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2)
2023(9101)
2022(8249)
2021(7905)
2020(6607)
2019(15357)
2018(15374)
2017(29738)
2016(16268)
2015(18313)
2014(18350)
2013(18186)
2012(16427)
2011(14753)
2010(14473)
2009(13106)
2008(12530)
2007(10578)
2006(9176)
2005(7664)
作者
(46936)
(38627)
(38609)
(36635)
(24632)
(18685)
(17445)
(15387)
(14706)
(13683)
(13541)
(12842)
(12187)
(12182)
(11909)
(11828)
(11680)
(11582)
(11106)
(10927)
(9759)
(9323)
(9277)
(8779)
(8714)
(8681)
(8613)
(8435)
(7785)
(7767)
学科
(62006)
经济(61942)
管理(44878)
(42077)
(35403)
企业(35403)
方法(31151)
数学(26152)
数学方法(25855)
(16034)
中国(14839)
(14789)
(14133)
业经(14067)
地方(13054)
理论(11887)
农业(11055)
(10608)
(10354)
贸易(10350)
环境(10082)
(10025)
技术(9833)
(9305)
财务(9248)
财务管理(9233)
(9109)
教育(8885)
企业财务(8742)
(8736)
机构
大学(227495)
学院(227197)
管理(94287)
理学(82513)
(82400)
理学院(81591)
经济(80434)
管理学(80197)
管理学院(79787)
研究(73367)
中国(51868)
科学(48978)
(48645)
(36627)
(36387)
(35587)
业大(35241)
研究所(33927)
中心(32524)
(31849)
师范(31561)
(31334)
北京(30781)
财经(30147)
农业(28027)
(27397)
(27084)
(26312)
师范大学(25723)
技术(24283)
基金
项目(163199)
科学(127334)
研究(118724)
基金(117251)
(102297)
国家(101445)
科学基金(86998)
社会(72448)
社会科(68557)
社会科学(68539)
(64500)
基金项目(63924)
自然(58232)
自然科(56809)
自然科学(56797)
自然科学基金(55750)
(54238)
教育(53937)
编号(49025)
资助(48516)
成果(38843)
重点(35798)
(35110)
(34579)
(33762)
课题(33243)
创新(31325)
科研(31300)
项目编号(30380)
大学(30012)
期刊
(87470)
经济(87470)
研究(62622)
学报(37126)
中国(36697)
科学(34614)
管理(32410)
(31932)
大学(27190)
学学(25533)
教育(25263)
(24993)
农业(23098)
技术(18868)
业经(15331)
(14252)
金融(14252)
图书(13537)
财经(13208)
经济研究(12985)
科技(11879)
理论(11854)
问题(11477)
(11470)
实践(11229)
(11229)
(11043)
资源(10629)
情报(10385)
技术经济(10304)
共检索到311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朝枝  李文静  
随着近年来遗产话题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遗产旅游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遗产旅游研究相关文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遗产旅游相关研究的主题与内容发现,目前的遗产旅游相关研究更多是遗产地的旅游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了遗产与遗产旅游的本质特征及其核心问题,结合当前国际学术界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本体论与认识论转向的背景,本文提出,遗产旅游的研究应围绕"什么是遗产""谁的遗产""怎样阐释"3个核心问题展开,并对相关的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红霞  
遗产地的商业化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旅游符号学的理论和视角,通过对少林寺的案例研究,认为遗产地的商业化是遗产地符号建构的结果,而广大游客是遗产地符号建构的真正拥护者,符号建构大大强化了遗产地的商业化过程;同时,遗产地在遗产旅游的过程中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倾向,是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晓晓  张朝枝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遗产旅游真实性的理解存在差异,游客、居民、旅游经营者对遗产旅游真实性理解差异较大,并且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本文从遗产旅游与真实性的概念剖析入手,分析与比较和利益相关者的真实性概念理解差异,以及这种理解差异造成的遗产旅游地发展恶性循环,探讨了如何通过构建真实性的手段来管理遗产旅游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佳明  
一直以来,文化遗产与旅游植根于不同的价值观念、使命和功能,服务于不同的利益群体,服从于不同的政府管理机构,实现着不同的管理目标和任务。这使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华  秦耀辰  
中国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面临两难境地。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及遗产资源特殊性的前提下,遵循相关原则,对遗产地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对遗产单位与非遗产单位给予明确的职能界定、对遗产区内外的经营项目作出具体的性质区分与经营归属安排,是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双赢制度选择的核心内容。遗产单位负责遗产区内的非营利性旅游展示类服务;非遗产单位(包括旅游公司)负责遗产区外的营利性旅游事务经营及遗产区内的营利性特许经营。国家设立专门的遗产行政部门,进而加强政府规制、增强遗产管理的权威性,认真履行制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骆高远  
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及旅游界的关注。寻求适于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促进工业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保护及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对工业遗产及工业遗产旅游进行界定的同时,着重分析现状、旅游价值,针对开发的水平以及与国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差距,揭示开发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开发滞后的原因并明确提出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佟玉权  韩福文  
科学的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是搞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基础。通过分析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形势,阐述我国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的基本原则,提出由4个大类指标和16个类型指标所构成的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得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嵩龄  
本文提出一个我国遗产旅游界尚未关注的问题——遗产旅游的文化政治意义。文章首先讨论了我国遗产的文化政治价值,接着提出我国遗产旅游应当发挥的文化政治功能,最后分析了提高我国遗产旅游文化政治效果的必要举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伟,戴光全,吴霞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是研究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苏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颇具代表性。更重要的是 ,苏州拥有先后两批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项目———拙政园等九处苏州古典园林 ,这使得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又呈现出了特有的规律。本文在分析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节点、通道和域面要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整合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两个途径 :整体整合与核心整合 ,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整合的基本原则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朝枝  保继刚  
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是国外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遗产与遗产旅游的起源、发展进行了阐述 ,并进一步就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 ,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外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对我国遗产旅游与遗产管理研究的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明明  
一、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72年11月第17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针对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提供紧急和长期的保护。至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持续关注。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以及旅游者对于目的地自然文化价值的重视,遗产旅游也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基于国际上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准则和对生态旅游内涵的3项基本共识,即坚持资源保护底线、保障社区受益、兼顾效益公平,无疑自然遗产地所开发的旅游活动必须是生态旅游。但与一般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不同,社区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中的角色与功能稍有区别,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军  徐飞雄  刘嘉毅  
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是世界性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难题。运用主流、成熟的战略管理思想,构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同的战略管理理论框架,并运用理论框架于崀山实证分析中。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战略分析,包括远景、使命、战略目标和SWOT分析;其次是战略选择与制定,运用SWOT模型分析进行战略选择,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品牌化与多元化战略、利益相关者参与战略与社区居民参与战略、信息化战略、战略联盟战略;再次是战略实施,涵盖组织变革、制度改革、资源获取与配置、组织文化和精神保障;最后是战略评价与控制,包括战略评价和战略控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励   李珍芳   祁杉  
如何有效地激励遗产旅游者践行环境责任,在旅游过程中实现自我环境行为约束与管理,是遗产地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需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遗产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划分为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促进型环境责任行为,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案例地,基于规范激活理论视角,以认知-情感-行为路径为逻辑建立模型,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再使用fsQCA方法来探讨行为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构型组合。通过505份问卷的实证研究发现:(1)责任归属和环境态度显著正向影响遵守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2)道德义务感有利于促进旅游者约束个人的行为,而旅游者预期积极情感可以促进遵守型、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旅游者预期消极情感还可以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情感因素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3)构建了3种类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复杂因果模型,共得到9条因果组合路径,其中,高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和高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前因条件组合都必须具备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高促进型环境责行为可以只具备认知因素。文章不仅深化了环境责任行为的理论认识,还能为遗产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预测和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军  徐飞雄  刘嘉毅  
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是世界性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难题。运用主流、成熟的战略管理思想,构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同的战略管理理论框架,并运用理论框架于崀山实证分析中。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战略分析,包括远景、使命、战略目标和SWOT分析;其次是战略选择与制定,运用SWOT模型分析进行战略选择,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品牌化与多元化战略、利益相关者参与战略与社区居民参与战略、信息化战略、战略联盟战略;再次是战略实施,涵盖组织变革、制度改革、资源获取与配置、组织文化和精神保障;最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