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7)
2023(10706)
2022(9208)
2021(8716)
2020(7512)
2019(17230)
2018(16931)
2017(31872)
2016(17267)
2015(19751)
2014(19403)
2013(19390)
2012(18042)
2011(16389)
2010(16172)
2009(15376)
2008(15208)
2007(13431)
2006(11439)
2005(10258)
作者
(49974)
(42221)
(41874)
(40137)
(26571)
(20243)
(19075)
(16471)
(15781)
(14822)
(14439)
(14006)
(13216)
(13214)
(13204)
(13176)
(12889)
(12404)
(12117)
(11971)
(10457)
(10293)
(10276)
(9653)
(9444)
(9424)
(9297)
(9235)
(8508)
(8418)
学科
(72943)
经济(72878)
管理(43847)
(42213)
方法(34761)
(32440)
企业(32440)
数学(31322)
数学方法(31073)
中国(22138)
(20993)
(17573)
(17199)
贸易(17191)
(16813)
(15772)
业经(13900)
农业(13572)
(13419)
地方(12751)
(11915)
银行(11880)
(11689)
金融(11687)
(11436)
环境(11060)
(10927)
(10039)
财务(10013)
财务管理(9985)
机构
大学(248418)
学院(247768)
(107759)
经济(105778)
管理(90281)
研究(90241)
理学(77868)
理学院(76895)
管理学(75499)
管理学院(75035)
中国(69743)
科学(56004)
(53203)
(47274)
(46984)
(45506)
研究所(43083)
中心(41114)
财经(37951)
业大(37694)
农业(36314)
(35385)
经济学(34882)
(34615)
北京(33981)
(32559)
师范(32215)
(31940)
经济学院(31605)
(28353)
基金
项目(165654)
科学(129554)
基金(121190)
研究(118977)
(107128)
国家(106309)
科学基金(89176)
社会(75754)
社会科(71762)
社会科学(71744)
基金项目(63437)
(62429)
自然(57414)
自然科(56070)
自然科学(56051)
自然科学基金(55062)
教育(54685)
(54082)
资助(50574)
编号(47697)
成果(38579)
重点(38391)
(37764)
(36491)
(34163)
课题(33041)
科研(32424)
创新(32125)
国家社会(32111)
教育部(32006)
期刊
(114803)
经济(114803)
研究(72010)
中国(46701)
学报(41571)
(41345)
科学(38264)
(36274)
管理(30777)
大学(30329)
学学(28696)
农业(28361)
教育(23599)
(22757)
金融(22757)
经济研究(20479)
技术(19667)
财经(18876)
业经(18294)
(16717)
(16339)
问题(15473)
(15193)
世界(13221)
国际(13150)
技术经济(12240)
(12176)
统计(11973)
资源(11952)
商业(11036)
共检索到363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亚荣  张增祥  周全斌  谭文彬  
运用GIS和RS技术 ,以LANDSATTM为数据源 ,监测我国草地资源近 5a来的变化 ,并对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我国草地面积总量增加约 1 3 2× 1 0 4hm2 ,其中高覆盖度与中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多 ,但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我国西部的草地面积减少 ,山西 ,内蒙古 ,吉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内蒙古 ,新疆的各类草地变化显著。草地的变化有明显的东西部差异 ,西部的各类草地变化程度比东部剧烈。草地的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主要向耕地 ,城镇转化 ,同时草地存在严重的退化 ,随覆盖度的降低而增加 ,以西部地区为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思远  张增祥  周全斌  赵晓丽  张宗科  
为了研究中国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 ,该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 ,对中国近 5a来森林植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空间分析 ,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空间差异分析、流失流向分析以及重心迁移分析 ,对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 ,并对森林植被时空变化的机制与驱动因子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土地利用格局主要由草地、林地、未利用地和耕地为主 ,其中 ,草地面积最大 ,林地与草地在空间分布上都存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的三度空间规律性变化 ;5a中林草地变化的总趋势是减少的 ,耕地的增加主要以减少林草地为代价的 ,5a间林地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 4km ,草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珽  符文颖  李郇  
研究目的: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及建设用地发展过程和总体特征进行梳理总结。研究方法:利用RS与GIS技术方法,提取珠江三角洲核心区1979、1990、1995、2000、2003、2006和2008年的用地信息,并划分城镇建成区。研究结果:(1)1979—2008年间,珠江三角洲核心区的非农建设用地增长了约53倍,城镇建成区增长了约65倍;(2)该地区非农建设用地及城镇建成区的增长速度均经历了由快到慢的过程,但相对于非农建设用地年均增量逐年递增的趋势,城镇建成区的年均增量具有阶段性;(3)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城镇空间的增长模式经历了由1979—1990年间的分散发展到199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善勤  郭宏俊  周勇  王庆云  
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持 ,提出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研究的方法和体系。并在此基础上 ,使用遥感图像提供的信息和数据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 ,采用数学统计、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灰色预测等手段 ,对秭归县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动态地分析和预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百红  赵庚星  董超  秦元伟  
基于黄河三角洲3期遥感影像,以垦利县为研究区,综合运用RS与GIS技术,通过构建土地盐化指数、土地盐化综合指数、土地变化驱动力重心与向量模型等,对研究区1987—2007年的盐化土地动态及其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垦利县的土地盐化程度呈现了重—轻—重的变化趋势,区域内盐化程度由沿海向内陆依次递减;且以黄河为轴线对称分布,黄河沿岸以及地势较高的西南部盐化程度较低。重度盐化土地先减后增;中度持续减少,轻度则是先增后减。海洋和黄河相互作用影响着垦利县的水盐运动,是该区土地盐化动态的内在驱动,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形式表现,是土地盐化动态的外在驱动力。研究为区域盐化地治理和农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舟,管彦良,王援高,黄明祥,龚洁强,王立宏  
针对当前柑橘生产中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以柑橘重要产地黄岩区为对象,进行柑橘结构调整方案的研制。研究中采用遥感手段和地面调查相结合得到柑橘分布现状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研制柑橘适宜性评价等级图。最后综合考虑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柑橘分布现状、柑橘适宜性等级和政策、经济因素,建立的黄岩区柑橘园地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和范围图。为当地政府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宏观决策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路云阁,许月卿,蔡运龙  
根据贵州省平坝县克酬流域1973年MSS影像数据,1989、1995、2000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信息获取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流域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和方向,并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该流域土地利用以农田和灌草用地为主,1973-2000年林地和灌草地减少,农田、水域、村镇、交通用地增加,林地转化为灌草、灌草转化为农田及农田转化为村镇居民点和公路用地是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海拔高程、坡度等地形因子有密切关系。1973-2000年农田、林地和灌草分布的海拔高程和坡度均呈增加趋势,这和上述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规律相一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光进  庄大方  
9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使了城镇化的快速扩展。该文利用 90年代 1∶1 0 0 0 0 0全国资源环境数据库 ,提取了城镇用地动态变化信息 ,利用城镇用地扩展指数对全国城镇用地扩展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对各省级单位城镇用地扩展的面积变化、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城镇用地扩展面积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90年代以来 ,中国城镇用地扩展面积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四川盆地等大中城市群集的地区 ,其中广东、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北京、四川、浙江等省 (市 )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占全国城镇用地扩展面积的 66.7% ,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占用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红  吴世新  冯雪力  
为了研究新疆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利用1990、2000年TM影像及2005、2008年中巴遥感影像及其4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和野外调查数据,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新疆近2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20年来新疆耕地总量一直在增长,但其年均净增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000—2005年间达到峰值,耕地的动态变化主要是耕地与草地间的相互转化,中东、西北边缘地带的耕地面积相对变化较大。此外,影响新疆耕地开发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和水土资源的限制,同时政策因素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水、土资源对耕地开发的限制作用在逐渐减弱;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前进  白中科  郝晋珉  周孝  
本文选用1985年和2005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MAPGIS软件,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数模型,分析了安太堡露天煤矿1985~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动态度为2.07%;(;2)安太堡露天煤矿20年来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减在空间上存在快速的变化,通过统计分析显示,灌木林地、工业用地、裸土地增加迅速,而旱地、未成林地大幅度减少;(3)安太堡露天煤矿空间动态演变特点为空间扰动剧烈、地类变化明显、空间变化持续时间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秦琪  魏一博  梁庆伟  马磊超  徐大伟  沈贝贝  侯路路  辛晓平  
[目的] 人工饲草的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及时准确地获取人工饲草种植面积,分析人工饲草生产的长期变化趋势,为饲草产业的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方法]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为例,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和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依据玉米、苜蓿、燕麦3种饲草作物的生长特性和物候差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3种饲草作物2000—2020年的种植面积进行了逐年提取。在此基础上,结合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3种人工饲草的种植面积、产量、价格在2015—2020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0—2020年3种饲草作物的种植面积均显著增加,增加的区域位于研究区西部、南部的退化草地和沙地,以及河谷等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在3种人工饲草中,苜蓿种植发展最为迅速,在2010年后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快速增长;燕麦的种植起步较晚并且种植面积最小;青贮玉米的产量虽然在稳步增加,但是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占全旗玉米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并没有增加。[结论] 阿鲁科尔沁旗人工饲草的种植在2010年开始快速发展,在2015年形成规模化种植,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人工饲草的种植能够改良退化草地和沙地,但是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苜蓿和燕麦的产量增长是因为种植面积的扩大,青贮玉米产量的增长是因为单产的增长。人工饲草的种植虽然快速增加,但是饲草缺口仍然不能得到满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冲  鞠洪波  张怀清  黄建文  
[目的]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基于遥感影像变化监测技术,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与小陇山-西秦岭山地交接过渡区域近30年来森林(林地)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时间变化趋势及变化影响因素。[方法]以1988—2015年5期夏季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辅助数据和外业实地样本点,以光谱特征和指数特征为特征变量,分别利用随机森林(RF)和参数优化支持向量机(POSVM)分类器对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基于分类后比较法进行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结果]分类结果表明,两种分类器的分类效果均较好,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光进  张增祥  王长有  刘斌  魏成阶  
利用1986、1996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图像,得到海口市1986~1996和1996~2000年土地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海口市的土地变化规律表现为耕地、林地、滩涂及未利用地转化为城镇、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建设用地。通过分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口市林地、水体等自然景观随着人类的干扰,分维度降低;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分维数降低;城镇扩大,斑块数量减小,用地趋于集中;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建设用地增加,用地趋于分散,复杂度增加。海口市土地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城镇面积的扩大,其次是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建设用地的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用地扩大,海口市土地结构表现为利用程度逐渐深化的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存建  徐育建  冯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空间数据库平台的支持下,对成都市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在1995—2000年间,耕地与建设居民用地、耕地与林地、林地与草地以及水体与耕地等之间的转换强度较高。耕地减少10972 hm2,林地减少2220 hm2,草地增加8042 hm2,建设居民用地增加4830hm2,水体增加323hm2。减少耕地的主要去向是建设居民用地、草地和林地;减少林地的主要去向是草地。人口总数,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工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建设居民用地同步增加;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与耕地同步减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江晓波  孙燕  周万村  李爱农  
土地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作为生产生活资料的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强度;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则反映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发展变化趋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在数量、方式、强度、结构和趋势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有利于正确认识当前土地利用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为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提供依据。遥感技术提供巨大而丰富的信息源,GIS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等功能;二者的结合有着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周期短、效率高、费用低等特点,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制定详细的技术手段,对重庆市15年间的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在时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