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1)
- 2023(9077)
- 2022(7593)
- 2021(6619)
- 2020(5560)
- 2019(12236)
- 2018(12192)
- 2017(22919)
- 2016(12446)
- 2015(14143)
- 2014(14444)
- 2013(13938)
- 2012(13173)
- 2011(12297)
- 2010(12528)
- 2009(12117)
- 2008(11561)
- 2007(10786)
- 2006(9824)
- 2005(9281)
- 学科
- 济(70548)
- 经济(70457)
- 管理(41601)
- 业(32539)
- 企(27801)
- 企业(27801)
- 方法(20281)
- 地方(17585)
- 数学(17451)
- 数学方法(17324)
- 中国(15910)
- 制(15731)
- 财(15510)
- 业经(13861)
- 学(13563)
- 农(13135)
- 体(12756)
- 地方经济(12551)
- 融(10617)
- 金融(10610)
- 银(10209)
- 银行(10192)
- 环境(10123)
- 行(9830)
- 体制(9010)
- 理论(8861)
- 务(8596)
- 财务(8563)
- 财务管理(8542)
- 农业(8389)
- 机构
- 学院(188360)
- 大学(188212)
- 济(88141)
- 经济(86345)
- 研究(68518)
- 管理(67566)
- 理学(56575)
- 理学院(55956)
- 管理学(55094)
- 管理学院(54738)
- 中国(52478)
- 财(42781)
- 京(39362)
- 科学(37757)
- 所(34429)
- 财经(32774)
- 研究所(30606)
- 中心(30488)
- 江(30248)
- 经(29418)
- 经济学(28970)
- 农(27766)
- 经济学院(25609)
- 北京(24834)
- 院(24533)
- 业大(24026)
- 财经大学(23936)
- 范(23331)
- 州(23152)
- 师范(23075)
- 基金
- 项目(117475)
- 科学(92849)
- 研究(88224)
- 基金(85426)
- 家(73555)
- 国家(72972)
- 科学基金(62420)
- 社会(58830)
- 社会科(55763)
- 社会科学(55753)
- 省(45923)
- 基金项目(43953)
- 教育(40443)
- 划(37748)
- 自然(37250)
- 自然科(36336)
- 自然科学(36325)
- 自然科学基金(35679)
- 资助(34977)
- 编号(34736)
- 成果(29848)
- 制(27132)
- 重点(26856)
- 部(26541)
- 发(26081)
- 课题(25665)
- 国家社会(25048)
- 创(24062)
- 教育部(23255)
- 性(23027)
共检索到303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陶为群
为了遏制这一趋势需要强化对银行表外融资和返程投资外汇业务的监管,提高外汇管理的政策决策、执行和效果反馈的一致性近一段时间,外汇资金流入对实体经济的偏离度明显扩大。为了遏制这一趋势需要强化对银行表外融资和返程投资外汇业务的监管,探索建立有效监测与管理区域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的工作体系和机制,提高外汇管理的政策决策、执行和效果反馈的一致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福建银监局课题组
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内生动力的下降,我国"经济冷、金融热"现象愈发突出,虚拟经济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实体经济融资依然困难,与货币和信贷快速投放态势极不相称。究其原因,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一些非理性发展倾向,诱发了金融资本自我循环和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及早发现和解决金融"脱实向虚"问题,引导金融业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至关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雷彬彬
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放缓,货币乘数的上升带来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信贷支持投资增长作用减小,货币流通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偏离。因此,本文从总供求及货币供求的辩证关系出发,分析研究当前我国货币错配及实体经济发展现状,探讨货币流通对实体经济的偏离,进而对我国货币流通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货币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提供一些理论借鉴,使政策目标的偏离程度降至最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唐斯斯
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虚拟经济膨胀的背景下,产业发展呈现空心化态势,主要表现在资本纷纷撤离实体经济、产业技术空心化和企业家事业精神缺失等方面。因此,从生产成本、虚拟经济利润、税负等原因入手,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市场管理和创新体制等方面,研究遏制产业空心化的措施尤为重要。一、我国实体经济比重下降虚拟经济比重上升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倒金字塔"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涛
长期以来,我国外汇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严管外汇支出,鼓励外汇流入。然而,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加强对外汇流入的管理,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在我国显得越来越迫切。为此,笔者提出了四条建议。
关键词:
外汇流入 外汇管理 投机性冲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玉伟
市场存量资金通过四大路径流入实体经济广义货币供给(M2)并非观察市场存量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效果的合适指标。长期以来,M2在分析和判断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状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人以为,M2可以反映市场上的资金状况,M2数量更多或增长更快,市场存量资金也就更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是,M2只是反映了市场资金的来源,即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它并不能体现市场资金流向实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娜
汇率是目前国际矛盾升级的核心因素之一,实际汇率偏离测算方法不一,偏离在中长期能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尚无定论。通过厘清以往研究中用"宾大效应"替代"巴萨效应"测算实际汇率偏离时存在的偏差,以1950—2017年期间全球182个经济体为研究样本,检验发现不同测算方法得到的实际汇率偏离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发现经"巴萨效应"调整后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实际汇率每贬值10%,经济增长由0.17%(经"宾大效应"调整检验结果)提升至0.93%,说明以往研究中二者的简单替代将会减弱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另外,两种效应均显示1990年之后实际汇率偏离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形关系,意味着近20年来实际汇率低估的促增长效应不复存在,印证了中国努力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正确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梓平
《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将鼓励藏汇于民、坚持疏堵并举的管理理念与完善跨境资金流动和交易的监管相结合,对强化个人外汇资金流入、结汇的管理,打击个人外汇资金违规流入结汇行为,规范外汇指定银行个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莹莹
近几年,对我国经济发展是否过热及过热程度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对我国2000-2006年的经济发展展开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虚实偏离,虚拟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娜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并未涉及实际汇率,原因是满足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汇率对经济影响为中性。但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实际汇率的内生性通常难以成立,2008年"罗德里克新论"即"低估有利于经济增长"观点的提出,引发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大讨论,对该问题的研究难点在于二者复杂的作用机理尚未理清。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归纳和分析试图梳理出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当一国施行外部导向型政策、贸易品部门弱小以及存在二元经济结构时,实际汇率低估通过促进贸易品部门发展提升整个经济体的资本要素积累、全要素生产率,最终可能引发经济结构变革,从供给层面提升经济增速。但实际汇率低估促进经济增长只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发展阶...
关键词:
实际汇率偏离 经济增长 罗德里克新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斐 何守超 吴青山 康松
本文在假定存在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的程度系数并将其纳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同时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区域的相关数据,建立非空间面板模型与空间面板模型,以检验实际公共—私人投资比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是否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空间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实际公共—私人投资比偏离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且根据估算出的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而推算出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也存在着"发达地区<全国<欠发达地区"的关系;但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分地区而言,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总体上高于其潜在的最优规模。全国层面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估算出的最优公共—私人投资比在数值上稍微变小,从而使得推算出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有所下降,表明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相对更高。研究结果预示着在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中适度控制中国公共投资的实际规模是必要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薇 胡翾
奥肯定律作为一个反映实际产出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则 ,在实际中得到了良好的印证 ,但是中国经济呈现出与奥肯定律不一致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 GNP、GDP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建构的模型表明 ,中国总量经济增长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明显偏离奥肯定律。本文对三次产业分别考虑 ,使用就业人口指数取代传统的失业率指标 ,构造了能够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的奥肯模式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奥肯定律 失业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玮滢 马新啸 王竹泉
高层次人才是微观企业和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有效促进我国实体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成为新时代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本文从中国企业财务风险创新指标“资本负债率”出发,以传统口径下整体杠杆水平“资产负债率”与其之间的差额测量杠杆偏离程度,研究后者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发现:杠杆偏离不仅能产生“实体效应”,提升企业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工作保障的动机和能力,而且可以发挥“感知效应”,促使高层次人才更好地感知和响应企业发出的积极信号,由此从企业端和人才端对人力资本结构产生优化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层次人才占比的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前述影响能够促进国有企业更好发展、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竞争性行业与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以及弥补人才居住环境较差的不足,但这需要较高的人才供需匹配效率来支撑。研究还发现,杠杆偏离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效应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价值。本文表明,杠杆偏离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这不仅为党和国家更好地擘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提供重要参考,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微观企业杠杆偏离的社会经济后果做出理论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蕾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的结果表明,各国制造业的内部增长效应远大于资源再配置效应,即制造业产业内升级比产业间升级有更大的生产率提升效应。通过进一步对内部增长效应分解发现,高收入经济体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更依赖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中等收入国家更依赖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作为发展中大国,未来我国既要充分发挥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又要努力激发产业间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