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1)
2023(7854)
2022(6764)
2021(6321)
2020(5198)
2019(11859)
2018(11625)
2017(22944)
2016(12542)
2015(14134)
2014(14213)
2013(13910)
2012(13071)
2011(11852)
2010(12529)
2009(11907)
2008(12045)
2007(11257)
2006(10302)
2005(9819)
作者
(34820)
(28934)
(28695)
(27860)
(18816)
(13693)
(13178)
(11044)
(10994)
(10770)
(9948)
(9672)
(9608)
(9449)
(9391)
(8934)
(8709)
(8449)
(8431)
(8379)
(7447)
(7089)
(7030)
(6648)
(6636)
(6556)
(6544)
(6464)
(5813)
(5657)
学科
(47275)
经济(47192)
管理(47123)
(43674)
(38700)
企业(38700)
(18272)
(17603)
方法(16205)
(14439)
中国(14407)
业经(13096)
(12993)
数学(12925)
数学方法(12732)
(11237)
(10868)
银行(10863)
(10674)
财务(10643)
财务管理(10615)
(10516)
贸易(10503)
(10369)
(10292)
企业财务(10067)
(9902)
体制(9623)
地方(9623)
(9230)
机构
学院(180475)
大学(179158)
(79180)
经济(77374)
管理(71846)
研究(60750)
理学(60187)
理学院(59578)
管理学(58897)
管理学院(58497)
中国(50282)
(43154)
(37506)
财经(31720)
科学(31506)
(30687)
(29476)
(28548)
中心(28409)
研究所(25615)
(24202)
北京(23903)
经济学(23724)
(23630)
财经大学(23117)
(22253)
(22116)
师范(21971)
经济学院(21093)
业大(20908)
基金
项目(108516)
科学(87218)
研究(85457)
基金(79313)
(66518)
国家(65927)
科学基金(57821)
社会(55445)
社会科(52624)
社会科学(52616)
(41638)
基金项目(40672)
教育(39497)
编号(35483)
自然(35058)
(34582)
自然科(34243)
自然科学(34236)
自然科学基金(33674)
资助(32676)
成果(31165)
(27349)
(25311)
课题(25307)
重点(24146)
(23556)
(23381)
(22878)
国家社会(22572)
教育部(22511)
期刊
(97516)
经济(97516)
研究(61535)
中国(42666)
(35240)
管理(30955)
(25498)
金融(25498)
(23140)
教育(21739)
科学(21387)
学报(20255)
大学(17147)
财经(16619)
技术(15822)
学学(15763)
业经(15600)
农业(14682)
经济研究(14616)
(14244)
问题(12343)
(11398)
国际(10262)
理论(9701)
现代(9354)
(9026)
论坛(9026)
世界(8796)
改革(8717)
(8717)
共检索到299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山东省威海市分行课题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新华  曾生田  
存款业务不正当竞争的负效应应引起重视王新华,曾生田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加快。存款立行、壮大实力已成为各家行的首要任务。为抓存款,层层下指标,人人有任务,这对存款上升、平抑物价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组织存款过程中;各基层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安朋  
讨论在情报获取和情报利用两个情报活动阶段中的正当与不正当竞争的问题。情报获取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表现在获取情报的方法手段和所获取的情报的性质两个方面,判断时应该以法律为准绳,而不应以自认的道德上的或情感上的标准为依据;情报利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表现在利用了以非法手段获取的情报,违法或违约利用情报,以及在利用情报后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果等诸方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强  
验资工作中的不正当竞争问题许强(一)靠政府权力部门划分势力范围,垄断经营。这主要表现在:1有的地方将国有企业的验资业务交给会计师事务所承办,将集体企业的验资业务交给审计师事务所承办。2有的地方将外资企业的验资业务全部交给会计师事务所承办,审计师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美玲  熊彬  
网络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运用法律对该虚拟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适用更为复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尚不完善在规范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实务中造成严重阻碍。为了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维护网络经营者的利益,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修改与完善,加强对网络不正当行为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方印华  
论旅行社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和对策□方印华由于旅行社经营者的期望值过高,目标市场定位不确定,经营者水平不高和个人素质较低,再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便或明或暗地在顽强地表现着自己。不正当竞争的愈演愈烈,严重干扰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这类现象若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韩世鹏  
数字经济新格局下,解决数据权属问题是推动数据合规流通的前提和基础。近年国内数据权属与数据流通之间的冲突加剧,并由此衍生出恶意不兼容、数据爬取、广告屏蔽以及流量劫持等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传统确权思路忽视对数据的流通与利用,亟待构建以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底层逻辑的新型赋权路径。“三权分置”下的数据竞争规制,要逐步形塑以数据利用为核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数字经济专章”,细化数据权属的场景化界权逻辑,并在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落实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以实现数据尽其用与法的安定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琦  
论不正当竞争情报行为及其法律制约魏琦(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江苏210093)AbstractTheglobalresearchesoncompetitiveinteligenceareoutlined.Theilegalcompeti-tiveinte...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江凌  
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不正当竞争状况日趋严重,不但损害了整个保险行业的利益,也损害了农村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并导致信任危机,给农村带来一些不安定因素。为此,保险监管机构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监管,规范保险公司在农村的营销服务机制,引入同业竞争监督机制和中介服务机制,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俊辉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有传统的商标"搭便车"、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诋毁等行为,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不正当信息获取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有法律规定不明晰、"穿透式监管"概念的滥用、法律责任相对较轻等。因此,建议通过细化相关法律制度、审慎实施穿透式监管、适当加重法律责任等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在保护经营者利益的同时也能保障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聂加龙   邹雄智   肖中华  
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大数据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另一方面也催生出“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市场乱象,这些市场乱象都是大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对大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有大数据算法设计规制和消费者个人数据产权规制两种进路。大数据算法设计规制的实现需要建立算法责任制度,成立算法责任审查委员会。消费者个人数据产权规制的实现需要确立经营者等数据使用人的消费者个人信息隐身份义务,保证消费者个人信息被遗忘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婧  陈琳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中,数据抓取行为层出不穷。部分企业借此获取数据拥有方的数据资源,可能侵害数据拥有方的权益、危害互联网行业发展,而规制数据抓取行为对恢复互联网空间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设计/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归纳适用商业秘密条款和一般条款规制数据抓取行为的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数据难以达到商业秘密的保护要求,而一般条款又存在缺乏操作性的问题,从法律适用与行政监管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论/发现】(1)对数据抓取行为,先尝试利用商业秘密条款对数据抓取行为进行规制;(2)若涉案数据不符合商业秘密构成要件,但存在数据抓取的后续利用行为,则考虑诉诸《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即"互联网专条";(3)上述手段皆不达时则向一般条款寻求救济;(4)同时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关作用,明确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执法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成思  
1992年,当我国国内法学界有人把争论集中在“不正当竞争”与“不公平竞争”有何区别时,当有的实际部门把注意力集中在禁止拿回扣、打破地方封锁等反不正当竞争措施时,当立法部门及法学界的一些同志还在议论反不正当竞争与保护知识产权究竟有没有关系时,两个与我国有关(或即将有关)的国际法领域的文件摆在了我们面前。一个是《中美政府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其中第四条提到“为确保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十条之二的规定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竞争”,中国政府将向立法机关提交反不正当竞争法议案。另一个是关贸总协定的“知识产权分协议”(邓克尔文本)。这个文本很难说已是对我国有约束力的国际法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