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38)
- 2023(3209)
- 2022(2418)
- 2021(2585)
- 2020(1802)
- 2019(4228)
- 2018(4123)
- 2017(5465)
- 2016(4402)
- 2015(5076)
- 2014(5273)
- 2013(4157)
- 2012(3835)
- 2011(3678)
- 2010(3876)
- 2009(3103)
- 2008(2947)
- 2007(2769)
- 2006(2482)
- 2005(2456)
- 学科
- 教育(18662)
- 中国(9337)
- 教学(6108)
- 理论(5817)
- 济(4797)
- 经济(4796)
- 学(4049)
- 发(3814)
- 发展(3664)
- 展(3542)
- 管理(3463)
- 革(3415)
- 思想(3291)
- 政治(3212)
- 改革(3178)
- 研究(3163)
- 高等(3097)
- 思想政治(2967)
- 政治教育(2967)
- 治教(2967)
- 德育(2941)
- 教育改革(2793)
- 学法(2680)
- 教学法(2680)
- 学校(2668)
- 计算(2474)
- 算机(2452)
- 计算机(2452)
- 机化(2428)
- 计算机化(2428)
- 机构
- 大学(53079)
- 学院(47915)
- 教育(29102)
- 研究(21778)
- 范(21504)
- 师范(21468)
- 师范大学(18055)
- 京(13286)
- 科学(12230)
- 职业(11774)
- 教育学(11630)
- 技术(10425)
- 所(10223)
- 北京(9527)
- 研究所(9406)
- 管理(8977)
- 江(8920)
- 济(8813)
- 教育学院(8578)
- 经济(8243)
- 中心(8239)
- 职业技术(8108)
- 院(7935)
- 中国(7787)
- 理学(7601)
- 理学院(7326)
- 管理学(6936)
- 州(6854)
- 技术学院(6821)
- 管理学院(6806)
共检索到84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香兰 孟旭
教育实践的变动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教师教育演变走的是一条基于教育实践的理性之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间的矛盾关系是教师教育演变的深层动因与逻辑线索。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间的关系是考察教师教育演变逻辑的基本线索。当代教师教育道路演变的脉络是教师培训——教师教育——教师学习,教师学习是当代教师教育发展的逻辑走向。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学习 教育实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荀渊
教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源于大规模学校教育对教师的需要,即对这一从业人员规模庞大的职业的数量需求和一种基于证书、标准和评估等制度性措施的质量要求。基于教师教育变革的这一基本逻辑,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取向应着重于对教师教育体系、制度、结构进行重组或者重构,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开放化、专业化水平;发挥教师专业组织的价值与作用,加快教师教育制度建构的进程。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制度 教师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璇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成功且彰显世界引领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问题导向,探究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对于一以贯之走好这条道路意义重大。从历史源流、逻辑起点和时代走向三个层面把握其历史逻辑,中国道路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源流一脉相承,中国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中华民族近代探索实践成为它诞生在中国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道路以其新特征和独特优势不断彰显必然成功的时代走向。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历史逻辑 源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中国 黎兴成
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亟需在学科理论、学科制度和学科文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学科理论方面,追问逻辑起点,构建内发式理论体系;坚守学科阵地,构建开放式理论体系;超越碎片化,构建全景式理论体系。在学科制度方面,推进二级学科建设,巩固学科地位;规范学科实体建设,提升学科内涵;加强学术平台建设,扩大学科影响。在学科文化方面,建立文化共同体,提升学科文化自觉;培育学科气派,增强学科文化自信;坚持学科创新,实现学科文化自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焱强
农村环境治理既是农村农业发展的奋斗史,也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显微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环境治理历经了政策空白、制度初创、领域开拓、全面加速和总体深化五个阶段。贯穿始终的转换逻辑主线是,治理理念中价值取向从环保边缘转向美丽乡村、政策思路从碎片思维趋向系统工程;治理结构中制度设计从单一性到多样化、主体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合作、供给从项目建设到长效持续;治理技术中技术逻辑从工程主义到适用技术、组织方式从粗放管理趋精细治理。下一步,要客观面对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挑战,理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政府投入与群众动员、设施建设与长效管护、末端治标与源头治本等问题,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
关键词:
农村环境 治理 政策文本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齐久恒
当代发展观经历了从发展=经济增长=工业化、发展=整个社会的变革=现代化、发展=综合协调=全面化、发展=有节制的增长=持续化、发展=以物为本的扬弃=人本化这样一个不断演进和深化的过程。当代发展观演变的哲学反思给我们以有益启示:基于发展认识论来考察,发展应实现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的科学转向;基于发展方法论来审视,发展应实现从"外源式"发展向"内源式"发展的正确转换;基于发展价值论来分析,发展应实现从理性维度和价值维度的二元分裂到保持适度张力的合理转变。
关键词:
当代发展观 逻辑演变 哲学反思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敬威 于伟
人性假设代表一门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命题特征与逻辑倾向,并以此影响理论建构与实践。"经济人"假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却陷入了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起点推导"教以成人"教育目的的逻辑悖论,"经济人"逻辑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显性资源收益性导向违背了育人的初衷、短周期的反馈形式加剧了教育实践的短视、单一的培养目标造就了单向度的人等问题,使其虽具有较高接受度但却易使教育实践走向功利主义。"教育人"是基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的人性假设,"教育人"逻辑更具教育实践与教育学的"合理性",更符合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宏观层面遵循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导向,中观层面构建牵引性教育反馈机制,微观层面明晰协整性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相结合,最终达到以经济实践手段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教以成人"的核心目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晔 牛宇帆
道德的力量根源于人内心的自觉;道德教育需要对个体自觉进行唤起;自觉唤起需要彰显个体的主体地位,认识到情感的力量,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道德教育能够依靠文化认同的完成来实现个体道德自觉的升华,即形成共同道德;文化认同的关键是主流文化的"主流化"。共同理想的塑造是德育的使命,终极追求是民族复兴,道德教育培养个体共同理想可着重于对家国情怀的塑造。道德教育须沿此逻辑进路,唤起个体自觉,引导文化认同,最终使学生树立起共同理想。
关键词:
道德自觉 文化认同 共同理想 道德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薛寒
改革开放40年来,内地民族班(校)政策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探索试点为重心的初创期(1978—1995年)、以全面推广为抓手的发展期(1999—2009年)、以内涵建设为特色的完善期(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呈现出以效率优先为中心的"理念-政策"演进逻辑,以社会本位为中心的"环境-政策"演进逻辑和以政府主导为中心的"行动-政策"演进逻辑。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机遇,内地民族班(校)政策要树立"质量与效率兼顾"的政策理念,创设"个体与社会共显"的政策环境,采取"政府与多方协调"的政策行动,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成涛 张晓敏
政府权力内容与边界的明晰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实施的重要前提。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对政府的职业教育治理权力重新进行了划分调整。通过将其与1996年《职业教育法》比较发现,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权力演变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纵向的权力关系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到地方政府"分权治理",政府与社会主体间的横向权力关系由政府"全面管理"到社会主体"多元共治",同时,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权力演变遵循着一定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权力转移的内容、方式及路径等维度。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权力转移的衍生价值体现为:促进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形成、提高职业教育治理成效,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政府权力清单的建立健全、企业权利保障措施的实施、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措施的完善等逻辑前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久红
充分展示了一个不断成长中的中华民族之主体意识、战略定力、政治自信和理论自觉。政治方略需要社会高度认同、需要"落地的"体制机制、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深入把握并自觉遵循这一政治逻辑,中国必将完成从大国向强国的跨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新时期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政治思想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堡骏 王金秋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历史的批判,确定《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这一最简单的范畴。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既可以看成是资本主义商品抽象掉了资本关系所剩下的一般商品,也可以看作是历史上存在的作为资本主义历史前提的简单商品。前者是从《资本论》作为反映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的逻辑过程,从最抽象的范畴,逐步加进不同的历史规定性而上升到具体范畴的逻辑起点;后者则是从《资本论》作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反映论,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事实的角度来看的历史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商品一般正确地反映了简单商品生产,商品一般和简单商品生产就没有本质区别。正确认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不仅是...
关键词:
逻辑起点 科学抽象法 商品一般 简单商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石亚兵 刘君玲
我国历年发布的教师教育政策都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做了明确规定,对其研究可以明晰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发展的特征和演变逻辑,从而有助于教育理论界对政策文件的把握和实践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对1980—2012年我国主要教师教育政策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实践性、反思性与个性化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结构性取向;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变迁受教育改革事件的影响;造就"教育家"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优化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专业素质 结构特征 文本分析 教师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阮成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经历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过渡和均衡发展三个政策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动力机制、价值取向、过程保障和文化规则有着自身的演进逻辑。这一政策的未来走向,将以新型非均衡发展为动力机制,以"发展平衡"促进"机会均等"为价值取向,以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均等享有良好教育为过程保障,以尊重和引导教育民意为文化规则,从而将形成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新的政策框架。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 教育政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家乐 朱德全
科教融汇是推动高职教育抓住时代先机、获得战略主动、实现质态跃迁的关键举措。科教融汇从理念走向具象必须以课程作为中转站,而课程发挥其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调和科技与教育融汇过程中产生的多元冲突,综合表现为一种“课程秩序”。这些冲突的调和,要求高职教育科教融汇课程在价值秩序上能够形成“求用→求真→求善”的价值位阶、在结构秩序上构建“横向跨界-纵向自生”的结构体系、在主体秩序上确立“行政-市场-专业”的最佳生态位、在制度秩序上织就“历时连续-共时联通”的制度网络、在评价秩序上塑造“主体协同-方式互补”的评价格局。这五大秩序的生成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从无形到有形再到无形、从自发到计划再到自发的过程,其又依赖于高职教育科教融汇课程组织、制度、资源、实践等方面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科教融汇 课程秩序 具象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