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5)
- 2023(11624)
- 2022(9809)
- 2021(9218)
- 2020(7874)
- 2019(17790)
- 2018(17319)
- 2017(33589)
- 2016(17815)
- 2015(19665)
- 2014(19340)
- 2013(18678)
- 2012(17016)
- 2011(14973)
- 2010(14470)
- 2009(12836)
- 2008(12172)
- 2007(10388)
- 2006(8613)
- 2005(7130)
- 学科
- 济(66537)
- 经济(66356)
- 管理(49303)
- 业(47131)
- 企(40371)
- 企业(40371)
- 方法(35454)
- 数学(30244)
- 数学方法(29811)
- 财(19079)
- 农(17456)
- 中国(17341)
- 学(15822)
- 业经(15089)
- 理论(12596)
- 务(12393)
- 财务(12358)
- 财务管理(12331)
- 制(12183)
- 企业财务(11789)
- 和(11614)
- 农业(11376)
- 贸(11265)
- 贸易(11261)
- 易(10978)
- 地方(10948)
- 技术(10917)
- 银(9867)
- 银行(9824)
- 融(9607)
- 机构
- 大学(242693)
- 学院(240304)
- 济(94150)
- 管理(92862)
- 经济(92333)
- 理学(81912)
- 理学院(80982)
- 研究(80438)
- 管理学(79253)
- 管理学院(78833)
- 中国(57998)
- 科学(52191)
- 京(49592)
- 农(45030)
- 财(43529)
- 所(40003)
- 业大(39744)
- 中心(37859)
- 研究所(36973)
- 农业(35884)
- 财经(35660)
- 江(34350)
- 经(32820)
- 范(32003)
- 师范(31512)
- 北京(29850)
- 经济学(29705)
- 院(29509)
- 财经大学(27224)
- 州(26948)
- 基金
- 项目(177736)
- 科学(140574)
- 基金(131758)
- 研究(123864)
- 家(118072)
- 国家(117124)
- 科学基金(100141)
- 社会(81092)
- 社会科(75959)
- 社会科学(75932)
- 基金项目(69809)
- 省(68824)
- 自然(67346)
- 自然科(65912)
- 自然科学(65887)
- 自然科学基金(64737)
- 划(59502)
- 教育(58159)
- 资助(53384)
- 编号(47681)
- 重点(40764)
- 部(39899)
- 成果(37756)
- 创(37573)
- 发(37411)
- 科研(35589)
- 创新(35150)
- 计划(34550)
- 教育部(34220)
- 国家社会(34121)
- 期刊
- 济(92839)
- 经济(92839)
- 研究(64261)
- 学报(45938)
- 中国(43839)
- 科学(39727)
- 农(39603)
- 财(34993)
- 大学(34449)
- 管理(33584)
- 学学(32836)
- 农业(26873)
- 教育(25412)
- 技术(19835)
- 融(18761)
- 金融(18761)
- 财经(17930)
- 经济研究(15773)
- 经(15489)
- 业经(15111)
- 业(14352)
- 版(13247)
- 问题(12177)
- 业大(12170)
- 科技(12044)
- 技术经济(10344)
- 农业大学(10326)
- 理论(10283)
- 统计(10255)
- 财会(9845)
共检索到334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裘指挥 张丽
本文从社会规范的结构组成中分析了道德规范,考察了120名儿童对道德规范和制度等不同类规范的理解和反应。结果表明:小学儿童认为道德规范更具普适性、一致性,对道德违规表现内在性反应和重惩罚量倾向。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根据道德规范的属性、功能和规范范围开展相应的教育。
关键词:
道德规范 契约性规范 制度 谨慎性规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裘指挥 张丽
在界定个人领域内涵的基础上,对120名小学儿童关于个人领域的理解进行了访谈,对教师面对学生个人事件的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小学儿童对个人领域已有初步的理解,但教师没能根据学生个人事件的属性做出恰当的反应。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学生的监督,必须以不侵犯学生的个人领域为前提。
关键词:
个人领域 涉已行为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东红
白族传统伦理道德,是塑造白族及其社会的价值体系,是支撑传统白族社会公序良俗的文化精神,其内涵上至国家政治、民族关系,下及家教族规、人伦修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白族始终自觉维护天下一统、华夷一家的中华民族政治伦理。他们亲仁善邻,与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家庭中讲究血缘,长幼有序。"忠孝节义"是其衡量人品的标准,"耕读传家"是其居家必须延续的传统;有文化、有经历,心怀桑梓的谦谦君子,才符合做人的规范。诸教同尊、诸神共奉是他们的宗教世界。豁达宽容、平和持中是白族人的心性。鼓励远行、出门闯世界的开放意识,激励着
关键词:
白族 传统伦理道德 家教族规 社会规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璐璐
在“双碳”政策的号召下,城乡居民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如何促进居民的低碳消费以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社会认同视角下社会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对678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有直接影响;行为意向在社会规范和居民低碳消费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个体价值观能够正向调节社会规范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对促进低碳消费行为以减少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清卉 李世平 李昊
为深入研究社会规范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从社会规范一致和冲突的双重视角出发,利用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安徽和江苏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ordered probit模型、ordered logit模型和层次回归方法对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在农户亲环境行为中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1)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时,二者均会直接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同时二者还可互为调节变量促进彼此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2)当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冲突时,描述性社会规范会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而命令性社会规范则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不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不大。3)无论是在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一致亦或冲突的情境下,感知行为控制和亲环境行为认知均可促进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实施。据此提出制定合理的亲环境行为实施标准、设立"亲环境行为实施模范户"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王宇锋
文章描述了达成集体行动基础的两条研究路径,一是关注实验研究提供的证据及其可能的理论解释;二是考察真实世界的经验证据。关于集体行动的这两条研究路径是很活跃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是,世界上的人有许多类型,有一些人会比另一些人更愿意为了集体行动的潜在收益而发起互惠行动。因此,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潜在的合作者如何相互发出信号,以及如何设计制度以促成而不是破坏有条件的合作。尽管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理论面世,不过,基于演化的一些理论对各种基于实验或者田野调查的研究发现的解释力也许是最强大的,因而有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核心理论。
关键词:
集体行动 社会规范 演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志恒 张可馨
[目的]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突破农户绿色生产“高意愿低行为”困境,对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利用甘肃省649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基于农户“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属性,探讨资源禀赋、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结果](1)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农户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根源问题,软化资源禀赋约束有利于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其中有机肥代替化肥补贴、水利设施完善程度、加入农村合作社、村民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抑制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均存在显著作用。(2)个体特征中,户主年龄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存在负向的干扰作用,党员身份对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负向显著作用。(3)社会规范、个人规范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产生负向显著影响,而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可通过个人规范间接负向作用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4)社会规范在经济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为有效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统一,在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中应强调不同农户之间的禀赋差异,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规范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向绿色生产行为的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志恒 张可馨
[目的]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突破农户绿色生产“高意愿低行为”困境,对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利用甘肃省649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基于农户“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属性,探讨资源禀赋、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结果](1)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农户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根源问题,软化资源禀赋约束有利于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其中有机肥代替化肥补贴、水利设施完善程度、加入农村合作社、村民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抑制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均存在显著作用。(2)个体特征中,户主年龄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存在负向的干扰作用,党员身份对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负向显著作用。(3)社会规范、个人规范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产生负向显著影响,而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可通过个人规范间接负向作用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4)社会规范在经济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为有效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统一,在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中应强调不同农户之间的禀赋差异,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规范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向绿色生产行为的转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钱明辉 赵梦纯
[目的 /意义]研究描述性社会规范和命令性社会规范对促进人们采纳说服性健康信息意愿的作用效果,从而为健康科普工作者提供优化健康信息说服效果的策略,同时拓展社会规范理论在健康信息学领域的本土化研究。[方法 /过程]基于社会规范理论推导研究假设,引入社会归属需求和感知风险解释这一过程的作用机制,并讨论社会距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收集实验数据,使用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及调节作用。[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在东方文化背景下,描述性社会规范的说服效果优于命令性社会规范,社会归属需求和感知风险分别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且社会距离能够调节社会规范信息对说服性健康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孟为 郭雪萌
本文基于社会认同和信息理论,以2009年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所在区域社会资本与大股东利益输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可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两者关系在较差的信息环境中表现更为明显。社会资本促进了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向其提供关联抵押担保以度过难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关联方与上市公司处于同一地区加剧了"掏空",高社会资本区域企业的滞后期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支持"显著正相关。社会资本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可有效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为上市公司改善内外部治理、建立外部中小股东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利益输送 关联方交易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孟为 郭雪萌
本文基于社会认同和信息理论,以2009年~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所在区域社会资本与大股东利益输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可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两者关系在较差的信息环境中表现更为明显。社会资本促进了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向其提供关联抵押担保以度过难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关联方与上市公司处于同一地区加剧了"掏空",高社会资本区域企业的滞后期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支持"显著正相关。社会资本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可有效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为上市公司改善内外部治理、建立外部中小股东的利益保障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利益输送 关联方交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以绿色发展度量社会规范,通过分析重污染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差异,考察社会规范对分析师关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企业,重污染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更少、发布研报数量也更少。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外生冲击事件,借助双重差分法(DID)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控制潜在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披露降低了分析师的信息获取与分析成本,显著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表现为"救赎"效应;然而,重污染企业的强媒体报道并没有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反而降低了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另外,国有重污染企业的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显著高于民营重污染企业,说明产权性质作为分析师的既定认识之一,与社会规范存在替代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培功 沈艺峰
本文以中国转型阶段的环境治理为背景,检验了社会规范如何通过证券市场影响机构投资者和污染企业的行为。我们发现,由于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机构投资者往往倾向于减少对污染企业的投资,投资者的退出又导致污染企业资本成本的升高,迫使污染企业支付"污染环境的代价"。伴随着权益资本成本的升高,在进行外部融资时,污染企业会转向受社会规范约束较少的负债融资,这些证据表明社会规范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不仅拓展了社会规范在转型国家环境治理功能的认识,也为转型国家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规范的环境治理作用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规范 环境污染 机构投资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志恒 张可馨
为探究缓解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现状的解决之道,利用甘肃省644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资源禀赋、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并基于资源禀赋异质性视角探讨社会规范在影响农户绿肥种植意愿向行为转化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资源禀赋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抑制悖离现象。2)社会规范中,价值引导、互动内化和制度规范均负向作用于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可有效促进农户绿肥种植意愿向实际行为转化与落实。3)资源禀赋异质性下,社会规范仍对农户绿肥种植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价值引导在高禀赋家庭中发挥的作用大于低禀赋家庭;互动内化中亲戚邻居采取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对低禀赋家庭影响较大,朋友是否采取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对高禀赋家庭行为有重要影响;制度规范中政府农业面源污染行为的处罚措施对低禀赋家庭的约束作用更强,政府专业化生产补贴对高禀赋家庭的激励作用更大。建议要重视因禀赋差异引起的农户不同生产行为,对低禀赋群体应采取对应机制。同时要加强社会规范的引导作用,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绿肥种植的实践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