产潜力;其次,通过SPOT5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取耕地空间位置和耕地类型信息,用以计算耕地生产潜力。研究表明模型估算的耕地生产力与现实粮食产量整体相差在10%左右,模型估算耕地生产潜力比现有粮食产量提高30%左右;同时研究表明,耕地生产潜力受高程、坡度和水源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耕地生产潜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传周 杨小唤 李月娇 王挺
山东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全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却在持续减少,粮食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该省的土地生产潜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1km×1km栅格尺度的气象、土壤、耕地、遥感等数据,利用不同的模型组合来计算土地生产潜力,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各限制因子对生产潜力的限制程度,可为农业粮食估产、相关土地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两套模型在用于山东省土地生产潜力计算时,都是合理的,但第二套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产量的相关性更大;山东省西南平原地区土地生产潜力较高,胶东半岛地区和中部丘陵地区较低,全省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婧然 孔祥斌 相慧
通过对于国内外有关对于我国耕地资源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综述,指出对我国耕地生产潜力研究的方向,明确重点研究内容,采用文献综述与综合分析方法,围绕我国耕地资源生产能力变化问题,迫切需要结合气候变化、区域土地利用和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等方面,开展1.2亿hm2耕地红线(18亿亩)和分布在不同区域的1.04.6亿hm2基本农田对粮食安全稳定的内在抵御机理研究。
关键词:
耕地 生产潜力 研究进展 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熊平生 谢金宁 谢世友
通过确定并计算土壤有效系数和社会有效系数,得到耕地社会生产潜力,运用"机制法"理论计算重庆地区耕地资源生产潜力。通过预测重庆地区未来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人均粮食需求量、粮经比、复种指数和耕地面积,探讨重庆地区耕地人口承载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单产虽然增产潜力比较大,但总产增产潜力不大。耕地资源短缺与锐减及其导致的粮食资源不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关键词:
重庆地区 耕地生产潜力 人口承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涛 常庆瑞 刘京 刘梦云 齐雁冰
【目的】对黄土台塬区县域耕地生产潜力现状进行评价。【方法】针对陕西合阳县耕地资源现状,选取立地条件(地貌类型、坡度、海拔)、耕层土壤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理化性质(土壤pH、有机质)、剖面性状(土壤剖面构型、土壤结构)、农田管理(农田基础设施、灌溉能力、障碍类型)5个方面的13个因子,建立耕地生产潜力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合阳县耕地生产潜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陕西合阳县87 316.93hm2耕地中,1~6级耕地面积分别为872.23,13 124.13,25 365.18,30 323.57,16 440.34,1 191.48hm2。其中1~3级耕地主要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俞文政 常庆瑞 翟岁显 王锐
利用逐步订正等方法,结合本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统计资料,对青海湖地区耕地资源不同层次作物生产潜力、潜力总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限制因子。结果发现,热量和水分因子是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因子,现有耕地的最大粮油生产潜力总量为12165165kg。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层次的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对影响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因子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青海湖地区实现耕地生产潜力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青海湖地区 耕地 生产潜力 可持续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宗明 梁银丽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烈,土地现实生产力水平低,研究该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可以为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及合理进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依据。论文介绍了EPIC(侵蚀—生产力影响计算模型)的特点、组成部分及应用步骤,对部分作物参数进行了修订。以黄土塬区冬小麦和春玉米为例,对EPIC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表明EPIC在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生产潜力模拟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冬小麦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多年平均误差为7.78%;春玉米多年平均误差为9.60%。冬小麦水分胁迫天数多年平均为9.9天,最少为1.7天(1993年),最多为23.1天(1995年);春玉米水分胁迫天数多年平均为13.4天,最少...
关键词:
EPIC 作物生产潜力 冬小麦 春玉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洪长桥 金晓斌 陈昌春 王慎敏 杨绪红 项晓敏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衡量碳循环、指导土地利用、评估生态安全、指示环境变化、反映粮食安全等的重要参量,其估算受模型构建机理和生态系统关键地表参数输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遥感数据的不断丰富和遥感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遥感数据的NPP估算模型相较于仅采用气候、土壤等传统观测数据的非遥感模型,在分析时空异质性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两大数据库,采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回顾NPP研究概况及国内外集成遥感数据的NPP估算模型的近期进展;并将集成遥感数据进行NPP估算的模型分为统计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过程模型及耦合模型四类;重点阐述了各类遥感估算模型的机理、差异性、适宜性及局限性;最后,在分析NPP遥感估算面临困境和科学挑战的基础上,从机理与影响因素、数据基础、参数反演、时空尺度拓展、软硬件支撑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洪长桥 金晓斌 陈昌春 王慎敏 杨绪红 项晓敏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衡量碳循环、指导土地利用、评估生态安全、指示环境变化、反映粮食安全等的重要参量,其估算受模型构建机理和生态系统关键地表参数输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遥感数据的不断丰富和遥感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遥感数据的NPP估算模型相较于仅采用气候、土壤等传统观测数据的非遥感模型,在分析时空异质性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两大数据库,采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回顾NPP研究概况及国内外集成遥感数据的NPP估算模型的近期进展;并将集成遥感数据进行NPP估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学强 贾志宽 李轶冰
【目的】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提高河南小麦生产水平。【方法】以河南省气象局提供的1971~2005年共35年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FAO农业生态区域法(AEZ)对河南小麦生产的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结果】河南省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理论值为14135.1~15519.4 kg/hm2,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值为7655.8~14792.5 kg/hm2,生产潜力平均开发度为46.7%。【结论】河南省不同地市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各地市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值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差距较大,开发潜力巨大。
关键词:
AEZ模型 小麦生产潜力 河南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建栋 周秀骥 于强
用美国Licor -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黄淮海主要作物叶片光合进行了测定 ,建立了较强机理的冠层光合模型 ,模型时间积分为瞬时尺度并充分考虑了株型对冠层光合的影响 ,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 ,对deWit在1965年用数值模式计算出的、目前仍在国内大量使用的FAO生产力模型中最基本的参数进行了重新计算 ,发现FAO生产力模型中基本参数对黄淮海地区而言存在较大偏差。文中重新给出了冬小麦、夏玉米两种作物冠层CO2 日总同化量随纬度分布表 ,为以后更准确地计算中国不同作物生产潜力提供了最基本的模型参数 ,同时文中也阐明了作者对国内生产潜力研究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治国 孟亚利 曹卫星
引入知识模型概念,通过光、温、水、土、施肥、灌溉、社会等因子的逐步衰减,建立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的知识模型。将知识模型与数据库有机结合,以Mapinfo5.5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MapBasic和VB程序设计语言,建立基于知识模型的作物生产潜力分析系统,实现作物生产潜力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决策。以江苏省作物生产系统为案例,应用本系统对江苏地区作物生产潜力区域优势进行实例评价,并与实际单产相比较,进行单产潜力、潜力系数和总产潜力的对比分析,确定作物生产地域优势。
关键词:
知识模型 GIS 作物 生产潜力 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红 吴世新 冯雪力
为了研究新疆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利用1990、2000年TM影像及2005、2008年中巴遥感影像及其4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和野外调查数据,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新疆近2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20年来新疆耕地总量一直在增长,但其年均净增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000—2005年间达到峰值,耕地的动态变化主要是耕地与草地间的相互转化,中东、西北边缘地带的耕地面积相对变化较大。此外,影响新疆耕地开发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和水土资源的限制,同时政策因素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水、土资源对耕地开发的限制作用在逐渐减弱;影...
关键词:
耕地开发 耕地流失 相对变化率 驱动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文禄 熊康宁 赵星
喀斯特地区土地贫瘠,土地有效利用面积比例小,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小,环境容量低,生态环境脆弱。文章从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气候土地潜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对贵州清镇喀斯特溶原坝地生态重建示范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耕地承载力部分进行了估算研究。研究表明,仅从耕地人口承载力来看,该区目前尚有潜力可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琳 赵华甫 陈学砧
[目的]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耕地质量等别明确耕地整治建设等别目标研究,确定各分等因素的现实和自然等潜力,并准确识别项目区的主控因子及其可提升程度,便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措施,并对整治建设工作效果作出科学的预期性评判。[方法]基于2010年农用地分等补充完善成果和中江县集凤镇、南华镇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通过加权求和得到项目区不同作物各分等因素的平均质量分值,运用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模型得到项目区耕地的理论潜力与现实潜力,并识别耕地质量提升的主控因子。[结果]中江县集凤镇、南华镇土地整治项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