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2)
2023(5622)
2022(4524)
2021(4122)
2020(3439)
2019(7578)
2018(7277)
2017(13678)
2016(7380)
2015(8405)
2014(8539)
2013(8667)
2012(8422)
2011(7564)
2010(7909)
2009(7583)
2008(7550)
2007(6581)
2006(6179)
2005(5734)
作者
(20906)
(17463)
(17415)
(17005)
(11280)
(8105)
(7959)
(6688)
(6657)
(6347)
(6148)
(5773)
(5722)
(5676)
(5583)
(5305)
(5195)
(4955)
(4947)
(4670)
(4670)
(4217)
(4105)
(4040)
(4018)
(3949)
(3729)
(3588)
(3574)
(3511)
学科
(53257)
经济(53220)
管理(24982)
(23159)
(18339)
地方(16030)
(16003)
企业(16003)
方法(14451)
数学(12751)
数学方法(12716)
财政(12372)
地方经济(11536)
中国(11321)
(11101)
(9954)
财务(9951)
财务管理(9906)
(9905)
企业财务(9517)
(8471)
业经(8372)
(7356)
(7150)
经济学(6616)
(6163)
金融(6163)
(5876)
及其(5865)
环境(5843)
机构
大学(113941)
学院(111188)
(58454)
经济(57505)
研究(43575)
管理(37588)
(35002)
中国(32564)
理学(31215)
理学院(30842)
管理学(30517)
管理学院(30282)
财经(23541)
(23179)
科学(22754)
(22386)
(21179)
经济学(20305)
研究所(19499)
经济学院(17992)
中心(17892)
(17447)
财经大学(16989)
(15388)
师范(15303)
北京(15253)
(14808)
(13231)
(12858)
师范大学(12659)
基金
项目(62867)
科学(49328)
研究(48523)
基金(46076)
(38758)
国家(38453)
社会(33669)
科学基金(32578)
社会科(32022)
社会科学(32013)
基金项目(23004)
(22920)
教育(21880)
资助(19322)
(18906)
编号(18435)
自然(17521)
成果(17242)
自然科(17086)
自然科学(17081)
自然科学基金(16764)
国家社会(14854)
(14653)
(14512)
重点(14337)
(13942)
经济(13824)
(13618)
课题(13344)
教育部(13245)
期刊
(74343)
经济(74343)
研究(45948)
(32711)
中国(22544)
管理(15152)
学报(14451)
经济研究(14093)
财经(13549)
科学(12295)
(11794)
大学(11570)
(11540)
金融(11540)
(11145)
学学(10621)
教育(10234)
问题(9092)
技术(8426)
业经(7901)
(7718)
(7633)
财政(7633)
世界(7483)
农业(7445)
国际(7209)
会计(7001)
技术经济(6828)
财会(6716)
统计(6147)
共检索到191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志忠  
本文以一批世界著名大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陷入假账丑闻的陷阱为背景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公司造假手段的分析 ,认为其根本原因 :首先是在“他律”上产生问题 ,即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存在“缺陷” ;其次是“法律的真空” ,使公司无限放大利己动机 ,以致“道德缺失”。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赵鹏  
本文从上市公司投资方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了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对现行会计审计制度进行分析后发现,注册会计师的行为仍然存在道德风险。认为通过适当增加信息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信息弱势,即只有增加信息成本而不是压缩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且上市公司和旧车市场等因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海林  冷冰  
本文介绍和讨论了美国施乐公司财务欺诈案中所使用的具体手法及其影响 ,重点关注了与销售型租赁有关的提前确认收益的会计手法。在此基础上 ,本文结合美国经济形势等有关背景 ,分析了施乐等美国公司财务欺诈案频发的原因及相关问题 ,并总结了其带来的若干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晓东  徐朝科  
近年来,安然、安达信、世通、强生,一个个"财富500强"里的行业巨擎,相继卷入财务丑闻中,有的甚至因财务问题而轰然倒塌。为什么在美国这样一个号称世界最完善的金融财务制约机制中,财务丑闻竟然会像瘟疫一样蔓延?研究美国的财务欺诈案件,有助于我国财务审计制度的完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喻少华  王安邦  
本文分析了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指出了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董事会和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审计师是财务报告真实公允的重要控制机制,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的缺陷紧密相关,财务报告欺诈问题,实质上就是公司治理问题,要防范财务报告欺诈,根源在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建新  
近几年,国内外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财务欺诈案件。为了有效地防范财务欺诈,2006年7月15日,被美国总统布什称作“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生效,在美上市的所有公司都要求按照该法案提交财务年报。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的财务欺诈案件,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各种理论根源和具体成因,并且在借鉴美国防治财务欺诈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财务欺诈的防范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月梅  
国内各地不断涌现财务欺诈案件,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创伤。文章从财务欺诈的概念、目的、特征、表现形式等分析入手,提出一系列全面防范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丹  
本文首先诠释了公司治理生态的涵义,然后论述了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欺诈行为的相关性,接着从公司治理生态的角度剖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成因,并提出了加强公司治理生态建设,治理财务欺诈行为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丽华  
财务欺诈案件不仅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而且大大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威信,审计质量也遭到空前质疑。笔者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动因,阐述了舞弊审计的特征以及审计人员在舞弊审计中应采取的方法和技巧,使得审计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追查揭露财务欺诈等舞弊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盾  
目前,经济领域中各种商业欺诈行为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而受到普遍关注。商业欺诈行为的泛滥一方面反映了经营主体的道德沦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有市场经济存在的诸多制度缺陷。当有道德缺失的经济主体发现利用信息蒙蔽进行商业欺诈有利可图,并得不到现有制度的有效惩罚,就会铤而走险,并因示范效应而引发更多的类似行为。通过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制度经济学等诸多角度,对商业欺诈的成因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从伦理德性及制度理性两方面结合找到治理商业欺诈的综合有效的良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玉生  楼铁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晓飞  张明艳  张蕊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文章认为协同创新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作为推动创新的重要途径的协同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从协作、协调发展而来、符合当代创新需求的要素所有者组织机制。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规定协同创新的概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协同创新的组织运行提出构想: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产权明晰的组织、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创建科技信息中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利  吴长勇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第99号审计准则《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关注》简介:财务欺诈风险的产生条件,财务欺诈审计的主要规定。美国这一审计准则对中国审计职业界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