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8)
2023(15181)
2022(13168)
2021(12159)
2020(10224)
2019(23266)
2018(22612)
2017(43928)
2016(23865)
2015(26135)
2014(25815)
2013(25780)
2012(23586)
2011(21135)
2010(20830)
2009(18939)
2008(18358)
2007(16014)
2006(13852)
2005(11855)
作者
(70193)
(58403)
(58139)
(55202)
(36940)
(28122)
(26123)
(23047)
(22287)
(20650)
(19878)
(19776)
(18588)
(18245)
(18137)
(17974)
(17669)
(17427)
(16746)
(16584)
(14773)
(14197)
(14070)
(13217)
(13206)
(12864)
(12788)
(12774)
(11686)
(11662)
学科
(98681)
经济(98572)
管理(67250)
(65654)
(51209)
企业(51209)
方法(47588)
数学(42324)
数学方法(41962)
(27926)
(24548)
中国(24429)
地方(22316)
(21424)
业经(20461)
农业(20148)
(17986)
贸易(17980)
(17390)
环境(15940)
(15269)
财务(15210)
(15206)
财务管理(15186)
技术(14721)
企业财务(14421)
(14297)
理论(14134)
(13273)
金融(13271)
机构
大学(337770)
学院(335475)
(134840)
管理(133677)
经济(132144)
理学(117485)
理学院(116158)
管理学(114183)
管理学院(113594)
研究(113481)
中国(81790)
科学(72970)
(70964)
(60958)
(59772)
(57103)
业大(55278)
研究所(52683)
中心(51145)
财经(49061)
农业(48226)
(46968)
(44914)
北京(44242)
(43378)
师范(42842)
(41400)
经济学(41068)
(38235)
经济学院(37487)
基金
项目(242066)
科学(189746)
基金(176955)
研究(170841)
(157074)
国家(155806)
科学基金(132826)
社会(108964)
社会科(103372)
社会科学(103346)
基金项目(94698)
(94130)
自然(88404)
自然科(86328)
自然科学(86304)
自然科学基金(84787)
(80113)
教育(77773)
资助(72478)
编号(67729)
重点(54621)
(53142)
成果(53067)
(51840)
(50230)
创新(46956)
科研(46940)
课题(46354)
国家社会(45344)
计划(45197)
期刊
(138312)
经济(138312)
研究(94336)
学报(60674)
中国(57924)
(54048)
科学(53071)
管理(45790)
大学(44810)
(43630)
学学(42734)
农业(37264)
教育(32911)
技术(26608)
(25875)
金融(25875)
财经(23437)
经济研究(23079)
业经(22751)
(19953)
(18831)
问题(18447)
科技(17459)
(16741)
技术经济(16042)
业大(16038)
理论(15585)
图书(15504)
资源(15271)
商业(14998)
共检索到469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鞠晴江  庞敏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历来是促进区域增长和减缓贫困的重要政策工具,它通过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并根据道路质量等级的差异发挥不同作用。通过实证检验不同质量等级道路对区域增长和减缓贫困的贡献程度,其结果表明四川等级公路和等外路在经济增长及减缓贫困中均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等级公路比等外路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等级公路建设,是四川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及社会和谐稳定双赢的重要战略举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婧  张梅青  
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分析铁路投资建设与市场化的协同合作机制,实证考察铁路基础设施对本地及邻近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市场化与铁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合作效应。结果表明,铁路基础设施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铁路与市场化进程对本地经济产生正向协同合作效应;地理邻近地区市场化水平差异过大时,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进行铁路投资建设将吸引经济要素流入和企业转移。因此,在完善铁路基础设施的同时,应缩小区域间市场化水平差距,发挥市场化在铁路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奇洪  裴雨潇  
文章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模型,运用我国2001—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定量角度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备建设的确会增进经济提升,但其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冯雪萍  
基于广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历程,在相关研究假设的前提下,选取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等主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程度衡量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强有力的贡献作用。因而,要从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来改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从而促进物流基础设施改善,为区域经济增长服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德明  
本文聚焦于物流基础设施通过网络效应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合共有相关效应面板模型和结构VAR模型,对1997-2017年31个省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效应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物流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这一正向影响主要归因于区域间统筹协调投资决策所产生的网络效应和溢出效应,经过统筹协调的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GDP的影响程度平均是独立投资决策影响的3-4倍;在1997-2017年期间,我国各省份之间统筹协调进行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决策机制在逐渐强化,这可能暗示着我国中央政府在大型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起到的协调作用和集中决策作用正在变得越发重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杰  李治国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增长,而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整个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增加。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上海市1980~2005年间的经济增长与各项基础设施投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电力建设与交通运输投资显著影响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又能带动公用事业、市政建设和邮电通信投资的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黎  李红昌  
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2000—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群趋势以及正向空间自相关。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资本、劳动力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要素,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仍占绝对优势,而传统研究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将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黎  李红昌  
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2000—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群趋势以及正向空间自相关。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资本、劳动力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要素,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仍占绝对优势,而传统研究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将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豪  蒋家东  
通过构建质量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从质量基础设施自身的技术特征和制度特征出发,研究其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基于2009~2016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质量基础设施对国别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质量基础设施确实能够促进一国经济增长,而且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新民  刘金全  方毅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和面板数据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和显著下降的现象,其贡献率约为12%;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人均产出与交通基础设施贡献度间的关系表现为U型曲线。当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较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其投资布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新民  刘金全  方毅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和面板数据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和显著下降的现象,其贡献率约为12%;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人均产出与交通基础设施贡献度间的关系表现为U型曲线。当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较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其投资布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强  
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放入到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出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假定,来判断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存在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以及这个"挤出效应"是否阻碍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妍  赵蕾  薛俭  
基于1997-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SYS-GMM和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分布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中倒"U"曲线中的上升阶段,但部分地区存在过度或集中投资的现象;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到: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在前期冲击效应波动较大,但长期影响趋于稳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希果  岑剑雄  
本文主要研究了公共产品供给与经济增长和区域收敛的关系,从理论上阐述了公共产品供给对经济增长收敛的作用机制;通过构建经济增长收敛模型,选择1998~200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产品供给的面板数据,采用GMM的方法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公共产品供给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并有利于区域经济收敛,考察期我国区域经济收敛速度为3%~3.08%。建议国家在公共品供给政策设计上应充分重视公共品在经济增长中的内生性作用,增加落后地区公共产品供给,并且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政府应处于主导地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政府和市场分工互补来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新博  孟宪勇  赵伟  
文章从动态多维减贫视角考察了农村基础设施对动态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影响不同贫困维度的农村家庭长期、短期多维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交通基础设施显著降低不同维度的长期多维贫困发生率,抑制较高维度的短期多维贫困发生率和较低维度的返贫率;卫生基础设施有效抑制较高维度的长期多维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农业基础设施显著降低长期多维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