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
2023(81)
2022(58)
2021(57)
2019(92)
2018(79)
2017(160)
2016(105)
2015(142)
2014(126)
2013(126)
2012(101)
2011(127)
2010(129)
2009(143)
2008(115)
2007(129)
2006(124)
2005(122)
2004(93)
作者
(272)
(222)
(210)
(205)
(124)
(109)
(98)
(95)
(88)
(88)
(79)
(73)
(73)
(71)
(69)
(64)
(63)
(62)
(62)
(61)
(61)
(60)
(58)
(57)
(56)
(56)
(55)
(54)
(52)
(51)
学科
教育(501)
思想(361)
政治(360)
思想政治(332)
政治教育(332)
治教(332)
德育(323)
(255)
企业(255)
(252)
经济(252)
管理(237)
(201)
方法(152)
理论(126)
工作(115)
(111)
业经(109)
道德(94)
道德教育(94)
中国(90)
(88)
企业经济(84)
(79)
数学(79)
数学方法(79)
(79)
金融(79)
(76)
银行(76)
机构
大学(1754)
学院(1655)
师范(536)
(536)
管理(527)
师范大学(468)
教育(451)
研究(451)
理学(446)
理学院(436)
(414)
管理学(413)
管理学院(412)
经济(395)
(387)
(315)
中国(314)
科学(313)
(311)
(257)
财经(233)
北京(222)
(221)
(210)
教育学(205)
研究所(198)
中心(183)
技术(176)
南京(167)
财经大学(166)
基金
项目(822)
研究(746)
科学(710)
基金(564)
教育(533)
社会(475)
(428)
社会科(425)
社会科学(425)
国家(424)
成果(408)
科学基金(385)
编号(364)
(349)
(339)
课题(311)
基金项目(271)
规划(259)
(256)
资助(251)
(241)
人文(238)
教育部(237)
自然(237)
自然科(232)
自然科学(232)
(231)
项目编号(230)
自然科学基金(228)
研究成果(225)
期刊
教育(865)
研究(725)
(579)
经济(579)
中国(485)
(279)
学报(254)
科学(251)
管理(251)
大学(212)
学学(170)
财经(161)
(151)
(143)
金融(143)
职业(139)
技术(127)
高等(121)
图书(119)
会计(118)
(112)
(110)
书馆(108)
图书馆(108)
高等教育(103)
(94)
业经(89)
(86)
(85)
经济研究(85)
共检索到2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渭城  何光荣  
陈友松教授(1899—1992)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幼年即奠定国学根底,后就读于教会学校,并先后留学于菲律宾和美国,学贯中西。20世纪30年代即成为名教授,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开创我国教育财政学和电化教育学科,在教育哲学和比较教育等领域均有深厚造诣。在"反右"与"文化大革命"中蒙冤罹祸,仍痴心不改、笔耕不辍。"文化大革命"后以80高龄复登讲坛,亦作亦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据粗略估计,其一生所有译著、诗文当以千万字计。知之者每以"真正的学者"相誉。下文为其两位年近九旬之老学生所作,呈现了陈友松教授道德、文章相映交辉之状,以铭先贤并励来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俊亚  
我在读硕士生期间,跟从段本洛先生学习经济史。汪敬虞先生编辑的《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及其撰写的论著是我的研究基础和模仿的范本。业师段先生谦和宽厚,对汪先生的学识人品极为赞赏,使我对汪先生抱着朝圣般的心态,一直想报考他的博士生。自1989年春夏一直到毕业,自己始终无法静下心来准备,遂未能在应届毕业时投考。1991年夏研究生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某师范大学工作,栖身于一破教室中,仆仆如丧家之犬,所得薪资不足以填饱肚皮,几欲放弃教职南下深圳、海南,以觅一糊口职业。我把自己的苦闷写信禀告汪先生,汪先生立即回信,慰勉有加,教导我不要参与任何不必要的人际纠纷,"困难"环境下往往也是最好的读书时机;并向我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厉以宁  
弦歌不绝,道德文章———深切悼念陈岱孙老师厉以宁(北京大学教授)一当我听到岱孙老师噩耗时,几乎不能相信这是真实的消息。的确,这太出人意料了。记得两年前,当我们为他老人家祝贺九十五岁生日时,他的身体竟是那样健朗,说话时思路清晰,大家都预祝他活到一百岁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全面涵盖顾明远先生70年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集中呈现顾明远先生多方面开拓性的学术成就代表了一个时代教育学术和教育思想演变的缩影顾明远先生,从教逾一甲子,历任小学、中学及大学教师,奉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之信条,桃李满天下,实为教育大家,却自号"教育老兵";年近九旬,胸襟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羊守森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中强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霞  
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道德基础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在劳动关系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劳动关系道德基础的一个重要来源。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应该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而非“己所欲 ,施于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雒京华  王乐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仍然处于滞后状态。在转型期企业要建设有特色的创新的道德文化,是一个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建设和积累,企业不仅要加大建设的投资力度,而且还需进行企业道德文化的管理,才能使企业道德文化的建设上台阶、上水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恒  周祖城  
基于"嵌入机制"引入团队道德文化作为中介机制检验团队层次的伦理型领导对团队自主行为产生的影响。通过对130个工作团队的500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与团队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与团队不道德行为显著负相关;团队道德文化中介伦理型领导和团队组织公民行为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还中介伦理型领导和团队不道德行为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恒  周祖城  
基于"嵌入机制"引入团队道德文化作为中介机制检验团队层次的伦理型领导对团队自主行为产生的影响。通过对130个工作团队的500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与团队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与团队不道德行为显著负相关;团队道德文化中介伦理型领导和团队组织公民行为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还中介伦理型领导和团队不道德行为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建新  许敬媛  
把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作为大学校园道德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围绕文明理性的习惯和风尚、优良浓厚的学风和校风、独具亲和力的道德实践活动、具有渗透性和一体化的德育测评、公正的道德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知与行"脱节的矛盾,把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缩短知行距离作为道德实践环节探讨的突破口,重视在实践环节上营造大学生校园道德文化氛围的独特个性,结合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困境,让大学生在感受和感悟"发现道德"、"体验道德"、"道德选择"的过程,提升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目标,达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日常道德认知和行为水平的目的。使道德教育具有亲和力,将是道德教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主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韶刚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的概念是西方学者在20世纪70、80年代提出,最近十几年来备受争议。研究表明,这种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文化或外部环境要求的差异,而不是人类道德心理普遍的本质倾向。在儒家学说和亚洲价值观中同样有民主、权利等政治思想。对亚洲青少年关于权利和民主决策的推理研究表明,东西方青少年的道德推理并不存在显著文化差异,即使在中国文化内部,青少年的道德推理也不存在城乡差异。这表明,自主、权利和民主的概念来源于人类普遍的心理需求。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邬慧君  
本文对内部审计与组织道德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内部审计在组织道德文化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展与道德相关的治理过程、分担建立组织道德文化的责任、作为道德倡导者、评估组织的道德促进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龙子华  
文章以探讨道德文化建设的定义为切入点,结合图书馆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提出了图书馆在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探析了图书馆助力道德文化建设的途径与形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宋冬林  
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建设,应当从中国传统人格修养中汲取营养。儒家道德的人格典范设计、道德修养培育、强调历史责任及道德的躬行践履,在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塑造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儒家人格精神的转化必须借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改革,在塑造青年学生和谐人格的过程中,应该把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关注同龄伙伴关系统一起来,建立"四位一体"的和谐教育模式。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舒坤尧  王智  
《经济伦理学:经济与道德关系之哲学分析》是研究经济伦理学的学术著作。作者王小锡从三个角度对经济与道德关系进行了哲学分析。一是探讨了商业伦理、经济德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要素的基本规律,力图揭示商业伦理、经济德性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逻辑机制,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独到的依据和理念;二是系统总结了我国企业道德的建设状况,探讨了我国企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企业道德建设的规律和路径;三是通过对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