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0)
2023(5890)
2022(5152)
2021(4941)
2020(4236)
2019(9527)
2018(9654)
2017(17466)
2016(9857)
2015(11041)
2014(11181)
2013(10971)
2012(10759)
2011(9652)
2010(10025)
2009(9354)
2008(9510)
2007(8671)
2006(7899)
2005(7146)
作者
(31095)
(25980)
(25964)
(24542)
(17008)
(12807)
(11906)
(10141)
(10056)
(9770)
(9373)
(9010)
(8528)
(8518)
(8373)
(8051)
(7862)
(7824)
(7778)
(7726)
(6658)
(6487)
(6348)
(6023)
(6018)
(5848)
(5805)
(5778)
(5440)
(5205)
学科
(40317)
经济(40276)
管理(30415)
(23583)
(18680)
企业(18680)
方法(15748)
地方(14394)
数学(13310)
数学方法(12994)
环境(12207)
(11490)
(11319)
中国(10320)
(9509)
(8752)
资源(8255)
(8115)
(8101)
金融(8098)
业经(8093)
农业(7925)
(7827)
银行(7813)
地方经济(7658)
(7518)
(7495)
理论(6592)
(6360)
(6238)
机构
大学(142442)
学院(142260)
研究(52838)
(51427)
管理(51089)
经济(50114)
理学(43045)
理学院(42408)
中国(41911)
管理学(41270)
管理学院(41018)
科学(36406)
(33182)
(29531)
(28923)
(27433)
研究所(26424)
中心(25514)
(24145)
业大(22966)
农业(21739)
(20997)
师范(20739)
北京(19936)
(19664)
(19521)
(19349)
财经(18651)
师范大学(16695)
(16694)
基金
项目(96700)
科学(74239)
基金(68328)
研究(67121)
(61854)
国家(61364)
科学基金(51103)
社会(41002)
(39117)
社会科(38677)
社会科学(38662)
基金项目(36391)
自然(34746)
自然科(33760)
自然科学(33749)
自然科学基金(33073)
(32381)
教育(30140)
资助(28761)
编号(26937)
重点(22596)
成果(22129)
(21350)
(20712)
课题(19347)
(18735)
计划(18598)
科研(18581)
(18132)
创新(17694)
期刊
(62294)
经济(62294)
研究(38295)
中国(34537)
学报(28042)
(24461)
科学(24365)
大学(19864)
管理(19557)
(19152)
学学(18547)
农业(16744)
教育(16059)
(14744)
金融(14744)
技术(12536)
资源(12487)
图书(10323)
(9747)
业经(9311)
财经(9205)
经济研究(8264)
(7927)
(7758)
问题(7747)
书馆(7673)
图书馆(7673)
业大(7110)
统计(7052)
科技(6773)
共检索到227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家柱  赵锐  戴锦芳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但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科技人员充分发挥RS、GIS、计算机制图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学科前沿的优势,研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遥感卫星动态决策咨询系统”。在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指导下,建成了以乡为基本统计单元的区域地理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对海量数据压缩和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可比性、数据可靠性以及地理信息图谱等开展了研究。应用遥感技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长江岸线资源、上海市农用地资源、杭州湾海岸带滩涂资源,以及太湖水环境等进行调查与动态监测,为政府部门进行农田保护和城镇建设规划区“两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隆华  杨金根  
用遥感技术来进行水环境监测是近年来常用的手段之一。由于不同污染水体的绿度、温度和透明度差异反映了物理场的不同,因此,在遥感技术中用NOAA/AVHRR气象卫星测定绿度、温度和透明度三类数据可完整地识别不同水体的水质变化。采用气象卫星的复合比值合成图像和色调-饱和度-明度变换技术,有效地反映长江三角洲主要水体的水质污染情况,并且可同上海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与研究资料和太湖的水质研究资料互相印证,其水质类型可以用数据予以确定和解释。本研究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全区主要水体水质的宏观分布,为水质污染的宏观监测提供了依据,表明气象卫星在以水质研究为主的环境遥感中的优越性。它具有覆盖面广、时相连续、费用低廉的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冉  过仲阳  叶属峰  王丹  苏盼盼  
长三角海岸带是长江三角洲与东海间的重要过渡性区域,基于联合国千年评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框架,以生态学为原理、以遥感反演技术为手段、借助经济学方法,对2005年及2008年长三角海岸带的10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长三角海岸带2005及200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 235.92、1 493.04亿元,与长三角地区实际GDP对比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际降低,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来说,林地、耕地、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为增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加以保护;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说,旅游娱乐服务、土壤保持、调节水源为价值量最大的3项服务,而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这一地区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市,土地面积约33方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土地面积的3.4%,人口约1.6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7%。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3436亿元,占全国的19.4%。这一地区在我国经济战略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朱卫平  苗建军  
本文根据同一性、全面性、客观性原则挑选了12个指标作为评估投资环境的指标体系,在获取1990-1994年长、珠两个三角洲的上述指标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因素分析方法,对长、珠两地投资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对优劣、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并简要得出了几点政策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天成  朱晓华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1978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采用1978-2005年长江三角洲16市GDP数据,首先计算分析区域GDP增加的总量与速度,定量描述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进而引入区域重心的概念,定量表示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GDP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GDP增长速度较高的城市主要沿宁沪杭甬铁路呈"Z"型分布;发展速度较低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边缘及两翼地区;上海市与第二位城市的差距有所减小;区域GDP重心整体上表现出缓慢、定向的向西南移动趋势,表明区域差异总体上在不断缩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顾雪芹  李育冬  余红心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各国将更加重视产业集群竞争,而营商环境则是吸引产业集聚的关键因素。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进入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速阶段,对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既存在共性特征,如已形成整体推进态势、各行政区域内部实现数据共享交换、均存在诸多短板和突出问题、制度安排缺乏协调性等,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创新举措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所制定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不统一等。为量化分析长江三角洲各省市营商环境建设实际成效,可选取政府服务、产业转型、地区功能、人才环境4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发现,上海市得分最高,其次是浙江省和江苏省,安徽省最低。为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引领全国营商环境建设,上海市应发挥配套服务综合成本优势以弥补土地成本劣势,提高资金对实体产业支持力度,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态势,缩短通勤时间;浙江省应加大公共文化设施供给;江苏省应降低企业成本,改善环境质量并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安徽省应抓住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契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此外,长江三角洲各省市在优化自身营商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立足区域整体,充分发挥各省市协同效应,实现区域内数据信息共享,构建统一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铁飞  冯亚芬  张振国  
根据68处4A级景区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时空结构概括为4种类型:周末型———圈层结构、节假日型———多节点结构、四季型———面状结构及其它时间型———单节点结构;由此提出该地区旅游产品亦构建为具有更加精细市场针对性的4类产品类型:周末型、节假日型、四季型和单节点型;认为通过旅游资源与产品的时空结构分析,可以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改变目前“长三角”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粗放的现状,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樊福卓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分工进展及分工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在优化,区域内分工与合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各城市制造业的专业化倾向在增强。事实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不良竞争和内耗现象,多与政府的行为有关。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弱化"行政性边界",淡化地方利益观念,追求地区经济的整体利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秉建  程久苗  罗世俊  樊小凤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模型,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乃政  张桃林  王兴祥  刘红樱  梁晓红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研究基于最新完成的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2、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实测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库储量分别为50.99、356.47、677.26Tg,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70、4.90、9.30 kg/m2。研究区主要分布土壤为水稻土、潮土,水稻土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57、3.85、8.86 k...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军  
本研究从产业经济和市场体制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各次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 ,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过分夸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需要重视的是由产业同构所反映出来的制度问题 ,即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问题。而这正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所在。进而以浙江为例 ,认为必须从长三角正在形成的广域产业集聚和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客观现实出发 ,在长三角次区域实行“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 ,进而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广忠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现象的出现和推进,地方发展中区域之间社会经济联系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多元化,传统的科层式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与区域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求,区域协作和区域管治日益重要。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近30年的快速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运杰  曹建海  
200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特别是技工荒的问题,长三角和珠三角争夺民工。从劳动力市场体制本身来看,长三角地区近年来虽进步明显,但仍然存在着诸如待遇低、劳动条件恶劣、社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解决好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入问题,建立覆盖广、种类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春锋  缪启龙  马利  王勇  
基于1996~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4个省会城市的逐日地面观测资料,研究了气温指标(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周循环特征,并分析了春节、五一节、十一节长假期间与假日前后各7d气温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末效应现象,其中气温日较差和日最高气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的周末效应存在季节差异,夏季周末气温指标值比工作日大,其他季节周末气温指标值比工作日小,其中春季周末效应最为显著。春节、五一节、十一节三大长假存在明显的假日效应,其中春节和十一节假日期间气温指标值相比假日前后7d小,五一节假日期间气温指标值相比前后7d大。由于三大节假日的时间更长,气温变化的假日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