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4)
- 2023(7644)
- 2022(6644)
- 2021(6182)
- 2020(5175)
- 2019(11574)
- 2018(11377)
- 2017(22755)
- 2016(12406)
- 2015(13642)
- 2014(13612)
- 2013(13246)
- 2012(12266)
- 2011(11027)
- 2010(11337)
- 2009(10955)
- 2008(11050)
- 2007(10074)
- 2006(9301)
- 2005(8705)
- 学科
- 管理(45905)
- 济(42455)
- 经济(42366)
- 业(40306)
- 企(34702)
- 企业(34702)
- 税(21870)
- 财(21165)
- 税收(20417)
- 收(20243)
- 制(15893)
- 方法(15028)
- 农(13933)
- 数学(12693)
- 数学方法(12502)
- 中国(12216)
- 务(11877)
- 财务(11848)
- 财务管理(11824)
- 企业财务(11248)
- 业经(11098)
- 体(10419)
- 策(10389)
- 银(9553)
- 银行(9548)
- 贸(9151)
- 贸易(9146)
- 行(9087)
- 易(8971)
- 体制(8818)
- 机构
- 学院(173367)
- 大学(171885)
- 济(75339)
- 经济(73700)
- 管理(68565)
- 理学(58197)
- 理学院(57663)
- 管理学(56965)
- 管理学院(56616)
- 研究(56326)
- 财(45659)
- 中国(45404)
- 京(34959)
- 财经(33258)
- 经(29936)
- 科学(29470)
- 江(28651)
- 所(27185)
- 中心(25970)
- 财经大学(24286)
- 研究所(23433)
- 经济学(23053)
- 农(22839)
- 北京(22079)
- 州(21769)
- 经济学院(20587)
- 院(20385)
- 范(20295)
- 业大(20239)
- 师范(20141)
- 基金
- 项目(106297)
- 科学(85781)
- 研究(83110)
- 基金(79027)
- 家(66633)
- 国家(66056)
- 科学基金(58117)
- 社会(54466)
- 社会科(51701)
- 社会科学(51694)
- 基金项目(40758)
- 省(40018)
- 教育(37944)
- 自然(35581)
- 自然科(34795)
- 自然科学(34788)
- 编号(34737)
- 自然科学基金(34199)
- 划(33572)
- 资助(32368)
- 成果(30478)
- 制(27631)
- 部(24897)
- 课题(23643)
- 性(23349)
- 重点(23307)
- 国家社会(22625)
- 创(22376)
- 教育部(22151)
- 发(22031)
共检索到278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漫天
依据中国工业行业层面数据,使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方法,评估2008年以来中国发布的反避税法规对于外资企业避税行为的遏制作用。研究发现:2008年两税合一改革明显增强了外资企业的避税动机,同期生效的各项反避税法规没有能够完全遏制其避税行为。具体而言,税制改革前享受优惠税率的外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各种避税手段降低税前利润;随着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逐步退出,外资企业的避税动机也逐步增强。2016、2017年生效的反避税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外资企业利用资本弱化和知识产权交易避税的行为。同期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不影响上述结论。在新发展格局下,在华外资企业的利润将更多地来源于中国本地市场,完善避税法规体系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关键词:
反避税法规 外资企业 税基侵蚀 资本弱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郑紫衡 田夫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的差别,采取各种公开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国际纳税义务的现象和行为。国际避税的最大特征就是其合法性,更准确地说是非违法性。世界经济发展的日益国际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国际避税行为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动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灵丽
避税是纳税人利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存在的税负差异和税收管理部门在纳税信息上的不对称,通过关联企业之间的商业安排所进行的以节税为目的的税务筹划。避税分为合法避税与违法避税,违法避税不是偷税但可转化为偷税。只有违法避税才是税法规制的对象,由于违法避税与偷税在主观恶性、行为性质、违法程度上存在差异,故法律规制也有区别。
关键词:
避税 违法避税 偷税 法律规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素荣
预约定价制以事先确认制度代替了传统转让定价的事后调整制度。由于其无以比拟的优点,预约定价制成为近年来转让定价税制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我国由于跨国公司滥用转让定价所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因此,应参考发达国家的预约定价规则和做法,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预约定价制度,并全面推行之,以有效遏制跨国公司利用关联交易避税行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朱青
本文就避税的含义、避税与偷税、避税与税务筹划的区别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避税的危害,介绍了发达国家对避税态度的变化,并就我国应如何防范纳税人避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避税 偷税 税务筹划 反避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文 徐晓鹏
寻求反避税对策孔文,徐晓鹏避税与反避税是当前税收工作的热点问题,这不仅在于避税存在的普遍性,而且还在于避税与反避税的复杂性。这里分析研究避税活动在于发现税收制度的缺陷,寻求反避税对策,完善税制建设,从而达到税收收入有理、有方、有度的目的。一、避税产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馨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飞速上升,但是应当注意,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必须做到分好蛋糕。目前我国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较为隐蔽,未充分落实的相关制度难以对其进行监管,违法成本极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上税率设置不合理、财产转让所得和资本利得税规定不完善等问题,使得个人所得税法无法完全发挥其调节作用,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对此,可以在税率设置、税收范围等方面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完善,试以解决此现实问题。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高收入人群 共同富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湛
转移定价是外商通常采用的避税行为,其特征是具有跨国性、隐蔽性、连续性和双向性。在我国“三资”企业中转移定价避税已严重存在,危害极大。应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综合治理,以维护我国的税收利益,维护涉外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安徽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胡道新 杨宪彭
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这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利用避税地避税也将表现出新的动向。本文借鉴国际反避税经验,研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企业利用避税地避税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并提出我国针对避税地避税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避税地 避税 受控外国公司 跨国纳税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景
本文认为把避税行为认定为有效或无效的传统观点是私人权力本位至上和国家权力本位至上在法律上的体现 ,也是由谁来承担法律和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风险问题在法律上的表现。根据社会权力本位和税收法规以及反避税实务 ,笔者认为应把避税行为认定为可撤销性法律行为才与现实相符 ,也才能具有理论上的解释力。
关键词:
有效说 无效说 可撤销性法律行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建
本文介绍了世界转让定价反避税制度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现行转让定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经济实践提出了完善我国转让定价反避税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转让定价 反避税 趋势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徐海荣 王真
目前,利用避税地进行恶意税收筹划的形势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国际避税地类型和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方式的分析,并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澳大利亚、美国等遏制利用避税地进行恶意税收筹划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遏制利用避税地进行恶意税收筹划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避税地 情报交换 税收筹划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威 陶红
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迫切要求税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减少和制止企业利用国际间或境内外之间的关联公司进行有害税收的行为。在当前我国反避税工作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建立申报制度、设立国际信息网络、健全和完善反避税法规,规范跨国公司的纳税行为,不失为实实在在的对应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