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6)
- 2023(9717)
- 2022(7757)
- 2021(7302)
- 2020(5311)
- 2019(12260)
- 2018(11954)
- 2017(20610)
- 2016(12342)
- 2015(13714)
- 2014(13837)
- 2013(12939)
- 2012(12540)
- 2011(11837)
- 2010(12345)
- 2009(10973)
- 2008(10861)
- 2007(10060)
- 2006(9312)
- 2005(8776)
- 学科
- 济(48461)
- 经济(48416)
- 管理(24813)
- 业(24117)
- 中国(22782)
- 教育(20455)
- 地方(18204)
- 农(16657)
- 企(16565)
- 企业(16565)
- 业经(13101)
- 学(12528)
- 发(12402)
- 农业(11669)
- 方法(11291)
- 理论(10729)
- 地方经济(10232)
- 发展(9880)
- 展(9753)
- 融(9577)
- 金融(9575)
- 银(9278)
- 银行(9260)
- 行(9132)
- 数学(8910)
- 数学方法(8716)
- 技术(8589)
- 制(8457)
- 环境(8419)
- 贸(7944)
- 机构
- 大学(171784)
- 学院(171236)
- 研究(70346)
- 济(61510)
- 经济(59861)
- 管理(53127)
- 中国(47306)
- 理学(44041)
- 理学院(43282)
- 科学(42958)
- 管理学(42263)
- 管理学院(41919)
- 京(40049)
- 所(36583)
- 范(35876)
- 师范(35613)
- 教育(33537)
- 研究所(33171)
- 农(29790)
- 江(29717)
- 中心(29632)
- 师范大学(29049)
- 财(28945)
- 北京(26789)
- 院(25449)
- 州(23781)
- 业大(23307)
- 技术(23263)
- 农业(22949)
- 财经(21759)
- 基金
- 项目(106001)
- 研究(86508)
- 科学(84052)
- 基金(70472)
- 家(61141)
- 国家(60382)
- 社会(51697)
- 科学基金(49635)
- 社会科(48586)
- 社会科学(48577)
- 教育(45928)
- 省(44705)
- 划(39290)
- 编号(38078)
- 基金项目(35725)
- 成果(34420)
- 课题(31128)
- 发(30676)
- 自然(28273)
- 自然科(27539)
- 自然科学(27530)
- 资助(27392)
- 自然科学基金(26997)
- 重点(26183)
- 年(26123)
- 发展(25025)
- 展(24504)
- 部(23706)
- 规划(23337)
- 创(22526)
共检索到288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晔 杨紫旭
道德觉悟作为沟通自我与道德的桥梁,为道德发展提供根源力量。其具有独特的生成架构,即依托于天赋道德感,以道德感知的内容为加工物料,对其进行理性觉解。通过感知、觉解以及觉悟的联动,达至道德的理想境界。道德觉悟的缺位招致道德教育理念上“知识人”僭越“道德人”、进路上滞于他律以及结果上退守伦理底线的三重困境。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本身予以匡正。籍由道德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敏感性、助推理性认同,并且把握道德机缘从而消解困境,达至道德觉悟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觉悟 道德觉悟 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喜祥
在强调破"五唯"的背景下,如何科学评价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的问题备受学界关注。文章通过职业教育立体评价模式的建构,强化评价学生学习的进步程度,将面向"完整人"的整体评价和学生个体的纵向成长结合起来。整体逻辑是在遵循"完整的人"的人才发展目标导向中,落实于"活动—实践"的人才培养过程,强化"训育并举"人才培养方法,强调现实条件与社会需求的多重调适。需要通过评价观、标准体系、运行机制、配套制度等调整进行落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东颖
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产生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生发逻辑既体现出明确的任务性特征,又体现出强大的内需性。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主要围绕强化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强化劳动教育功能保障,在劳动教育中突出职教价值导向等方面,全面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生发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需要 姬祥飞 侯晓丽 樊振佳
[目的/意义]数据要素流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数据要素流通本源的考察和追溯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数据要素流通的规律,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分工理论探讨数据要素流通的生发逻辑,归纳总结了数据要素主要通过数据供给、数据交换和数据交易三个环节实现流通,并逐渐演化形成数据要素市场,市场按照“数据供给—数据场景应用—数据再供给”的路径循环往复动态发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受分工演化而来的异化影响,数据要素流通在未来面临数据权属矛盾激增、数据流通相关组织发展受制、数据垄断行为滋生以及消磨组织创新精神等现实困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博
目前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乡村仍然存在精英治理现象,即村级治理由村庄精英而非广大村民主导。从主体的角度看,村庄社会精英治理的生发逻辑可以从乡镇政府、村庄精英、普通村民三个层面进行剖析,乡镇政府层面体现为悬浮型政权的选择性治理思维,村庄精英层面体现为利益驱动下对村庄治理的介入,普通村民层面体现为"工具性差序格局"下的"原子化"。村庄精英治理现象的优化路径有三:一是村庄精英治理体系的优化,二是普通村民群体自治能力与参与机制的优化,三是乡镇政权调控与指导机制的优化。
关键词:
村民自治 精英治理 生发逻辑 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晓伟
经济新常态下教育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在强化政府责任和释放社会活力两方面创新机制体制。治理理论强调多元共治和政府重塑,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不谋而合。以PPP模式为代表的教育产品供给新平台将对解决教育发展结构性问题产生推动作用,能够促进教育服务产品充足、有效与公平的供给。要在教育产品供给中大力发展PPP模式,首先需要加强项目储备,同时注重采取专业的合同管理以及进行系统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教育产品 公共治理 PPP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晓伟
经济新常态下教育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在强化政府责任和释放社会活力两方面创新机制体制。治理理论强调多元共治和政府重塑,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不谋而合。以PPP模式为代表的教育产品供给新平台将对解决教育发展结构性问题产生推动作用,能够促进教育服务产品充足、有效与公平的供给。要在教育产品供给中大力发展PPP模式,首先需要加强项目储备,同时注重采取专业的合同管理以及进行系统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教育产品 公共治理 PPP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钱晓芳 周艳
高校教师兼具"教师"与"专家"两大职业角色。高校教师要遵循教师伦理与专业伦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通过建立健全必要的系统性制度保障来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奚路阳 程明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传播生态的变革,也为营销领域带来全新的机遇。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产业实践,网红经济兴起的背后有其传播逻辑和商业逻辑,其本质是价值观和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当前网红经济商业模式日益清晰,产业系统已然形成。但其在发展上还面临核心链接尚未稳固、同质化严重、盈利能力不足以及先天道德缺失等一系列风险。只有通过强化网红传播平台的核心地位、推进网红IP化与平台的品牌化发展、不断创新盈利模式、完成道德净化等,才能保障网红经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使之高效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
关键词:
网红经济 传播特性 商业模式 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究竟是用理论工作者所创设的教育理论指导、规范教师的实践,还是用教师自身所创生的实践理论去促进其专业发展?仔细审视可以发现,这种论争其实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所遵从逻辑的论争:主张理论指导实践者秉持的是一种理论优先性逻辑;倡导教师实践理论者秉持的是一种实践优先性逻辑。文章认为,变革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跳出既有论争,回到教育理论与教师实践的原点考查,确立并提升理论者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者的理论意识,推进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昌 赵志纯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这一词义内涵、概念体系和政策话语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中予以理解和建构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既具备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特征,又含有自身的现代性特征和演进逻辑。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以实然动因和应然动因为基本动力特征,以历史、现实和未来为观照,以增强职业教育的现时及未来适应性;其指向逻辑,以育人和服务为双重发展逻辑,既注重“成物”,又注重“成人”,以促进的人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的现代化需求相融合为最终目标;其推进路径,以理念指引和实践设计为战略机制,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理念内涵和实践逻辑的内生重构,促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构建及其现实性生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琴 周哲民 万秋红
类型教育视域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呈现职业活动性、实践过程性和教学开放性等应然特征,职业活动和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核,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典型职业活动萃取、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和核心职业素养评价是重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逻辑要素。“双师结构”创新型课程团队优化、“课程思政”理念下课程目标优化、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主线优化以及“活页式+工作手册”教材和融媒体课程资源建设是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关键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君 李一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经历了以外交关系为基准的起步阶段、以接受单向项目援助为主要形式的初步发展阶段、以重视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为中心的拓宽阶段和以输入与输出并举的多元合作为核心的改革深化阶段。文章通过对政策的梳理,厘清了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的演进逻辑:以共同利益为导向的政策动力机制、以提质培优为关键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改革创生为方向的政策实施过程和以多元化趋势为核心的政策文本话语。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政策要推进多主体关照的政策动力机制、建立以提高执行水平为本的政策目标、创新线上合作的政策实施路径和深化"命运共同体"的文本话语建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超香 秦榕 刘振芳
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是美国支持卓越人才培养,保障超常儿童群体禀赋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三重逻辑路向包括满足超常儿童差异化发展需要的育人逻辑,回应国际竞争对特殊人才供给需求的历史逻辑,维护教育与社会公平发展要求的社会逻辑。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表征为教育体系一体化、教育实践专业化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美国完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构建超常儿童教育制度体系;确保超常儿童教师专业化发展,维持具有胜任力的教师队伍;拓展学校资优课程内容,满足超常儿童个性化发展;汇聚超常儿童教育机构力量,形成协同的社会支持体系等实践路径,对我国制定系统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设置多样的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建构多元的支持体系,保障超常儿童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发展,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全面保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美国 超常儿童教育 逻辑路向 实践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志军
职业本科教育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在本科层次的延伸。我国职业本科教育政策大体经历了萌生、发展和确立三个阶段,其发展逻辑是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验的主动选择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职业本科教育从政策研制到落地试点既离不开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强劲引力,也离不开党和各级政府希望职业教育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不断释放各种政策利好的不懈助力,更离不开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本身对丰富层次、完善结构追求的内生动力。在路径指向上,要统一思想,明确高职院校在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夯实基础,加强法律、标准等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保障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坚守职业本科教育属性的典型职教类型特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