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8)
2023(9018)
2022(7239)
2021(6666)
2020(5452)
2019(12140)
2018(11753)
2017(23162)
2016(12459)
2015(14505)
2014(14512)
2013(14408)
2012(14106)
2011(13074)
2010(13528)
2009(12890)
2008(12833)
2007(11743)
2006(10962)
2005(10015)
作者
(38205)
(32110)
(31964)
(30664)
(20901)
(15221)
(14343)
(12405)
(12131)
(11650)
(11435)
(10979)
(10456)
(10389)
(10383)
(9991)
(9358)
(9317)
(9309)
(8868)
(8516)
(7928)
(7877)
(7496)
(7320)
(7196)
(7073)
(6737)
(6581)
(6240)
学科
(82116)
经济(82029)
管理(36544)
(33881)
方法(31187)
数学(27798)
数学方法(27524)
(26608)
企业(26608)
地方(18971)
中国(18559)
(17141)
(16715)
(15536)
业经(14754)
地方经济(12947)
(12281)
农业(11985)
(10794)
金融(10793)
(10165)
贸易(10159)
(9976)
银行(9957)
理论(9931)
(9696)
(9540)
环境(9416)
(9388)
(9324)
机构
大学(204477)
学院(200610)
(94896)
经济(93188)
研究(72698)
管理(72394)
理学(61301)
理学院(60575)
管理学(59594)
管理学院(59208)
中国(54775)
(44464)
(42303)
科学(41024)
(36998)
财经(35230)
研究所(32979)
经济学(31903)
(31878)
中心(31760)
(31431)
(29735)
经济学院(28483)
(28370)
师范(28152)
北京(27173)
财经大学(26005)
(25236)
业大(24940)
(24477)
基金
项目(122885)
科学(97889)
研究(91594)
基金(91063)
(78002)
国家(77378)
科学基金(66145)
社会(62186)
社会科(58893)
社会科学(58879)
基金项目(46342)
(46035)
教育(43063)
自然(39410)
(38700)
自然科(38481)
自然科学(38470)
资助(38303)
自然科学基金(37799)
编号(35233)
成果(31218)
(28625)
重点(28233)
(27343)
国家社会(26710)
课题(25775)
教育部(25432)
(24484)
人文(24210)
大学(23761)
期刊
(114860)
经济(114860)
研究(68985)
中国(37237)
(33918)
学报(30154)
管理(28526)
(27992)
科学(27790)
大学(23530)
学学(21989)
教育(21958)
(21637)
金融(21637)
财经(20003)
经济研究(19219)
农业(18566)
技术(17332)
(17328)
业经(15640)
问题(15315)
(12294)
技术经济(11830)
统计(11263)
世界(10791)
国际(10351)
经济问题(9481)
(9342)
理论(9252)
(9203)
共检索到317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富强  
逻辑实证主义起源于对归纳主义之逻辑缺陷的弥补,它不仅与早期的描述主义以及工具主义相一致,而且还可以调和归纳与演绎之间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它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披上了严密化、科学化和客观化的外衣,特别适合功利主义的要求。但是,逻辑实证主义本身却内含了约定主义和工具主义,它是在特定引导假定下做些细枝末节的检验工作,从而不但不能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批判和反思,同时也很难对实践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中的支配地位显示了历史的、逻辑的一致性。首先,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膨胀使得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上升到欲求层次,从而产生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的无穷性之间的紧张,以致经济学转向了资源配置的研究;其次,货币拜物教式的金钱理性之崛起为经济人假设披上了理性的外衣和逻辑上的合理性,并将古典经济学强调的"自利"和"理性"蜕变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自私"和"工具理性";最后,形式逻辑的兴起将丰富多样的追求转变为可量化的效用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兴建基于理性的数理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一平  朱冉  
"两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简称。科学的"两山"价值转化度量是深刻认识"两山"特有性质、内在作用和依存关系的重要前提。但现有方法缺失、定量依据不足。文章基于经济地理的生产、区域、关系、交叉、和谐五重属性,建构了"两山"价值转化模型,利用能值法系统呈现了西南地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能量流动联系,客观反映了绿水青山对金山银山的支撑角色与贡献。而"两山"价值转化水平、生态资本减值强度双评价,可靶向牵引西南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建议通过污染物减量、非化石能源消费减碳来减负释压,实现西南地区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保障经济资本的持续转化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艳  谢晨智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经济发展规律理论的科学,人类经济活动包括人类对价值的创造、转化和实现等。经济学思维与文艺性的思维截然不同。经济学的思维和逻辑方式,能够促使人更加贴近现实,简单来讲,就是能够促使人接地气;文艺性的思维恰恰相反,使人的想法远离现实或忽略现实,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进步。为顺应时代潮流,李子旸的《经济学思维》恰逢其时,应运而生。本书是一部以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艳  谢晨智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经济发展规律理论的科学,人类经济活动包括人类对价值的创造、转化和实现等。经济学思维与文艺性的思维截然不同。经济学的思维和逻辑方式,能够促使人更加贴近现实,简单来讲,就是能够促使人接地气;文艺性的思维恰恰相反,使人的想法远离现实或忽略现实,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进步。为顺应时代潮流,李子旸的《经济学思维》恰逢其时,应运而生。本书是一部以经
[期刊] 求索  [作者] 殷杰  马健  
后实证主义的兴起,为历史解释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路径,研究者们从历史编纂学和历史写作的实际过程出发,改造解释模型,以反基础主义、整体论、实用主义为特征,为因果性或合理性的解释内核注入了新的能量。然而,从史学实践来看,历史现象的理解与解释都需要在一种语境化的历史主义程序中进行,语境敏感性贯穿于建构和评估事件描述的全过程。从历史事实的建构性和语境性切入,语境论历史解释在认知的基础上将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加以融合,以语境分析取代了较为狭隘的语义逻辑和泛化的语用分析,进而为当代历史解释研究超越传统的解释二元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丽杰  王劲松  宗刚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考察主流经济学说中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概念认识的演变,能够看出主流经济学对于资源与资源稀缺的理解已经远远偏离现实的经济实践,因此,重新认识并界定资源与资源稀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完善经济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文  何雨晴  
新中国7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工业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历时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年均增速超过9.4%的"中国奇迹"。与中国的发展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代西方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断暴露弊端,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比照展示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对西方国家的全面超越。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和揭示国家治理的内涵,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看中国崛起,进而指出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世界的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许昌  
考察了经济学核心概念价值与效用演化,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理性发生学的"外部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三个环节为视角,透视了从价值到效用再到价格的哲学基础,精神现象学所揭示的理性发生环节,为经济学范式转型提供了哲学反思的背景。最后,提出了经济学向工具论转化的趋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葛扬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指导下不断推进的,同时又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逻辑中不断概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形成新的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步形成理论化、体系化的重要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理论逻辑。简单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从理论逻辑到实践逻辑再到理论逻辑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葛扬  
我发言的题目是《〈资本论〉的文本逻辑、认知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我们觉得一本著作或者一个理论体系,当它的作者写完了以后,这个文本基本上是客观存在的文本,也就是说他留下的这个逻辑应该是客观的。其他人在阅读这样一个文本的时候,由于本人的认知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可能在认知逻辑上面跟文本逻辑一致,也可能会出现不一致。首先谈一下《资本论》的文本逻辑和认知逻辑。《资本论》是马克思对19世纪中叶以前对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欧洲社会经济发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葛扬  
我发言的题目是《〈资本论〉的文本逻辑、认知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我们觉得一本著作或者一个理论体系,当它的作者写完了以后,这个文本基本上是客观存在的文本,也就是说他留下的这个逻辑应该是客观的。其他人在阅读这样一个文本的时候,由于本人的认知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可能在认知逻辑上面跟文本逻辑一致,也可能会出现不一致。首先谈一下《资本论》的文本逻辑和认知逻辑。《资本论》是马克思对19世纪中叶以前对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欧洲社会经济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国杰  
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时下已成为一种时髦 ,这可以从国内外各种经济学杂志近些年来所发表的论文看到这一点。给人的印象是 ,似乎只有实证研究才是科学研究。那么 ,这种研究方法是否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呢 ?本文拟从可证实性、可证伪性和证据的客观性三个方面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逻辑分析。结论是 :实证研究并无可靠的逻辑保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耀  
根据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情况,可以将经济学方法论划分为四阶段,即前实证主义阶段、实证主义阶段、证伪主义阶段和历史主义阶段。认真研究这四个阶段之间演化的内在逻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过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尽管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假设——经济人是一个追求私利最大化的抽象个体,但这一概念却源于功利主义哲学;功利主义的原初出发点是从社会角度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自利"仅仅是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的手段。然而,随着"无形的手"的流行导致了功利主义的蜕化,结果,行为功利主义逐渐排斥了"社会利益最大化"这一目的而片面强调"自利"这一手段;最后,"自利"手段也蜕变为"目的",从而导致了"自利人"也为"经济人"所代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