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8)
- 2023(5763)
- 2022(4632)
- 2021(4227)
- 2020(3732)
- 2019(8287)
- 2018(7892)
- 2017(15787)
- 2016(8156)
- 2015(9056)
- 2014(8836)
- 2013(8799)
- 2012(8239)
- 2011(7298)
- 2010(7762)
- 2009(7851)
- 2008(6735)
- 2007(6055)
- 2006(5462)
- 2005(5201)
- 学科
- 融(27681)
- 金融(27681)
- 业(27550)
- 银(26119)
- 银行(26119)
- 济(25998)
- 经济(25958)
- 行(25271)
- 管理(23480)
- 企(22263)
- 企业(22263)
- 中国(17701)
- 制(13683)
- 财(13305)
- 方法(11815)
- 中国金融(11259)
- 险(10885)
- 保险(10794)
- 数学(10635)
- 数学方法(10545)
- 务(10130)
- 财务(10116)
- 财务管理(10089)
- 企业财务(9776)
- 体(7424)
- 度(7231)
- 制度(7229)
- 业经(7032)
- 农(7019)
- 业务(6844)
- 机构
- 大学(107036)
- 学院(105563)
- 济(46007)
- 经济(44890)
- 中国(40208)
- 管理(40058)
- 研究(33564)
- 理学(32751)
- 理学院(32449)
- 管理学(31951)
- 管理学院(31748)
- 财(28319)
- 京(22109)
- 银(21845)
- 财经(21541)
- 银行(20887)
- 融(20769)
- 金融(20421)
- 经(19619)
- 中心(19579)
- 行(19539)
- 人民(17377)
- 财经大学(16521)
- 江(16344)
- 科学(16321)
- 国人(16178)
- 中国人(16121)
- 所(16050)
- 经济学(15564)
- 中国人民(15548)
- 基金
- 项目(64043)
- 科学(50627)
- 研究(48932)
- 基金(47695)
- 家(39845)
- 国家(39481)
- 科学基金(34540)
- 社会(32312)
- 社会科(30660)
- 社会科学(30650)
- 基金项目(24447)
- 省(23681)
- 教育(22252)
- 自然(21089)
- 自然科(20660)
- 自然科学(20655)
- 资助(20483)
- 自然科学基金(20321)
- 划(20127)
- 编号(19733)
- 成果(17280)
- 部(14986)
- 重点(14346)
- 性(14252)
- 教育部(13551)
- 课题(13550)
- 创(13490)
- 国家社会(13443)
- 制(13294)
- 项目编号(13122)
共检索到179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自力
此次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诱因来自于自由市场竞争的失败和对金融创新产品监管的严重缺失当前,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的中心华尔街危如累卵。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莫兰琼
2010年,全球金融市场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高盛事件的爆发给原本脆弱的金融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高盛事件"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出于贪婪的本性和道德的缺陷,借创新之名设计出各种金融衍生品,表面上是转移和分散风险,实际上是以更高的成本为代价提前透支未来无风险收益。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源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的"外部性",而金融监管的严重滞后导致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行为失控,最终导致危机爆发。
关键词:
道德风险 监管缺失 反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徐 游春
现代经济从某种角度看是信用经济。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实质就是一种信用危机。而在这次危机中,保险业也遭受重创,这严重损害了保险业的形象和消费者的信心。保险交易以信用为基础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消费者对保险机构和保险行业的信心是保险交易达成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保险交易基本属性的理论探讨,运用不完全信息下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动态贝叶斯博弈分析,论证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信用支持型的保险监管制度安排对于克服保险交易障碍、推动市场交易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信用缺失 保险监管 信用支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桥云 韩煦 陈跃军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以来,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很好地解决了放款机构资金来源约束和流动性约束问题,保证了放款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转移了信用风险,扩大了贷款规模,推动了整个社会GDP的增长。然而,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使证券化所存在的风险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我国贷款证券化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美国较为成熟的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对完善我国证券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证券化 道德风险 监管缺失 次贷危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祥锋 蔡青青
本文结合美国及世界经济的现实情况,从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脆弱性的角度分析了本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构建动态模型阐释了全球经济失衡对美国的外部冲击及金融内在脆弱性对美国资产的价格和风险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失衡 金融 杠杆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钦先 蔡庆丰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仍在蔓延之中,至今仍深未见底。从表面上看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发了次贷危机的爆发,但从本质上分析,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衍生化和虚拟化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行为才是引发危机的真正根源。正是不断虚拟化所引发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加剧为各环节的金融中介提供了道德风险行为的空间;而金融中介道德风险行为的加剧和叠加则增加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最终导致危机的全面爆发。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虚拟化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联盛 何德旭
对于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升级,住房抵押贷款标准放松、金融产品过度证券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到位、货币当局的货币放松和监管放松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渎职等是重要的动因。许多相关研究揭示了美国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指出金融监管这一最后堡垒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金融风险有机可乘。文章主要讨论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监管的匹配,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要求,以及美国新金融危机中的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错配。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反思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阚景阳
在本次金融危机过程中,受不同风险文化的影响,欧美金融集团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最终结局迥异。本文立足于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与背景,结合我国金融业务综合化经营的实际情况和产融结合加快的大趋势,分析金融危机以来欧美金融集团风险控制成败两方面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经验,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控与监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斌 张涤新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信用违约互换蕴含的道德风险使其成为危机发生和发展的助推器。本文通过构建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合约设计模型,研究该产品的作用以及控制其道德风险的最优合约设计。分析发现:交易双方资金成本差异决定了信用违约互换具有优化配置信用风险、提高银行收益和拓宽市场主体投资渠道等有利作用,但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会降低银行监督信贷资产的努力水平,导致信用风险积聚和增加。通过引入不完全保护机制,我们给出了有效控制信用违约互换道德风险的最优合约。本文的研究结论为防范和控制信用衍生品隐含的道德风险提供了借鉴,有利于促进其发挥分散信用风险等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沃纳·罗斯 梅文
对于了解冲击亚洲和俄罗斯并波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这次金融危机的起因及教训,“管理式发展”和“道德风险”之说十分重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米歇尔·康德苏将管理式发展描述为政府、国内银行与公司之间为刺激行业的创立,使国家迅速崛起,早日加入先进国家行列而形成的“不适当的密切联系”。这一方法的特点是“采用干预资源市场分配的机制”。这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传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的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2007年3月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动荡,诱发了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环境趋于恶劣,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银行业能否抵抗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更深层次的慎思和积极应对。因此,我国需要从中吸取教训,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弥补监管"缝隙",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
美国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监管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加怡
韩国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分析其金融危机的原因不能把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割裂开来,韩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恰恰在于其产业政策与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协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虹
美国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而导致金融危机暴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模式与基本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向全球经济危机转化已经很难逆转。因为,投资者与消费者的悲观情绪导致世界经济衰退,负财富效应的显现导致消费需求严重萎缩,金融危机会在不同类型国家逐次传递,先是传递到过度消费型国家,再传递到过度生产型国家,最后传递到过度资源供应型国家。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岗
试析韩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程岗1997年7月,由于泰铢的持续暴跌引发了韩元的暴跌,并进而导致韩国迅速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关于韩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目前已有很多分析家和学者作出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房地产业的长期过度发展、外汇储备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