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5)
2023(8225)
2022(7123)
2021(6912)
2020(5718)
2019(13578)
2018(13515)
2017(24122)
2016(14728)
2015(17400)
2014(18549)
2013(17361)
2012(16428)
2011(14855)
2010(15378)
2009(13553)
2008(13750)
2007(12903)
2006(11017)
2005(10058)
作者
(40821)
(34107)
(33764)
(32718)
(21541)
(16424)
(16015)
(13273)
(13003)
(12644)
(11498)
(11381)
(11229)
(10840)
(10780)
(10751)
(10623)
(10109)
(10035)
(9824)
(8830)
(8613)
(8337)
(8209)
(7878)
(7770)
(7748)
(7617)
(7031)
(6969)
学科
(49855)
经济(49807)
管理(33520)
(30727)
方法(25031)
(25015)
企业(25015)
教育(22051)
数学(21077)
数学方法(20831)
中国(19781)
(15208)
理论(14890)
(13646)
(13298)
教学(11106)
业经(10820)
地方(10482)
农业(9806)
(9600)
贸易(9597)
(9569)
(9289)
(9155)
(8321)
技术(8321)
财务(8299)
财务管理(8264)
企业财务(7729)
(7593)
机构
学院(206114)
大学(203907)
(70602)
研究(69312)
经济(68502)
管理(67535)
理学(57031)
理学院(56217)
管理学(54950)
管理学院(54523)
中国(46409)
(45291)
科学(42920)
(38191)
师范(37920)
(35970)
教育(35276)
(35159)
(34305)
(33304)
研究所(32401)
技术(31751)
中心(31692)
师范大学(30563)
北京(29451)
职业(29314)
业大(28830)
(28068)
财经(26865)
农业(26202)
基金
项目(125044)
研究(101691)
科学(97007)
基金(82236)
(69876)
国家(69050)
社会(57547)
科学基金(57213)
教育(56961)
社会科(53943)
社会科学(53923)
(53209)
编号(48191)
(45725)
基金项目(42743)
成果(41946)
课题(36728)
自然(34458)
资助(33995)
自然科(33552)
自然科学(33540)
自然科学基金(32918)
(31348)
重点(30060)
(28925)
(28444)
项目编号(27842)
(27203)
规划(26956)
(25945)
期刊
(80637)
经济(80637)
研究(67805)
教育(63460)
中国(51607)
学报(30904)
(29712)
(28825)
科学(26362)
技术(25632)
大学(23980)
管理(21818)
学学(20688)
职业(19988)
农业(19716)
(14907)
金融(14907)
业经(13761)
财经(13446)
技术教育(13281)
职业技术(13281)
职业技术教育(13281)
(12596)
论坛(12596)
图书(12537)
经济研究(12065)
(11645)
(11032)
问题(10966)
(10392)
共检索到317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云涛  
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的内涵是对高职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可和对高职发展道路的充分信任。从根源上讲,这种文化自信的产生有其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比较逻辑,并呈现出实践性、自足性、兼容性和创新性的特质。挖掘文化自信的逻辑,保持文化自信的特质必将引领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玲  吴南中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语境下,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对高职专业评价的引导也受到关注。对高职专业评价的引导,需抓住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核心标识,从调配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率、促进专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呼应法治精神的价值意蕴中,找准专业与社会、专业与学校以及专业与人才成长的关系,从时间、空间、价值三个维度提炼观测点和评价标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要关注维度的综合性、系统的变化性和信息的反馈性,促使专业评价的引导机制在专业发展和服务学校发展中发挥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祝成林  张宝臣  
面对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国家做出高职教育扩招的重大决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教育扩招受到政府逻辑、学校逻辑、企业逻辑和家庭逻辑四种制度逻辑的共同作用。在多重制度逻辑的博弈中,各个行为主体出于保护既得利益或获取更多利益的需求,容易出现高职教育扩招的"共谋行为",进而导致高职教育质量陷阱,加剧结构性失业的风险,理应规避。针对相互交织的制度逻辑关系网,实施高职教育扩招的建议包括主体观念变革、教育制度创新、增加经费投入、关注质量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幼辛  
推行选修制是多元化市场和高职自身发展的要求。"做学问"是大学的主题。学术自由思想生成了奉行学术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大学选修制。它难以移植到高职教育中来。"谋职业"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的。高职要培养的是能进入市场、自由交往的职业人,而不是认识世界的研究者。为此,高职院校选修制应源于市场自由的逻辑,并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立足于市场交往的自由,高职院校应在追求实现学生职业自由发展的限度中,探索选修制的生成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丽  
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为高职院校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能够促进提高师生文化素质,提升育人水平。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育难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办学时间、办学条件与本科院校的差距明显;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偏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难以深入进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较低。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构建鲜明的职业特色;打造服务地方的特色校园文化;对外宣传自身特色文化;培养服务地方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进  
职业教育集团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结构性平台",是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功能集合体",是基于某些共同目标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地方人民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集团的基本成员单位,有着共同的和各自独立的利益诉求。职教集团治理应紧扣职业教育集团的本质和各成员单位的利益诉求,构建相应治理机构,依据利益诉求,构建利益驱动机制,依据发展趋势,探索权利让渡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雪梅  
在职业教育纷繁的发展历程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规律和逻辑主线,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约?考察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三条发展逻辑逐渐清晰地呈现在研究者视野中,同时为我们揭示了高职教育发展的三大规律:一是职业教育模式在技术变迁中的适应与选择,二是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学术教育的对峙与融合,三是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在各国文化传统中的传统与变革,这三点构成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雪梅  
在职业教育纷繁的发展历程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规律和逻辑主线,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约?考察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三条发展逻辑逐渐清晰地呈现在研究者视野中,同时为我们揭示了高职教育发展的三大规律:一是职业教育模式在技术变迁的适应与选择,二是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学术教育的对峙与融合,三是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在各国文化传统中的传统与变革,这三点构成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洪旺元  林巧华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而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自信心缺乏的问题,特别是在目前就业压力紧张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自信心重要性、缺失原因及培养途径三方面入手,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措施,以实现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更好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琦  
我国高职教育在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存在着一些争议,有必要从探究高职教育发展的逻辑入手,归纳与分析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社会人与职业人、人文与技术、教育与培训、学校与企业、多样化与模式化等悖论,进而更好地理解高职教育发展的使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令人非常欣喜的是,张健先生的又一力作《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终于杀青。这一力作的关键词,或者说是核心概念,就在于"整合"二字。高等职业教育的整合源于何方?整合又如何进行?这大概是读者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我以为,"整合"二字的逻辑起点,在于作者对职业教育本质的深刻把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职业教育是一个跨界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层次,也必然遵循职业教育这一"跨界"的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闯  施星君  杨晓珍  吕信恩  毛海舟  
新时代推动高职教育与民营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高职教育与民营经济利益相关、需求相向、要素相通、文化相融,融合发展具有客观优势,但在价值诉求,资源配置,动力机制等方面仍存在博弈点或薄弱点。建构高职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的良性生态,一要在理念层面探寻利益结合点和思想共识,二要促进人才、技术、资金、文化等关键要素的有机流动和优化配置,三要遵循互动、合作、协同、融通四阶递进的演进规律,四要在行动领域实现共建共享。推动两者高质量融合发展既要充分发挥政府推动“教育端”和“产业端”有机耦合的主导作用,同时还需高职院校的适应性求变和主动服务,以及民营企业的战略眼光和担当作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作鹏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产教融合理论为基础,结合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应以深化产教融合逻辑为主线,以区域产业发展为依据,对接产业调整和岗位需求,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同时,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并建设与岗位能力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课堂革命,同步推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以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实体化职教集团等部门为载体,主谋技术技能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专业群建设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英霞  亓俊忠  丁文利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教育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各高职学校亟需把高水平专业群的科学组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对专业群组建理念进行分析;基于产业集群模式,将专业群组建逻辑总结为基于合力论的产业逻辑、基于共同论的岗位逻辑、基于相近论的专业逻辑;利用SWOT量化模型,对组建的专业群进行效能分析,为高职学校评价组建专业群的合理性、有效性提供战略性意见。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雨辰   高正礼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关键是正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的内在辩证逻辑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团结性与斗争性相统一、创新性与继承性相统一、自主性与互鉴性相统一、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统一、思想性与制度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