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6)
- 2023(5952)
- 2022(4849)
- 2021(4777)
- 2020(3803)
- 2019(8695)
- 2018(8514)
- 2017(14556)
- 2016(9212)
- 2015(10517)
- 2014(10656)
- 2013(9872)
- 2012(9349)
- 2011(8681)
- 2010(9028)
- 2009(8308)
- 2008(8372)
- 2007(7814)
- 2006(7275)
- 2005(7068)
- 学科
- 济(26375)
- 经济(26333)
- 管理(20240)
- 教育(19875)
- 业(17963)
- 企(15136)
- 企业(15136)
- 中国(14498)
- 学(13835)
- 理论(9937)
- 财(8847)
- 方法(8714)
- 农(8248)
- 教学(6929)
- 数学(6624)
- 制(6581)
- 数学方法(6389)
- 业经(6277)
- 发(5964)
- 农业(5264)
- 务(5258)
- 发展(5257)
- 财务(5243)
- 财务管理(5226)
- 展(5135)
- 企业财务(4932)
- 银(4684)
- 技术(4679)
- 和(4656)
- 银行(4655)
- 机构
- 大学(130566)
- 学院(124125)
- 研究(51522)
- 济(39996)
- 经济(38720)
- 管理(35838)
- 中国(33213)
- 科学(32124)
- 京(30907)
- 教育(30719)
- 理学(29272)
- 理学院(28772)
- 管理学(27945)
- 范(27802)
- 所(27743)
- 管理学院(27702)
- 师范(27548)
- 研究所(24942)
- 农(22714)
- 师范大学(22653)
- 江(22249)
- 中心(21492)
- 财(21144)
- 北京(21072)
- 院(18504)
- 技术(18403)
- 农业(17902)
- 业大(17847)
- 州(17319)
- 财经(15723)
- 基金
- 项目(73379)
- 研究(58995)
- 科学(57245)
- 基金(48268)
- 家(43077)
- 国家(42531)
- 教育(35470)
- 科学基金(33669)
- 社会(33143)
- 社会科(30716)
- 社会科学(30706)
- 省(29973)
- 划(28163)
- 编号(26306)
- 成果(25867)
- 基金项目(23220)
- 课题(22662)
- 自然(20915)
- 资助(20355)
- 自然科(20336)
- 自然科学(20325)
- 自然科学基金(19962)
- 年(19077)
- 重点(18968)
- 部(17553)
- 发(17034)
- 规划(16240)
- 性(16224)
- 项目编号(15841)
- 教育部(15169)
共检索到213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国辉 扈中平
教育学的迷惘,归因有三,即方法的困惑、理论科学性的困惑和研究价值的困惑,其实质是对教育学的真理性和价值的困惑。探讨教育学真理和价值的形成的源泉,对于消减这些困惑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教育学理论的真理性存在于逻辑论证中,满足逻辑思维是它的要求,其直接标准是前提的坚实性、论据的可靠性、语言的适切性、论证的严密性。另一方面,教育学的价值存于研究的问题中。问题在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理论发展的程度、研究方法的选取、赋予逻辑论证以意义和结构。教育学研究的问题是教育学真理的价值源泉。强调问题意识的第一性在大数据时代更具有现实意义,它有助于克服悲观,提高研究效力,促进教育学理论进步。
关键词:
逻辑论证 问题意识 真理 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曹世敏
教育学逻辑起点问题的研究曾在理论界产生过一定影响,它对推动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教育理理论体系都起过积极作用。但对教育学逻辑起点中更深层的问题,学界同仁鲜有涉及、探讨,在此,笔者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期引起大家对此问题的更多关注和更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涌峰
一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教育学科的反思与争论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元教育学的发展更加激发了教育学者的学科自觉。基础教育学对于教育学学科尊严拾回、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然而,当教育学学科体系中学前教育学、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发展日臻成熟,面向最具基础性地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研究群体最多的基础教育之“学”长期以来却是缺失的。从知识逻辑、社会需求逻辑和政策逻辑来看,基础教育学在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理应有其“合法”地位。基于学科边界和基础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基础教育学是研究基础教育对于个体发展、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价值和影响机制的学科,这也成为基础教育学的学科边界及其内部划分、处理与其他学科关系的依据。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追寻基础教育的“变”与“不变”,探寻基础教育的“中国根基”与“世界话语”。为此,应构建具有文化基因和实践基因的基础教育学理论体系,以及相关的学科保障制度。基础教育学的建设将为教育学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从稚嫩走向成熟,需要基础教育研究者的学科自觉以及基础教育实践的理论自觉。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 教育学 学科逻辑 学科边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祥
自10年前《教育研究》发表瞿葆奎、喻立森同志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成果以来,“教育学逻辑起点”一直成为教育理论界聚诉不已而又众说纷纭的理论难题。尽管不时有“新论”问世,但到目前为止,仍不能说已经解决了这个理论难题。相反,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显得日益复杂和混乱,人们基于各自对逻辑起点规定性的认识,寻找出五花八门而又大相径庭的逻辑起点。不仅如此,而且逻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尔根·施瑞尔 孙进 燕环
比较教育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是一个多样化的领域。就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其合理的认知可能性和社会功能而言,人们都不可能获得明确的或者说具有共识性的回答。因此,谈论所谓的比较教育学科"身份认同",并从"界限"、统一的"学科传统"或"授权的知识"等方面来探讨这种身份认同,已不再有意义。对这个议题需要进行历史分析以及知识社会学和科学方面的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案例与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分别从实践和理论角度说明,存在着不同的比较教育(须理解为复数),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有三种不同路径与传统,且各有其独特的问题和逻辑,即以生产科学性知识为导向的比较性与历史性社会科学研究的"认知—逻辑",以改革为导向的国际教育研究的"社会—逻辑",以及研究教育现象、模式和意识形态内在的跨国性和/或全球性的"全球—逻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一、逻辑起点与比较教育学研究(一)何谓逻辑起点每一门科学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各自的逻辑结构。而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必须要有一个逻辑起点。这里所说的逻辑起点,是指该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这个起点必须具备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宏安
笔者在文(1)中指出,学科教育学的创立和发展还存在着某些基础性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名称,体系和内容的三个疑难。本文试图就“内容”疑难中的学科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作一点探讨,从而为探索“疑难”的解决途径作一点尝试。 1 某门科学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该门科学的理论表述(其实也就是理论形成)体系的起点或“第一个概念”——一门科学正是由其理论体系表述出来的。理论表述过程一般地在形式上表现为把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逐渐具体化,即不断由作为起点的概念定义内涵更多的概念的过程。通过各个逻辑中介,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由逻辑起点推导到逻辑终点,就意味着理论体系的完成,也就是一门科学得以建立。因此,对于要建构的科学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梅 马韶君
论述了重提研究生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意义,回顾了关于研究生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已有观点,认为知识增值是研究生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知识增值包括知识广度的延伸(量增值)和知识深度的延伸(质增值),具有简约性的特征。从外延与内涵上看,概括度高,一个范畴下统摄着一连串层次不同的概念,反映了研究生教育学的质的规定性,而且对研究生教育学理论体系起着统一概括的作用。
关键词:
知识增值 研究生教育学 逻辑起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枬 王天健
"自觉"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概念。"自觉"继承了中国"贵自觉"的文化传统,在天人关系的逻辑中,个体应遵循天道、恪守本心,在"成人成事"的过程中实现天人合一;"自觉"同时以生命关怀视角汲取了现当代哲学生命观的内在逻辑,重视人作为"类"生命存在应具备的精神属性,论证"自觉"在现当代文化中的事理依据;两种关于"自觉"的思源统一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育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不断在实践中践行和完善自身的文化逻辑。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文化逻辑 自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清臣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中,是否坚持为教育实践服务以及如何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实践取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基本问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学研究在此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面对自身的价值危机,现代教育学体系需要实现更为彻底的实践取向,即在整体上转变为实践教育学体系,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行动提供支持应成为整个教育学体系的根本取向。实践教育学体系在逻辑上应该包括提供教育认识的教育学板块和支持具体教育行动的教育学板块,可以分别称为教育认识论与教育行动论。从现代教育学体系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发展实践教育学体系需要重点建设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实践提供明智建议的教育行动论,并在关注教育复杂性的背景下加强对教育的整体认识。
关键词:
实践教育学体系 教育认识论 教育行动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薪茹 桑宁霞
职业教育学逻辑起点贯穿整个职业教育学研究始末,逻辑起点研究对整个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至关重要,从属性逻辑、起始逻辑、实践逻辑对职业教育学逻辑起点理论研究进行总体梳理;应用辩证逻辑方法对相关理论进行辩证分析;最后,探索职业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寻求过程,提出"存在"——"本质"——"概念"的理论研究特点。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 逻辑起点 理论研究 归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照海
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具有自身逻辑、生成机理和内在规定的知识生产、积累和应用体系。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教育发展动力和活力的思想先导。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是一种“嵌入性自主”,是在中国与世界、知识与实践、体系与问题、政策与学术的多重互动中生成的。从内在的逻辑建构与外在的社会建构来说,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可分为知识本体层面的理论建构、文化价值层面的意义建构、学科地位层面的制度建构和社会地位层面的生态建构。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明确什么知识、谁的知识、谁生产知识、谁使用知识,把握理论、文化、制度和社会四重逻辑。在理论逻辑中重视原创性和系统性,在文化逻辑中重视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制度逻辑中重视学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在社会逻辑中重视实用性和可信性,最终促进知识增长、文化自觉、学科建设和知识应用。教育强国建设只有在知识体系这一底层逻辑上实现主体性和自主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发展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耿有权
认为从"研究对象"的确认到"研究领域"的认可,再到适应"学科生长"和"现实发展"的需要,从"高等教育学"分化而来,是"研究生教育学研究"的逻辑演进路径,探讨了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学基本理论之逻辑建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本文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为指导,从逻辑起点的本质性、综合性和简约性要求出发,提出并论述了“现实生活人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的命题、理由、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较全面系统地归纳分析了现实生活人的六个基本特性及其对教育本质和诸因素诸方面的根本规定性,辨别了诸种教育学逻辑起点论的合理因素和可能缺陷,指出了以现实生活人为逻辑起点的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卫东 林碧珍 章勤琼
构建素养取向的学科教学模式是教育领域应该直面的需求。"素养导向的臆测教学模式"经过六年的行动研究,旨在变数学臆测和数学论证这一学科逻辑为数学课堂的教学逻辑,经过造例、提出猜想、效化、一般化和证明五个阶段,在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多元价值追求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体现出其教育学价值,对大陆的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教学论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