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8)
2023(12007)
2022(10055)
2021(9331)
2020(7497)
2019(17130)
2018(16840)
2017(30673)
2016(16874)
2015(19353)
2014(19237)
2013(19033)
2012(18508)
2011(17354)
2010(17304)
2009(15923)
2008(15681)
2007(13947)
2006(12732)
2005(11966)
作者
(52671)
(43693)
(43688)
(41341)
(28028)
(21108)
(19703)
(17153)
(17102)
(15750)
(15254)
(14787)
(14432)
(14415)
(14343)
(13676)
(13125)
(12871)
(12731)
(12579)
(11312)
(10979)
(10819)
(10262)
(9909)
(9876)
(9765)
(9671)
(9134)
(9119)
学科
(75583)
经济(75491)
管理(40951)
(36915)
中国(28115)
(26659)
企业(26659)
方法(24344)
(21546)
数学(20994)
数学方法(20799)
地方(20593)
(17294)
业经(16284)
(16109)
贸易(16094)
(15625)
(15378)
(14416)
(14307)
农业(14306)
(14298)
金融(14291)
银行(14259)
(14029)
(13176)
环境(12494)
(11581)
地方经济(11434)
(10907)
机构
大学(246062)
学院(245092)
(104891)
研究(102818)
经济(102743)
管理(81697)
中国(78427)
理学(67717)
理学院(66758)
管理学(65566)
管理学院(65126)
科学(63071)
(56826)
(55010)
(50168)
研究所(49913)
(47444)
中心(44310)
农业(39568)
(38988)
业大(37540)
北京(37376)
(37366)
财经(36246)
(35153)
师范(34685)
(33069)
经济学(33017)
科学院(31816)
(30837)
基金
项目(158496)
科学(122728)
研究(114690)
基金(112720)
(101746)
国家(100907)
科学基金(82510)
社会(72168)
社会科(68291)
社会科学(68279)
(60882)
基金项目(57490)
(52912)
教育(52065)
自然(51666)
自然科(50357)
自然科学(50336)
自然科学基金(49434)
资助(47386)
编号(44986)
(40406)
成果(38674)
重点(37209)
(35330)
课题(34335)
(32316)
发展(32232)
(31724)
国家社会(30808)
中国(30743)
期刊
(126732)
经济(126732)
研究(82567)
中国(62457)
(48131)
学报(46033)
科学(40773)
(34125)
大学(33805)
教育(33539)
管理(33521)
农业(33173)
学学(31539)
(26832)
金融(26832)
经济研究(21604)
技术(20686)
业经(20030)
财经(18727)
(18630)
问题(16772)
(16438)
世界(15747)
(15573)
国际(14860)
图书(12363)
(12230)
(11696)
论坛(11696)
科技(11568)
共检索到405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今朝  范文君  
遗产保护目前已经引起世界性的重视,遗产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从横向来说,遗产可以分为自然遗产、(物质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类,且从仅保护单一要素遗产向同时注重保护多要素集成遗产,从仅保护有形的、可触摸的、物质形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发展到对无形的、不可触摸的所谓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等的保护;从纵向而言,则依次还可区分出社区的、国家的乃至世界的遗产,并以社区层面的遗产最为脆弱,最易忽视和破坏。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目前世界上遗产保护的整体框架,对中国当代的遗产保护体系进行了归纳和说明,并就如何真正落实遗产保护提出一些思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恒武  袁颖  
本文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1972年颁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英、中、日3种文本中“文化遗产”定义的比照分析,指出《公约》现行正式中译本的“文化遗产”定义中存在若干表述不当之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必虎  程静  
苗疆边墙体系是明清政府为防御并管辖腊尔山苗民而在湘黔边境地区构筑起的一套建筑体系。苗疆边墙体系不仅见证了苗汉人民斗争与融合的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制度、风水理念及建筑技艺,具有较高的价值。作为跨区域的线性遗产,苗疆边墙体系的保护与旅游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通过构建遗产廊道,能够有效保护遗产和进行旅游开发。遗产廊道主要分为三个系统:保护系统、旅游系统及支持系统。三个系统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苗疆边墙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潮轮  
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2013年6月16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和平宫"开幕。来自l20多个国家的约1300名代表出席开幕式。6月27日落下帷幕时,本届大会将包括中国新疆天山和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在内的19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处新增世界遗产包括自然遗产5处和文化遗产l4处,其中亚洲新增8处,欧洲6处,非洲2处,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各l处。至此,《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遗产总数已经达到981项,分布在160个国家和地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军  刘丽华  
目前,国内外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主要以工厂、建筑群、矿山等物质性遗存为主,传统工业时期的工业遗存尤其是大量赋存的非物质工业遗存的保护意识和效果都不容乐观。文章认为,建构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是工业遗产挖掘、认定,建立保护名录等基础性工作的保障;我国非物质工业遗产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得到保护,在现有的2批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四部分。文章引入非物质文化视角,采用文献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当前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特征、非物质工业遗产保护机理,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构成,进一步明确了非物质工业遗产的保护内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华  
众所周知,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但现实中如果处理不好,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上一些官员和企业往往倾向于开发利用,学术界一些学者强调保护,因此一直存在着的开发与保护的激烈争论,似乎具有不可调和性。但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折中,就是在保护的前提下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康登元  姜世贞  
世界遗产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明晰世界遗产的经济属性和管理主体,实施“保护第一,永续利用”战略原则,是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和谐发展的关键。保护第一就是要把保护世界遗产作为管理的首要任务,保护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是永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世界遗产地的科学功能分区既是永续利用的根本保障,也是保护和利用和谐发展制度选择的核心内容之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栩同  孙蒋涛  
城市共生理念是在吸收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和谐相处的新发展需求,并依托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新形态基础上提出的。在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之中,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在城市遗产保护中消耗了大量的经济成本与人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长期以来,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我国文化旅游的主体。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开始优化转型,旅游需求也正在转化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或因开发方式的粗放而与新时期效益与质量导向型集约发展方式相背离,或因其类型、层次的单一而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庆余  王乃昂  张立明  李钢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保障。作者认为中国遗产资源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利益"而来的,并提出了优化对策。这一系列问题,均可以用"遗产旅游业—遗产产业—文化产业"这一思路来理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伟  
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在新世纪的今天 ,“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现象 ,已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成为一种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 ,研究“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的重大论题。本文首次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把握 ,揭示了遗产地采取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分析了发展“遗产旅游”中应正确处理的三大关系 ,提出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寻求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谋优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遗产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我国遗产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文静  陈玲玲  霍斯佳  孙克勤  
建筑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复制的科技和文化艺术价值。本文从中国建筑遗产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现状中发现其存在着自然威胁、人为破坏、政府制度疏漏及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在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科学监管、法律法规、民众参与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推进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佳明  
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的组织改革是遗产管理中的难题 ,在转型期中的遗产保护和旅游经营开发之间的各种矛盾都会在组织问题上体现出来。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阶段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组织现状的基础上 ,概括了遗产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的约束条件 ,并对我国的遗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若干组织改革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