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7)
- 2023(9810)
- 2022(8355)
- 2021(7852)
- 2020(6467)
- 2019(14348)
- 2018(14145)
- 2017(26433)
- 2016(14294)
- 2015(15745)
- 2014(15094)
- 2013(14813)
- 2012(13012)
- 2011(11686)
- 2010(11827)
- 2009(11439)
- 2008(11292)
- 2007(10206)
- 2006(8987)
- 2005(7837)
- 学科
- 管理(49179)
- 济(48188)
- 经济(48021)
- 业(42239)
- 企(36808)
- 企业(36808)
- 方法(20342)
- 中国(19970)
- 财(16916)
- 数学(14882)
- 数学方法(14736)
- 业经(13615)
- 农(12961)
- 制(12565)
- 理论(12020)
- 务(11597)
- 财务(11565)
- 财务管理(11534)
- 险(11105)
- 保险(11014)
- 企业财务(10887)
- 银(10774)
- 银行(10757)
- 和(10340)
- 地方(10176)
- 行(10077)
- 学(9840)
- 划(9321)
- 贸(8913)
- 贸易(8905)
- 机构
- 学院(191012)
- 大学(188351)
- 管理(75755)
- 济(71663)
- 经济(69670)
- 理学(62759)
- 理学院(62007)
- 管理学(61051)
- 管理学院(60652)
- 研究(60114)
- 中国(50909)
- 京(40022)
- 财(38974)
- 科学(37297)
- 江(29992)
- 财经(29624)
- 所(29531)
- 农(29158)
- 中心(29031)
- 经(26871)
- 研究所(26452)
- 业大(26322)
- 北京(24721)
- 范(24283)
- 州(24265)
- 师范(24067)
- 农业(22840)
- 财经大学(22172)
- 院(22086)
- 经济学(21650)
- 基金
- 项目(126061)
- 科学(99483)
- 研究(92361)
- 基金(91495)
- 家(79260)
- 国家(78557)
- 科学基金(68339)
- 社会(60813)
- 社会科(56485)
- 社会科学(56463)
- 省(49467)
- 基金项目(48368)
- 自然(44159)
- 自然科(43115)
- 自然科学(43101)
- 自然科学基金(42295)
- 教育(42019)
- 划(41585)
- 编号(38094)
- 资助(36252)
- 成果(30268)
- 重点(27692)
- 部(26967)
- 课题(26065)
- 创(26038)
- 发(26023)
- 国家社会(24548)
- 创新(24181)
- 科研(23909)
- 制(23555)
共检索到293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晓华
遗产社区作为活化的城市遗产,面临着自然灾害及社会干预多重风险。选取了风险管理视角下的"社会抗逆力"概念对城市遗产社区应对及转化外部干预的能力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的梳理、对遗产社区的社会抗逆力特征的分析及国际经验的介绍,论述了"社会抗逆力"对城市遗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此概念对中国城市遗产社区保护与发展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遗产社区 社会抗逆力 风险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佳 过伟敏
从遗产经济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了建筑遗产的经济学特性,揭示了建筑遗产在保护和再生过程中的问题,探讨了保护与再生的途径等问题,指出遗产的管理与经营是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力求为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权东计 任宜欣 朱海霞
避免大遗址社区属性和社会价值的弱化,弥补周边社区文化底蕴和情感连结的缺失,有机结合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是新时代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的重要任务。通过验证杜陵与社区之间的共生关系,研究杜陵遗产社区内部的共生机制,从功能、情感、文化、经济4个共生维度,提出可以增强共生关系的大遗址区遗产社区生活圈营造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芳 韩福文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在百余年工业发展进程中遗留下众多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文章从城市文化、工业文化与工业遗产三者关系出发,在梳理无锡工业发展历史脉络和总结无锡工业遗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无锡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及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城市文化建设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游旺
社会表象是某一社会群体围绕着特定社会客体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概念及实践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修订或重构。本文通过对开平碉楼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的社区居民进行跟踪调查访谈发现,遗产申报为当地社会表象变化创造了社会互动、直接体验和媒介3种新异信息源,进而推动当地社区对碉楼的遗产价值重新认识。在申遗过程中,社区居民对碉楼的价值认知从"外观与功能"不断向"间接经济价值"、"直接经济价值"、"文化遗产价值"转向,重构了当地社区的社会表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洁 王量量
通过对西安回坊城市遗产的保护更新进程(1997-2007)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在城市更新中,借鉴社会学方法对遗产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利用社会网络分析,阐述了由政府积极推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研究机构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合作的互动参与式遗产保护开发模式与良性的决策平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城市遗产 城市更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娟 熊诗琴 刘原希 林琳 李诗元
论文关注到传统遗产研究中社区主体失语问题,批判性遗产研究聚焦于多元主体价值挖掘与意义重构,尤其是为社区参与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现存大量城市校园社区,在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决策制定与保护实践过程中,忽视学生关键主体的价值,使得两者割裂无法“双利共生”。以中山大学康乐园为例,从学生感知入手,探究学生遗产感知对遗产保护态度的作用过程及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特定遗产感知路径对价值感知有正向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参与意愿。遗产知识普及、入校时长、遗产特征等显著影响学生遗产感知与保护态度。据此为校园遗产保护与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茜茜
文化软实力博弈催生了文化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文献遗产保护已被发达国家纳入文化战略覆盖范畴。立足文化政治学理论基础,文章对文化战略如何影响文献遗产保护与活化策略制定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在文化战略的政治经济导向和文献遗产保护的人文关怀之间初步找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点,为今后制定或调整文化战略与文献遗产保护政策和策略提供参考。文章采用网络检索方式获取到22篇欧洲、北美和澳洲地区的文化战略文本,对涉及文献遗产工作的相关表述进行定性的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文化战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等价值维度上对文献遗产保护与活化策略制定具有目标导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文献遗产资产化和文献遗产活化的社会化趋势。文章提出建立跨部门的文献遗产保护事业共同体,形成行业共识,通过政策引导文献遗产供需关系健康发展等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永茂 李和平
价值认知是保护行动的基础。城市历史景观作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最新共识,为遗产认知提供了更加综合全面的视角。基于此,通过对城市历史景观概念内涵的解析,从层积认知、整体认知、多元认知三大认知焦点出发,兼顾历史与当代、本体与背景、专家与公众,探索新时期下更加客观、全面、多元的遗产价值认知框架,以期能对我国遗产价值认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贵文 赵祯 谢宗杰
城市中心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文献研究,探讨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提出工业遗产的再生实则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然后,阐述从旧工业区到发展新区转变的实现路径:首先应保留和继承原有价值,其次分析城市缺失功能,柔性植入城市功能,最后运用"半自持"运营模式,致力于有机更新。通过清晰有序的推进,实现工业遗产价值呈现。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工业遗产 价值实现 保护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玉珏 张夏子钰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形态的文献遗产应运而生,被纳入文献遗产保护范围。 2023年5月,《世界记忆名录》首次收录原生数字遗产,引发对国际数字遗产保护过往行动和未来走向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文献调研、政策研究、案例分析,首先厘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域下数字遗产的概念内涵,其次回顾近20年全球数字遗产保护政策的演变,提炼国际数字遗产保护实践的特点,最后指出国际数字遗产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推介新兴数字遗产保护方法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华 秦耀辰
中国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面临两难境地。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及遗产资源特殊性的前提下,遵循相关原则,对遗产地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对遗产单位与非遗产单位给予明确的职能界定、对遗产区内外的经营项目作出具体的性质区分与经营归属安排,是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双赢制度选择的核心内容。遗产单位负责遗产区内的非营利性旅游展示类服务;非遗产单位(包括旅游公司)负责遗产区外的营利性旅游事务经营及遗产区内的营利性特许经营。国家设立专门的遗产行政部门,进而加强政府规制、增强遗产管理的权威性,认真履行制度。
关键词:
遗产保护 遗产旅游 制度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潮轮
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2013年6月16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和平宫"开幕。来自l20多个国家的约1300名代表出席开幕式。6月27日落下帷幕时,本届大会将包括中国新疆天山和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在内的19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处新增世界遗产包括自然遗产5处和文化遗产l4处,其中亚洲新增8处,欧洲6处,非洲2处,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各l处。至此,《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遗产总数已经达到981项,分布在160个国家和地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丽华
引入路径依赖理论框架,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工业遗产社区在一系列正增长机制影响下,形成"单位制"、"政府主导"保护路径,并衍生出体制、政策、主体及资金方面的负锁定效应。在以旧城改造为主导模式的城市更新进程中,应通过构建多元化保护主体,创建遗产保护政策体系,建设社区商业综合体,创新产业化利用方式等路径,突破目前保护路径的闭锁效应,实现工业遗产社区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喻学才
遗产活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遗产的保护继承和旅游的开拓创新。遗产活化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如何把遗产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而又不影响遗产的保护传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