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3)
2023(8144)
2022(6784)
2021(6070)
2020(4836)
2019(10347)
2018(10202)
2017(18751)
2016(9801)
2015(10780)
2014(10361)
2013(10161)
2012(9413)
2011(8881)
2010(9122)
2009(8870)
2008(8016)
2007(7127)
2006(6622)
2005(5914)
作者
(28806)
(24238)
(23977)
(22967)
(15445)
(11373)
(10905)
(9286)
(9270)
(8414)
(8396)
(7920)
(7680)
(7668)
(7540)
(7488)
(7215)
(6916)
(6902)
(6802)
(6123)
(5865)
(5756)
(5611)
(5548)
(5233)
(5196)
(5109)
(4894)
(4732)
学科
(63265)
经济(63223)
管理(25665)
地方(18677)
(17360)
中国(16418)
方法(16355)
数学(14377)
数学方法(14267)
(14047)
(13185)
企业(13185)
地方经济(12544)
业经(10422)
(10225)
环境(9640)
(7768)
(7463)
经济学(7224)
理论(7163)
农业(7109)
(6979)
(6790)
城市(6659)
(6619)
金融(6618)
(6583)
贸易(6577)
资源(6505)
产业(6312)
机构
学院(146533)
大学(144447)
(67422)
经济(65901)
研究(55194)
管理(50442)
理学(42200)
理学院(41629)
管理学(40911)
管理学院(40629)
中国(39355)
科学(33055)
(30266)
(27874)
(27718)
研究所(25168)
中心(23621)
经济学(22304)
(22233)
财经(22132)
(20960)
(20674)
师范(20516)
(20007)
(19915)
经济学院(19650)
业大(18966)
北京(18892)
(17937)
科学院(17025)
基金
项目(94697)
科学(73992)
研究(69226)
基金(67659)
(58763)
国家(58315)
科学基金(49628)
社会(46374)
社会科(43969)
社会科学(43959)
(37501)
基金项目(35116)
教育(30939)
(30727)
自然(30069)
自然科(29246)
自然科学(29235)
自然科学基金(28624)
编号(27345)
资助(27021)
(22510)
成果(21764)
重点(21514)
(19818)
国家社会(19684)
课题(19674)
(18913)
发展(18587)
(18358)
创新(17826)
期刊
(86648)
经济(86648)
研究(48298)
中国(26332)
学报(21322)
(20303)
科学(20175)
(19674)
管理(18970)
大学(15437)
经济研究(14991)
学学(14734)
农业(13367)
教育(12908)
技术(12330)
业经(12327)
问题(11988)
财经(11647)
(11352)
金融(11352)
(10331)
技术经济(7937)
城市(7612)
(7526)
统计(7498)
(7491)
现代(7342)
商业(7207)
世界(7089)
(6679)
共检索到227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佳  过伟敏  
从遗产经济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了建筑遗产的经济学特性,揭示了建筑遗产在保护和再生过程中的问题,探讨了保护与再生的途径等问题,指出遗产的管理与经营是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力求为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齐一聪  张兴国  
随着十八大的成功召开,以文化为优先发展路线的机制建构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中国本土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较多缺憾。取长补短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因一衣带水的邻邦国家日本建筑脉络同出中国建筑体系,但其文化遗产制度发展较早,故将中国文化遗产与日本文化财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中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可以从制度、管理、教育、民众参与等方面进行改善,从而丰富我国对于建筑遗产的相关建设经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晓华  
遗产社区作为活化的城市遗产,面临着自然灾害及社会干预多重风险。选取了风险管理视角下的"社会抗逆力"概念对城市遗产社区应对及转化外部干预的能力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的梳理、对遗产社区的社会抗逆力特征的分析及国际经验的介绍,论述了"社会抗逆力"对城市遗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此概念对中国城市遗产社区保护与发展的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学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性、民族性、动态传承性、活态性、群体性等特征,知识产权部门法对其保护的具体模式有:专利权保护模式、著作权保护模式、商标权保护模式、商业秘密保护模式。我国现行法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权利主体、权利性质和独创性难以确定的缺陷。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建议如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制度、集中管理制度、长期保护制度以及权利人的使用收益和权利限制制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娟  熊诗琴  刘原希  林琳  李诗元  
论文关注到传统遗产研究中社区主体失语问题,批判性遗产研究聚焦于多元主体价值挖掘与意义重构,尤其是为社区参与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现存大量城市校园社区,在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决策制定与保护实践过程中,忽视学生关键主体的价值,使得两者割裂无法“双利共生”。以中山大学康乐园为例,从学生感知入手,探究学生遗产感知对遗产保护态度的作用过程及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特定遗产感知路径对价值感知有正向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参与意愿。遗产知识普及、入校时长、遗产特征等显著影响学生遗产感知与保护态度。据此为校园遗产保护与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佳雨  徐敏  刘伟国  戴湘毅  
我国工业遗产面临本体认知、保护方式、公众参与三方面困境。遗产区域作为新兴遗产保护理念,在提高遗产价值认知、合理协调保护与利用矛盾和加强公众参与方面具有综合效益,有利于解决工业遗产时间连续性模糊和空间完整性破碎问题。以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为例,通过探讨工业遗产资源保护、遗产区域生态修复、遗产游憩系统构建和遗产管理维护体系四个方面,意在探索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最终形成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阙维民  
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工业遗产资源,在许多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已有著述。在已经公布的六批总计2358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工业遗产171项,其中古代传统工业遗产计为14类149项,体现出我国政府对传统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但在我国(物质)文化遗产暨工业遗产研究领域,从世界遗产的视野对传统工业遗产的研究,与国际同一研究领域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文章运用地理学的观念与方法,阐述了中国传统工业遗产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保护现状以及研究展望,为今后的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进亮  
将建筑遗产作为投资项目,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与价格体系,从投资主体角度出发,运用经济评价模型详细计算项目发生的投入成本、费用和收益情况等,分析项目生存或可持续能力,对其经济盈余能力进行科学判断;并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项目为例,分别对其修复期、培育期和成熟期末进行经济评价(IRR测算),通过对不同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建筑遗产项目的收益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董茜  
对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定义、价值以及再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是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之路。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玉珏   张夏子钰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形态的文献遗产应运而生,被纳入文献遗产保护范围。 2023年5月,《世界记忆名录》首次收录原生数字遗产,引发对国际数字遗产保护过往行动和未来走向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文献调研、政策研究、案例分析,首先厘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域下数字遗产的概念内涵,其次回顾近20年全球数字遗产保护政策的演变,提炼国际数字遗产保护实践的特点,最后指出国际数字遗产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推介新兴数字遗产保护方法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华  秦耀辰  
中国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面临两难境地。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及遗产资源特殊性的前提下,遵循相关原则,对遗产地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对遗产单位与非遗产单位给予明确的职能界定、对遗产区内外的经营项目作出具体的性质区分与经营归属安排,是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双赢制度选择的核心内容。遗产单位负责遗产区内的非营利性旅游展示类服务;非遗产单位(包括旅游公司)负责遗产区外的营利性旅游事务经营及遗产区内的营利性特许经营。国家设立专门的遗产行政部门,进而加强政府规制、增强遗产管理的权威性,认真履行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潮轮  
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2013年6月16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和平宫"开幕。来自l20多个国家的约1300名代表出席开幕式。6月27日落下帷幕时,本届大会将包括中国新疆天山和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在内的19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处新增世界遗产包括自然遗产5处和文化遗产l4处,其中亚洲新增8处,欧洲6处,非洲2处,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各l处。至此,《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遗产总数已经达到981项,分布在160个国家和地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振华  李建军  毕于建  
当前,中国正在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这在促进中国城乡融合、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给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新型城镇化本质是人口的城镇化。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并成为城市的常驻市民会大大增加城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难度。因此,在这一背景下采用何种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制度值得研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凯  
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利用与保护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只有协调好挖掘开发和传承保护之间的永恒矛盾,才能真正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文化资本理论不仅为开发和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野,还有助于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大运河在淮安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借助布迪厄文化资本的理论,以淮安市为例,聚焦淮安特色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形成淮安大运河文化带,通过兴建水工博物馆,打造中国漕运城,运河故事开发,文创产品开发等多种形式,实现文化资本对淮安文化产业的正向驱动作用,进而积极推动淮安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喻学才  
遗产活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遗产的保护继承和旅游的开拓创新。遗产活化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如何把遗产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而又不影响遗产的保护传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