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5)
2023(5440)
2022(4820)
2021(4617)
2020(3707)
2019(8440)
2018(8112)
2017(15885)
2016(8650)
2015(9496)
2014(9214)
2013(8751)
2012(8290)
2011(7554)
2010(7946)
2009(7448)
2008(7200)
2007(6699)
2006(6282)
2005(5825)
作者
(23258)
(19287)
(19240)
(18587)
(12565)
(9132)
(8655)
(7374)
(7308)
(7253)
(6583)
(6345)
(6238)
(6167)
(6166)
(5997)
(5777)
(5678)
(5668)
(5595)
(4820)
(4803)
(4579)
(4438)
(4380)
(4376)
(4373)
(4216)
(3885)
(3856)
学科
管理(30763)
(29596)
经济(29558)
(25443)
(20431)
企业(20431)
(11719)
(11483)
环境(10312)
方法(9736)
中国(9416)
(8781)
数学(8187)
数学方法(8022)
地方(7901)
(7563)
农业(7506)
(7429)
(7043)
贸易(7041)
业经(7014)
(6920)
(6480)
及其(6116)
(6115)
(5864)
财务(5850)
财务管理(5827)
税收(5757)
(5704)
机构
学院(119596)
大学(117321)
(49645)
经济(48481)
管理(45423)
研究(40805)
理学(38353)
理学院(37957)
管理学(37392)
管理学院(37153)
中国(32694)
(26923)
(24141)
科学(23190)
(20258)
财经(19922)
(19515)
中心(19254)
(18011)
研究所(17833)
(16990)
(16573)
师范(16466)
(15577)
北京(15397)
(15052)
经济学(14646)
业大(14492)
财经大学(14389)
经济学院(13121)
基金
项目(74850)
科学(59479)
研究(58743)
基金(53928)
(45591)
国家(45153)
科学基金(39196)
社会(37498)
社会科(35512)
社会科学(35505)
(29269)
基金项目(27352)
教育(26813)
编号(24558)
(24409)
自然(23880)
自然科(23253)
自然科学(23247)
自然科学基金(22838)
资助(22577)
成果(21549)
课题(17542)
(16803)
重点(16642)
(16427)
(15963)
(15523)
(15211)
国家社会(15205)
项目编号(14978)
期刊
(60565)
经济(60565)
研究(39516)
中国(26195)
(20949)
管理(17400)
(16485)
教育(15727)
(15353)
金融(15353)
学报(15188)
科学(14998)
大学(12084)
学学(11207)
农业(11116)
业经(10277)
财经(10101)
经济研究(9671)
技术(9483)
(8608)
问题(7375)
(7175)
国际(6298)
图书(6169)
现代(5647)
(5618)
论坛(5618)
理论(5451)
技术经济(5248)
世界(5234)
共检索到191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冉冉  
以干部考核指标为核心的政治激励在中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与此不同,文章讨论了对地方政策执行者的道德激励和纪律惩戒不足给环境政策执行困境形成的影响。主要观点是:第一,以党校、行政学院为核心的干部环境教育没能培养出政策执行者对环境保护在价值观和心理层面的认同感。能够从道德层面激励地方政策执行者积极保护环境所需要的思想观念、价值信仰、模范榜样都十分匮乏。第二,党纪对于地方环境政策执行者的道德激励和惩戒作用都很微弱。环保在党员的纪律体系要求中较为模糊。惩处那些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的违纪行为不是纪委巡视和反腐的重点工作。第三,仅以"硬指标"、"军令状"等压力型的政治激励方式鼓励地方官员...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五志  
司法工作人员奖励与惩戒机制的相关规范文本已大量出台,在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现有的规范文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该机制依然存在与行政机关人员管理模式同质化、尚未完全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不足和激励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推进司法工作人员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势在必行。基于此提出建设司法工作人员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名单、完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实施标准、优化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措施、形成失信惩戒名单退出机制的建议,以助推司法公信力建设行稳致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慧霞  
在当前的高校学生惩戒制度实践中,往往出现悖逆于道德立场的一面,表现在制度的设计、执行、监督等层面。事实上,高校学生惩戒制度的存在具有着现实的合理性,应它符合法律的要求、立基教育的需要、彰显自由的价值、成全人格的完善。就其本意而言,高校学生惩戒制度须坚守道德的立场,这体现着制度的道德规约、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和个体的成长需求。因此,有必要从制度设计等层面入手,全面捍护高校学生惩戒制度的道德立场。
[期刊] 征信  [作者] 宋阳  
行政性失信惩戒制度是社会信用法治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信用体系目标和功能的关键手段。目前,行政性失信惩戒程序性法律供给不足,暴露出“一般失信行为”程序性规定缺失、失信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规定混乱及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对行政性失信惩戒行为进行程序规制具有限制行政权力、保障失信相对人合法权利的价值内涵。在制度完善上,需要将“一般失信行为”纳入程序规制的范畴,赋予失信相对人知情权、行政抗辩权和获得听证权等程序性权利,拓宽失信相对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救济渠道,赋予失信相对人申请监督权等。
[期刊] 征信  [作者] 封星琦  蒋都都  
行业性失信惩戒是行业协会商会依据行业自治规范对失信会员采取符合失信惩戒原理的惩戒措施。行业协会商会依靠其支配和影响能力,以会员意志凝结的章程为权源,对违反行业秩序的失信会员加以惩罚,从而维护会员权益和行业利益。因此,行业性失信惩戒是社会公权力“处罚”,并由失信惩戒设定权、失信评价权和惩戒实施权所构成。基于社会公权力自制,行业协会商会在实施行业性失信惩戒中应贯彻法治原则。基于国家公权力介入,政府应加强对行业性失信惩戒依据的审查;以立法或司法解释创设社会行政诉讼制度,法院应对行业性失信惩戒进行合法性审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东朔  李帅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经开始施行,但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教师"不敢管""不愿管"的困境,需要从制度供给层面加以完善。日本的教育惩戒制度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绝对禁止体罚为原则,以立法为基础,以文部科学省和裁判所的指导性案例为补充,以个案判断为具体适用准则的教育惩戒体系。借鉴日本的教育惩戒制度,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教育惩戒措施分类,确立教育惩戒实施中的个案判断原则和克制原则,容忍突发情况下教师对有形力量的使用,并构建我国的教育惩戒指导性案例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江曙霞  刘二斌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的原理,对中小民营企业外源性融资市场进行分析,指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激励的"金融抑制"、"路径依赖"和融资"跛行"等问题,揭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行为惩戒的"柠檬市场"、"道德风险"和"内在制约"等问题,并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制度性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邹焕聪  
跨区域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已在实践中成功实施,但还存在行政性联合惩戒措施清单不明、对接与联结机制不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联动不畅以及政社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究其缘由,主要是跨区域联合惩戒的法制供给不足、性质与功能存有争议、信用一体化机制发展不均衡以及类型化合作规制不力。为规范跨区域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实施,需以法治原理为逻辑,健全跨区域行政性联合惩戒措施的行为模式与清单体系;以合理行政为原则,建立跨区域行政性联合惩戒措施的联结与对接机制;以部门联合为模式,构建跨区域联合惩戒的强制性措施和推荐性措施;以合作治理为取向,对跨区域行政性、非行政性联合惩戒措施实行公私合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兴树  刘文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汪翔  吴国东  孟卫东  
经典的激励理论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有许多现象无法解释,文章从行为激励理论出发,考虑行为动机对行为的影响,力图对这些现象加以解释,并指出行为激励理论在制度设计中的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莹  
政策执行是将知识产权政策目标转化为我国现实知识产权优势的惟一途径。在分析我国地方知识产权政策执行问题的基础上,以政策执行相关理论为分析视角,基于第三代创新政策研究的权变整合理念,提出构建政策执行网络的关联机制,并对知识产权政策的执行模式、互动方式及实施策略提出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贺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本质上是为了加强法律的实施,是我国"营商环境法治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对我国营商环境政策文献的大数据分析,我国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发展轨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关注的重点领域有明显差异。鉴于作为刑罚附随后果的失信惩戒存在不区分犯罪类别、犯罪故意、犯罪刑罚等问题,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应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要落脚点,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再考虑赋予其更多的职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随着我国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逐渐丧失,需求刺激已难解当前经济困局,经济发展面临第三次动力转型。为此,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决策层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况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也逐渐清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忠谱  黄景贵  
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是海南特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全国环境加速变化的背景下,海南特区保护生态环境与推进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矛盾。如何在制定政策时做到二者兼而顾之,值得认真探讨。本文介绍了经济发展中遭遇到的环境困境问题,对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环境规制理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南省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了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