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8)
2023(10313)
2022(8862)
2021(8337)
2020(7187)
2019(16427)
2018(16184)
2017(32046)
2016(17721)
2015(19769)
2014(19503)
2013(19245)
2012(18166)
2011(16372)
2010(16753)
2009(15988)
2008(16225)
2007(15079)
2006(13105)
2005(11774)
作者
(49544)
(41513)
(41404)
(39503)
(26540)
(19693)
(19105)
(16075)
(15552)
(15024)
(14025)
(13805)
(13182)
(13146)
(13093)
(13031)
(12828)
(12307)
(12095)
(11986)
(10190)
(10136)
(10134)
(9533)
(9462)
(9350)
(9316)
(9094)
(8370)
(8256)
学科
(69237)
经济(69172)
(56122)
管理(54409)
(44944)
企业(44944)
方法(32312)
数学(28636)
数学方法(28305)
(21242)
中国(20877)
(20473)
(16264)
(15529)
技术(15520)
银行(15505)
(15002)
贸易(14996)
业经(14770)
(14763)
(14608)
地方(13748)
(13620)
金融(13618)
(13063)
农业(13048)
财务(13036)
财务管理(13000)
(12939)
(12437)
机构
学院(249211)
大学(248218)
(107197)
经济(104903)
管理(98291)
理学(83273)
理学院(82432)
研究(82044)
管理学(81117)
管理学院(80626)
中国(67553)
(53625)
(51293)
科学(47869)
(41315)
财经(41232)
(40247)
中心(39358)
(39242)
(37259)
研究所(37025)
业大(34419)
经济学(33026)
北京(32551)
农业(31649)
(31112)
(30920)
师范(30669)
财经大学(30406)
经济学院(29899)
基金
项目(157496)
科学(124487)
研究(117840)
基金(113895)
(97548)
国家(96685)
科学基金(83341)
社会(74780)
社会科(70858)
社会科学(70838)
(62113)
基金项目(59507)
教育(54106)
自然(52874)
(52001)
自然科(51663)
自然科学(51645)
自然科学基金(50731)
编号(48579)
资助(47450)
成果(40493)
(35544)
重点(35075)
(34916)
(33964)
课题(33645)
创新(32866)
教育部(30692)
(30639)
国家社会(30300)
期刊
(117751)
经济(117751)
研究(78077)
中国(49081)
(41939)
(36402)
管理(35796)
学报(33883)
(32472)
金融(32472)
科学(32289)
大学(25909)
教育(25230)
学学(24313)
农业(23940)
技术(21849)
财经(20305)
业经(19173)
经济研究(19159)
(17313)
问题(15279)
技术经济(13799)
(13476)
(13372)
理论(12973)
统计(12306)
(11883)
实践(11744)
(11744)
商业(11601)
共检索到380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绍瑞  王志刚  
“借新还旧”实质上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既成事实部分的、逐步的认可 ,是一项妥协的政策。它在执行中出现了扭曲或偏差 ,成为商业银行人为消化不良贷款的通道 ,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借新还旧”的四条标准缺乏操作性。为此 ,必须针对现实 ,尽快改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李志赟  
本文在一个动态博弈的框架下 ,考察了政策性负担与转轨经济中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政策性负担将导致国有企业经理的道德风险 ,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低效率 ;当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 ,政策性负担必然带来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而且 ,预算软约束同企业的公有制性质无关 ,在同样承担政策性负担的条件下 ,私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容易产生预算软约束 ,并且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补贴。当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时 ,政府剥夺企业的生产自主权往往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安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双金  郑育家  
Dewatripont-Maskin(1995)将软预算约束描述为一种"事前无效,事后有效"的动态激励问题,认为信贷的分散化有助于消除软预算约束。文章在DM(1995)模型基础上引入控制权收益变量,论证了"事前无效,事后也无效"软预算约束的存在条件,指出这种软预算约束本质上是控制权人追求私人收益的道德风险行为。信贷的分散化不足以消除事后无效率的软预算约束。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法律机制是减少事后无效率软预算约束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汤吉军  
作者从事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角度,借助于沉淀成本效应再次解释政府对大型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行为,从而扩展了公有产权结构、动态承诺不一致,以及政策性负担等经济解释,进一步认识到解决软预算约束根本在于消除沉淀成本效应,而克服委托代理情况下的道德风险行为是最为根本的,因而设计恰当的制度安排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平辉  叶艺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符加林  
在重复博弈及信息充分传递的情况下,声誉效应可以成为一种影响行为主体行动选择的激励机制。基于古诺博弈模型的扩展分析表明,不考虑声誉时,战略联盟中的企业具有很强的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联盟伙伴间的博弈会陷入囚徒困境,并使得联盟走向解体。但重复博弈时声誉效应会起到积极作用,对联盟中的企业道德风险行为产生有效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本文从探讨存款保险的体制目标入手,阐述了存款保险制度具有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护小额储户利益、防范银行危机、提供存款清偿机制等功能,展示了从隐性存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转变的市场取向,以及能提供有效的金融稳定机制。通过分析存款保险与其他种类保险的特征,揭示了存款保险所隐含的道德风险与代理问题。文章认为,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需要有一系列先决条件,主要包括:完善的银行治理结构、审慎的银行监管、普遍的存款保险理念、单一的存款保险机制、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的监管协调等。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在法律制度、组织架构、融资机制、监管协调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瑞纲  
责任保险的道德风险对责任保险的发展会起到较大的阻碍作用,但我国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文章通过系统的分析,指出责任保险的道德风险由以下四种类型的风险所构成:保单持有人风险、索赔者风险、司法系统风险与承保人风险。其中保单持有人风险是传统的道德风险,索赔者风险主要表现为投机性诉讼,司法系统风险体现的是侵权法与责任保险之间的关系,承保人风险则是不谨慎的承保人在经营责任保险时会遭遇的风险。在文章的结尾,笔者针对分析的结论对我国发展责任保险中如何有效管理责任保险道德风险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燕  
本文从现代企业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在对企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以后,说明了企业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效用构成,并对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效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降低企业经理道德风险行为的理论思路与现实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曹云  
基于物流外包行为的交易频率,构建了一次性物流外包和重复性物流外包的道德风险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信誉和诚信交易的影响因素,指出物流外包活动中,合作双方是否诚信取决于所获利益、惩罚程度、信誉差异、交易机率以及交易次数,并说明了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春梅  
教育领域内的法定支出政策是对教育经费预算所作的硬性规定。对教育投入总量和增量的考察都表明,我国目前的教育经费呈现出预算软约束问题。法定支出政策本身模糊,"缩水式"的估算策略,过分强调投入而忽视绩效的管理模式,部门法规与《预算法》之间不协调都使得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在承认法定支出政策现实性的前提下需重新加以规范,并应建立绩效导向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模式,逐步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超  侯建明  
道德风险在各种保险市场都存在,但在医疗保险市场却复杂得多,其使得医疗费用支出变得难以控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角度对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接着从被保险人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两个方面阐述了道德风险在医疗保险中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游春  李燕萍  
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高发主要是由于个人投入之后,就诊费用由第三方付费;防控及惩罚制度的错位,医疗保险道德风险收益/支出比很大;医疗救治过程负熵信息的累积、诱导;诊疗标准个性特征明显,救治过程与愈后监管难度大;社会医疗保险领域特有的道德风险损害导致直接利益主体缺失。应在医疗保险模式设计、医疗保险宣传教育机制建设、医疗保险基金使用过程中的控制机制、在保险法律规范内逐步展开直接参与医疗保险诊疗环节等四个方面建立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高发控制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曼  
医疗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特殊性 ,使得该领域道德风险发生频率高且规避难度大 ,这导致了医疗费用的急剧攀升 ,并进而损害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效率基础。本文在正确界定各参与方权利关系的基础上 ,通过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 ,从医疗保险领域制度创新的角度 ,提出了约束医疗保险费用的路径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芳洁  刘凯凯  柏士林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支持农业生产、稳定农户收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逐渐在全国各省市进行试点实施。农业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易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严重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制约农业保险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分析,以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