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7)
- 2023(9624)
- 2022(8743)
- 2021(8233)
- 2020(6889)
- 2019(15940)
- 2018(16022)
- 2017(30813)
- 2016(17090)
- 2015(19107)
- 2014(19176)
- 2013(18965)
- 2012(17467)
- 2011(15734)
- 2010(15373)
- 2009(13646)
- 2008(13004)
- 2007(11108)
- 2006(9457)
- 2005(8091)
- 学科
- 济(63555)
- 经济(63488)
- 管理(47494)
- 业(43972)
- 企(37111)
- 企业(37111)
- 方法(32390)
- 数学(28129)
- 数学方法(27789)
- 学(17178)
- 农(16149)
- 中国(15607)
- 财(14991)
- 业经(13953)
- 地方(12844)
- 和(11674)
- 环境(11663)
- 理论(11136)
- 贸(10936)
- 农业(10934)
- 贸易(10932)
- 易(10603)
- 技术(10455)
- 务(9927)
- 制(9883)
- 财务(9868)
- 财务管理(9852)
- 划(9410)
- 企业财务(9320)
- 教育(8996)
- 机构
- 大学(239555)
- 学院(236757)
- 管理(95722)
- 济(87201)
- 经济(85164)
- 理学(83973)
- 理学院(83038)
- 管理学(81441)
- 管理学院(81042)
- 研究(80448)
- 中国(56593)
- 科学(54881)
- 京(51227)
- 农(43575)
- 所(41731)
- 业大(40886)
- 研究所(38821)
- 财(37978)
- 中心(35429)
- 农业(34679)
- 江(33074)
- 北京(32157)
- 财经(31478)
- 范(30801)
- 师范(30460)
- 院(29708)
- 经(28685)
- 州(27455)
- 技术(26583)
- 经济学(25216)
- 基金
- 项目(173663)
- 科学(134139)
- 基金(124681)
- 研究(122172)
- 家(110744)
- 国家(109868)
- 科学基金(93085)
- 社会(73865)
- 社会科(69851)
- 社会科学(69832)
- 省(68894)
- 基金项目(67046)
- 自然(63729)
- 自然科(62230)
- 自然科学(62213)
- 自然科学基金(61058)
- 划(58030)
- 教育(55242)
- 资助(52158)
- 编号(49188)
- 成果(39155)
- 重点(38626)
- 部(37121)
- 发(36373)
- 创(35795)
- 科研(33887)
- 课题(33695)
- 计划(33489)
- 创新(33371)
- 大学(31518)
共检索到328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宏志 李进平 李宗平 L.P.Bush 王昌军 刘国顺
【目的和方法】本研究针对中国白肋烟主栽杂交种鄂烟1号烟碱转化株比例和烟碱转化率高的问题,采用转化株早期诱导鉴定和选择技术对其亲本进行了改良,配置出改良杂交种LC-1和LC-2,并探讨了其增质减害效果。【结果】经过3代定向选择后亲本材料B21的转化株比例由70.7%降低到0.0%~0.5%;B37由10.9%降低到0.0%~0.5%。两个改良鄂烟1号(2005年)的总转化株比例分别为5.0%和11.6%,分别比对照常规鄂烟1号的45.0%降低约9倍和4倍;混合样品的烟碱转化率分别为2.14%和3.13%,比对照的10.65%分别降低4倍和2.4倍;总TSNA含量分别比常规种降低86.7%和10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超 谢子发 史宏志 刘国顺 王涛 陈志华 马琳 杨兴有 鲁喜梅
采用气相色谱仪对我国不同产区白肋烟及四川省不同白肋烟品种调制后烟叶的生物碱组成和含量、烟碱转化株和烟碱转化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白肋烟烟碱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产区,四川主栽品种宣汉-5存在严重的烟碱转化问题,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窄叶类型的转化株率高达96.0%,平均烟碱转化率为34.8%。达白1号烟碱转化问题相对较小,3个地点的转化株率分别为18.0%,18.0%和52.0%,平均烟碱转化率分别为3.5%,3.1%和14.3%,在经过改良后,有较高利用价值。鄂烟1号和TN90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存在转化株。新配制的杂交种达白3号和达所24烟碱转化问题突出,转化株率达100%,需要进行系统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史宏志 谢子发 李超 刘国顺 王涛 陈志华 马琳 李广永 鲁喜梅
采用气相色谱仪对我国不同产区白肋烟及四川不同品种调制后烟叶的生物碱组成和含量、烟碱转化株比例和烟碱转化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白肋烟烟碱转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产区,四川主栽品种宣汉-5存在严重的烟碱转化问题,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窄叶型品种的转化株比例高达96.0%,平均烟碱转化率为34.8%,宽叶型品种也较高。达白1号烟碱转化问题相对较小,3个地点的转化株比例分别为18.0%、18.0%和52.0%,平均烟碱转化率分别为3.5%、3.1%和14.3%,在经过改良后,有较高利用价值。鄂烟1号和TN90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存在转化株。新配制的杂交种达白3号和达所24烟碱转化问题突出,转化株比例达1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文刚 张宝艺 张新全 刘伟 陈永霞 周禾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鸭茅杂交种进行快速鉴定和遗传分析,建立鸭茅杂交种的快速鉴定体系,揭示鸭茅杂交种群体遗传信息,为鸭茅资源保护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140个鸭茅杂交种单株及其亲本(01996、YA02-103)DNA进行扩增,分析杂交种与其亲本间扩增谱带的多态性,以鉴别真假杂交种,并结合形态标记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从192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64对引物在杂交种和双亲间存在扩增多态性,多态性百分比为33.33%。利用能扩增出父本特征带的引物鉴定了140个杂交种,其中106个具有父本的特征带,可鉴定为真杂交种。选择16对多态性引物对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会霞 田岗 王玉文 刘鑫 刘红
【目的】探讨谷子杂交种与亲本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为筛选亲本材料、组配优异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6个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和10个抗拿捕净除草剂恢复系组配60个组合,2017年种植60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通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初步鉴定和统计分析,从中筛选出用4个母本(谷3A、晋29A、51A和910A)、7个父本(K34、M22、K650、K154、K410、K391和K47)组配的7个优势组合。2018年种植7个优势组合及其亲本,测定其10个农艺和产量性状(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长、穗粗、穗重、粒重、千粒重、出苗至抽穗的天数和小区产量),对杂交种与亲本在相同性状上进行遗传相关分析,并对父母本各性状与杂交种产量性状(穗重、穗粒重)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杂交种在穗茎长、抽穗期上有超亲优势,在穗长上超亲优势明显;杂交种与亲本的相关分析表明,杂交种与母本在株高、抽穗期、穗长等性状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2018年分析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1、0.9117和0.8263,前两项达极显著水平;杂交种与父本在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粗、千粒重等性状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2018年分析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7、0.9618、0.8234、0.7770和0.8404,其中在株高上达极显著水平;母本的分蘖数、株高、抽穗期与杂交种的单株穗重、穗粒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单株穗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7、0.5439和0.4436,与单株穗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38、0.4642和0.3487,母本的穗长与杂交种的单株穗粒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98;父本的分蘖数、株高、抽穗期和穗粗与杂交种的单株穗重、穗粒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单株穗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86、0.4598、0.3367和0.5348,与单株穗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8、0.4253、0.3659和0.4236,父本分蘖数与杂交种单株穗重、穗粒重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结论】父母本与杂交种在分蘖数、株高、穗茎长、穗粗、千粒重等性状上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对亲本这些性状的选择来间接选择杂交组合的优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从而选育出优异高产杂交种。
关键词:
谷子 亲本 杂交种 遗传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蓝月 周迪 赵园园 秦艳青 王俊 李晶晶 雷云康 周骏 史宏志
【目的】明确四川主要雪茄烟品种烟碱向降烟碱转化程度和烟碱转化率的株间分布,并对烟碱转化率高的雪茄品种进行品种纯化,以优化四川雪茄烟叶生物碱组成,实现雪茄烟叶增质减害。【方法】以四川雪茄品种德雪1号、德雪3号、德雪4号、德雪5号、德雪7号和什烟1号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各供试品种中部叶的生物碱和TSNAs含量,并通过烟碱转化株的早期诱导鉴别对四川主栽品种(德雪4号、德雪7号和什烟1号)进行纯化改良。【结果】(1)四川雪茄系列品种的生物碱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且不同品种雪茄烟叶的烟碱转化率株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德雪5号存在严重的烟碱转化问题,转化株比例为100%,且所有转化株皆为高转化株。什烟1号群体中存在大量的烟碱转化株,其中低转化株居多,占群体总数的37.9%,平均烟碱转化率为18.91%。德雪1号和德雪3号的烟碱转化问题较小,且所有转化株皆为低转化株。德雪4号和德雪7号群体的转化株比例分别为48%和30%。(2)在对德雪4号、德雪7号和什烟1号3个品种转化株早期诱导鉴定的基础上,严格选择非转化株进行自交,得到相应的纯化种。与对应的常规品种相比,纯化种雪茄烟叶降烟碱含量和烟碱转化率显著降低,N-亚硝基降烟碱(NNN)含量和烟草特有亚硝胺(Tobacco specific N-nitrosamines, TSNAs)总量显著下降,其中德雪7号的NNN含量由2615.27 ng/g降低至442.67 ng/g, TSNAs总量由3602.46 ng/g降低至1327.24 ng/g,德雪4号和什烟1号的NNN含量分别由3235.76和3940.32 ng/g降低至945.32和1315.40 ng/g, TSNAs总量分别由5658.51和6669.89 ng/g降低至2889.81和2840.12 ng/g。各纯化种烟叶感官质量得到改善。【结论】四川雪茄品种不同程度存在烟碱转化问题,通过转化株早期诱导鉴定,选择非转化株自交进行品种纯化,可显著降低雪茄烟叶烟碱转化率和TSNAs含量,提高烟叶品质和安全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宏志 凌爱芬 刘国顺 魏跃伟 李超
采用GC/MS对白肋烟不同烟碱转化程度烟叶的中性和碱性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烟碱转化导致烟叶中性和碱性挥发性成分组成比例发生变化,一些重要香气成分如巨豆三烯酮和β-大马酮含量降低,而一些糖和氨基酸类降解产物糠醛、糠醇含量增加,胺类的吲哚含量增加显著。烟碱转化还导致碱性成分中的麦斯明含量大幅度增加。不同烟碱转化率样品的新植二烯、茄酮等香气成分含量差异较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华康 张卫清 林强
分析了福建省近几年来审定的籼型杂交水稻米质主要性状 ,认为目前杂交稻米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垩白率高、垩白度大、胶稠度低、直链淀粉含量高等 ,提出了稻米品质遗传改良的途径 .米质性状是遗传性状 ,杂交稻米质状况与亲本的米质状况密切相关 .利用米质性状的遗传规律 ,加强优质 A、R系的选育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杂交稻米质差的问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宝生 韩泽林 耿军义 刘素恩 崔瑞敏 王兆晓 刘存敬 张香云
通过混选法构建"目标性状育种基因库"来对陆地棉与海岛棉、瑟伯氏棉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改良,通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目前获得类型丰富的远杂改良材料493份,其中获得高衣分材料18份,抗黄萎病材料4份,优质中长绒材料4份。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稳定品系有望参加品比试验或作为育种亲本。
关键词:
棉花 远缘杂交 遗传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燕 高世斌 谭登峰 李建 张志明 潘光堂
【目的】分析玉米温热杂交种的光周期敏感特性及相关性状的遗传模型。【方法】以9份北方温带选系和8份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的南方选系,按NCⅡ设计组配72个温热杂交种,分别在北京和雅安进行田间试验。【结果】供试温热杂交种总体均表现出较强的光周期敏感性,ASI等10个性状为温热杂交种光周期敏感性相关性状。其遗传模型大多数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少数属于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多数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非加性效应为辅,随着日照变长,加性效应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结论】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利用于温带玉米遗传改良及育种时,应注重相关性状的加性基因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彦惠 常胜合 吴连成
用 2个温热杂交组合的P1,P2 ,F1,F2 ,BC1,BC2 6个世代材料 ,对玉米抽雄、散粉、吐丝期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温热杂交组合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遗传特点不同。由对光周期反应较迟钝的亚热带自交系CML32 2所配成的温热杂交组合 ,其基本营养生长期较之亲本有明显提早的趋势 ,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式 ;温带早对亚热带晚呈显性或部分显性 ;对光周期反应敏感的亚热带自交系CML312表现异常 ,基本营养生长期指标在自交系内及其F1内变异较大 ;对含有杂合基因型分离世代F1,F2 ,BC1,BC2 的比较可见 ,明显表现杂合基因型倾早的遗传特点 ,温带遗传成分在杂种后代中所占的比重 ...
关键词:
玉米 基本营养生长期 遗传 温热种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继益 蒋观敏 罗耀武
对同源四倍体高粱品系和杂交种的细胞学观察发现,其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均有特异性。具体表现在,前期Ⅰ有3.94%的PMC中存在多个核仁,其中以双核仁形式出现的频率最高;终变期—中期Ⅰ具有不同的染色体构型,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四种组成形式;后期Ⅰ出现大量落后染色体,其中以单价体提前分离造成的染色单体落后较为常见,单价染色体落后较少;前期Ⅱ和四分体时期可观察到核外染色体;中期Ⅱ发现有部分染色体不排列于赤道板上;后期Ⅱ仍有新的落后染色体产生。对四价体频率和后期Ⅰ带有落后染色体细胞出现频率进行的统计分析发现,品系间和不同的杂交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染色体的配对能力和正常分配能力均受基因型影响。研究还发现...
关键词:
高粱,多倍体,减数分裂,同源配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东霞 郭玉华 兰彩霞 程海涛 华泽田 赵鑫闻 何冉
以辽宁省近年审定的2个杂交粳稻组合9946与1052及其对应亲本为材料,对稻米垩白品质性状在穗上不同部位和不同枝梗上的分布特点和遗传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表现了下部穗位最大,中部和上部穗位次之,二级枝梗大于一级枝梗。差异大的组合(9946)遗传率大,一级枝梗的遗传率大于二级枝梗的遗传率。垩白性状受遗传、栽培条件以及穗位与遗传互作的影响。因此,选择垩白性状差异小,而其他性状优良的亲本进行组配,结合合理的株型育种,有可能育出低垩白的优质组合。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穗位 垩白 品质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德分 胡晓莉 杨绍林 李阳 吴彬 赵自仙 杨久
【目的】通过对云南84个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云南玉米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育种效率。【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和UPMGA方法对试验材料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均匀分布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61对SSR标记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SSR标记,共检测到62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222个等位变异位点,平均为10.23个;每对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在0.3240.920,平均为0.779,相似系数在0.6620.918;以0.745为界,将84份供试杂交种划分为5大类群,以0.753为界,将
关键词:
云南 玉米杂交种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耀文 赵小光 田建华 王学芳 李少钦 李殿荣 李永红 董育红
探究甘蓝型油菜化学诱导型雄性不育(CIMS)和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种间遗传效应的差异,为利用CIMS和CMS途径进行油菜超高产育种提供依据。以3个甘蓝型油菜CMS和同核CIMS与4个恢复系按照ACII不完全双列杂交(3×4)配制2套同核异质杂交种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将29个性状指标划分为农艺、产量、品质3类性状,利用QGA Station Microsoft分析软件中的加-显性(AD)模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同核CIMS杂种比较,CMS杂种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加性方差分别高21.85%,72.11%,13.48%,显性方差分别高3.58%,94.4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