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2)
2023(3129)
2022(2433)
2021(2647)
2020(2029)
2019(4660)
2018(4744)
2017(6766)
2016(4872)
2015(5648)
2014(5904)
2013(5002)
2012(4603)
2011(4467)
2010(4751)
2009(4071)
2008(3945)
2007(3790)
2006(3506)
2005(3401)
作者
(11354)
(9239)
(9175)
(9038)
(6009)
(4492)
(4416)
(3962)
(3579)
(3424)
(3257)
(3125)
(3058)
(3010)
(2987)
(2978)
(2913)
(2821)
(2813)
(2770)
(2751)
(2405)
(2297)
(2296)
(2204)
(2192)
(2159)
(1981)
(1980)
(1949)
学科
教育(19130)
中国(9691)
(8941)
经济(8932)
(8635)
理论(7251)
教学(6133)
管理(6123)
(4361)
思想(3828)
政治(3669)
(3619)
(3534)
企业(3534)
研究(3493)
发展(3488)
(3365)
(3289)
改革(3157)
高等(3133)
思想政治(3093)
政治教育(3093)
治教(3093)
德育(3062)
经济学(2962)
学法(2897)
教学法(2897)
(2845)
教育改革(2776)
学校(2690)
机构
大学(65704)
学院(59117)
教育(26899)
研究(25187)
(20625)
师范(20551)
师范大学(17236)
(15935)
(14569)
科学(14300)
经济(13908)
管理(13767)
(12438)
中国(11768)
职业(11478)
理学(11325)
研究所(11276)
北京(11197)
(11147)
理学院(10973)
技术(10936)
管理学(10532)
教育学(10493)
管理学院(10381)
中心(9866)
(8814)
(8483)
(8076)
职业技术(7851)
教育学院(7732)
基金
项目(32896)
研究(32501)
科学(26976)
教育(24562)
基金(19573)
社会(17445)
成果(17153)
编号(16392)
社会科(16014)
社会科学(16012)
(15989)
国家(15662)
课题(15023)
(14291)
(14086)
(13334)
科学基金(12293)
规划(10755)
项目编号(9850)
(9621)
(9389)
(9317)
研究成果(9280)
重点(9216)
基金项目(8955)
教育部(8808)
(8663)
年度(8556)
(8503)
(8471)
期刊
教育(46561)
研究(30000)
中国(23773)
(17968)
经济(17968)
职业(11110)
技术(8870)
学报(8409)
大学(7454)
技术教育(7201)
职业技术(7201)
职业技术教育(7201)
科学(6649)
(6550)
高等(5238)
(5126)
论坛(5126)
(5064)
图书(5007)
学学(4958)
成人(4940)
成人教育(4940)
高等教育(4573)
管理(4449)
(4348)
发展(3839)
(3839)
书馆(3807)
图书馆(3807)
职教(3788)
共检索到104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晓阳  
作为一种价值取向,道德健康的出现为心理教育的伦理转向提供了动力, 并推动了心理教育从矫正性的治疗技术向道德性教育的策略过度。心理教育开始调整自己的学术路线,把价值判断引入自身的理论内涵之中,不仅关心人的心理适应能力,更关心适应过程和方式的伦理性。与此同时,健康的概念还赋予道德教育以新的内涵。调节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并非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促进人在道德上的健康,帮助人学会用道德的方式适应社会。因而,放弃强制和塑造的方法论,接受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应成为改进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  吴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管理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观念后滞、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管理及管理措施不力,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低下,未能适应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文章认为,只有通过理念更新,提高认识,重视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整体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这一系列策略的实施,才能从总体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质量,提高德育质量,实现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德明  
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日益受到重视,这对于学校教育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我们发现,有不少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数据被无限扩大,以此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价”;或者把心理健康教育孤立起来,把它作为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内容。林崇德教授在浙江省富阳市举行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无论是从老年教育的特殊性,还是老年教育的重要性,抑或是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出发,建立老年教育学都势在必行。目前,建立老年教育学,有作为学科建制所应具备的外在和内在条件。为此,建立老年教育学应围绕老年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探索开展老年教育基本理论、老年教育的对象、老年教育的教学实践、老年教育人才培养问题、老年教育的体制、政策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世俊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当今大学校园里的一个重要群体,这一群体健康成长不容忽视。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文清  
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由于其自身所处的环境,一直都是网络使用的主体和先锋。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网络心理健康的标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纯丽  
本研究采用SCL-90常模,对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鄂伦春族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研究,并和汉族新生、一般大学生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鄂伦春族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教育和引导。研究表明,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因而可通过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认同等来提高鄂伦春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石倩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伦理与安全成为国际关注重点。新加坡创造性地提出了网络健康教育理念,将网络健康内涵延伸为更广义的社会文明状态。新加坡网络健康教育形成了多元主体联合推进的格局。教育部将网络健康教育纳入正式课程教学;媒体素养理事会、网络安全局开展“网络安全日”“网络安全职业生涯辅导”等活动;学校建立“网络健康巡警”制度,实施“网络健康学生大使”计划,为家长提供网络健康教育指导服务;公益组织积极推出网络健康教育平台;工商企业无偿提供数字学习资源。同时,新加坡在经费、政策、设备、监督、国际协作等方面建立了互联互动的网络健康教育保障机制,特别是创设了网络安全的认证和评估体系,参与构建了国际网络空间的多边秩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健  
本文以历史文化的视角,从提升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角度,阐释了高校体育教育构建实现心理健康目标的有效工作机制这一问题的提出背景和遵循原则,并从长期和短期的角度分别给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应用研究的属性,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更是心理学、教育学为社会建设与教育事业服务的重要方面。从研究范式来看,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大趋势;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心理学与教育学交叉融合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从应用基础研究的视角,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这种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为构建新时代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学这一新学科提供支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燕红  富丽琴  
近年来,随着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目标的确立,我国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许多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数已与本科生招生数基本持平,在校研究生已突破20万。但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一些学校对研究生科研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因而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行为:学习风气浮躁、专业意识淡化、弄虚作假与投机取巧行为增多、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健儿  
在受教育权分配问题上 ,简单的效率优先论和平等优先论都不完善。只有在综合了自由、平等、效率和社会合作等基本价值的教育公正理论指导下 ,才能较为合理地处理受教育权分配问题。本文借鉴罗尔斯的正义论提出了现代社会的教育公正观 ,联系我国现实提出了五个教育公正原则 ,并对当前我国在受教育权分配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汇川  
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外科研伦理的发展历程;运用批判性分析,评述以《贝尔蒙报告》与美国伦理审查委员会为代表的国外科研伦理规范的一些局限以及我国科研伦理规范的发展现状。阐释我国社会科学涉人研究伦理规范的缺失原因与构建意义,进而提出我国社会科学涉人研究伦理规范的构建方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建红  
现代科技活动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试验.不仅使已有的道德问题得到拓展,而且还引发了传统道德与科技发展现实的诸多冲突,为道德教育内容注入了新的因子,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新视点。伦理学向来是道德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伦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道德教育也要实现整体的转型。科技伦理教育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突出地运用道德感化和道德舆论的手段,使人们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对人、自然、社会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追求真理和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