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
2023(1063)
2022(886)
2021(915)
2020(661)
2019(1740)
2018(1524)
2017(2484)
2016(1567)
2015(1808)
2014(1864)
2013(1650)
2012(1593)
2011(1437)
2010(1501)
2009(1286)
2008(1417)
2007(1312)
2006(1096)
2005(988)
作者
(3967)
(3198)
(3195)
(3120)
(2016)
(1565)
(1485)
(1284)
(1226)
(1214)
(1128)
(1053)
(1029)
(1029)
(1026)
(1017)
(995)
(993)
(959)
(958)
(888)
(879)
(872)
(831)
(814)
(748)
(740)
(722)
(716)
(714)
学科
管理(3489)
(3426)
教学(2819)
(2567)
经济(2563)
(2267)
企业(2267)
教育(2088)
理论(2084)
学法(1763)
教学法(1763)
(1700)
学理(1517)
学理论(1517)
(1500)
农业(1397)
中国(1143)
(1104)
财务(1097)
财务管理(1094)
收入(1077)
企业财务(1043)
分配(986)
政治(979)
思想(958)
方法(947)
思想政治(909)
政治教育(909)
治教(909)
德育(895)
机构
学院(20683)
大学(19965)
研究(6832)
管理(5698)
(5462)
经济(5235)
(5053)
师范(5025)
教育(4834)
理学(4680)
理学院(4597)
中国(4440)
管理学(4424)
管理学院(4393)
(4382)
师范大学(4134)
职业(4125)
技术(4020)
科学(3931)
(3887)
(3640)
(3601)
研究所(3181)
中心(3029)
(2976)
职业技术(2971)
北京(2962)
技术学院(2911)
财经(2758)
(2466)
基金
项目(11800)
研究(10868)
科学(8672)
教育(6807)
基金(6718)
(5756)
国家(5674)
编号(5527)
社会(5232)
成果(5077)
(4982)
社会科(4903)
社会科学(4901)
课题(4629)
科学基金(4558)
(4380)
(4204)
基金项目(3231)
项目编号(3154)
规划(3078)
重点(3026)
(3000)
资助(2839)
(2831)
研究成果(2785)
(2759)
(2744)
大学(2680)
(2616)
(2606)
期刊
教育(10154)
研究(7480)
中国(6616)
(6289)
经济(6289)
(3883)
技术(3381)
职业(3229)
学报(2617)
技术教育(2296)
职业技术(2296)
职业技术教育(2296)
(2245)
大学(2178)
科学(2045)
管理(1992)
会计(1871)
学学(1832)
农业(1612)
(1565)
金融(1565)
(1523)
论坛(1523)
财经(1473)
财会(1422)
(1283)
图书(1279)
(1166)
(998)
高等(988)
共检索到34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韩震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课程标准必须在落实党和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的过程中,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予以回应和体现。因此,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关键作用。基于这一原则,新标准展现出以下新特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袁运开  
本文在表述《科学》(7— 9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制订依据与背景 ,阐明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必要性以后 ,着重对《标准》的特点 :整体设计课程 ,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突出科学探究 ,体现科学本质 ,注重学生发展 ;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育 ;内容标准的分学科领域表述与层次结构 ;体现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和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分别作了介绍并概述了作者对此的认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斌   高源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16门课程中唯一的思政课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这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当前我国培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存在体系缺失、实践失能、成长受阻的现实问题。培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逻辑包括:遵循儿童共性、特殊儿童道德发展差异性的发展逻辑;聚焦核心素养、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教的目标逻辑;基于法律法规、课程标准,有机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精神的内容逻辑;提高公民素养的战略逻辑。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群   杨薇  
<正>1.课程内容的变化。《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部分主要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类,设计了10个任务群。各年段不同的任务群与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相结合,便于劳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分层开展,不同年级的不同任务群内容设置遵循了夯实基础、螺旋上升等特点。
关键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兰  
论文针对中小学写作教学实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评价的论述,阐释了 笔者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并就广大教师如何开展写作教学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康宁  
在社会学视野中 ,课程标准并不只是关于学校所应传授给学生的教育知识之标准的一个“专业性文本” ,而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性文本”。课程标准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客观地”根据对学生、社会及学科的研究结果来编订的“技术过程” ,而是以政府决策层的价值取向为依据、有选择地利用有关学生、社会及学科的研究成果去编订的“社会过程”。课程标准编订工作的启动是政府决策层的价值需求发生变化及其权力运作的结果 ,课程标准成形的过程也充满着价值的碰撞与权力的较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课程标准之标准指的是规范或衡量课程标准的准则或尺度。本文以美国教师联盟和成就公司、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评价课程标准的尺度为着眼点,对美国课程标准的标准进行了探究,以期对我国课程标准的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凡哲  崔英梅  严家丽  史宁中  
基于澳大利亚2013年8月5日新颁布的澳大利亚第一份全国统一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比和反思我国相应标准,可以发现,这份标准的突出特点值得借鉴:科目分层凸显高中教育的特色,同时又以中小学统一的课程编排线索,凸显数学课程的连贯性和纵向的衔接性;分层的数学课程科目仅有四个,不仅为各类学生的不同的数学需要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而且,以注重理解性掌握、注重数学推理、问题解决等凸显学科本质和学生发展需要;同时,不仅注重数学与信息通讯技术的整合,而且,注重培养恰当选择技术的策略以及不依靠任何技术的心智技能培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小蔓  
本文介绍了当前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及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教育目标、评价方式和课程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创新努力,以此说明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以育人为本、坚持核心价值观引导、以生活为基础整合课程内容、激发学生道德学习愿望、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的课程目标等基本改革意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继和  
日本政府大体上每10年对课程标准进行一次改订。2008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新订小学课程标准(理科)。全面、深入分析与解读新订小学理科课程标准的改订背景与动因、改订基本方针、改订要项和特点,对于完善和加强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綦春霞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标准中面向学生全体,关注现实情境、注意算法多样化和估算,用多种方式处理几何,提倡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特点;阐述了对中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继和  
日本政府大约每10年对中小学课程标准进行一次改订。2008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新订初中理科课程标准。全面、深入分析与解读日本新订初中理科课程标准改订的主要背景与原因、改订的基本方针以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时数等课程标准的改订要点,对于完善和加强我国中小学理科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世江  
本文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宗旨,从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出发,对新颁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反思性的探讨,涉及课程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关系、课程标准在实践中的权威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课程目标中一般目标与核心目标的关系和学习评价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提出了中学历史课程必须有史学特征,才有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价值;课程标准必须有可操作性,才可能有真正的在实践意义上的权威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必须有核心目标,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学习评价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才能使改革有效、可信地开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利伟  
高职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制订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需在问题分析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工学结合和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征,遵循高职课程标准的基本制订原则和科学制订流程、实施策略以及课程标准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这对于高职教学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