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
2023(593)
2022(440)
2021(524)
2020(363)
2019(807)
2018(753)
2017(1368)
2016(784)
2015(954)
2014(889)
2013(743)
2012(734)
2011(752)
2010(845)
2009(725)
2008(677)
2007(749)
2006(783)
2005(631)
作者
(1851)
(1504)
(1491)
(1482)
(949)
(720)
(699)
(693)
(608)
(558)
(514)
(509)
(488)
(478)
(468)
(461)
(454)
(448)
(438)
(428)
(423)
(398)
(380)
(379)
(366)
(346)
(327)
(318)
(317)
(311)
学科
教育(2684)
(2110)
经济(2108)
政治(1724)
思想(1584)
中国(1407)
思想政治(1327)
政治教育(1327)
治教(1327)
德育(1302)
管理(1187)
(1012)
理论(936)
主义(750)
(737)
学校(667)
(646)
(597)
企业(597)
(563)
经济学(542)
方法(529)
(520)
问题(510)
社会(491)
(471)
(471)
教学(471)
马克(471)
马克思(471)
机构
大学(11831)
学院(10365)
研究(4273)
教育(4174)
(3899)
师范(3898)
(3493)
经济(3387)
师范大学(3364)
(2764)
科学(2626)
管理(2252)
中国(2244)
(2127)
研究所(1935)
北京(1934)
理学(1901)
(1860)
理学院(1811)
管理学(1772)
(1770)
管理学院(1719)
教育学(1651)
中心(1574)
经济学(1455)
(1410)
财经(1387)
(1350)
职业(1278)
社会(1272)
基金
项目(5593)
研究(5382)
科学(4645)
教育(3639)
基金(3600)
社会(3506)
社会科(3081)
社会科学(3079)
成果(2899)
(2823)
国家(2768)
编号(2363)
课题(2284)
(2216)
科学基金(2211)
(2140)
(1963)
规划(1695)
(1631)
(1622)
教育部(1586)
基金项目(1556)
(1500)
重点(1494)
(1492)
阶段(1491)
(1471)
项目编号(1447)
(1387)
资助(1377)
期刊
教育(7317)
研究(5876)
(4922)
经济(4922)
中国(3263)
学报(1765)
职业(1590)
大学(1571)
(1544)
科学(1482)
技术(1452)
学学(1191)
技术教育(1160)
职业技术(1160)
职业技术教育(1160)
财经(1050)
高等(1007)
管理(993)
(985)
(950)
高等教育(911)
(910)
经济研究(894)
发展(879)
(879)
经济学(743)
比较(731)
(726)
论坛(726)
社会(714)
共检索到19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向阳  
在价值多元社会中 ,学校德育面临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本文对激进的道德主义进行批判和分析 ,并基于一种温和的相对主义观点提出学校德育改革若干建议 :从求同转向求同存异 ,从规范转向规范和描述相兼顾 ,从对抗转向对话 ,从德目教学转向道德判断力、敏感性、行动能力的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红艳  
道德相对主义取代道德普遍主义有着某种历史合理性,促进了道德自由和道德宽容,但瓦解了道德共识,中断了道德对话。道德相对主义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影响也非全然消极,它要求将文化多元、价值多元视角纳入公民德育,从道德权利的视角重新审视道德规范的合法性。需要在道德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之间达成平衡:用道德普遍主义规制普遍人权范围,保障人类基本道德权利;用伦理多元主义来规范公民发展性权利问题,保障价值多元。为此,学校德育不仅需要培养理解本土文化的国家公民,更需要培养具有文化移情能力和文化对话能力的全球公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檀传宝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韶刚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价值澄清学派提倡道德相对主义和多元价值的道德教育,到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提倡建立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新认识。如何正确处理多元化与一元化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人类或社会核心价值的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反思西方道德教育的这种转向有助于改进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唐爱民  
道德的相对性不等于道德相对主义。相对主义道德教育观有其自身难以僭越的悖逆。它不能在事实上和逻辑上得以确当地圆说 ;不能担保学生获有普遍性、恒定性的道德观 ,不能承领学生葆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道德观。道德相对主义导致了道德的解体、道德价值的混乱和学校道德教育价值的窄化、形式化 ,使道德教育成了“弃德”或“没有道德”的教育。德育学理论必须审慎地处理道德相对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的紧张关系 ,消除不必要的歧异与视差 ,以获致对其的完整把握与辨证理解。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洪明  龙宝新  
道德叙事,就是教育者对道德事件的讲述或重叙,它是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升华德性、迈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道德叙事负载着两种价值——原初价值和附加价值,每个道德叙事都有一定的价值载荷。在学校德育中,道德叙事是道德知识、规范的传递者,是道德行为图式的储蓄所,是道德情感的传达者,是道德经验的转述者,是道德思维的传承者。道德故事的遴选、聆听视角的建立、道德故事的重叙和价值立场的形成是学校德育的"四部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薛晓阳  
贴近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流行话语,但生命不仅有感性的体验,仍有精神的高度。在道德教育的古典传统中,我们感受到超越生命直观的命运意识。今天,我们的德育普遍缺少这种追索命运的精神气质,强烈的生存理性瓦解了古典德育的命运感。在这种生存理性的驱使下,学校德育变成解决社会问题、维护学校秩序的实用工具。道德教育必须为自己建构一种精神的境界———站在历史与命运的中心,占有终极性的道德资源,并回到精神生活的内在性上。这样的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道德根基和存在理由。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维武  
在当代价值多元社会中,学校德育面临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相对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两个基础观念之上:一是伦理学上的相对主义观念和从这种相对主义推论出来的价值中立观念;二是自主个体自由选择的观念。然而,这两个基本观念不能成为道德教育的坚实基础。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反对道德专制主义,另一方面要克服道德虚无主义,追寻、尊重和维护人类珍视的普遍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更好地彼此理解,和平相处,共享人类文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唐爱民  
道德相对主义是影响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潮,并在全球化进程中波及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实践。它以标榜道德的相对性、个体性、差异性、境遇性,忌讳道德的权威性、规范性、确定性及标准的客观性,从而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它既革新了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形成了道德教育的新理解、新见解,又潜藏着消解道德教育存在价值及合法性的危险,造成了道德教育的思想困顿与实践困惑。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价值得失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相互纠缠,进而变得愈发扑朔迷离,亟须人们作出审慎而辩证的理论澄明,以使之有益于学校道德教育的革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洪明  
目前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道德相对主义思想和观点。道德相对主义对人们现实的道德生活造成了困扰,也对大学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道德教育应该对道德相对主义作出回应,在方法论层面,要引导学生认识具有绝对意义的道德价值原则;在方法层面,要培养大学生以正义为前提的道德判断能力。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引导学生将正义化为道德意义上的"定言命令",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基于正义建构共识性道德规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金生鈜  
本文分析了教育研究中的相对主义现象。相对主义主张,教育研究的观点或思想是基于个人立场的,不同的观点之间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普遍的理由判断真假。相对主义是知识论上"唯我论"者。这种"唯我论者"把思想、知识、真理也理解成私人的,从而造成教育研究的平面和平庸,造成理论思想的贫瘠,也造成教育实践的混乱。本文在反思相对主义的基础上,主张教育研究是一种基于普遍的理由而提出正确观点的认识过程,研究意味着客观、理性的认知,其目的是表达可辩护的论点,这是按照理据推论出有理由即合理的结论的过程。这意味着研究者要尽量排除个人立场、偏见、利益取向,基于普遍的理性、理由、理据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否合理,并使自己的观点接受公...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蓉  朱小蔓  
本研究从全人生命教育的宗旨和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论述了教师道德敏感性的提出基础、意义和内涵、并对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做了具体区分,在对其意义、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师道德敏感性对于学校德育改善的促进。教师道德敏感性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身心需求(外显的或内隐的)做出必要反应的一种重要特质或能力,是学生生命和教师生命成长的基础,更是教育教学艺术的重要基石。在以师生关系为依托的、以教师行为的自我调控为依托的德育中,教师需要通过道德敏感性了解学生需求、把握教学进程并给予及时的适切的反应,以抓住教育契机、促进教学民主,超越德育或教育的表面效果,以抵达真实的德育对于学生心灵的触及,从而达到对于学校德...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宏  肖会舜  
在观念史中,构成对价值共识达成的最大障碍无疑来自于基于表象个殊的价值相对主义以及自视代表了"真理性知识"的普世主义价值。相对主义和普世主义的缺陷就在于把"相对"绝对化、把"多元"一元化、把"特殊"普遍化,这导致要么放弃寻求价值共识的努力,要么把"地方性知识"包装成"全球性知识"予以推广,造成"文明的冲突"。只有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共同利益"才是可理解的,"共同价值"才是可普遍化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国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观念与学校德育●龚国勤广东省顺德市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市(县)之一。在市场经济发育日趋成熟的社会氛围中,顺德正在不断探索学校德育新的发展道路。一顺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改革开放以来,顺德迅速从一个农业县奇迹般地发展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