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3)
- 2023(10885)
- 2022(9605)
- 2021(9157)
- 2020(7605)
- 2019(17707)
- 2018(17637)
- 2017(34097)
- 2016(18540)
- 2015(20869)
- 2014(20646)
- 2013(20427)
- 2012(18650)
- 2011(16948)
- 2010(16692)
- 2009(15040)
- 2008(14638)
- 2007(12511)
- 2006(10948)
- 2005(9336)
- 学科
- 济(72220)
- 经济(72131)
- 管理(54793)
- 业(51432)
- 企(43795)
- 企业(43795)
- 方法(36071)
- 数学(30996)
- 数学方法(30631)
- 农(18330)
- 财(17883)
- 学(17484)
- 中国(17395)
- 业经(16280)
- 地方(13947)
- 理论(12985)
- 贸(12784)
- 贸易(12778)
- 农业(12371)
- 易(12358)
- 和(12204)
- 技术(11909)
- 环境(11787)
- 务(11703)
- 财务(11644)
- 财务管理(11626)
- 制(11604)
- 企业财务(11071)
- 划(10731)
- 教育(10292)
- 机构
- 大学(268020)
- 学院(264120)
- 管理(109350)
- 济(100553)
- 经济(98345)
- 理学(96451)
- 理学院(95332)
- 管理学(93586)
- 管理学院(93125)
- 研究(85426)
- 中国(60903)
- 京(56508)
- 科学(55584)
- 财(45010)
- 所(42698)
- 农(41762)
- 业大(40903)
- 研究所(39564)
- 中心(37917)
- 财经(37500)
- 江(36339)
- 范(36232)
- 师范(35912)
- 北京(35290)
- 经(34243)
- 农业(32967)
- 院(30926)
- 州(29923)
- 师范大学(29466)
- 经济学(29390)
- 基金
- 项目(189712)
- 科学(149825)
- 基金(139043)
- 研究(137022)
- 家(121467)
- 国家(120460)
- 科学基金(103848)
- 社会(85715)
- 社会科(81145)
- 社会科学(81124)
- 基金项目(75167)
- 省(73364)
- 自然(69587)
- 自然科(67983)
- 自然科学(67967)
- 自然科学基金(66745)
- 教育(63049)
- 划(62444)
- 资助(56739)
- 编号(55485)
- 成果(44450)
- 重点(42022)
- 部(41993)
- 创(39447)
- 发(39121)
- 课题(37612)
- 创新(36664)
- 科研(36516)
- 教育部(36020)
- 大学(35309)
- 期刊
- 济(104696)
- 经济(104696)
- 研究(75100)
- 学报(43991)
- 中国(43978)
- 科学(40722)
- 管理(38630)
- 农(37152)
- 大学(32800)
- 财(31920)
- 学学(30836)
- 教育(29437)
- 农业(26469)
- 技术(21312)
- 融(18595)
- 金融(18595)
- 业经(17516)
- 财经(17505)
- 经济研究(16477)
- 图书(14847)
- 经(14762)
- 科技(13633)
- 问题(13525)
- 理论(13366)
- 业(13341)
- 技术经济(12522)
- 实践(12452)
- 践(12452)
- 版(12369)
- 资源(11982)
共检索到364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梦颖 彭正龙 何培旭
道德型领导是领导学领域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内隐理论,通过引入道德认同、组织认同双重中介变量,构建了以道德信仰作为调节变量的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在SPSS和AMOS环境下运用多重线性层次回归、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探究了道德信仰对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认同、表现之间作用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德认同与组织认同在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表现之间分别起了完全中介与部分中介的作用,而道德信仰不仅在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双重认同之间都具有调节效应,而且还显著强化了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认同、表现之间的正向关系。该结论为如何提高道德型领导的有效性及追随者认同表现提供了新的管理启示。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梦颖 彭正龙 何培旭
道德型领导是领导学领域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内隐理论,通过引入道德认同、组织认同双重中介变量,构建了以道德信仰作为调节变量的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在SPSS和AMOS环境下运用多重线性层次回归、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探究了道德信仰对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认同、表现之间作用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德认同与组织认同在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表现之间分别起了完全中介与部分中介的作用,而道德信仰不仅在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双重认同之间都具有调节效应,而且还显著强化了道德型领导与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颖
组织不当行为是指有害于组织或其他员工的消极行为,员工消极行为的产生为与组织的领导者如何对待员工息息相关。基于对中国多地企事业单位502位员工的问卷调查,考察道德型领导对员工组织不当行为的影响,并着重分析其中间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型领导与员工组织不当行为显著负相关、与组织认同显著正相关,组织认同与组织不当行为显著负相关;领导者表现出越多的道德型领导行为,下属员工的组织认同越高,组织认同在道德型领导影响组织不当行为机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高印象整饰员工组织认同与组织不当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比低印象整饰员工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范恒 周祖城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的影响关系以及管理者的集体认同和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在两者之间所起的边界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技术型制造民营企业的134个团队主管及其下属员工进行调研,并采用回归分析、Bootstrap等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的假设模型均得到观测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的集体认同和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分别正向调节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的关系,并且集体认同通过影响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调节上述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范恒 周祖城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的影响关系以及管理者的集体认同和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在两者之间所起的边界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技术型制造民营企业的134个团队主管及其下属员工进行调研,并采用回归分析、Bootstrap等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的假设模型均得到观测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的集体认同和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分别正向调节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的关系,并且集体认同通过影响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调节上述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衍宏 高英 李思志
采用201位领导者-追随者调研数据,以组织支持理论为基础,从工作情境和非工作情境两条路径,分析创业型领导通过工作激情和心理脱离对追随者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同时探究内隐追随对两条路径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业型领导对创造力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激情与心理脱离在创业型领导和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内隐追随在创业型领导与工作激情的情境路径中,以及在创业型领导与心理脱离非工作情境路径中均起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内隐追随也调节工作激情和心理脱离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情境传导机制下,创业型领导对追随者创造力正向作用的一致性,也丰富了创业型领导个体层面后果变量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胜兰 王碧英 高日光
公司丑闻的频发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谦卑型领导"概念。目前学术界主要关注领导者的谦卑行为或特质,而缺乏对谦卑型领导内涵的澄清。以68位企业员工为样本,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质化研究得出,中国组织情境下的谦卑型领导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德行榜样、谦卑行为、沉稳睿智和下属导向,即中国组织更强调以德为先以及表现出更多的下属导向的行为,并且谦卑行为与较高的领导才能结合才会更有效。与其它本土领导行为相比,谦卑型领导与公仆型领导的不同在于谦卑行为,与真诚型领导的不同在于德行榜样、沉稳睿智以及下属导向维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军成 凌文辁
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悖论理论因应当前复杂多变的组织内外部环境而产生,它允许对组织领导过程中的领导者和追随者同时予以关注,并认为双方通过在相应特质或行为方面的协同,而达到领导者—追随者契合的良好状态,进而使领导活动收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在简单梳理悖论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按照悖论视角的思想同时从领导者和追随者双方出发,对领导者—追随者契合研究的典型范例和实证分析策略进行了述评,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勇
领导者理论的大量存在,使追随者研究处于边缘化。柯菲和罗利格追随者模型,将研究视角转向追随者,并提出追随者角色间的共同特质,即高敬业度、个人主义色彩、盲从性、传染性。利用追随者角色类型和共性特质,领导者通过有效引导,从而明确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绩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珏
传统观念一直将政治信仰作为衡量我国大学生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准。事实上缺少道德信仰才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道德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在社会转型期间,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道德现状的主流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信仰方面的危机,并影响着道德领域。要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必须加强道德信仰教育,以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为标杆,加大失德成本,打造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心灵家园。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缺失 道德信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蕾 于广涛 周文斌
管理环境的变化要求包括领导问题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变革创新。真实型领导的理念、方式、风格不仅使下属更容易接受,还可能产生自觉主动的真实型追随意愿和行为。本文基于Walumbwa等(2006)开发的真实型领导量表,对来自中国山东烟台地区不同企业的136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有关假设。研究表明,真实型领导的领导风格容易被下属接受、追随并模仿。真实型领导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分为自我意识、关系透明度、内化道德观以及信息平衡处理四个维度。下属对领导的主管认同在真实型领导对下属真实型追随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政治知觉起调节作用,而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认同的中介作用体现的。组织政治知觉水平较...
[期刊] 预测
[作者]
石磊
基于210份问卷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道德型领导与员工越轨行为的关系以及组织伦理氛围的中介作用和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道德型领导能够有效减少员工越轨行为;组织伦理氛围在道德型领导与员工越轨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在道德型领导与员工越轨行为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这给企业的具体管理实践也带来了一些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贵瑶 陈琳 袁硕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本研究探讨了道德型领导对企业声誉的影响,以及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和小企业导向在以上关系中分别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型领导对企业声誉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在道德型领导和企业声誉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小企业导向程度越高,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声誉之间的关系越弱,同时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中介作用越弱。本研究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道德型领导、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小企业导向的相关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桂凤 姚霞 孙瑾 古纯文
追随者对于破坏性领导的上行影响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新兴主题。研究者的视角从领导者身上转移到追随者身上,对于追随者的认识越来越趋向于客观。本研究探讨有效追随者追随破坏性领导的内在动机,阐述追随者对于破坏性领导发生上行影响的理论基础,并分析追随者的不同应对策略对于破坏性领导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破坏性领导 追随者 上行影响 应对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贾建锋 牛雪妍 赵若男 李志刚
随着组织的扁平化发展和人力资本的价值体现,员工追随力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作为激发追随力的影响因素,魅力型领导风格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通过收集223名企业员工3个时点的配对数据,采用阶层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法进行假设检验,旨在揭示魅力型领导对追随力的影响,以及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和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魅力型领导对员工追随力具有正向影响;第二,心理可得性在魅力型领导与追随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第三,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在魅力型领导与员工心理可得性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第四,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调节了心理可得性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魅力型领导对追随力的作用机制,揭开了影响过程的黑箱和发现了边界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资源保存理论的应用范围,为塑造管理者人格魅力、提升员工追随力提供了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变革型领导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跨层次中介效应、调节效应研究
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模仿行为——基于领导者—追随者模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基于领导者-追随者混合结构模型的创新扩散实证研究
变革型领导对个体当责行为的影响机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
伦理型领导与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和心理安全的调节效应
责任型领导与员工工作偏离行为的关系: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领导者内隐追随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基于链式中介效应的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研究
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基于对领导者真诚性感知调节的研究
服务型领导对员工顾客导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责任知觉的中介与领导权力感知的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