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1)
2023(5175)
2022(3548)
2021(2902)
2020(2159)
2019(4685)
2018(4753)
2017(9113)
2016(5011)
2015(5531)
2014(5577)
2013(5221)
2012(4586)
2011(4044)
2010(4078)
2009(3826)
2008(3797)
2007(3512)
2006(3495)
2005(3405)
作者
(15217)
(12814)
(12652)
(12139)
(8083)
(5962)
(5772)
(4906)
(4873)
(4598)
(4396)
(4208)
(4201)
(4081)
(4049)
(3961)
(3804)
(3643)
(3621)
(3591)
(3289)
(3127)
(3113)
(2908)
(2889)
(2875)
(2844)
(2816)
(2638)
(2585)
学科
(23406)
经济(23382)
管理(15076)
(13856)
(10262)
企业(10262)
中国(9364)
(8917)
业经(7378)
(6138)
农业(6037)
地方(5994)
环境(5885)
方法(5701)
(5152)
发展(4897)
(4882)
(4746)
(4563)
数学(4426)
数学方法(4379)
产业(4352)
(4227)
(4181)
银行(4170)
(4074)
(4033)
金融(4033)
(4006)
信息(3713)
机构
学院(72800)
大学(72578)
(31238)
经济(30624)
研究(27895)
管理(25752)
理学(21584)
理学院(21362)
管理学(20915)
管理学院(20794)
中国(20648)
科学(16663)
(15859)
(14761)
(14514)
(14148)
研究所(12727)
(12472)
中心(12358)
业大(11495)
农业(11293)
财经(11091)
(10182)
经济学(10037)
(10032)
北京(10028)
(10022)
师范(9919)
(9594)
(9328)
基金
项目(48320)
科学(38257)
研究(35752)
基金(34981)
(31091)
国家(30822)
科学基金(26216)
社会(24055)
社会科(22812)
社会科学(22803)
(19394)
基金项目(18219)
(15848)
自然(15586)
教育(15319)
自然科(15224)
自然科学(15219)
自然科学基金(14933)
编号(13901)
资助(12859)
(11786)
成果(11330)
重点(11312)
国家社会(10665)
(10104)
课题(10004)
(9945)
发展(9761)
(9600)
创新(9512)
期刊
(38550)
经济(38550)
研究(23692)
中国(16881)
(14975)
学报(12759)
科学(11661)
(11009)
管理(10625)
大学(9788)
农业(9769)
学学(9148)
教育(8625)
(8160)
金融(8160)
业经(6845)
技术(6216)
经济研究(6080)
财经(5678)
问题(5554)
(5174)
(4956)
(3888)
现代(3707)
图书(3580)
科技(3553)
(3534)
技术经济(3518)
世界(3476)
经济问题(3444)
共检索到117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天增  
(一)以构建林业中期经济为中介,把造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统一运行的轨道上来。从生产力发育成长的周期考察,农业生产力系统是包括以大田种植为主的短期经济项目、以经济林为主的中期经济项目和以用材林为主的长期经济项目在内的发展体系,林业占中长期经济两大部分,是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基础建设工程。因此,我们不仅要把造林绿化、开发林业当作为农业增值、农民增收、集体增加积累的温饱工程、致富工程来建设,而且还应把它当作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保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德瑜  
据匡算,要完成全省荒山绿化任务,共需投入资金23亿元,而同期我们可能筹集到的资金仅17亿元,每年平均缺口资金近1.2亿元。因此,资金问题仍是面临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这方面,各地创造了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与推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金佳莉  王成  张昶  孙睿霖  
文章以北京市平原造林绿化工程为背景,提出了满意度木桶模型,从造林工程质量、绿化环境质量、绿化景观感知、绿地可进入性以及生态文化意识5个方面入手,构建平原造林绿化成效的居民满意度指标体系,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各指标对满意度评价结果的影响及其对满意度的相对重要性,从中找出目前造林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建设重点。结果表明:北京平原造林能满足人们的基本期望,居民对造林工程的质量十分认可,大面积的造林为人们提供了就近游憩的场所;目前城市绿化建设主要的问题集中在生态空间的扩展、绿地景观提升、生态文化科普以及平原森林养护水平的提高上;景观质量与生态文化科普是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今后的绿化建设应以这2个要素为核心,继续拓展平原区生态空间,改善绿地景观,不断提高管护技术,并注重建立反馈机制以便及时把握造林绿化建设方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金佳莉  王成  张昶  孙睿霖  
文章以北京市平原造林绿化工程为背景,提出了满意度木桶模型,从造林工程质量、绿化环境质量、绿化景观感知、绿地可进入性以及生态文化意识5个方面入手,构建平原造林绿化成效的居民满意度指标体系,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各指标对满意度评价结果的影响及其对满意度的相对重要性,从中找出目前造林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建设重点。结果表明:北京平原造林能满足人们的基本期望,居民对造林工程的质量十分认可,大面积的造林为人们提供了就近游憩的场所;目前城市绿化建设主要的问题集中在生态空间的扩展、绿地景观提升、生态文化科普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秦光远  程宝栋  
基于2016年北京市农村366个农户关于造林绿化意愿和非林绿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从农户感知的视角,分别分析了农户造林绿化和非林绿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户造林绿化意愿受其教育水平、是否有村干部经历、人均年收入水平的影响,农户愿意进行造林绿化主要是出于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较高感知,农户认为开展造林绿化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了农户开展造林绿化的意愿;农户非林绿化意愿受到受教育年限、是否有稳定的非农收入、劳动力数量方面的影响,农户愿意进行非林绿化主要是出于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较高感知,农户认为开展非林绿化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了农户开展非林绿化的意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履一  王华田  林平  
利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探针于 2 0 0 0— 2 0 0 1年 ,在北京西山地区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林场对油松、侧柏、刺槐、栾树、臭椿和君迁子等树种的蒸腾耗水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 ,树种之间在耗水量、耗水节律、耗水生态对策 ,以及耗水的调节机制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其中 ,树木的叶片蒸腾速率、树干木质部边材宽度、边材导管分布与形态特征、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对单木耗水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通过比较发现 ,油松液流通量显著大于侧柏 ;刺槐、栾树、臭椿和君迁子 4个树种中栾树单木耗水速率最高 ,其次是臭椿 ,刺槐和君迁子最低 .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世杰  
绿色消费反映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反映“人的复归”,“它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发展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提高人的素质,而且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发扬生态文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绿色消费,将是新世纪带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全龙  陈春  张帅  
山西省右玉县在发展林业建设新农村中,长期坚持"山上治本与村镇绿化相结合,林业重点工作与一般造林相结合,改善环境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创新林业发展思路。同时,建立完善的科学营林体系,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构建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实行严格的管护措施,保障林业建设进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鹏  周国模  周宇峰  施拥军  李翀  李梦  吕玉龙  何莹  
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高度敏感,同时也相应地受到环境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2013年8月高温夏季和2014年8月正常夏季气温下测定浙北地区5个常见绿化树种(银杏Ginkgo biloba,樟树Cinnamomam camphor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玉兰Magnolia denudata)气体交换特征,研究极端高温天气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极端高温天气的光合响应特征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定璋  
文章总结了十几年来教育实验对教育理论的建树;在阐述教育实验历史发展的一些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科学化认识上的三个标准的设想,并以此在三个层次上对教育实验本质作了系统观的考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