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6)
2023(3443)
2022(2787)
2021(2963)
2020(2167)
2019(5363)
2018(5556)
2017(7956)
2016(5660)
2015(6642)
2014(6635)
2013(5844)
2012(5416)
2011(5225)
2010(5359)
2009(4626)
2008(4509)
2007(4204)
2006(3823)
2005(3687)
作者
(13922)
(11460)
(11407)
(11162)
(7311)
(5464)
(5301)
(4718)
(4476)
(4344)
(3874)
(3804)
(3796)
(3751)
(3748)
(3702)
(3669)
(3442)
(3389)
(3371)
(3158)
(2914)
(2807)
(2792)
(2775)
(2708)
(2576)
(2535)
(2433)
(2414)
学科
教育(19407)
(10747)
经济(10740)
中国(10385)
(7287)
理论(7185)
管理(6676)
教学(5679)
(5368)
(4653)
企业(4653)
方法(4438)
思想(4270)
政治(4005)
(3906)
研究(3666)
发展(3649)
思想政治(3561)
政治教育(3561)
治教(3561)
(3527)
德育(3525)
(3489)
数学(3321)
数学方法(3205)
改革(3187)
高等(3146)
(3043)
贸易(3038)
(2983)
机构
大学(74877)
学院(68531)
研究(29180)
教育(27405)
(21793)
师范(21695)
师范大学(18186)
科学(18106)
(17973)
(17799)
经济(17280)
管理(16406)
(14946)
中国(14406)
理学(13988)
研究所(13765)
理学院(13656)
管理学(13096)
管理学院(12941)
(12424)
技术(12332)
北京(12171)
职业(11521)
中心(11060)
(10538)
教育学(10494)
(10095)
(9302)
业大(8730)
(8708)
基金
项目(41834)
研究(37100)
科学(33765)
基金(26265)
教育(26190)
(22609)
国家(22245)
社会(20079)
社会科(18534)
社会科学(18530)
成果(18205)
编号(17797)
(17615)
(17557)
科学基金(17481)
课题(16253)
(13993)
基金项目(12449)
规划(11592)
重点(11361)
(10775)
项目编号(10740)
(10382)
资助(10346)
(10088)
(9970)
自然(9880)
教育部(9827)
研究成果(9789)
自然科(9651)
期刊
教育(46309)
研究(31182)
中国(24866)
(19934)
经济(19934)
学报(12293)
职业(10903)
大学(10115)
科学(9705)
技术(9271)
(8682)
学学(7618)
技术教育(7040)
职业技术(7040)
职业技术教育(7040)
(6389)
管理(6038)
农业(5899)
高等(5514)
(5459)
论坛(5459)
图书(5343)
高等教育(4920)
成人(4876)
成人教育(4876)
(4578)
书馆(4151)
图书馆(4151)
发展(3845)
(3845)
共检索到116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景珊珊  
拉塞尔·柯克是美国著名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古典自由教育的倡导者,他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过对道德想象力、正当理性与秩序关系的诠释,构建出了保守主义视域下的自由教育观。柯克认为自由教育的目的是道德想象力与正当理性的发展,其中以道德想象力的培养为核心,以正当理性的发展为指引;基于自由教育的目的,作为道德想象力的表达的文献学习构成自由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在自由教育的实际结果上,自由教育最终使人形成内在的心灵秩序和外在的共同体秩序;在自由教育的维护和实施上,自由艺术学院是自由教育的最佳场所,只有在这样的机构中自由教育才能得到保存和复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小柳  高德胜  
传统道德哲学大多贬斥想象,杜威则充分关注想象力的道德价值,并通过阐明"移情投射"和"发掘情境中的各种可能性"这两种道德想象力的作用方式,给道德教育研究留下重要的启示。尽管柯尔伯格声称是杜威道德哲学的追随者,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却悬置了杜威的道德想象力思想。这种悬置导致了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建构及其在实践运用中的缺憾,同时反映出道德想象力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研究中的失语状态。道德想象力理应成为道德教育研究中新的理论生长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传统伦理学多是排斥想象的,但实际上即使是排斥想象的伦理学也是无法离开想象的。道德想象力不是想象力与道德的简单结合,而是想象力带有道德意蕴与道德功能的运用,是一种特殊的想象力。道德想象力的道德意义在于发现道德问题,探索解决道德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矫正。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培育道德想象力上首先需要做的,是排除限制、堵塞、挤压道德想象力的教育因素,使道德想象力从重重束缚中解放出来。同时,道德隐喻、道德教育隐喻的转换、发挥文学叙事的独有功能、直面痛苦、沉思练习等教育方法对道德想象力的培育有直接的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丁琪  
自生自发秩序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哈耶克对于这一概念的阐述,并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而是充满着矛盾和悖论。这种悖论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哲学悖论、现实悖论与价值悖论。这些理论悖论决定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思想既不能解释历史,也无法指导现实,而仅仅是一种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虚假意识形态。这种以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为核心的自生自发秩序不仅不会推动人类实现自由,反而会导向一种“通往奴役之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宋晔  刘博文  
道德想象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想象力,是蕴涵道德价值和道德意蕴的想象力。道德想象力因其对行为后果“道德效应”的清晰把握,可增进个体在事前责任中反思自我、关怀他者及与群体共生共益,继而自觉自愿承担相应责任,此正契合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向和社会使命。而当个体在事前责任中缺乏道德想象力时,或将导致“我我”迷失、“人我”冷漠、“己群”离析,以致个体事前责任日趋式微。由此,道德教育应以克己慎独、依偎同情、重拾认同等程式化育道德想象力,对于纾解个体责任式微具有显著的道德效益。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郑砚秋  
某部著作若被归类到教育史名下,大家通常的期待可能不外乎是对于各级各类学校历史的整理和总结。英法德三国教授合编之《跨国学术网络》(Transna- tional Intellectual Networks)尽管有数篇文章从题目来看算是与教育史直接相关,比如说学校教育(schooling)、学生流动(student flow/mobility)和大学,其他十余篇作品在条块分割的学术圈内似乎更以学术史和科学史为主旨,因为讨论的内容多为不同时空背景之下学术活动在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与本土化(indigeniza- tion)二重性诉求之下的复杂生态。与"教育"并无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明妹   王晨  
普里斯特利是一位对教育现代化的开端进行系统性思考、并提供重要改革思路的启蒙教育家。在培根与洛克等人的影响下,普里斯特利以其对教育、科学、哲学、政治、神学的高度热情,自由地探索人、自然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他敏锐地意识到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并指明包含“文雅、科学和神学知识”的自由教育,将实现人性的整全,带来普遍的永恒幸福。为此他在不信奉国教者学院中创新性引入并实践了科学教育,既影响了彼时大西洋两岸的教育发展,也启发了赫胥黎、斯宾塞等教育思想家。但普里斯特利并非科学与理性的拥趸,他更坚守教育内在的永恒价值——使人成为人,因为这才是人类社会得以实现普遍的永恒幸福的可能性所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龙  
想象力对于学科而言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塑造了学科的性格与知识生产方式,并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影响力。不同的学科呈现不同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价值差异。高等教育学在大学中的位置极为尴尬,它自诞生起就一直面临着不被承认的危机。实际上,高等教育学的危机并非缺乏想象力,而是对高等教育学想象力的内涵没有明确的建构指向。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应该由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起的学科空间、拥有上下级学科的知识链条、在社会科学共同尺度内具有超越性的知识构成。高等教育学只有重新构建属于自身的想象力才意味着知识的超越与升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庆昌  
教育价值秩序的核心是人们的教育价值逻辑。教育系统、社会和个人,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常常是不一致的。目前教育领域的各种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育系统发挥主导作用的教育价值秩序不具有先进性。为此,教育系统应该通过教育价值竞争,努力让建立在科学理性和人类理想基础上的教育价值秩序发挥主导作用,只有这样,许多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冠弢  
本文尝试首次界定秩序自由主义确切的学术概念和基本理论、政策主张,阐明其与弗莱堡学派、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提出如下观点,即: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讲,战后初期的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是秩序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实践载体,而后者则是前者的理论指导思想和学术体现。秩序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本身是以弗莱堡学派为核心,吸收当时多种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在实践中整合并经实践检验的产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庆玉  
"富有想象力"的教育是指教师借助于适当的认知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智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认知工具既是"富有想象力"教育的理论核心,又是实施这种教育理念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包括"现实与经验的极限感"、"超越限制的英雄主义"与"心理成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光明  
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诺斯说过:“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的道德人去操作这个市场。”从大量暴露的社会现实看,目前我国市场秩序的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卫华  凌秀丽  
自由和秩序是人类的两大基本需求,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制度是形成自由秩序的机制。金融市场的完善就是金融自由和金融秩序的博弈发展过程,是形成金融自由秩序的过程。我国在完善金融市场过程中,面临的是自由优先还是秩序优先的两难问题。允许金融混业和制度建设同样重要,要在金融安全的条件下推进金融自由化,达到自由秩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向辉  
现代教育对教育的效果抱有极大的自负,这种自负一方面是由于历代先贤不断推进对人认识的深化,对教育理论视野和教育实践可能性的扩展;另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实践的各种尝试及其产生的社会性效果,尤其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外缘性实效的鼓励。但这种自负无法回避一个基本的事实:学生生命个体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和理智兴趣的日益丧失,普通劳动者和卓越的贵族精神在教育中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成全。现实的教育并未像各种理论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静蓉  
自发秩序理论认为社会秩序由自生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组成。高等教育秩序也是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的统一,自发秩序表现为"学术自由、高校自治"的传统,计划秩序表现为学校行政权力的强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加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