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3)
2023(1669)
2022(1318)
2021(1109)
2020(948)
2019(2020)
2018(1994)
2017(3742)
2016(1995)
2015(2166)
2014(2054)
2013(2047)
2012(1836)
2011(1492)
2010(1480)
2009(1449)
2008(1514)
2007(1343)
2006(1091)
2005(1045)
作者
(5101)
(4364)
(4241)
(3927)
(2754)
(2028)
(1909)
(1571)
(1555)
(1551)
(1412)
(1411)
(1388)
(1384)
(1344)
(1342)
(1326)
(1280)
(1250)
(1183)
(1051)
(1034)
(992)
(978)
(964)
(946)
(926)
(907)
(845)
(825)
学科
(12859)
企业(12859)
(12300)
管理(10204)
(9143)
经济(9136)
业经(4812)
方法(4059)
(3680)
技术(3159)
(3130)
财务(3126)
财务管理(3123)
企业财务(2957)
企业经济(2901)
(2745)
技术管理(2509)
(2386)
数学(2309)
数学方法(2302)
(2286)
理论(2271)
(2259)
体制(2233)
(1946)
中国(1831)
产业(1827)
经济理论(1822)
(1735)
经营(1552)
机构
学院(29175)
大学(27960)
(14185)
经济(13997)
管理(12926)
理学(11208)
理学院(11124)
管理学(11071)
管理学院(11006)
研究(7872)
(6501)
中国(6083)
(5325)
财经(5141)
(4623)
(4622)
经济学(4514)
商学(4248)
商学院(4219)
经济学院(4066)
科学(3755)
财经大学(3744)
经济管理(3470)
(3456)
(3439)
中心(3405)
业大(3102)
北京(3095)
研究所(3064)
工商(2954)
基金
项目(19712)
科学(16684)
研究(15547)
基金(15027)
(12489)
国家(12367)
科学基金(11553)
社会(11426)
社会科(10951)
社会科学(10950)
(8239)
基金项目(8021)
教育(6818)
自然(6662)
自然科(6552)
自然科学(6552)
(6486)
自然科学基金(6452)
(6342)
(6036)
编号(5880)
(5602)
资助(5323)
创新(5116)
国家社会(4954)
(4530)
成果(4524)
(4519)
重点(4462)
人文(4320)
期刊
(15670)
经济(15670)
研究(8436)
管理(6399)
(6295)
中国(5397)
科学(3226)
技术(2931)
财经(2910)
业经(2826)
(2689)
(2549)
学报(2480)
经济研究(2412)
大学(2279)
学学(2216)
教育(2182)
(2022)
财会(2022)
金融(2022)
问题(1990)
技术经济(1970)
科技(1851)
现代(1740)
会计(1650)
农业(1647)
(1614)
经济管理(1559)
改革(1467)
(1467)
共检索到42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樊哲银  
作弊现象表现形式各异,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呈进一步蔓延之势。作弊抑制社会的知识创造,损害企业获取创新资金的能力,弱化企业的创新动机,削弱企业家的创新能力,阻抑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采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重建社会信用、完善和健全经济和法律制度等措施,以遏制作弊文化,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杜欣  尹守军  
根据装备制造型企业的特征,分析了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探索了影响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即技术创新战略、技术能力、人才机制以及所属的产业集群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的装备制造型企业——"东汽"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了上述四个因素是如何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瑞君  郑鹃  
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强国家竞争能力的核心,提升军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实现军工企业快速发展,加速国防科技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制度保障、激励机制、创新文化等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聿舟  李随成  李刚  
分析供应商创新对于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同时构建包括供应商创新、关系互动、供应商开发、自主创新能力4个变量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对装备制造企业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供应商创新并不直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系互动和供应商开发在供应商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本红  罗明  武海燕  
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前提和基础。对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一个典型的多指标、多层次综合评价问题。文章针对制造企业的特殊性,在制定指标筛选相关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避免信息失真实用方法,以及融合主观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应用模糊决策理论建立了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模糊多目标、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岳树民  孟庆涌  
本文认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关键在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而税收因其对企业收益进而对企业行为选择的重要影响,使其与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形成了重要关联。从长期来看,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完善、长效、具有持久力的税收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斌  李黄鑫  李含伟  
本文基于关系嵌入性理论、结构嵌入性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机制模型,运用Any Logic University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模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作用关系,为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技术创新网络结构提供了优化策略和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爱芳  杨艺璇  王正龙  伍蓓  
以系统观、知识观和能力观为基础,构建触发因素→技术搜寻→自主创新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量化触发因素、技术搜寻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和仿真模拟发现企业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共演机制,在环境动荡性与创新意愿两大动因作用下,企业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共演过程有交互式和非线性特征;伴随自主创新能力从基础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超前技术搜寻、新兴科学技术搜寻和新兴经验技术搜寻的作用逐渐增大,而成熟技术搜寻作用不断降低;环境动荡性对自主创新能力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创新意愿对自主创新能力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泽九  汤鹏志  秦英  
本文构建了高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因子分析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同所有制高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因子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归为四类:国有企业类、私营企业类、外资企业类、有限公司类,分别给出了四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对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各类企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爱芳  杨艺璇  王正龙  伍蓓  
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搜寻行为进行细分,有助于企业寻求适配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阶段的技术搜寻策略。以系统观、知识观和能力观为基础构建"触发因素→技术搜寻→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发现企业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共演机制:(1)在环境动荡性与创新意愿两大动因作用下,企业技术搜寻行为与自主创新能力共演过程具有交互式和非线性特征;(2)伴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基础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超前技术搜寻、新兴科学技术搜寻和新兴经验技术搜寻的作用逐渐增大,而成熟技术搜寻作用不断降低;(3)环境动荡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创新意愿对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在实践中企业需要根据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阶段匹配相应技术搜寻策略,在技术搜寻过程中加强知识积累,注意自身内部调整与外部环境平衡,以及制定实施积极的创新意愿引导策略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晓洪  
装备制造业是任何一个发达工业体系的中枢,在经济成长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DEA理论,引入基于输入的C2R模型和单纯评价技术有效的BC2模型,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视角,分两阶段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娜娜  
本文以海尔和迈瑞的逆向创新案例为样本,探讨了基于逆向创新的后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长机制模型。结果表明,逆向创新策略是后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的有效途径,而基于创新网络的动态组织学习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长的内在驱动因素,后发企业可以选择从市场创新入手弥补技术基础的不足,继而逐渐发展自主技术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盛亚  钟涛  
本文以浙江软件企业为样本,通过探讨创新投入和创新文化对自主创新动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建立了自主创新由动力到能力的传导机制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创新收益预期和创新风险预期推动着企业创新文化的确立和创新的投入;创新文化和创新投入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传导机制在自主创新动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创新投入在创新文化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本文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框架下同时探讨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和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困局。通过构建内生技术水平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具有门槛特征。当企业从事自主创新活动的利润较低时,信贷所有制偏好和软预算约束对自主创新产生的补偿效应大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提高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反之,补偿效应小于挤出效应,国有企业比重增加将降低总体的自主创新水平。进一步,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这说明在利润率较低的外部性领域,国有企业对总体的自主创新具有补偿效应。如果在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尚未改善的前提下盲目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将无助于缓解现阶段的自主创新困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